佛弟子文庫
佛教故事
慧律法師
大安法師
淨界法師
印光大師
夢參法師
佛經咒語
阿彌陀佛
觀音菩薩
地藏菩薩
佛法入門
佛學問答
念佛
智慧
福報
放生
因果
修行
戒淫
懺悔
大安法師文章(第2頁)
【隨機推薦】
念佛法門就是「菩薩之父」
菩薩父者,《華嚴》十一經:威光童子睹如來相,獲十種益,...
四十八大願——(第7願)皆得天耳徹聽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所...
四十八大願——(第6願)皆得天眼徹視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見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
不淨觀是對治淫慾心的方法
綱常名教之防,莫過於禮。男女有別,非禮勿視,便是戒淫。...
人疑念佛恐成魔,魔佛相爭不較多
有人質疑,念阿彌陀佛名號恐怕會著魔。對於這個問題,宗門...
你沒有這麼一點鐵心腸,在這個世間還能出得去嗎
鐵圍山外蓮華國,這個蓮華國指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充滿著蓮...
老一輩的出家人,都是任勞任怨
培福很重要,所以在沙彌、淨人階段,其實就是累活重活,大...
苦以折伏,樂以攝受,令起厭離
於是無苦樂中,示苦示樂。苦以折伏,樂以攝受。折則激其頑...
四十八大願——(第5願)生者皆得宿命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識宿命,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劫事...
四十八大願——(第4願)形色無有好丑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覺。 意...
什麼叫做佛號還沒「念好」
印光大師有一個皈依弟子王慧常居士,他在印祖往生之後就寫...
四十八大願——(第3願)各得真金色身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覺。 意謂:我...
四十八大願——(第2願)不復更生惡道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終之後,復更三惡道者,不取正覺。...
不犯威儀,小小戒都要護持
不犯威儀,這種持戒的意識,不僅對那些重戒要去受持,威儀...
四十八大願——(第1願)國中無三惡道
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 意謂:我成佛...
一念及一時,普照諸佛會
無垢莊嚴光,一念及一時,普照諸佛會,利益諸群生。 佛本...
只需要念一句佛號,就可以解脫嗎
問: 請問,淨土宗,只需要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解...
如何幫助更多的眾生離苦得樂
問: 弟子目前念佛求生極樂世界,也想盡自己所能為佛教奉...
工作生活中常自卑,如何才能自信不緊張
問: 弟子在工作生活中常自卑,不夠自信,在大庭廣眾說話...
為何學法後,總覺得反被佛法障礙了,變得很畏懼
問: 佛法是心法,總是聽聞,說佛法的空性和般若要用在生...
從「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來深信佛力
從理上相信,這就是要相信三種力量。《般舟三昧經》跋陀惒...
淨土宗的祖師們對戒律是非常重視的
念佛求生一法,雖然仰靠阿彌陀佛的願力,但是中國淨土宗祖...
阿彌陀佛令一切眾生畢竟大樂
淨土法門,阿彌陀佛所啟建的這樣的一個大願,施設淨土的方...
這個名號開顯自性寶藏的力量太大了
持至一心不亂,實相妙理,全體顯現。西方妙境,徹底圓彰。...
黃泉路上無老少,年輕不急求解脫嗎
問: 學佛的終極大目標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作為一名剛...
激揚生死凡夫之厭欣心
激揚生死凡夫令起欣厭者,以諸眾生沉迷自性,甘受輪迴,曠...
不經多劫,得疾解脫方便
不經多劫,得疾解脫方便。疾,就是快速;解脫,就是離開業...
如何把一句佛號不間斷地念到專注
問: 我知道阿彌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議,所以每天走路靜坐都...
一念相應一念生,念念相應念念生
問:今發願但可雲當生,何名今生? 答:此亦二義:一、約...
念這句佛號就夠了嗎
諸佛功德智慧雖皆平等,而施化則有難易。淨土成菩提易,濁...
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修學
從究竟意義來說,四無量心是我們每個人提升精神層面的四個...
工作很忙,如何定早晚課
問: 弟子在醫院工作,很忙。請開示:如何定早晚課? 大...
淨土法門需要按次第修嗎
問: 聽一些法師說,修行必須要按次第修,要不就是盲修瞎...
發心不廣大,就無法供養十方諸佛如來
雨天樂華衣,妙香等供養,讚諸佛功德,無有分別心。 佛本...
如是則一切行門,皆為淨土助行
至於日用之中,所有一絲一毫之善,及誦經禮拜種種善根,皆...
菩薩到這世間就是讓我們醒夢
菩薩在這個時候,由觀照眾生的苦來發菩提心。所以菩薩的四...
為何要觀安樂國菩薩功德
次觀安樂國諸大菩薩四種莊嚴功德成就。 問曰:觀如來莊嚴...
念佛得速疾解脫
得疾解脫者,《智論》云,有諸菩薩,自念謗大般若,墮惡道...
誦經的重要意義
讀誦大乘經典,這是我們淨業三福的一個重要的科目。正因為...
阿彌陀佛跟娑婆世界的眾生有緣
問:諸方必有淨土,何偏讚西方? 答:此亦非善問。假使讚...
淨土法門能得到利益與否,在於有沒有信心
再有人就根據這個又提問了。這問題是:只要聞信阿彌陀佛的...
念佛能得到十方諸佛的護念
能得到十方諸佛的護念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哪。我們每個人修...
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
吾常謂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
極樂世界是大乘菩薩的法界
第十五是大義門功德,大義門就是大乘門。極樂世界是大乘菩...
把自己料理好了,才能夠有悲心去度眾生
佛陀建立僧團的目的,也就是續佛慧命,領眾修行,傳承佛法...
持戒念佛,本是一門,淨戒為因,淨土為果
《華嚴經》云: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若能具足...
念佛決定往生的依據
念佛之人,若是一心念佛,不念世間家業兒女,決定可以蒙佛...
感應上了就很容易,感應不上就很難
這就不是世間人的經驗常識了。比如跑步,不快跑就已經有速...
只要遇到了淨土法門,就沒有空過的
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曇鸞大...
臨終助念的重要性
由此因緣,平素不念佛人,臨終善友開示,大家助念,亦可往...
生死熾燃,苦惱無量
第八覺知:生死熾燃,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
天人丈夫眾,恭敬繞瞻仰
天人丈夫眾,恭敬繞瞻仰。此二句,名莊嚴主功德成就。佛本...
念佛時要全佛是心,全心是佛
必須令其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無二,心佛一如。《與徐...
蓮宗與通途佛法不共之四種特質
釋尊一代時教,五時說法,由悲智心隨宜開演的無量法門中,...
把不妄語作為口業的最高準繩
口業,我們第一句話是病從口入,吃很多肉,吃很多不應該吃...
在家人是否一定要到道場專心辦道
問: 末學感覺在家人有負累,不能專心辦道,希望等孩子長...
既然諸法都空,為什麼還要去度眾生
有人問:既然般若系經典講諸法的空性,畢竟空、無所有,十...
已當濁世,正入斗諍,後之又後
已當濁世者,人壽二萬歲時,即入劫濁。釋迦出時,人壽百歲...
釋尊以三重大悲憫念眾生
略而計之,大悲有三:一者,佛在世時,憐此五濁,說難信法...
念佛法門了生死之易
唯念佛法門,全仗阿彌陀佛大慈悲願力,若具真信切願,至誠...
不理睬妄念,是對付妄念最好的方法
稍有點修行體驗的:妄念來了,很害怕,我一定要把這個妄念...
初發心菩薩應先求生淨土
初發心的菩薩,大菩提心雖然發起來了,但是他還是業力凡夫...
在這個無常的世間,一口氣不來就成了隔世生命
發願之後一定要落實在自己的行為當中。如果放逸懈怠我們也...
持名念佛在四種念佛中最為殊妙
念佛一法當中又有多門。這多門就是講有四種念佛,再加上六...
同地水火風,虛空無分別
同地水火風,虛空無分別。此二句,名莊嚴心業功德成就。佛...
阿彌陀佛惠以我們真實之利,就是能夠帶業往生
不可思議,略有五意:一、橫超三界,不俟斷惑;二、即西方...
八德之孝悌
人者,任也。力任孝弟、忠信、禮義、廉恥之八德,俾無所歉...
勿恃富豪而欺窮困
勿恃富豪而欺窮困, 你不要恃仗自己是富豪,而欺負那些窮...
淨土行人必須徹底斬斷此等念頭
以此不可思議殊勝妙行,竟作人天有漏福因。而況享福之時,...
印祖舉往生事例示人死六驗
張福泉嬸母劉氏,生性淳篤,是其宿根。及病而信福泉宗淨等...
綁票倖免,皈依三寶
1928年,那時候戰亂,整個社會非常紊亂,有很多土匪、...
蓮池大師以十重法義別釋淨土教法興起所因
序文 別則專就此經,復有十義:一、大悲憫念末法,為作津...
在任何急難恐懼的時候就是一句阿彌陀佛
若一有怕死的心,便永遠在生死輪迴中受苦,永無出苦的時期...
受戒沒學戒,犯了戒算「真犯戒」嗎
問: 在多年前我受過菩薩戒,可戒場對戒條隻字不提,從開...
受了菩薩戒,能否為生病的家人殺生做葷食
問: 弟子學佛多年,已受菩薩戒,吃長素。但家中老伴不吃...
大安法師慈母往生記
關於助念問題,我可以把我一次助念的經驗跟大家分享一下就...
【推薦】
如何修陰德
其大要不出老氏之三寶,曰慈,曰儉,曰不敢為天下先,而以...
「中陰身」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佛經裡面常常講中陰身,這是表達什麼意思?中陰身是表達眾...
念觀音菩薩聖號為何便能離欲
問:《普門品》中云: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
出世法是身後事,何不等晚年再修習
問:淫慾固是生死之根,不可不斷。但出世之法,乃身後事耳...
男胎女胎形成的依據是什麼
男中陰入胎,於母生愛,於父生瞋。女中陰入胎,於父生愛,...
生命入胎疑
男女未會以前,從無產乳之事。一經配合,便有子女。試問彼...
靠自力了生死之難
如來一代時教所說一切法門,皆令眾生修戒定慧,斷貪瞋癡。...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
怎麼理解這三種迴向
迴向有三種。 回己向他, 把自己修行的功德迴向給其他的...
悉達多太子的成道之相
示有塵垢,沐浴金流。天案樹枝,得攀出池。靈禽翼從,往詣...
依四聖諦來發心
首先來看 依苦諦發心 。這是要用圓教的智慧來觀照三界六...
末法眾生的障深慧淺
障就是障礙我們修行的東西。這個障有外面的障礙,有裡面的...
悉達多太子見老病死而出家
見老病死,悟世非常。棄國財位,入山學道。服乘白馬,寶冠...
感念施主恩德
貧窮佈施難,這裡特別談到貧窮的人對於僧人的佈施,我們更...
五濁惡世的煎熬
首先看劫濁。劫濁是一個時間的概念,就是所有的濁法都聚集...
不持戒修行是為魔業
戒為無上菩提本。佛弟子必須持戒,不持戒一切修行,是為魔...
相信佛的壽命無量
那為什麼釋迦牟尼佛無量劫來早成正覺?這個理念是出自《法...
修行就是一人和萬人戰
六度當中有精進波羅蜜,先佈施、持戒、忍辱,這三種還屬於...
蕅益大師的心路歷程
蕅益大師是一個發了大菩提心的人,出家之後徑山參禪就開悟...
示現滅度,拯濟無極
示現滅度,拯濟無極。消除諸漏,植眾德本。具足功德,微妙...
供養地藏菩薩,所住的地方就能得這十種利益
這些未來和現在眾生在他所住的地方,在南方清潔之地南方是...
相信六道輪迴會給我們什麼樣的觀念呢
六道輪迴確實是我們業力凡夫的真實的生命現象,但我們在這...
慳貪的煩惱對治下去,內在心性的寶藏就打開了
一個修行人要修福,但是怎麼去修?從哪裡下手?這不得不加...
憶佛念佛就是真如熏無明
這個憶佛就是憶念佛的功德,憶念佛的慈悲,憶念佛的光明,...
窮微極妙的蓮華座
《觀經》講那個蓮華座,你看看它窮微極妙到什麼程度?超出...
晝夜經行念佛需要注意什麼
乾陀訶提菩薩是《佛說阿彌陀經》中的四尊菩薩之一,乾陀訶...
往生西方,如出糞坑監牢,何可怕死
我們在世間,猶如蛆在糞坑裡,囚在監牢裡,苦得了不得。往...
執持名號一心不亂
事一心不為見思所亂,理一心不為二邊所亂,即修慧也。不為...
得人身感天福的行為規範
人天福有四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五欲不能給人真正的快樂
五欲就是前面講的財、色、名、食、睡,或者是色、聲、香、...
上求下化皆不離的妙法
九界眾生離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捨此法,下不能...
平心靜氣閱讀思惟淨土經論
凡有闡揚淨土者,平心和氣讀之。使揚禪抑淨之心,無絲毫芥...
這些祖師為何要把參禪放下而轉修淨土
自後蕅益,截流,省庵,夢東等,諸大祖師,莫不皆然。蓋以...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所受用,無不如意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所受用,無不如意。而諸凡用度,皆...
【推薦】
念佛行人病重時不能有的念想
若氣促,則只念阿彌陀佛四字。一心求佛慈悲接引你往生西方...
眾生畢竟無生如虛空,為何還要願往生
問曰:大乘經論中,處處說眾生畢竟無生如虛空,云何天親菩...
阿彌陀佛光明遍照,為何我們感知不到
問曰:若言無礙光如來光明無量,照十方國土,無所障礙者,...
止惡揚善——由孝產生的人生態度
現在有的子女也比較孝,然而他有時候就從自己的主觀意識出...
阿彌陀佛為什麼能夠隨機應現
盡虛空界元同體,極一微塵總是真 阿彌陀佛為什麼能夠隨機...
世間人為什麼懷疑善惡因果的存在
又三業殊體,自同有定。報定則時來必受,非祈禱之所移,智...
何必國界無貲,乃稱廣大
問曰:如維摩方丈,包容有餘,何必國界無貲(zī),乃稱...
駛離娑婆生死苦海,安穩抵達涅槃彼岸
然眾生障重,取悟之者難期。雖曰教啟多門,凡惑無由遍攬。...
釋迦彌陀此遣彼喚,豈容不去
又佛密意弘深,教門難曉。三賢十聖,所弗窺測。況我信外輕...
《無量壽經》不可思議的獨特的地位
由於釋迦牟尼佛以悲愍心特別地留這部《無量壽經》作最後的...
念佛行人不能希冀的念想
若其未生淨土之前,縱令授以人天王位,亦當視作墮落因緣,...
菩薩佈施,等念怨親
菩薩知道貧窮之人就心懷多怨,所以首先要行財佈施,把自己...
不生退怯厭倦,如是發心才名之為真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
持名念佛,殊恩中之殊也
疏文:而於其中,復出念佛一門。不論大根小根,但念佛者,...
大慈悲心是佛道的正因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者,平等大道也。平等道所以名為正...
禪與淨土殊途同歸
疏文: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意蓋如是。是則禪宗、淨土,殊...
須知真妄原同體,迷悟由來總在人
須知真妄原同體。 我們一定要了解,這個真和妄是同體的。...
信此六字洪名,乃一切佛法行門之總持陀羅尼
疏文 舉名者,佛有無量德,今但四字名號,足以該之。以彌...
發心的去取標準
省庵大師就告訴我們:捨就是去去掉邪的發心。邪的發心,前...
何事勸人生彼國,只緣此土道難成
為什麼只是勸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歷代祖師大德有智慧的...
苦樂雙忘名極樂,死生俱盡說無生
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又稱為極樂?我們一般談樂,都馬上會跟...
菩提心的發起需要因緣
此菩提心,諸善中王,必有因緣,方得發起。省庵大師《勸發...
心佛眾生一體之圓頓法義
疏文: 心、佛、眾生者,經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
宮殿諸樓閣,觀十方無礙
宮殿諸樓閣,觀十方無礙,雜樹異光色,寶欄遍圍繞。此四句...
一心念佛就在即心即佛
離相是談空,離一切相,當下是要即一切法的。宗門下的人常...
到達心佛雙忘時,才會會得真實義
在理和事的圓融方面,真正要了解,一定要到達心佛雙忘的時...
捨自心污穢的娑婆,取自性清淨的極樂
知道這個真心和妄心,我們就了解,原來我們的緣影心之外的...
《無量壽經》開顯的修行宗旨是非常精妙的
善導大師在註解上品下生的條件時只有一個但發無上道心。由...
何謂「大佛頂」
先了解何為大佛頂,古人都說這部《楞嚴經》是開悟的《楞嚴...
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
在淨土法門如何發菩提心?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裡面,有...
如何才能稱得上對淨土法門的真信
既知如上所說義理,必須依此諦信。自己見得及者如是信,即...
相信因果輪迴,不怨天尤人
從一種道德文化的層面來看,這個輪迴和三世的問題是非常重...
眾生者,即是不生不滅義
次觀眾生世間清淨。此門中分為二別:一者觀察阿彌陀如來莊...
淨業三福的施設不是目的
這個三福給大家念一下,這段經文非常重要。佛說: 欲生彼...
極樂世界為何沒有二乘、女人、根缺之名
問曰:名以召事,有事乃有名。安樂國既無二乘、女人、根缺...
五逆十惡之人,臨終亦得往生
而觀經下品下生,五逆十惡,具諸不善,臨命終時,地獄相現...
為何開始信淨土,知識學多了,反而起疑
問: 弟子修學淨土法門有一段時間了,剛開始很相信,可是...
病來哪得心無苦,夢裡焉知身在床
病來哪得心無苦,夢裡焉知身在床 進一步用生病來看,病來...
淨土法門特點是不經過中陰身的,往生在即時
那麼在信願執持名號當中,有散心念,有定心念。我們就是散...
如何去認知多善根多福德
什麼樣的人才能往生呢?在淨土法門如何去認知多善根多福德...
善男子善女人的解釋
善男女者,不論出家在家,貴賤老少,六趣四生,但聞佛名,...
往生的正行,就是執持名號
菩提正道名善根,即親因。種種助道施、戒、禪等名福德,即...
在念不退當中,頓然超越四十一個因位
為什麼淨土法門,往生一法是這樣的圓頓超越,勝異方便?他...
死苦現前,唯有放下萬緣一心念佛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當此等苦事發現之時,唯...
盡說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應
盡說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應 盡說,也是有相當一部分...
名號就是無盡藏,要如何去開採呢
阿彌陀佛名號在前面這個依正二報裡面,談正報就介紹阿彌陀...
從阿彌陀佛因地發願來解釋無量壽
法身壽命無始無終,報身壽命有始無終,此亦佛佛道同,皆可...
心性寂而常照故為光明
心性寂而常照,故為光明。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光明無量...
雨華衣莊嚴,無量香普熏
雨華衣莊嚴,無量香普熏。 此二句,名莊嚴雨功德成就。佛...
都言淨土唯心是,十萬餘程是外求
都言淨土唯心是,十萬餘程是外求。 這是撥正一種觀點,而...
佛慧明淨日,除世癡暗冥
佛慧明淨日,除世癡暗冥。此二句,名莊嚴光明功德成就。佛...
蓮池大師對「歸命」的詳明詮釋
歸命,如波羅蜜例,倒語法也。歸義有二:一者歸投義,言世...
無所障礙,是從我們眾生這邊來說的
當知無障礙,約人民言,由眾生與佛緣深,故佛光到處,一切...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經文: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
為什麼說名號即實相
阿彌陀,正翻無量,本不可說,本師以光壽二義收盡一切無量...
極樂的八功德水有哪八種功德
八功德者:一、澄清,異此方渾濁;二、清冷,異寒熱;三、...
念佛就是佛法界現九法界隱
當我們的始覺跟本覺合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才知道,原來阿彌...
佛心與眾生心都是一個心體
重重結示,令深信一切莊嚴皆導師願行所成、種智所現,皆吾...
全真起妄,全妄即真
這裡,傳燈大師施設了一個問答來幫助我們進一步理解現前一...
把這「五根」紮下去,如救頭燃,如喪考妣
這五根就是信、精、念、定、慧。為什麼稱為根呢?我們說,...
契證到念佛三昧,那極樂世界就在當處
這樁事情同時是顯示極樂世界這樣的一種微妙無礙的功德,反...
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
首先四念處是非常重要的,四念處,就是四種,念是什麼?念...
娑婆眾生吃飽不是奔走塵務,就是昏沉睡眠,都是輪迴的業
飯食經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畢缽去,不勞舉拭,但...
恭敬三寶要從恭敬僧寶開始
我們現在是不是做到了恭敬三寶呢?在這裡面想一想,我們從...
大安法師2023年新春開示
正月初一開示 | 柔忍 各位大德比丘、各位尼師、諸位優...
佛陀世世生生隨逐於眾生心無暫捨
我造業時,佛則哀憐,方便教化,而我愚癡,不知信受。我墮...
無生畢竟有生在,離相依然住相中
無生畢竟有生在。 無生是談理的,不生不滅的法性理體,真...
為什麼越念佛越覺得雜念紛飛
問: 本來念佛應該越念越清淨,為什麼越念越覺得雜念紛飛...
臨終關頭一心念佛最得益,妄動哭泣最貽害
此時所最得益者,莫過於一心念佛;所最貽害者,莫過於妄動...
多善根福德因緣來自於阿彌陀佛
復次,佛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
一切依正莊嚴都是一切眾生自性本具的
明上住處、生處種種莊嚴,皆是阿彌陀佛大願大行稱性功德之...
才勸往生言著相 盡思貪戀卻迷濛
才勸往生言著相 盡思貪戀卻迷濛 在中國自古以來的佛教修...
無量寶交絡,羅網遍虛空
無量寶交絡,羅網遍虛空,種種鈴發響,宣吐妙法音。此四句...
人死形滅,縱有罪業,何從受報
問:福善禍淫,不過生時受報耳。若人而既死,則形神消滅。...
臨終千鈞一髮之際,要幫助病人心無二念
不要把念佛往生看得那麼容易,感應不上,也是往生不了的。...
臨終助念宜懇切念佛,切不可屢屢探之
又,人之將死,熱氣自下至上者,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為...
為人子者,於此留心,乃為真孝
為人子者,於此留心,乃為真孝。若依世間種種俗情,即是不...
臨終關頭念佛最要緊,切莫搬動哭泣誤大事
第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者。病人將終之時,正是凡、...
助念主事者宜明理,莫以世間俗情貽害病人
若病人將欲斷氣,宜三班同念。直至氣斷以後,又複分班念八...
助念時應三班相續佛聲不斷
三班相續,佛聲不斷。病人力能念,則隨之小聲念;不能念,...
為人助念,即是成就他人作佛,功德難思
第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助淨念者。前已開導病人,令生正信...
凡夫能去極樂全靠這句萬德洪名
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如大冶洪爐;吾人多生罪業,如空中片雪...
如何善巧開導安慰臨終之病人
今為一一條陳,庶不至臨時無所適從耳。 第一、善巧開導安...
成就臨終往生,要注意哪三大要事
今列三要,以為成就臨終人往生之據。語雖鄙俚,意本佛經;...
生死是幻相,要用信願念佛來了斷
實則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報盡,故捨此身...
死亡不可不早為之計慮也
世間最可慘者,莫甚於死,而且舉世之人,無一能倖免者,以...
「一實相印」在《無量壽經》裡的表達
辨體一實相印(十如是) 下面看辨體,辨釋這部經典的體性...
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疏文】 承上殊因妙果,正由念佛至於一心,則念極而空。...
極樂世界離開了這三苦
娑婆苦樂雜,其實,苦是苦苦,逼身心故;樂是壞苦,不久住...
飄雲衣於八極,泛香風以窮年
然復妙覲大儀,啟心貞照。識以悟新,形由化革。藉芙蓉於中...
上一頁
第2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下一頁
隨機推薦
消除業障
轉變念頭
無我
智諭法師
八關齋戒
迴向
婚姻愛情家庭
玄奘大師
金剛經
地藏菩薩
發願
來果老和尚
虛雲老和尚
印光大師文鈔
菩提
無常觀
阿彌陀經
寬運法師
佈施
佛弟子文庫 fodizi.tw
文庫首頁
大藏經
全部欄目
網站郵箱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