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菩提心的發起需要因緣

大安法師  2023/04/1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菩提心的發起需要因緣

此菩提心,諸善中王,必有因緣,方得發起。——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

首先是讚歎這個菩提心——「諸善中王」。這句話大家要把握,對菩提心的殷重感一定要上來。為什麼我們要發這個菩提心?我們修行要修一切善法,這個善法當中有世間的善法,比如五戒十善,五戒是人道的善法,十善業道是天道的善法。進一步修聲聞的四聖諦,就是三十七道品,這是聲聞道的善法。緣覺道的善法就是十二緣起。權教菩薩的,就是事相上的六度。

這些世間和出世間的善法當中,發大乘菩提心是一切善法當中之王,「之王」就是最勝第一,無與倫比。這句話怎麼說呢?我們真的有這個認知嗎?在十法界裡面唯有佛法界是王,最尊第一。我們現在發的心就是要成佛的心,度眾生的心,這一念成佛度眾生的心在所有九法界眾生當中,它是無比的尊貴,最勝第一。

但是菩薩有初發心的菩薩,有久行菩薩道,功德甚深的菩薩,這裡談的還是針對初發心的菩薩來說。那麼初發一念成佛度眾生的心會不會也是「諸善中王」呢?仍然是。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第七十八卷裡面有一個公案故事,有時候我們也會講,但是在這裡我們會加深對這句話的理解。說有師徒倆,師父是證到六種神通的阿羅漢,徒弟就是一個小沙彌。有一天,這師徒倆要出外行腳。行腳,那當然這個沙彌是徒弟嘛,就背著衣缽囊走在後面,這個師父走在前面。

在走的過程當中,這個小沙彌就在後面思惟,我修行最後達到什麼目標?最後他忽然發了一念,我要由大乘法來求證佛果。這一念發起來之後,他的師父是阿羅漢,有他心通,就馬上知道他發了這一念。馬上很恭敬地站著,把沙彌肩上的衣缽囊拿下來自己背著,請沙彌走在前面。這個沙彌開始也沒注意,他以為是師父關心他,怕他背累了,他就走在前面。

走了一段路,他又在思惟:成佛的道路太遙遠,很辛苦,我還是以聲聞乘早一點得寂靜涅槃吧,他又生起這一念,這就是退轉。這一念出來,他的師父知道了,叫他「等等,等等」。就把這個衣缽囊又放在他肩上,讓他走在後面去。

這個沙彌就說:師父,您今天怎麼啦?您怎麼一下讓我走前,一下讓我走後?他的師父就跟他說:為什麼讓你走前面?是由於你發了一念要修大乘法成佛的念頭,這一念發起來那了不得,連辟支佛都要恭敬這樣的大乘發心者。此心尊貴已經在師位了,連辟支佛都要恭敬,更何況我還是阿羅漢,所以要恭敬你,讓你走在前面,我來給你背行李。忽然你又退心了,要以聲聞道取偏真涅槃了,那你還沒有上路呢,我已經證得阿羅漢果,你還得給我走在後面去,你得背行李。這個沙彌一聽,發現就這一念的發心竟然這麼重要,所以當下他下了很大的決心,安住在大乘法的發心上,不動搖。

那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雖然這個沙彌他還沒有什麼功德,煩惱也沒有斷,他能走在他師父的前面——種性不一樣。這就類似一個人投胎到國王家作太子了,他是太子的種性,那就是宰相、百官都要對這個太子恭恭敬敬,雖然他還是個小孩子。迦陵頻伽鳥在殼中那個音聲超過一切鳥,雖然它還沒有出來。這一念的發心決定了他的種性。

這一念成佛度眾生的心,這個念頭驚心動魄。你要知道一切眾生都是自私自利的,都是追求自己的快樂而損人利己的,忽然有一個人,一個菩薩發心要貢獻自己,要無我,不為自己求安樂,但為眾生得離苦,那你說說這是什麼心哪?這個心真的發起來那是驚天動地的,遺憾的是我們常常是口頭上發的。

所以談這個「此菩提心」,就是前面經過你的選取,不是小心、不是偽心、不是偏心、不是邪心,是正、大、圓、真的心,那這個菩提心就是一切善法當中無與倫比的。那這樣的菩提心不是小可因緣,必定有大的因緣才能發得起來。我們一定要認知,凡夫眾生都是有俱生我執的,有身見的,這就決定了他的自私貪婪是他的人性裡面的常態。那發菩提心恰好完全是超越這些,那是大的因緣。

這裡談因和緣,因主要是在自己這面來說,叫內因,就是我們生命裡面有這個正因的菩提心;但還要有宿世的善根輔助,再加上有一個外緣,你能遇到善知識,遇到佛法,遇到能夠把你汩沒在煩惱分別裡面的菩提種子能夠撬動起來,能夠喚醒的這種力量,你才能夠發得起來,否則它是永遠在那裡冬眠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濟群法師: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問: 從佛法角度來說,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濟群法師...

大乘佛法「大」在哪兒

智悲光尊者說過:一個凡夫眾生,如果施主、吃穿等樣樣...

知身是幻--離婆多尊者的證道因緣

離婆多,此雲星宿。父母禱星而生,遂以為名。《彌陀略...

這兩種身份對我們都很重要

《法華經》有一句話說: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

發菩提心

我們常常講一個公案,說有師徒倆,師父是證到了羅漢果...

你沒有發菩提心,悟不了的

你沒有發菩提心,悟不了,為什麼? 你連這個娑婆世界的...

佛說生病十因緣

《佛醫經》提出,人得病有十因緣: 一者久坐不飯,二...

每個人進入佛門都各有因緣

原文: 人之入道,各有因緣。近來甘肅一弟子,名鄭哲侯...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龍藏本)...

【大藏經】【註音版】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大藏經】【註音版】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莊稼長蟲應如何避免殺生

問: 我是一個農民,要種地,可是有時莊稼上會長很多...

把淨業三福作為日常行為的指導

問: 法師開示的淨業三福很好,但是做起來就好難,對現...

臨終接引願,預設的護佑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

淨土法門能解釋通途法門嗎

問: 淨土法門是特別法門,不能以通途法門的法理解釋,...

貪慾對內心世界的影響

在物質文明的典範現代化大都市中,環境污染嚴重,空氣...

不知道妄想是空的,就很難改變它

《楞嚴經》就是從今開始改變我們的心態,這個時候你來...

念佛的目的不要搞錯了

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這...

戰勝天魔波旬之五力

往昔,佛陀於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向比丘們開...

天台八教丨頓教

天台教法,主要有化法、化儀兩大類的教化方式。藏、通...

半根手指

我受單位派遣,去拜會市里一家知名公司的老總。 與其...

何謂「阿闍梨」

何謂阿闍黎 阿闍梨是梵文Acarya的音譯,意譯為軌範正行...

二種行門,決定得生彼國

智者大師在《十疑論》中說:修行淨土念佛法門的人,欲...

弘一大師《改過實驗談》

今值舊曆新年,請觀廈門全市之中,新氣象充滿,門戶貼...

弘一大師禪修的故事

1942年的10月13日,農曆九月初四,一代高僧,南山律宗...

一失人身,萬劫不復

一失人身,萬劫不復,此語誰不知之?知之而漫不加意,...

從不寂寞

我從不寂寞。寂寞的人不了解內在原本是完美充實的。你...

【佛教詞典】建立極微有五勝利

【建立極微有五勝利】 p0873   瑜伽五十四卷十三頁雲...

【佛教詞典】法界身

(一)指佛之法身。法界,為所化之境,即眾生界;身,為...

【視頻】妙境法師《夢中打蛇的故事》

妙境法師《夢中打蛇的故事》

【視頻】妙華法師《僧團弘法-在新媒體時代》

妙華法師《僧團弘法-在新媒體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