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從「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來深信佛力

大安法師  2023/11/0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從「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來深信佛力

從理上相信,這就是要相信三種力量。《般舟三昧經》跋陀惒一一這是賢護長者,他修般舟三味,定中是見到阿彌陀佛的。定中見阿彌陀佛,他還在悲愍沒有得念佛般舟三味的眾生,提問:「眾生如何得以往生淨土?」阿彌陀佛還是告訴他:「一心稱念名號,即得生我的剎土。」這裡,能夠往生淨土,乃至於得般舟三昧、念佛三昧,談的三種力量,這三種力量怎麼去相信?就是佛力、法力、自功德力,怎麼去相信?從哪裡入手?它都是很形而上的東西。

蕅益大師在《要解》當中註解「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的時候,他有一個讓我們產生深信的下手處。我等眾生往生,都能夠到極樂世界去,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這句話如果沒有祖師給我們註解,我們都會很膚淺地看過,草草看過,但實際上裡面包含的義理極深的。這些諸上善人都是等覺菩薩,我們帶業往生的凡夫按照自己的因果是沒有辦法跟等覺菩薩在一起的。

為什麼我們都能在一起?這就談到極樂世界有四土的問題一一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在他方世界,四土是隔開了的。我們這個世界也是凡聖同居土,我們是凡夫的境界,但是聖人也在這裡修行。文殊菩薩在五台山領·萬菩薩修行,你到五台山走一趟,能見到文殊菩薩嗎?你能看到他的大聖竹林寺的那種黃金地面、一百二十個莊嚴的院落嗎?看不到,它跟我們隔開的,除非特殊的因緣,除非是像法照大師這樣的德能,它也是文殊菩薩透過法照大師給我們通個信息。

但極樂世界有一個特點,是不隔的,圓融在一起。我們凡夫就是到了凡聖同居土,但是能夠見到聲聞、阿羅漢和辟支佛,這就等於生到了方便有餘土。能見到文殊、普賢、觀音、勢至,乃至於彌勒菩薩,這些菩薩都在極樂世界,這就是一生補處菩薩,我們能見到,等於我們生到了實報莊嚴土。

尤其重要的,我們天天能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安立在常寂光土,也就等於我們同時也在常寂光土。我們學佛的人為什麼要往生極樂世界?他有一個勝妙的地方,就是能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這是他方的淨土所沒有的。

在修行過程當中,我們無量劫的要了生脫死的一樁大事因緣,就在於凡聖同居土這一關很難出去。我們是凡聖同居的穢土,靠自力豎出,要斷見思惑。但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等於也是往生到凡聖同居土,他是凡聖同居的淨土,我們是凡聖同居的穢土,在這裡我們跟上三土是隔開的,我們橫過去。

為什麼叫橫超,不叫豎出?這兩個概念定要搞清楚,通途佛法是講豎出的,淨土法門是講橫超的。橫著過去,是由於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的淨土跟我們凡聖同居的穢土可以對接,都是凡聖同居土,就好像在一個樓裡面,從東邊到西邊。到了西邊的那個凡聖同居土,它跟上三土融在了-起了。於是凡聖同居土這一關在我們這個世間很難突破上去,但是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自然地突破了,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了。

所以,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就超勝十方所有的凡聖同居土。在這裡要建立信心。了解了這個,才能夠深信阿彌陀佛的願力。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凡聖同居土可以跟上三土在一起?可以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這來自於阿彌陀佛的願力。沒有這個大願,不可能出現這麼一個奇妙的現狀。

進一步說,與諸上善人俱會處,「處」是一個土的概念、居住的環境的概念。進一步來說,土和心又是同體的、不二的,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換句話來說,也就是與諸上善人俱會一心,與諸上善人俱會的一心一處也全體的都是阿彌陀佛的那個心、那個土。這就是眾流歸海,等同一味;大雪封山,等同一色,大平等的境界出現了,乃是阿彌陀佛的大平等心的呈現。

所以,這個大悲願力是大平等心、大慈悲心、大智慧心、大善巧心的高度的結合,才會出現這麼一個奇異的現象。

所以,從這裡就要深信阿彌陀佛的這種願力。這就是信第一個力--阿彌陀佛的願力。對於一個修淨土的人來說,自始至終都是伴隨著願力的加被。從他開始念佛,從不怎麼信到比較相信,到深信,開始不怎麼發願到最後有切願,以及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到極樂世界華開見佛,在那裡進一步聞佛說法,進一步地斷無明,行菩薩道,得一生補處,乃至於到他方世界示現八相成道,這個全過程都是伴隨著阿彌陀佛的願力加被。

《阿彌陀經》講,每天「常以清旦,各以衣械,盛眾妙華」,供養他方世界十萬億諸佛。每天都做一個供養他方世界的佛的事情,佛力加持讓你有能力去,佛力加持讓你有種種的供養具,應念現前。這都是阿彌陀佛的願力。信這個願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念佛沒有巧路,靠的是老實念佛

我們皈依三寶了以後,不管是出家僧人,還是在家居士,...

淨土宗的關鍵就在這個地方

淨土法門,如果你有志於解決生死問題,大概是我們末法...

學習淨土經論要老實 要做鈍功夫

我們在淨土經論的學習當中,要老實。怎麼樣老實呢?比...

稱誦佛號就是念佛嗎

念佛是大乘佛教的一種重要修行方式,它包括口稱念佛與...

得遇善師令我們免受沉淪之苦

過去世尊與眾多弟子都是靠著雙腳,一步一步邁向弘法之...

【推薦】死物上作活計

龍舒居士談到當時有位長老,叫了明長老。他在為大眾作...

淨宗五祖-少康大師

1.生平 少康大師(?---805年),俗姓周,浙江省縉雲縣...

如何把極樂世界的蓮花念出來

在宋朝有一個越國夫人,這個《淨土聖賢錄》有講到。這...

【大藏經】【註音版】朝時課誦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註音版】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大藏經】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的涵義

問: 請解說《觀經》中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

一心不亂才能往生嗎

往生的條件,是不是一定要得到事一心不亂或者理一心不...

別把福報提前揮霍完

孔子說:君子謀道不謀食,而現在我們整個的行為就是變...

修福要怎麼去修

首先來看修福。一個修行人要修福,怎麼去修?從哪裡下...

比丘十八物

所謂比丘十八物,又稱頭陀十八物,即是指古代大乘比丘...

吃飯寧早不晚是持護法

出家時節,知何不須?然於一食,日別常法。但用步晷一...

聖嚴法師《趕而不急》

有個弟子曾經問我:『師父,我很積極,可是我也很急,...

對來生沒有計劃,生命就不知道怎麼活

修行除了要注意眼前的因緣,更要注意未來的因緣,就是...

母親的心

有一位寡母茹苦含辛把幼小的獨子撫養成人,母子身影相...

從心底至誠懇切念佛,才能感佛相應

我們修行要了生死、成佛道。首先我們要發長遠心、精進...

每天念經拜佛為何還是煩惱

很多時候我們是把修行的 外相當成修行本身而不自知。...

彌勒菩薩應身——傅大士的故事

傅大士,齊明帝時東陽郡人。父名宣慈,母王氏,世業為...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六月寒

有一個剃頭匠,很不會說話,每次說話都傷人,常惹人不...

難當的和尚 難得的清淨信

我們不要把這修行信心看的很簡單了,非常的重要,不可...

突然意外死亡能往生到佛國嗎

在《大智度論》講一個故事,龍樹菩薩說有一個車伕,這...

慧律法師《不二法門》

禪,是感情和理性達到最平衡點的境界。此外,禪亦可解...

【佛教詞典】十大論師

註釋世親「唯識三十頌」之十位論師。全稱唯識十大論師...

【佛教詞典】忍波羅蜜多種姓相

【忍波羅蜜多種姓相】 p0710   瑜伽三十五卷五頁云:...

【視頻】《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比丘尼唱誦版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比丘尼唱誦版

【視頻】《八十八佛懺悔文》楮訾

《八十八佛懺悔文》楮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