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教故事
慧律法師
大安法師
淨界法師
印光大師
夢參法師
佛經咒語
阿彌陀佛
觀音菩薩
地藏菩薩
佛法入門
佛學問答
念佛
智慧
福報
放生
因果
修行
戒淫
懺悔
斷除執著文章
臨終時要擺脫妄想的執取干擾
什麼叫臨終正念呢?不是說臨終不打妄想,是說臨終打妄想的...
走出心中的妄想,才能去受用彌陀的光明
過去有一位年輕人,這個年輕人他跟一個女孩談戀愛,談了三...
六根的功能沒有錯,錯在你的攀緣心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 我們...
情緒變化多端,心中一定藏了很多相狀
現前一念心性,在觀察的過程當中,有兩個重點:第一個你要...
一個人越有特色,功德就越不容易圓滿
此諸菩薩,皆於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虛空中住,於諸經典,...
主導我們生命輪迴就是行蘊
那麼正念真如這一塊,什麼叫做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呢?我們...
妄想造就了我們的業力
我們因為不悟到自心,所以我們的妄想就造成了我們的業力,...
一念清淨心為何會墮入到三界輪迴
汝諸子等,先因遊戲,來入火宅。 這個是根本無明。我們為...
放棄主宰,因為一點好處都沒有
舉一個例子。有一個婦人,跑到河邊準備要跳河自殺。正當要...
【推薦】
修行時是要分別還是不分別
於一切法唯有識性,隨聞勝解故;如理通達故;治一切障故;...
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
佛法對人生的解釋,是從因緣的角度來解讀人生的,說諸法因...
輪迴的真相——十二因緣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 丙二、別明,分二: 一、...
自相實無,唯有遍計所執可得
自相實無,唯有遍計所執可得,是故說名遍計所執。 這個遍...
我們為什麼一直執著現在
我們知道第八識是不造業的,它只是收集業力,變現果報。那...
有愛則有苦
舍衛城中一位婆羅門因喪子而悲傷不已,不吃不喝,也不著衣...
對治帶有執著的妄想
於諸識內,獨得意名; 向有漏中,作無明主。 不間不斷,...
你有自我概念後,就看不清人生真相了
你有自我概念以後,你再也看不清楚人生的真相了,因為你被...
執滯之著不可有,執持之著不可無
【原文】 人恆病執著,然亦不可概論。良由學以好成,好之...
念佛難於往生的原因
【原文】 故念佛求生淨土之人,尋常有娑婆一愛之不輕,則...
為什麼我們一天到晚「心有千千結」
有人說,為什麼沒有影像,我一天到晚也是心有千千結呢?那...
應切實布施於別人,揚棄沽名釣譽之心
當我們給人以好處,做有利於人的事情的時候,不要存在受人...
「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是什麼意思
整部《楞嚴經》的修學重點,就在破妄顯真。那麼在整個過程...
到底怎樣才算是正見
有一次,尊者迦旃延問佛陀說:世尊!您所說的正見,到底怎...
執滯之著不可有,執持之著不可無
【原文】 人恆病執著,然亦不可概論。良由學以好成,好之...
鍛煉身體是執著自己的色身嗎
問: 弟子深信淨土,誓死不退,現在也很少運動了,覺得鍛...
情執是修行的大障礙
除了名利之外,還有一個情字也要放下,夫妻之情、父子之情...
捨棄自我,依止真如
佛陀的法身功德是有六種的修行過程所成就的,這以下就各自...
用情執的心攀緣阿彌陀佛對嗎
問: 頂禮法師!輪迴中的眾生,都有一顆多情的心。我們緣...
什麼樣的修行人才能住山
天氣冷了,古代的那些老修行,住在深山裡邊,可能比這還冷...
阿含經故事:時刻不染著
有一次,尊者阿難隨佛陀來到憍薩羅國首都舍衛城游化,住在...
《金剛經》教我們做什麼
大家知道我們講《金剛經》,《金剛經》教我們做什麼啊?教...
主導六道輪迴的親因緣、增上緣
情想合離,更相變易,所有受業,逐其飛沉,以是因緣眾生相...
用無貪來對治貪著
三善十一者:言無貪者,於有、有具,無著為性。對治貪著,...
【推薦】
整個身心世界就是一念心所變現出來的
我們再看第三個,業果的問題。 如是擾亂,相待生勞。 前...
對治內心有所得的執著
歡喜特異功能,但是你內心裡的不安還在,就算你成功了,有...
只要證得了空的義理,看一切就無罣礙
當知一切法凡是有形有相的、能用言語表達出來的都叫法,佛...
顛倒妄想不除,容易在臨終刺激生死業力
第二個就是調伏我們的顛倒妄想。我們第六意識有很多的妄想...
修行中出現的不思議境界,為何不能隨便向外人說
我們看這裡有一段很重要,看蕅益大師的補充說明。蕅益大師...
無分別地諷誦大乘經典,既破我執也破法執
問: 印祖開示如何誦經的時候說,不要想上一個字是什麼意...
兒孫之愛難捨,如何防治愛慾
問: 愛不重不生娑婆,愛慾妨礙修行,兒孫之愛更是難捨,...
對世間有留戀,但也想往生,這樣能往生嗎
問: 如果對世間的妻子兒女、財產、事業等等還有留戀之心...
所有煩惱過患皆由此而生
過去,有位智光長者請佛為大眾宣說出家與在家之勝劣,佛以...
不要以「凡夫心」對接「聖人境」
問: 法師在講解中提到無我,既然這個神識不是我,我們又...
佛雖廣受一切供養,但心中無增減
馬鳴菩薩提到,過去曾聽聞:在竺叉尸羅國的博羅吁羅村中,...
只有「無住」,才跳得出三界
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發...
心能夠無住,得這四種好處
這個地方講到真如三昧的第四種功德。我們前面講過引發種種...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
永嘉玄覺禪師在《奢摩他頌》開頭就說:恰恰用心時,恰恰無...
臨終最怕不是風動幡動,而是仁者心動
接著來談一談淨土法門跟聖道法門之間的結合。淨土宗的歷代...
情不附物,物豈礙人
今天雨水紛紛,寒風徹骨,大家不避艱辛的插秧,為了何事呢...
路頭若識得,生死當下休
我們對於社會上這一切境風、音聲色相、男女飲食,你沒有染...
執著時再來對治,已經太晚了
這個顛倒妄想的形成,在《楞嚴經》它是有三個次第: 第一...
你執著什麼,就對治什麼
咱們經常講無我。無我它有兩種,一種是人無我,一種是法無...
不打妄想?那菩薩怎麼發菩提心呢
我問大家,菩薩打不打妄想?不打妄想?那菩薩怎麼發菩提心...
凡事盡心盡力,成敗交給業力
空有雙照,悲智雙運成就菩提心。 前面的業果叫作有相行,...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住」應作何理解
問: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中的住作何理解?是否可以理解為無...
不修空性智慧,就很難斷除對三界的攀緣
【不具通達實際慧,雖修出離善菩提。不能斷除有根故,應勤...
破除法執的相狀
我們看看,講到出世的聖人,佛陀也給他一些建議: 非明無...
佛說一大藏教無非破執
問: 佛教常言:佛事門中,不捨一法,云何破除五蘊?且佛...
佛陀如何破除凡夫的執著
我們看癸二的 明隨緣不變之體。 這個體當然是最重要的,...
就是為了這最有意義的一喊
淨土緣起的第六大緣起,就是染土本空。為什麼要說淨土真實...
對水泡很執著,結果失去了整個大海
若見聞知,性圓週遍,本不動搖,當知無邊不動虛空,並其動...
一切都是幻化不實,若執著即生煩惱
修行須在不知不覺中進步,一天過一天,無掛無礙、無憂無惱...
【推薦】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豈有不救苦厄之事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豈有不救苦厄之事。觀音菩薩隨機示導,...
應先無所住,而後生其心
我們在修行,從《楞嚴經》的啟示,我想我們要建立一個重要...
正因為向外貪求,才把本來佛遺失掉
我們眾生向外貪著、妄想執著這一切事物,在這一切事物上起...
破除的是心中的執著,而不是破除相
我講一個禪宗的公案,諸位體會一下。禪宗平常都是打坐,觀...
【推薦】
你有什麼樣的心量,就有什麼樣的六根
我們從六根的相狀來看,我們的確看到每一個人的六根不一樣...
臨終念佛與開示如何把握時機
問: 臨終念佛與開示如何把握時機?是先開示嗎? 淨界法...
見影謂己有
《大莊嚴論經》中馬鳴菩薩提到過去曾聽聞過的一段故事:有...
分手後仍放不下他,該怎麼辦
問: 我和對像分手才二十天,這幾天我一直很痛苦,放不下...
以無我的智慧觀察正報身心
就著我們正報的身心來觀察,在正報的身心當中,先觀察我們...
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
古德云:塵勞迥脫事非常,什麼是塵勞?眼、耳、鼻、舌、身...
我們為什麼會有憂愁恐懼
我們學佛的人就是要把世間人所迷了的、顛倒了的事給顛倒過...
愛恨親疏,這樣的愛是一種交易
對親友不能太執著 親朋好友是因為各種因緣的積聚,在即生...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怎樣達到無生境界
大家知道,我們講《金剛經》,《金剛經》教我們做什麼?教...
不能了解生命的根本而錯亂用心
我們在明白整個生命的道理當中,最重要的先要了解生死跟涅...
落空還不如先執著有
有人問我,佛來佛斬是初學者,還是有禪修經驗的人才能去做...
感情重的人應該看哪部經
問: 師父好,剛才師父說,四諦、十二因緣是對重感情的人...
看到蓮華跟佛出現在空中,該怎麼辦
問: 請教老和尚一個修行上的問題,遇到了境界。如果有一...
人生一半一半,要懂得包容不完美
很多人都會要求完美,凡事要求完美固然很好,表示精益求精...
禪宗講的「不立文字」是什麼意思
關於不立文字的真實含義,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講得非常...
諸有為法如幻化,亦如聚沫非堅牢
諸有為法如幻化,亦如聚沫非堅牢,如空注雨起浮泡,自性虛...
死固人所皆有,但不得有求死之著心
原文: 汝言隨時隨地,得死便死之話。亦是求生之本,亦是...
跟無量宇宙相比,一點小事又算得了什麼
《法華經》會三歸一,開權顯實,開跡現本,皆成佛道。佛為...
人法圓融才能夠行於中道
打七以來有不少人遞了一些條子,提了一些問題,也談了一些...
為何念佛人臨終時,仍執著自己身體
問: 一些臨命終的人,不論是在家居士,或是出家師父...
歲月年華,不與人期
為何不能棲心道業呢? 我們有種種執著,雖修學佛法亦不入...
慧眼比天眼高明多了
前面我們講到了天眼比肉眼要高,慧眼比天眼又要高明多了。...
「我見」是怎麼產生的
這個見就是我們凡夫種種的知見,當然以我見為根本。這個我...
既然理即是佛,我們與佛又有何區別
《楞嚴經》說:理則頓悟,乘悟並銷; 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斷除業力的相續,尤其淨土宗更重要
外道,我們看經典上,尤其是《阿含經》,其實它這個外道不...
念佛為何也易招魔事
有人問省庵大師:參禪一門,全仗著自己的力量,所以常常有...
「吾」和「身」完全不一樣
吾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文昌帝君陰騭文) 這個吾和身是...
羅剎相爭 比丘證果
摩偷羅國有一位男子,向父母表明自己想要發心出家,隨即前...
明白諸相皆空,面對譭謗無需太在意
【原文】 經言:人之謗我也,出初一字時,後字未生;出後...
四大本空無有我,一身自重不幹人
我們都知道,修行人首要的條件就是要看得開、放得下,也就...
出家人看到異性還會動心嗎
很多居士來寺廟裡找師父傾訴,都是因為情愛的煩惱而來,在...
心中抓取的影像越多,臨終越難離開
【修已於輪迴盛事,不生剎那之希望。晝夜唯求解脫心,起時...
阿彌陀佛能加持臨終者不貪戀娑婆嗎
問: 請問大安法師!如果心裡還留戀世間的財產事業,...
如何開示妻子同生極樂世界
蓮池大師在未出家之前,他是示現一個結婚好了之人。他妻子...
讀《金剛經》一年,卻看不破情字怎麼辦
問: 大師您好,我讀《金剛經》近一年了,外貌變的愈...
了了分明,不取一相,如如不動
現在請大家把眼睛閉起來,我給大家聽一個鐘聲,(請維那師...
這種愛看上去是樂,實際導致的是苦
世間人為什麼會有苦惱?因為他們不知道應該把心放在什麼地...
身與滅身,無二無分別
心無礙菩薩曰:身、身滅為二。身即是身滅,所以者何?見身...
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
上一次跟大家講《四十二章經》,財色招苦。因為我們每個人...
離喜愛無憂,一切無恐怖
從喜愛生憂,從喜愛生怖;離喜愛無憂,何處有恐怖。從親愛...
一切皆不是「我」的
在提到四大皆空這個名詞的時候,許多人往往會說:出家人四...
是什麼力量讓輪迴相續的
業力是第六意識造作,果報是第八識釋放。本來是獨立的事件...
萬物皆為我所用,但非我所有
《論語》中有君子使物,不為物使,這句話說的是我們不要被...
【推薦】
不在煩惱攝受範圍的執著是貪嗎
問: 我們做事情,如果所執著的事情,不在煩惱的攝受...
不論在哪裡,心變了一切都變
出世的心就是出離世界的心,入世的心就是來到世界的心。我...
當修無常想,斷盡一切貪愛執著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有一次對諸比丘開示:...
念念著相執情,故念念起煩惱
俗夫之人,看事看物,係含意識意色情感。而菩薩之偉大,無...
用此念佛法何愁不成功
念佛須念念在心,我們的念心,對阿彌陀佛的思念要好似形影...
障礙我們學佛修道的五住煩惱
苦與樂是沒有一定分界線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何謂苦,...
菩薩為何不應住色布施
【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 為什麼講忍辱,一下...
念頭一轉,福報就可以變為福德
有些初發心的菩薩很執著,會產生很多疑問,佛陀既然讓我們...
這種見解在佛法裡是最危險的
我們修行的人,見、行兩個是不能分割的。見,就是我們的知...
情,為什麼那麼難以放下
佛法是如何理解愛情的? 世間的男男女女都會因為感情的事...
世間好物其實不必佔有
我有個發小,非常有智慧,隔著二十年,我依然記得她那句話...
信願的力量要敵過貪戀塵勞的愛力
只要將猛,不怕賊強。若果希求心切,繫念心專,則貪戀雖重...
修行務必去除執著
我們所用的任何方法,無非使我們本具的心性凸顯出來,本能...
【推薦】
擁有自己,才能擁有全世界
唐朝是中華文化最為鼎盛的時期,然而生於大唐盛世的六祖大...
世有倡高調者,厭聞因果報應之事,只以一切皆空不著
世有倡高調者,厭聞因果報應之事,及與勤勞修持之法,只以...
安住在無所得的心
我們再往下看什麼是生滅的相狀,什麼是不生滅的本體。我們...
轉化金錢為善財
然而,我們也必須明白,世間的成就都是因緣和合而成。比如...
這色身是要來受這娑婆劫的
九十歲老和尚在客堂對一群出家眾開示:在胎、卵、濕、化四...
切記別在死物上用功夫
妄想是個假的,可是因為一個假的生出來了,很多假的跟著也...
慾望就是束縛你的繩子
張三和李四是鄰居,他們都養了幾隻猴子,以耍猴謀生。 張...
一本佛經改變了我的整個想法
有人說過年是年關,年紀愈長,愈覺得過年是一個關卡;它仿...
不要把事物看成你可以永遠擁有的
「佛言: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
不食人間煙火的風花雪月,不是真正的修行
男女之情是欲界凡夫迷執最深重的地方,這是你修行不可以逃...
芸芸眾生哪個不是為了軀殼而忙
我們凡夫都有身見,執著這個色身是我,執著得要死,身體要...
眾生易度人難度,寧度眾生不度人
遙指海東新月上,後世的禪宗,把祖師悟道的故事編集為指月...
【推薦】
捨不得兒女,誤了她一生的大事
一、肝癌病苦,拚命念佛,水腫消掉 另外一位病人。昨天有...
人以愛慾交錯,故心不見道
「佛言:人懷愛慾,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
你若執著它,那你的煩惱就來了
《般若心經》講的是什麼?當然講的是般若了。般若又是什麼...
把我執我慢修理乾淨
破我執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知道。空性、心性也是非常重要...
六道輪迴,淫為其本;三界流轉,愛為之基
至於六道輪迴,淫為其本。三界流轉,愛為之基。阿難尊者為...
不評價別人也不必執著於別人的評判
生活當中的評判和修行當中的評判是不一樣的。當我們的心去...
被自己的成見拖入妄想執著中去
前面我們看了很多有關業的日記,知道了我們的業主要表現為...
對自己沒自信該怎麼辦
貌似現在的人都有點信心爆棚,很少有人覺得不自信! 害怕...
我們的執著不同,就帶動了不同的人生
從五蘊當中的執著,你可以把人分成三種人:第一種人是追求...
擁有的東西越多也就越執著
有些東西,我們並不能確定什麼時候就會失去,但卻總是因它...
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我們看這個家字,上面一個寶蓋,好像一個房子一樣,底下一...
婚姻的美滿之法
有一個女眾結婚十年,她覺得生活一向挺安逸,挺好的,但是...
佛陀教我們如何放下對子女的貪著
中國的父母從好的方面來說對子女非常負責任。從不好的方面...
一切眾生都貪戀這個色殼子
四大無我,五蘊皆空。人死了只剩下骨灰,這骨灰是不是他,...
天天都在等福報,那你永遠是苦難者
為什麼說諸菩薩不受福德呢?要知道,諸菩薩眾是自覺覺他、...
因愛則生憂,因愛便有畏
一、《圓覺經》: 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慾故...
對治娑婆世界的愛取,這是成敗的關鍵
你的生命有限,你要把重點放在哪裡?是業力還是執著?(學...
業障並不是障礙我們的關鍵
其實我們不能怪業力給我們痛苦,業力它只做了一件事情:它...
既知死後無情義,早把生前恩愛勾
你在娑婆世界所受的痛苦,毫無意義,對你的增上一點都沒有...
煩惱痛苦的根本原因
歐洲有一位著名的音樂家舒伯特,有一天正在作曲的時候,他...
心物俱非,除之益患
道吾宗智圓寂前,對弟子說:我心中有一物,許久來一直使我...
禪宗裡的無念是怎樣一種境界
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是六祖慧能大師《壇經》的...
【推薦】
外境都是你自己變現,自己去攀緣它的
蕅益大師的《相宗八要》裡面提到:其實我們一念心性是離過...
「我執」讓我和老公漸行漸遠
昨天早上,一紙離婚協議書,把我的婚姻帶到了迷茫的境地,...
人懷愛慾,不見道者
佛言。人懷愛慾。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
不要責怪妄想,要用佛法來引導它
十法界是怎麼分立的?大家的心都是清淨本然,都是具足萬法...
心中有事世間小,心中無事一床寬
人是很不明理的,常常為了一點芝麻小事,而背負了很長時間...
放出自己被困住的心
所謂困境,指的往往不是艱困的情境,而是你的心被情境困住...
7美元買走了一整天的快樂
一位女士開車來到小城加油站,本應到自助加油泵那邊加油,...
放下執著本性自現
佛陀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度眾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
讓心無所住,自然無有七情六慾的苦惱
在《佛說八大人覺經》中,佛陀教導我們,第一覺悟:「世間...
愛樁不拔難生淨土
今時淨業學人,終日念佛懺罪發願,而西方尚遙,往生弗保者...
【推薦】
從醫學的角度看「我」在哪裡
在《入胎經》、《住胎經》這兩本經典裡,非常詳細地講解了...
解脫色身的愛縛
男子,依佛法出家,仍為愛心所縛,常以蘇油摩身,用湯水洗...
為什麼愛到後來都是苦
愛情的真諦是自私的,我愛自己所以才愛你,你適合我所以我...
寄於殘生,旅泊三界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貪,成菩提道;諸比丘等,不自...
打開生命寶藏的鑰匙
佛陀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成佛,就是開...
智者不放逸,如富人護寶
奮勉不放逸,克己自調御,智者自作洲,不為洪水沒。 暗鈍...
把「牛」釋放,幸福才有可能出現
問: 佛教常說放下?什麼是放下?怎麼才放下? 一行...
五蘊並不是真正的「我」
五蘊每個生命的存在,無非是色、受、想、行、識五蘊。蘊為...
在生活中如何智慧覺照
問: 雖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在生活中如何智慧...
【推薦】
誰能保證臨終時不會有人來刺激你
在上海有一位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賺了很多錢,晚年的時...
承受果報時要無所住
相由心生(過去現在)承受果報(應無所住);無始時來界,...
人生世間,幻住數十年
原文: 人生世間,幻住數十年。從有知識以來,日夜營謀,...
我們不愛過去未來,只愛現在
我們出生以後,心中就有一個知見,堅定的想法。什麼想法?...
我們的心要安住在什麼地方
我們的心要安住在什麼地方?你看《金剛經》是怎麼展開的?...
而今念佛,念念要斷這愛根
而今念佛,念念要斷這愛根! 這個就很重要了!我們想要遠...
以善攝惡,治貪慾病
人除了物質生活以外,還要重視心靈的淨化與提升。假使只知...
在愛慾的執著中,不斷辛苦追逐無有厭足
過去,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阿難尊者在...
你必須跟你的身心世界保持距離
孔夫子,他有一天帶著他的弟子遊行在陳蔡之間,陳國跟蔡國...
情執是苦惱的原因
情執是苦惱的原因,放下情執,你才能得到自在。 人類所有...
捨不得愛情就等於捨不得三界六道
問: 怎麼判斷自己是真信?還僅僅是覺得自己信了?我...
有沒有生死是你自己決定的
這五蘊當中,我們每一個人的重點會不一樣。我們可以把五蘊...
內心不想改變,佛菩薩來也是沒用
我們發覺一個人要改變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他自己想改變。你...
生命不能被雞毛蒜皮的事情困住
我們不可能一下子吃成個胖子,我們的業障習氣那樣的厚重,...
如何正確修習大乘的空觀
大乘止觀的智慧,我們在這個地方作一個總結。大乘止觀的智...
出家出的是什麼家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
去掉我執,使自己的心軟化
我們修行的前提,是一定要去掉我執,使自己的心軟化,來適...
信自己與不執著
信心 信能渡淵,攝為船師,精進除苦,慧到彼岸。慧到彼岸...
【推薦】
只要問妄想一句話,它就完了
我們如果是從今生開始,那很簡單,處理今生的問題就好。而...
善於醒覺,不要沉迷
當我們看到活生生的一個人,從他意識清楚的說話,到變成一...
放下屠刀就真的能立地成佛了嗎
在日常生活和影視劇作品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句話放下屠刀...
修行就要斷欲去愛嗎
我們為什麼會有煩惱?因為自私的緣故。為什麼會有自私...
【推薦】
世間上什麼壽命最長
奮勉不放逸,克己自調御, 智者自作洲,不為洪水沒。 暗...
我法皆空時,百病還能不皆消除嗎
人生,真是百病纏身。身體上的病,從醫院裡所謂的內科、外...
「愛」與「慈悲」的區別
南傳《法句經》說:從愛生憂患,從愛生怖畏。離愛無憂患,...
共3頁
第1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下一頁
佛教戒律
藥師經
宏海法師
道證法師
看破放下
斷除煩惱
念佛法門
憨山大師
達照法師
信願
學佛感應
孝順父母
妙法蓮華經
觀音菩薩
定力
界詮法師
佛弟子文庫 fodizi.tw
隨機推薦
文庫首頁
回頂部
全部欄目
網站郵箱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