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四十八大願——(第20願)繫念必得往生

大安法師  2024/03/08  大字體  護眼色

四十八大願——(第20願)繫念必得往生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眾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

我成佛時,十方世界諸眾生聞信我阿彌陀佛的名號,專心繫念我國,修習諸善萬行,將此功德至心迴向往生我國,如是淨業行人若不能如願往生,不取正覺。

第十八願側重在「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第十九願側重在「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而這一願的重點是「繫念我國」。專稱名號固是往生正因,然一心繫念極樂世界種種莊嚴,以此功德迴向,亦能成辦往生淨業,此屬觀想念佛,《觀經》前十三觀所展開的即是觀想的對境。

東林高賢中有一位僧濟法師,即屬繫念往生的。僧濟法師生病之際,慧遠大師前去探視,給他一支蠟燭,云:「汝可運心安養。」(意謂:繫念極樂世界。)於是僧濟法師「執燭憑幾」,手執蠟燭至心想念極樂淨土,又請比丘僧眾誦念《無量壽經》。便於當夜,夢見自己拿著蠟燭在空中飛行,見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把他接在手掌心上,遍至十方剎土。僧濟法師醒來,很歡喜地對眾比丘說:「我以一夜繫念西方淨土,便蒙阿彌陀佛接引。」第二天傍晚,僧濟法師在大眾助念時,對弟子說:「佛來也,吾其去矣。」即面向西方安然往生。當時正值盛夏酷熱,然其身體三天不變,還散發著濃郁異香。往生時只有四十五歲,「繫念我國」得遂往生之果。

唐代啟芳和圓果兩位比丘,精心觀想淨土,五個月後,於觀想中到了極樂世界七寶大池,見到西方三聖,還向阿彌陀佛請教:「閻浮眾生,依經教念佛,得生此否?」佛回答他:「如念我名,皆生我國,無有一人念而不生者。」又過了五個月,這兩位比丘同時聞到鐘聲,而其他人卻都聽不到。頃刻間,兩人同時往生了。

「植眾德本」,是指修習三學、六度、十大願王以及淨業三福等。如是諸善萬行之德,乃為佛果菩提之本,故稱德本。說明淨業行人宜積極踐行世出世間一切善法,傳播大乘菩薩的精神,淨化人心,提升道德,改變社會人士認為佛教消極無為的偏見。

無論是世出世間的善法,都要用真實心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若不迴向,自然感得人天福報,未脫輪迴,甚為不妙。若「至心迴向,欲生我國」,此人天福報即轉為往生淨土的資糧,可提升往生的品位。

淨業行人亟須隨順佛願,將往生淨土作為頭等大事來辦,不可貪生怕死,留戀塵世。恆常作好隨佛往生的心理準備。這樣遇到急難困厄時,就能從容鎮定,正念往生。

《淨土聖賢錄》記載往生公案。唐代的常慜法師與弟子航海到印度求取佛經,他們搭乘的商船在海中遇到大風,情形非常緊急,船主趕忙動用小船把商船上的人運到岸邊。然小船容量小,大眾爭先恐後,互相排擠。伊時船長大聲呼叫常慜法師上小船,然常慜法師謝絕了。第一,是把生存的機會讓給別人;第二,這正好就是求生淨土的時機。於是,這兩位比丘就合掌稱念阿彌陀佛,船沉身沒,聲盡而終。平素若無「念死」的涵養功夫,於此性命攸關之際,何能如此從容念佛往生吾人將警覺傚彷。

生死輪迴是一切眾生生命之大患,阿彌陀佛的這三願就是為了解決這一最本質性的生命問題而施設的。淨業行人要發真為生死的心,才能與這三願相應,依佛願修行,感應道交。或「至心信樂,十念往生」(十八願),或「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迴向往生」(十九願)或「繫念安養,植眾德本,迴向往生」(二十願)。

若真為生死的心未發,雖也學佛,然不出人天善業福報範圍,不能解決生命的根本問題。若今生錯失往生極樂世界的機緣,那不知道又要輪迴多少萬億劫才能得人身聞佛法,尤其得聞淨土橫超法門了。每念於斯,心膽俱寒惟願淨業同仁服膺頂戴此阿彌陀佛攝生三願,真為生死,猛切念佛,定能得蒙阿彌陀佛慈悲護佑,安穩往生極樂。曠劫以來的生死大患,今生得以頓斷,何幸如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推薦】為什麼我們平時要念佛

有的人一聽到別人跟他說 阿彌陀佛,他就說:不好意思啦...

念佛人該如何辦喪事

接手書知汝母已於初二日念佛往生,不勝傷嘆。雖然,汝...

念「阿彌」也比念「彌陀」要好

阿彌陀佛的核心意思是無量壽、無量光。阿是一個否定性...

臨命終時有三件事情非常重要

其有父母兄弟及諸眷屬,若得重病勢難痊癒者,宜發孝順...

淨土正行,尤以念佛為首

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若人專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

【推薦】光陰不虛度、精神不浪用

我們怎麼面對時間和精神?世間最可珍重的莫過於精神,...

這個法門看似平常無奇,利益卻不可思議

原文: 若大通家,則禪淨雙修,而必以淨土為主。若普通...

我們念佛是為了求什麼呢

修淨土法門,我們都會念佛。但念佛是為了求什麼呢?我...

【大藏經】【註音版】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藏經】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

印祖念佛經驗之談

印祖在《一函遍復》中提出了念佛的一個總的原則:不管...

佛陀身邊千二百五十常隨眾的由來

佛經中常出現佛的常隨眾大比丘僧千二百五人,這一千二...

胎兒不健全可以墮胎嗎

問: 末學有一個親戚在懷孕七個月後,發現胎兒發育不...

生命的十個階段

再看人一生的情形,人有十時,就是把人的一生分為十個...

明暘法師:出家有三種不同的意義

佛陀普度眾生,跟他出家學道的有五眾弟子,一、沙彌...

淨土教起之十因

別則專就此經,復有十義:一、大悲憫念末法,為作津梁...

心力跟佛力是不能分開的

回顧中國兩千年的佛教歷史,我們會發覺中國佛教在這兩...

水陸法會八天七夜在做什麼

每逢農曆七月,許多佛寺都會舉辦水陸法會。那麼什麼是...

破除心外無淨土的邪知見

【原文】 破繫心外無法者。就中有二:一、破計情。二、...

浪子回頭並不難

一位年輕的寡婦發心供養一位住在深山的修行人,使他日...

子真牧牛

石鞏慧藏禪師隨馬祖道一禪師出家修行,一日在廚房工作...

真正的佈施是不求回報

無所求的佈施,才是真正的佈施。 真正的佈施是不要求...

消除人生不幸福的因素

幸福美好的人生,是眾人夢寐以求的願望。古往今來,我...

為什麼因果絲毫不爽,不能抵消

我們看,絲毫不爽。前面我們解釋平等流類,佛教的因果...

看遠、看透、看淡

看遠,就是說凡是要看遠。 懷有寬闊心胸,有長遠的目...

阿彌陀佛臨終接引的重要性

阿彌陀佛保任一件事,這個事很重要,就是臨終接引。臨...

【佛教詞典】供養第一

(故事)供養僧伽,以優留頻羅迦葉為第一。增一阿含三...

【佛教詞典】四相違

因明用語。又稱四違、四相違因、四相違過。為因明三十...

【視頻】大悲咒(印能法師)

大悲咒(印能法師)

【視頻】臨終切要

臨終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