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最新更新

修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它會障住你,你就是邁不過去

比如說有些人,他在修法的過程當中,他非常的愚癡,這個放...

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大報恩經》裡面,善友太子到海中取如意寶,要滿眾生願。...

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的修學

從究竟意義來說,四無量心是我們每個人提升精神層面的四個...

對治如夢如幻的不淨色身

恩愛迷情,四大緣生妄有身。膿血交相潤,臭穢常無盡。饒你...

同以不思議持名之妙行

蕅益大師說,我們一個人在成佛之道,其實最難最難的地方是...

觀照力是任何修行的一個根本法門

在大乘佛法當中把修行人分成三種: 第一種是偏重心力的修...

【佛學漫畫】假和尚與真名號

老實的方大爺因為假和尚而念上了這句真名號,最終如此殊勝...

【佛學漫畫】如何守住菩提道芽

你念我名號,我來守護你的菩提心...

【佛學漫畫】怎樣和阿彌陀佛相應

我們只要發願往生就是和阿彌陀佛相應啦...

福慧雙修的重要

過去在迦葉佛的時代,有兄弟二人一起出家求道。哥哥每日精...

我們的本來面目是不受染污的

真心不墮妄境!就像一面鏡子,鏡子可以照了整個外境,但是...

靠自己的觀照力消滅掉

講一位公案。有一位上師,他在外出的途中,救起了一隻凍傷...

工作很忙,如何定早晚課

問: 弟子在醫院工作,很忙。請開示:如何定早晚課? 大...

淨土法門需要按次第修嗎

問: 聽一些法師說,修行必須要按次第修,要不就是盲修瞎...

在修行的道路上,一定要老老實實,不要去惑眾騙人

『方便妄語』:就是種種顯異方便借鬼神的力量,或借外在的...

佛制戒是不是給我們找麻煩呢

佛陀時代,教育的導師是誰?是佛陀。佛在說法,佛在建立僧...

把心從外塵境界上收回來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練習養成隨時攝心的習慣,我們常說的...

發心不廣大,就無法供養十方諸佛如來

雨天樂華衣,妙香等供養,讚諸佛功德,無有分別心。 佛本...
更多最新文章
佛教經文課誦

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

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淨土五經日誦集要(淨宗早晚課)

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土法...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悲咒註音版

1)南na 無mo 喝he 囉la 怛dan 那na ...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舍...

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偈讚...

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

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

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

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

佛說八大人覺經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世...

華嚴經·淨行品

(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御製無量壽佛讚  西方極樂世界尊,  無量壽佛世希有;...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
更多佛經  註音版經文
隨機推薦文章

佛門裡面也有出神嗎

【原文】 或問:仙出神,禪者能之乎?曰:能之而不為也。...

木師與畫師

從前,北方有一位技藝巧妙的木師,用木頭雕塑了一個相貌端...

學佛是迷信嗎?

學佛最要緊的是在事上的運用。如果只是燒香拜佛,求佛賜給...

人生之苦迫及其解脫

吾人因何而講究佛法耶?因吾人既已受得人身,常遇困苦拂逆...

阿彌陀佛今天就來接引,我們會作何反應

一、一個設問 如果阿彌陀佛今天就現身來接我們往生極樂國...

可以供養半身佛像或佛頭嗎

《優婆塞戒經》云:不應造作半身佛像。若有形像,身不具足...

主人昏睡 賊奴劫掠

第二個公案就叫除暴佑良。社會上都有那些暴暴力的力量,我...

惟覺老和尚佛法禪法問答

問:惟覺老和尚傳的禪法,有什麼特色? 我現在的教法頓漸...

真正障礙往生的是帶有執著性的妄想

諸位要知道在我們八識當中分成三類,第八識第七識跟前六識...

佛說生病十因緣

《佛醫經》提出,人得病有十因緣: 一者久坐不飯,二者食...

三皈依的含義

三皈依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的皈字是反黑為白...

【薦】外境都是你自己變現,自己去攀緣它的

蕅益大師的《相宗八要》裡面提到:其實我們一念心性是離過...

父母的累都是為了子女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有個地主對他的佃戶很好。有一次,他請...

如何與慧律法師交流問題

問: 祖國大陸的佛弟子無法與上人近距離交流,修行中遇到...

三種人生比喻

有一位老師有一天帶學生坐船,當船行到湖中央時,他問學生...

【薦】美好的飲食跑到嘴巴裡為何變猛火

當我們的舌根去接觸這美好滋味的時候,那甜美的滋味其實是...

第十八願--十念皆生我國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

圓因法師:為什麼不要吃肉

1、戒殺吃素得福報 佛陀在楞伽經開示我們:食肉與殺同罪...

邪淫之事為天地所不容,神鬼所憤怒

非正式夫妻而行淫事者,是為邪淫。此事天地所不容,神鬼所...

近香則香,近臭則臭

佛陀在世時,得知七十位婆羅門群聚修行,佛陀覺得這群人善...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有一個老嫗,兒子幼時出家,現在她很老了,連討飯都走不動...

鑒真大師--為了佛法的事業,何惜生命

一、鑒真大師的一世佛緣 讚寧《宋高僧傳》曾記載(鑒真大...

心外無別佛,佛外無別心

馬祖一日謂眾曰:汝等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

生死熾燃,苦惱無量

第八覺知:生死熾燃,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

【薦】星雲大師《現代青年應有的人生觀》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今天,我所要講的是現代青年應有的...

如果有人不理解素食,你可以這樣回答

01. 只要心地善良就好了,為什麼一定要吃素? 答:聽...

理淨法師:「網絡遊戲殺人」是否有罪業

網絡遊戲本身是虛擬的世界,應當與我們的現在生活有很大不...

上山的和下山的

上山的和下山的 在同一條石板小道上,上山的和下山的擦肩...

此地若發,是有地理;此地不發,是有天理

宋朝大儒朱熹,有一次曾任福建崇安縣知縣,在這期間曾被一...

以淡定心去面對煩惱事

怨起於心,結於心,所以當了於心。以一顆淡定的心去面對一...

無論如何也要選「往生淨土」

臨命終時,我們沒有辦法選擇是在那一個舒服的時候,無論是...

何謂「卑劣慢」

問: 關於慢心,末學不甚明瞭。什麼是卑劣慢?與其他慢心...

准提菩薩——薄福惡業眾生的大依怙

稽首皈依蘇悉帝。頭面頂禮七俱胝。 我今稱讚大准提。惟願...

受戒與不受戒的差別

在家人通常說:心好就好了嘛,受什麼戒嘛,不受戒與受戒就...

聖嚴法師《利人便是利己》

一個學佛的人,如果常常想到自己的利益,一定是煩惱重重。...

【薦】「心有千千結」是啟動不了佛號的

你的心只要住在外境,這個就是生滅心! 第一個,你今生會...

大安法師:念佛要念六字還是四字

問: 法師,您講《淨土資糧》時,總是提到六字洪名,好像...

大安法師:淨業行人的行持方法

如何行持,單刀直入就是信願持名,你每天能念三萬聲佛號五...

一別成永訣

一直不願意承認這樣的事實,身邊的人是會走的,就在所有人...

持齋誦經其功尤大

勸誦經人 凡誦經人。或持齋戒人。固為善業。後世必受福報...

欲上天堂,先下地獄

有一對孿生兄弟,同時進入高考考場。結果,哥哥收到了大學...

因煩惱而造罪時,不要這三時都有心

接著看正明事懺的下一段。 則業有輕重,定不定別。或有轉...

舍身護法的靜藹法師

我們一切痛苦的根源就來自於身見。佛陀慈悲,為什麼要講二...

第一個禮拜佛陀的人

在佛的弟子裡面,須菩提是獲得無諍三昧最優秀的人,名列前...

改變自己的九條建議

一、不沉湎於過去,只活當下 電影《功夫熊貓1》中一句話...

慧律法師《佛陀的格言3》

今天是2010年9月25日,我們水陸前一個月義工大會。...

密行第一的羅睺羅尊者

羅睺羅尊者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乃釋尊之子,為耶輸陀羅所生...

命運把握在我們自身手裡

世間上的人都明白冥冥之中有命運的存在,而更多的人認為命...

能修此十一種法,道業必有成就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有一天,為比丘眾開示:...

文殊菩薩給你的智慧和吉祥

文殊師利菩薩的意思是妙智慧、妙吉祥。 我們在世間都希望...

格言聯璧

學問類 古今來許多世家。無非積德。天地間第一人品。還是...

到極樂世界能得壽命無量,修行永不退轉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佛陀又向...

將聞持佛佛,何不自聞聞

汝聞微塵佛,一切秘密門,欲漏不先除,蓄聞成過誤。將聞持...

聖嚴法師《不要埋怨是業障》

有些人在遭遇困難時,就說:這是我的業障重。不僅是遇到了...

這裡就是地獄

有一個人名叫錢琨,平日好吃懶做,游手好閑,因為不治生計...

具足信願一定往生

往生淨土的三資糧就是信、願、行。 首先,這個願就含攝著...

不愛一人,何以百萬

印度的德蘭修女建立臨終關懷院的初期,曾有位官員專門質疑...

這才是真正的苦行

戰勝煩惱困苦最勝行。我們修忍辱度又是能夠戰勝我們煩惱困...

第六意識的病根

我們的心─了別外境主要是前六識,這當中前五識是明瞭,第...

不要再「傻傻」地求了

很多人剛開始接觸佛教的時候,都是帶著一種有求的心態。就...

「精進」有十種利益

精進十種利益,謂修菩薩行者,於諸梵行,念念進修,精勤無...

為什麼說十方三世佛,阿彌陀佛第一呢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我...

迷路的窮人

無量劫以前,有一座原始森林,山林裡林木茂密,是許多飛禽...

佛教徒的名利觀

《論語》中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意思是說:君子所...

佛經中對於獲得財富的方法

每個人都希望擁有財富,但要掌握獲得財富的正確方法,佛經...

念佛的四種方法

一、稱名念佛, 謂稱念阿彌陀佛名號,於晝夜間,一心專注...

人為何受輪迴?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

人為何受輪迴?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被七情五欲所迷,整天...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到了什麼

臘月初八,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成道紀念日。早在公元前62...

中陰身的定義與壽命

中陰身的定義 自亡者斷氣,第八意識脫離軀殼,至轉世投胎...

能戒房事,則病少多矣

近人多生肺病,光頗不以為然。後世人業重,情竇早開。十一...

夫學道者,先須並卻雜學諸緣

夫學道者,先須並卻雜學諸緣,決定不求,決定不著,聞甚深...

佛陀勸孝的偈語

一天早晨,正當佛陀著衣持缽進入舍衛城乞食時,有一位年老...

為你點盞燈,將我心照亮

有這麼一個故事:漆黑的夜晚,遠行尋佛的苦行僧走到一個荒...

知足第一富

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佛遺教經...

律航法師《念佛入門白話解》

第一講 三皈五戒 念佛常識 我常想假定全世界人人能受三...

十跪父母恩

父母一路養育我們長大,給予了我們許多,我們逐漸有了自己...

「富裕」的三條家規

第一條,叫富而不污。 污者,濁而染。擁有了大量金錢的同...

地藏菩薩及地藏經介紹

地藏菩薩梵名乞叉底鵮沙(Ksitigarbha)。據《...

玄奘法師夢中得諸佛指點:佛經不可隨意刪減

據《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十記載,玄奘大師開始翻譯...

畢業證書不代表一切

中國話很有意思,比如:「你怎麼看不起我?」我常想為什麼...

電視如夢 念佛醒夢

兩年前,一位師兄在學佛小組分享的時候說,她已經不看電視...

苦難到來時,這時候該怎麼辦

無論什麼人,只要造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惡報就是除了...

什麼是十信位

接著我們來看看菩薩的果位。這個菩薩的果位是根據《菩薩瓔...

【薦】品茶

一位屢遭失意的年輕人千里迢迢來到普陀山普濟寺,慕名尋到...

把「牛」釋放,幸福才有可能出現

問: 佛教常說放下?什麼是放下?怎麼才放下? 一行禪師...

化妝的比丘尼

佛陀時代,一位沙門在山中修苦行,一天,忽然看見山間到處...

為什麼你活著的時候要作惡

清代著名學者紀曉嵐,在他的《閱微草堂筆記(卷十四)》中...

轉變知見離開痛苦

(一)正知見 佛法指出了苦的事實,目的是要我們遠離諸苦...

印光大師開示縱欲的危害

復孫藝民居士書 世間聰明子弟,於情竇開時,其父母兄師不...

施食能為我們帶來五種功德

因為因果,生活中不論我們讓其他的生命得到一個什麼樣的結...

佛陀看病比丘的因緣

問:在戒律中,佛陀說:你們若不互相看視病人,那麼誰應當...

咬定青山不放鬆

今天和大家談一談清代畫家鄭板橋的《竹石》。詩中寫道: ...

文珠法師《生命壽命與慧命》

一、生命的組織 世間事物,由無而有謂之生,能令生起的事...

達照法師的出家因緣

有人問我:為什麼要出家? 我告訴他:為求佛道,了脫生死...

同樣的心裡,你為何要充滿煩惱呢

同樣的瓶子,你為什麼要裝毒藥呢? 同樣的心裡,你為什麼...

度化眾生,要有緣才行

佛陀時代的城東老母是釋迦牟尼佛之鄰居,佛祖雖是無緣大慈...

五種錯誤的聞法方式

持文不持義: 如果僅僅為了詞句的美妙動聽而受持,卻不觀...

阿彌陀佛常在西方亦遍十方

《華嚴》不動寂場,遍周法界,故云,體相如本無差別,無等...

主導我們生命輪迴就是行蘊

那麼正念真如這一塊,什麼叫做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呢?我們...

海濤法師:佛陀的教誨

一 1.所有境界都是以心為引導者。心是主人,所有的境界...
更多隨機文章
佛教詞典

【詞典】金剛結跏

即半跏坐。又作金剛跏。為禪坐法之一。守護國界經卷二(大...

【詞典】舍利子

1、華譯為靈骨,或堅固子,乃佛的身骨。佛、菩薩、羅漢、...

【詞典】理界

(術語)界者差別之義,差別理智之二,而雲理界智界。如言...

【詞典】執持

【執持】 p1031 瑜伽十三卷十八頁云:云何執持?謂...

【詞典】四法能令有情作不應作

【四法能令有情作不應作】 p0469 瑜伽十四卷十頁雲...

【詞典】迦絺那衣白和法

亦名:受功德衣和法、功德衣白和法 濟緣記釋云:「梵雲迦...

【詞典】骸骨

又作骨鎖。即白骨,係屍體腐朽後所遺留之骨骼。相當於梵語...

【詞典】破有

有,指三有或二十五有;破有,即破三界之生死。如來為破三...

【詞典】無相中作加行障

【無相中作加行障】 十地菩薩所斷十種障的第八種。這也是...

【詞典】境界般若

(術語)五種般若之一,一切諸法為般若所對境界(般若為能...

【詞典】虛妄分別八種

【虛妄分別八種】 p1169 瑜伽五十八卷十八頁云:問...

【詞典】四種地

大乘菩薩之修行,從初發菩提心至佛果之間,可分成各種階段...

【詞典】八識體別

(術語)對八識體一而言。謂諸八識之體性各各有別也。此為...

【詞典】三細六粗

語出大乘起信論。根本無明起動真如,現出生滅流轉之妄法(...

【詞典】山毫

(譬喻)以山譬筆之多也。華嚴經曰:假令有人,以大海量墨...
更多佛教詞典
佛法入門

求籤是怎麼回事

有很多的香客來到寺院,敬好香後就問:師父,有沒有求籤的...

再問你一遍,到此作甚?

我們中國大乘佛教,說起來佛弟子有幾千萬甚至上億,可是你...

何不往生兜率疑

第十,何不往生兜率疑 【註文】 又問:兜率內院近在此界...

「二時臨齋儀」的內涵

我們佛教信徒都知道,出家人在早、中飯前都要唱念二時臨齋...

弘一大師《佛教之簡易修持法》

我到永春的因緣,最初發起,在三年之前。性願老法師常常勸...

打坐的姿勢與方法

最理想的坐姿為七支坐法。所謂七支是指對身體要求的七個要...

【薦】不學佛的人對佛法存在怎樣的誤解呢

不學佛的人對佛法存在怎樣的誤解呢?有一次,一位不信佛的...

學佛人著魔了怎麼辦

問: 學佛人著魔了,怎麼辦? 大安法師答: 著魔一般都...

四念處

四念住是佛教的人生觀,即時時刻刻要保持的四種正念:觀身...

為何念佛人要到臨終時,才能見佛來迎呢

問: 佛是無處不在的,那為什麼念佛人要到臨終往生之時,...

佛教裡面哪部經最殊勝

問: 常聽說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又常聽人說某某部經...

菩薩因何名「觀世音」

菩薩因何名觀世音 阿縛盧枳多濕伐羅。漢譯觀自在,指菩薩...

出家人托缽乞食的含義與由來

乞食,又稱為托缽、分衛、行乞,是比丘為資養自己色身,乞...

念佛和誦經前是否應先上香

問: 念佛號和誦經前是否上香?如果時間緊先不上香,念佛...

星雲大師《談空說有》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信徒: 大家好,我今天要和各位講的題...
更多佛法入門文章
佛學問答

我想學佛,但佛號念不下去怎麼辦

問: 我在電腦上聽講經,聽懂了些道理,引起了我學佛的心...

修行的重點和方式有哪些

問: 您認為修行的重點是什麼?有哪些方式? 慧律法師答...

犯戒後在佛前懺悔可以嗎?以往的罪是否能消

問: 動念犯戒,在自家佛像前懺悔可以嗎? 天因法師答:...

戒律不能完全做到,是否就不去受戒

問: 師父,有的人認為佛的戒律不能完全做到,就徹底不受...

念佛心散亂,該如何把握

問: 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念佛時完全放鬆,思想就散亂,...

四十八願中的天人、聲聞、菩薩有什麼區別

問: 《無量壽經》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中,有國中天人、國...

安土地真言和普供養真言有哪些作用

問: 我們在念誦經典之前一般要念誦一些真言,如淨口業真...

通過什麼表現才知自己在修行上走對路了

問: 師父,通過什麼表現能知道自己在修行上走對路了,還...

佛教徒能否養寵物

對於佛教徒能否養寵物這個話題,有很多人都可能思考過!結...

在家居士能做幽冥界皈依嗎

問: 弟子最近在網上看到,有在家居士做幽冥界皈依,不知...

聖嚴法師《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問:這句話是不是叫我們不要執著,但也不要因無所執著而冷...

只要戴上佛珠就會吉祥嗎

問: 法師,現在很多人喜歡戴佛珠,只要戴上就會吉祥嗎?...

西方佛聖,何以貪華麗?

【問。西方佛聖。何以貪華麗。尚美觀耶。此土土古聖賢。如...

舍不得愛情就等於舍不得三界六道

問: 怎麼判斷自己是真信?還僅僅是覺得自己信了?我現在...

證嚴法師與弟子的對答

有人問:什麼樣的人最美?什麼樣的衣服穿在身上最漂亮? ...
更多佛學問答文章
念佛法門

念佛愈癬疾

潘萬宗居士。吳江(江蘇)黎涇港人。中年喪子,因此發出世...

從心底至誠懇切念佛,才能感佛相應

我們修行要了生死、成佛道。首先我們要發長遠心、精進心,...

念佛是念六字還是四字,怎樣計數方便

問: 念佛是念六字佛號還是四字佛號,怎樣計數方便?弟子...

為何念佛人臨終時,仍執著自己身體

問: 一些臨命終的人,不論是在家居士,或是出家師父,放...

能夠信願念佛是人中芬陀利華

對西方淨土依正莊嚴,阿彌陀佛的光明、願力、德行,要有一...

【薦】時時微笑念佛,每一念都改造命運

我們無法要求環境都順我們的心,但是要練習把一切都當作是...

念佛難於往生的原因

【原文】 故念佛求生淨土之人,尋常有娑婆一愛之不輕,則...

海濤法師《法語選粹》

◎念佛心要 1.念佛如作佛,諸佛的圓滿功德常存我們心中...

善用這個念頭,是心就是佛

你要知道怎樣叫「念佛」。念頭是真的放在「佛」,那叫「一...

河潭和尚念佛成就的不凡事蹟

上世紀六十年代,有一位在韓國佛教界不太出名的老和尚在釜...

雖讀大乘經典,仍以念佛為正行

在家閑居,當以淨土法門,為雙親認真講說,俾生正信以得往...

怎樣觀察念佛有沒有進步

今天是佛七第五天了,假如根機好而又真誠心念佛的人,應該...

李炳南老居士《助念之意義與規矩》

助念即助對方往生。助念者對往生之道理與方法,必須清楚,...

吃素念佛能解決什麼問題

當我們說一件事情是好是壞時,總是相對於我們的判斷標準。...

誦經念佛應注意之事宜

所謂佛法,並不離世間法,其目的無非在使心淨心。人之根性...
更多念佛文章
改命·因果·福報·財富

【薦】淫慾之害

一、什麼是淫慾之害呢? 好,我們現在來看看。我們先講現...

因果規律與命運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一切諸報,皆從...

五福的意義

一、五福的意義 五福這個名詞,原出於《書經》和《洪範》...

【薦】為什麼富貴不能持久呢

現下總在分類什麼富二代,窮二代,吊絲,高富帥之間的不公...

修橋建廟的「大善人」為何會下地獄

我們到了道尹衙門裡,伍道尹把我們幾個人,和徐蔚如居士,...

改變命運的方法

大家都想改變命運,不想改變命運的人恐怕很少,因為人生都...

真誠懺悔 消除惡業(圖)

一、貧家之子,勤勞孝親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隆春...

學佛後如何發家致富和避免損財

有些人通過殺生、欺詐等途徑得到錢財,這些錢財在獲得時好...

佈施

一個人聽了因果佈施的道理,對禪師說:等我有錢以後,一定...

千兩黃金的福報

有一個青年,二十歲的時候,就因為沒有飯吃而餓死了。 他...

好心真的能有好報嗎

我們都知道,慈悲是佛教的根本,而因果律則是佛教理論的核...

業力要得果報,有兩個條件

在整個藏教的《阿含經》,它在處理我們的生死業力這一塊,...

【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這個地方講到多欲為苦,就是講我們對慾望越執著,就會越痛...

墮落到畜牲道,都是自心所招感的

大的苦厄即指三界內六道眾生的分段生死,指三界內(欲界、...

比羅陀守德招福

佛陀時代,有一位名叫修陀羅的長者,擁有無數的財富,平日...
愛情·婚姻·家庭

妻子的七種類型

對一個佛教徒來說,婚姻是愛的真正認可。佛陀總是教他的在...

道證法師:結婚真的很快樂嗎

結婚很快樂嗎? 我曾經看過一位子宮頸癌的病人,她最初來...

是夫妻就一起把它戒了吧

1、戒:在外人面前爭吵 夫妻在生活中難免磕磕碰碰,但要...

佛為比丘破前世情愛

佛陀住在舍衛城的祇園精舍時,一位比丘出外托缽乞食,遇見...

比丘尼談出家後如何對待兩性慾望

很多朋友問我,出家後我如何對待兩性慾望。 這確實是很多...

【薦】古人的修身箴言

教子的金科玉律 父母同負教育子女責任,今我寄旅京華,義...

世界上最不值的交易

給你一元錢,然後你給我一百元可否?我相信古今恐怕無人會...

佛陀教導我們理財的方法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更必須「用之有道」。錢財是身外...

深陷感情深淵

表姑今年四十來歲了,先後經歷了三段婚姻。現在婚姻又問題...

透視愛情的無常

佛陀早就講過,世間所有的一切都是無常無常才是這個世界永...

佛陀開示居家八法

居家八法出自《雜阿含卷四九一經》,是佛陀教導在家人過好...

如何使佛法生活化、家庭化

許多學佛修行的居士們,在思維上犯著一個毛病,那就是以為...

父母要我放棄病重的妻子,該怎麼辦

問: 法師您好!我跟妻子結婚快四年了,第二年妻子就生了...

情感重的人為何會墮落

【純想即飛。必生天上。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自...

一個能讓家人吃素的好辦法

佛法是最講孝道的,佛弟子最究竟的孝道,是度化父母能信佛...
人生·生活·逆境·看破

在日常生活中,要隨時觀照我們的念頭

學佛的人,就是學我們自己的心。我們這個心,成就的部分就...

人生中,有很多東西得到,也有些在失掉

人生的優雅並非訓練或裝扮出來的,而是百千閱歷後的坦然,...

來到這個世界,你我都是過客

我剛出家的時候,當時有一個在閩南佛學院讀書的小師父,十...

人生不過一個「贏」字

贏由五個漢字組成:亡、口、月、貝、凡,包含著贏家必備的...

游本昌的濟公人生

他在江蘇泰州出生,是家裡孩子中惟一的男丁。曾有人預言他...

以耐心勇敢地走到底

人,生活在這堪忍的世間,常常互相對立、彼此怨恨,致成怨...

如何對待生活和工作中的消極悲觀

問: 弟子在生活中,體會到當今社會的種種五惡五痛情況。...

以「五心」面對緣起的危機

我們用佛教的緣起法來分析危機的必然,絕不是在幸災樂禍,...

人生到底是苦是樂

佛教認為,三界沒有究竟永恆的快樂,苦才是人生的主旋律。...

虛雲老和尚山居詩六首

稍得清幽處。頭頭總自然。 一間茅草屋。半畝藕花田。 好...

夕日首富的破產帶給我們的啟示

2005年,施正榮以186億元的身價成為中國首富。然而...

人從何處來?又到何處去?

問: 師父,您好!我想請問您一下:人從何處來?到何處去...

做人做事的八字方針

做人的八字方針:信心、因果、良心、道德 今天講的題目是...

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創造

有個老木匠準備退休,他告訴老闆,說要離開建築行業,回家...

【薦】別醒悟得太遲了

我總認為,知識分子身上有一份責任,以慈悲心維護社會的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