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教故事
慧律法師
大安法師
淨界法師
印光大師
夢參法師
佛經咒語
阿彌陀佛
觀音菩薩
地藏菩薩
佛法入門
佛學問答
念佛
智慧
福報
放生
因果
修行
戒淫
懺悔
文庫最新文章
【隨機推薦】
什麼是緣修與真修
(三)十界差別: 圖片 釋義 這個觀念我們再把它強調一...
思諸法如夢,降伏現前的愛取煩惱
正示觀行分成兩個觀行,來降伏我們的現前煩惱: 第一個、...
圓通法師入竹林寺
在《高僧傳》上說到一位高僧的事情,這件事是在南北朝在北...
無心即是真清泰,有染如何望寶蓮
無心即是真清泰,有染如何望寶蓮,這兩句話是說到阿彌陀佛...
來往輪迴從此息,死生煩惱莫能纏
來往輪迴從此息,死生煩惱莫能纏, 我們在這個世界,有時...
驕傲狐狸的譬喻故事
我現在講一個小小的故事。有一個,在山裡面一個隱士,這個...
如狼守齋的故事
在我們出家人的廣律(藏經裡面的廣律)上說一件事。這是佛...
因地心和果地覺如何融合
此經獨詮無上心要,諸佛名字,並詮無上圓滿究竟萬德,故聞...
你修行的淨土實際是你真如本性當中具足的
大家注意這個自。自,意義非常深邃、深廣。我們讀《無量壽...
凡聖同居土由兩種能感的因所構成
此等莊嚴,同居淨土是增上善業所感,亦圓五品觀所感,以緣...
菩薩眾中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
佛為法王,文殊紹佛家業,名法王子,菩薩眾中智慧第一,非...
什麼叫魔境?如何對治魔境
我們這一科講到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當我們對於我們的...
心上完全放下,利益眾生的事情可以照做不誤
彭紹升。法名際清,字允初,一字尺木,蘇州長洲人。幼年時...
一個人的好壞是不決定的
在儒家的道理當中,有兩句話提到內心的重要性: 第一、人...
兩舌與惡口為何都是重罪
我們看這個天人的口業有四種,我們請合掌先念一遍: 四、...
以果地覺作因地心,把彌陀功德轉為我們的功德
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功德到底在什麼地方?他的理論依...
阿彌陀佛有這十種力量
一個菩薩斷了一切煩惱,圓成無上正等正覺,得到佛的十種稱...
何故極樂在西方
問:何故極樂在西方? 答:此非善問。假使極樂在東,汝又...
更多最新文章
淨慧法師
道證法師
宏海法師
星雲法師
聖嚴法師
弘一大師
玄奘大師
來果老和尚
虛雲法師
如瑞法師
蓮池大師
廣欽法師
佛教經文課誦
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
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淨土五經日誦集要(淨宗早晚課)
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土法...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悲咒註音版
1)南na 無mo 喝he 囉la 怛dan 那na ...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捨...
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偈讚...
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
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
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
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
佛說八大人覺經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世...
華嚴經·淨行品
(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御製無量壽佛讚 西方極樂世界尊, 無量壽佛世希有;...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
更多佛經
註音版經文
其他法師
佛教知識
助念
改命
治病
戒律
施食
婚姻
人生
事業
唯識
禪修
隨機推薦文章
你平常起什麼念頭,臨終就起什麼念頭
佛陀告訴我們生命像無止盡的水流,不是今生才開始,我們曾...
犯淫戒與持不淫戒的果報
毀犯淫戒果報,三塗果報。餘報:一、生死熾然。二、障諸聖...
菩薩有七事利樂一切眾生
謂菩薩為利樂一切眾生,示現於世間,而做善友,勸發誘掖,...
見自身微塵與世界所有微塵等無差別
時國大王延佛設齋,我於爾時平地待佛,毘舍如來摩頂謂我:...
珍惜福報,得無盡因緣
雪峰禪師和同伴三人出外傳道。一天黃昏裡,他們走在河邊,...
人死形滅,縱有罪業,何從受報
問:福善禍淫,不過生時受報耳。若人而既死,則形神消滅。...
濟群法師:怎樣看待「提倡科學、破除迷信」
聞道: 怎樣看待提倡科學、破除迷信的說法呢? 濟群法師...
十大因素讓僧人們健康長壽
長壽是千百年來人類探索和追求的目標。秦始皇為了能使江山...
每天辛苦奔波,為何還是達不到期望
問: 為什麼有的人不用怎麼努力就能生活得衣食無憂,而我...
生重前行,死歸淨土
前面談到的全是我們自身的事,你不要像看熱鬧一樣,以為在...
用歡喜心降伏你的自卑與嫉妒
當別人有成就的時候,我們往往不能正確對待。看到別人有了...
妙蓮老和尚《出世間名利》
我們佛弟子要不要名利呢?當然要!不過世俗人是求世間的名...
中道實相是佛所要說的真實義
佛陀真正想告訴我們的是什麼,那就是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
何謂「檀越」
人們遊覽寺院時,常會在一些石碑的碑文上,看到檀越二字。...
侵損常住重罪 誦大悲神咒即得除滅
若諸眾生。侵損常住飲食財物。千佛出世。不通懺悔。縱懺亦...
【薦】
念佛能創造兩種強大的力量
我們淨土宗的修行者,當我們走進了佛堂,當我們提起佛號的...
在生死中得大自在
黃龍慧開禪師有一首詩偈,廣為流傳。偈云:春有百花秋有月...
佛陀度化五百梵志
(上) 古印度時,世尊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住在王舍城...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蒙光觸身獲益願
第三十三 蒙光觸身獲益願: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
業海茫茫,難斷無如色慾
【原文】 蓋聞業海茫茫,難斷無如色慾。塵寰擾擾,易犯唯...
海濤法師:淨宗法語摘錄
一、自心本具極樂世界 1.信自者,信我現前一念之心,本...
妙蓮老和尚:吃素能去體臭
你們來山上打佛七,過七天的出家生活,已經吃素的當然好;...
迴向之義,大矣哉
【原文】 迴向者,以己所修念誦種種各功德,若任所作,則...
靜察己過,勿責人非
弘一法師曾在他的專著中提到:作為出家人,應該做到靜察己...
五個方面分析「無我」的含義
佛教的經典和論著浩瀚如海,其數量更是數不勝數。隨著古德...
【薦】
如何獲得快樂與調好人際關係
快樂不是獨享,而是共享。有獨享的快樂,叫寂靜涅槃,禪定...
從此這個獵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
這是真實的故事,發生在許多年以前。 那時候,槍殺、亂捕...
句句消歸自心
祖師們常常教誨我們,要做到句句消歸自心,如說修行。也就...
佛教小常識
【一、寺、院、庵】 寺,在古代本是朝庭機構的名稱,如大...
淨土法門是權法還是實法
【原文】 客曰:弟子昔日聞言,淨土法門,全屬小乘。極樂...
佛為何繞了一大圈才說淨土法門
既然如此簡單明瞭,佛何不直接就告訴人們念佛求生就行了,...
學佛的商人就是佛商嗎
學佛的商人就是佛商嗎? 濟群法師:在教界和商界,對佛商...
突破障礙將學佛融入生活當中
末法眾生障深慧淺,這個障有外障、有內障,我們先看外障。...
這種滿願不是好事
好多人請了占察輪,不知道怎麼用。最重要的是相應,相應了...
聖嚴法師《請客不小氣也不浪費》
中國人很怕被別人批評為小氣,總希望讓別人覺得自己很慷慨...
菩薩法的修行核心
外道相善,亂菩薩法。曇鸞大師《往生論註》 外道相善,亂...
如何講話才能受人歡迎
自古就有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的明訓,講話確實是一門藝術。...
素食康壽之妙術
今日科學發達,經由研究證明植物性食品無毒且有益於健康,...
如何消除慾念
問: 在學佛修行中,如何消除慾念? 妙境法師答: 對,...
肥胖者的減肥佳品
1. 凍豆腐 豆腐經過冷凍,能產生一種酸性物質,這種酸...
學佛後一定要吃素嗎
從目前教界來看,漢傳佛教吃素,藏傳佛教吃肉,南傳佛教則...
能布施給親人友人,功德更是無量
念《地藏經》和地藏菩薩就能得財富、田宅。那就不用布施了...
拔苗助長急功近利,都是有副作用的行為
佛法告訴我們的是:向佛陀學習,常隨佛學。現實需要提醒自...
念佛功德有七種勝
《甘露疏》云: 一、詞少易行勝,唯稱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宣化上人:禮拜佛菩薩的功德
禮拜佛菩薩的功德有五種: (一)端正圓滿。 相貌生得端...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建立》
第一篇 從人道到佛道 壹前言 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
受了五戒吃肉會影響往生嗎
問: 法師,受了五戒就不能吃蜂蜜了嗎?有的師兄說受了五...
哲學家談佛教
方東美教授說: 佛是大哲,佛是聖哲。佛經是高等哲學。學...
財富從布施福業得來
說到財富,簡單地說,一切都從布施福德而來,從布施業因的...
施污垢布 得最勝福
當時舍衛國有一個長者,妻子生一女兒,美秀無雙。她剛出生...
人生在世,留一點幫助別人
佛經裡有一則譬喻故事,在印度有兩個婦人,同時得到一種名...
佛法入心,毒海回頭
我叫淨心,今年48歲,出生於江西南昌的一個工薪家庭。在...
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動乎四體
孔夫子生在春秋時代,這個時候是周朝,周朝到了後期,王室...
念佛放光是何種境界
念佛發光,乃屬魔境。勿以為是,久則自息。當教彼一心念佛...
聖嚴法師《怎樣修持解脫道》
一、什麼叫作解脫? 解脫的意義,可以很廣,也可以很狹;...
修行人二十種病氣
怯弱氣認為自己根淺慧薄,無力勝任大道。應發大願,立大志...
【佛學漫畫】維摩詰居士
維摩詰居士...
【薦】
放下名利枷鎖 老老實實念佛
現代人生活忙碌,從出生到小學、中學、大學再到社會。不外...
「不隨妄轉」對念佛人很重要
你應該怎樣訓練你自己不要老是被外境所轉,不是等到臨命終...
心清淨了,智慧就來了
大家知道《西遊記》裡面的孫悟空,他法力高強,一個觔斗能...
失念者,於諸所緣,不能明記為性
隨煩惱二十:言失念者,於諸所緣,不能明記為性。能障正念...
為道當行坦途
綿亙數里的高山峻谷間罕有人煙,除了入山采寶的商人外,就...
心念決定業力的強弱與方向
業力的形成是由心念決定的。心念是邪惡的,不管做什麼就是...
星雲大師:將來要做什麼
青少年的時候,同參道友三五成群經常討論著:「將來要做些...
修行最怕錯用心
【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
除夕撞鐘為何要敲108響
辭舊迎新,年年歲歲的新年及除夕之夜,京城內外都會聽到鐘...
萬般皆下品,唯有往生高
這幾天很冷,正像征著我們修行,有一句話「不是一番寒徹骨...
得到究竟解脫,才是真正的盡孝
我們都知道,「母親節」是用來紀念天下母親的日子。我們之...
此行能證得大福大慧優雅的容貌
佛法與外道不同的是佛法講心。而外道大都以心外求法。因而...
病不見愈,乃轉重報後報為現報輕報
接下來一段呢是《示重報輕受及如法治喪》,就是開示的這個...
【薦】
釋迦牟尼佛臨涅槃時的幾句叮嚀
『第一、你問我涅槃以後,依誰為師;應依 波羅提木叉 (...
動物往生西方,是否也要具足信願
問: 鸚鵡、八哥、老鼠等動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否也要...
蓮池大師自行化他之妙德
明蕅益大師亦曾偈讚蓮祖:世競貴奇特,師專守平常。人盡尚...
蓮池大師答淨土四十八問
問: 世人聞念佛念心,心淨土淨之語,因膠執內心,拂拭令...
沉著冷靜是人生永遠的財富
人的一生總要遇到一些驚險的事情,往往出其不意,防不勝防...
上智不如下愚,老實方獲利益
【弟以闡提出家,自揣根性庸劣,罪業洪深。故於宗教二途,...
去除煩惱習氣要下狠心
但是我們這些煩惱習氣也不是一生養成的,過去無量劫來生生...
什麼樣的菩提心不容易退
在《大乘起信論》講到這個菩提心(整個大乘佛法的根本思想...
「理悟」是眼目,「事修」則是兩條腿
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是只有眼睛沒有腿。這樣的人,雖然...
有所求都是痛苦的開始
有所求即遭受苦,沒有想要求時就快樂。 菩提達摩在論中說...
怎樣才能讓心變清淨
凡夫的心總是心猿意馬,漂浮不定,好比躁動的猿猴一樣上竄...
濟群法師:遭受欠錢不還、誹謗等傷害,是否不計較
問: 對於欠錢不還、冤枉誹謗等傷害,是否不該計較? 答...
愚癡跟邪見有什麼差別
愚癡就是對事理的顛倒,顛倒染慧為性。這個邪見在唯識學叫...
拜經拜懺能使身體健康
前面我們看了日記《都攝六根打禪七》知道了拜經在打七過程...
念佛是專注而少好,還是快念好
問: 念佛的目標是專注而少好,還是快念好? 道安法師答...
要想千人頭上過,須向萬人腳底行
在五台山時,每天上午和中午都有過堂,都是師父給我們服務...
為什麼人對死亡會有截然相反的看法
如果人們不相信有來世,不僅會導致很多的問題,也會影響他...
什麼是運氣?運氣就是福報
我們很多弟子都是在家居士,平常要從事自己的事業。即便是...
修行最重要是明心見性了解真妄
古德說:不識本心,修法無益。我們的法門有很多選擇,你可...
誦經時身體發熱是怎麼回事
問: 我在誦經時,身體發熱是怎麼回事? 大安法師答: ...
星雲大師《為自我信心祈願文》
慈悲偉大的佛陀! 請您垂聽一個膽怯的聲音,在您的座下恭...
地藏菩薩轉你的業,那因果還要還嗎
人的壽命是無常的。人有病,病是死的因,有病不一定是死,...
憨山大師:示念佛切要
念佛求生淨土一門。元是要了生死大事。故云。念佛了生死。...
父母恩難報,要盡心竭力孝順父母
有個別同修,認為一個人若不報父母恩,是沒有惡報,這種說...
持戒就是每天在改運
佛教持戒的目標,並不是求死後升天,或是求來世的享受,佛...
五度無般若,不能究竟到彼岸
六度者,菩薩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要法也。然五度如盲,般...
度眾生苦,一切要從利他的角度出發
我們的一切遭遇都是自己過去業報所感,要追求幸福,不是從...
宏海法師:楞嚴經講解
(第一講) 好,各位同修,請大家隨著我合掌。 南無楞嚴...
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便能預知時至
要得到一心不亂,必先無慳貪、無罣礙、無散亂心才可。這個...
聖嚴法師《泰然面對眾生相》
要如何修?我常說,人要站穩現在而往未來看。有的人老是想...
更多隨機文章
佛教詞典
【詞典】百一羯磨
(書名)百一之義,如百一供身之百一,其法數多,故曰百。...
【詞典】持戒
資持記·釋鈔序:「古師所明,但不作惡,即是持戒。今師不...
【詞典】羯羅拏蘇伐剌那
(地名)Kar?asvar?a,國名。南印度之境。週四...
【詞典】伽羅夜叉
(異類)智度論六十四曰:伽羅夜叉,以拳打舍利弗頭,舍利...
【詞典】慧見
梵語 mīmājsā-jāna。指智慧之見解,或指佛之...
【詞典】外道小乘四宗論
全一卷。印度提婆菩薩造,後魏菩提流支譯。又作提婆菩薩破...
【詞典】阿乞朝囉
(植物)Ak?o?a,又作播囉史。胡桃也。...
【詞典】行思
(?~740)唐代僧。吉州安城(江西安福)人,俗姓劉。...
【詞典】難提迦物多
(術語)Nandikāvarta,譯曰右旋。佛之德相也...
【詞典】異熟識唯無覆無記
【異熟識唯無覆無記】 p1117 攝論一卷十八頁云:何...
【詞典】離身行
謂斷除欲界煩惱,得色界之四禪果而遠離色身。成實論卷二(...
【詞典】持素
(術語)持素食之法。即不食肉食也。...
【詞典】娑多吉裡
梵名 ?ata-giri。又作娑多祁哩、莎多祁梨。乃毗...
【詞典】寂然界
(術語)二乘所證之涅槃境界也。大日經一曰:蘊處界,能執...
【詞典】九十六種外道
九十六種佛世前後出現於印度而異於佛教之流派。又作九十六...
更多佛教詞典
佛法入門
佛法僧為什麼稱為「三寶」
佛法僧三種為什麼稱為寶呢?因為他是指示眾生斷惡修善,離...
朝山的意義與功德
朝山活動的功德 《華嚴經》云:寧受地獄苦,但得聞佛名,...
佛門裡面為何有「三多」
明清以來,世間人對於佛教或佛法產生了種種的誤解,現代社...
李炳南老居士《當生成就之佛法》
甲、要覺悟現在的環境及將來的去路 一、人生逆境多 那一...
誦經後出現不如意,可以先不誦嗎
問: 師父,如果誦經後出現一些不如意的事,是不是就可以...
每個人進入佛門都各有因緣
原文: 人之入道,各有因緣。近來甘肅一弟子,名鄭哲侯,...
禪宗五家七宗——溈仰宗
溈仰宗是中國禪宗五家七宗之一。以唐代溈山靈祐禪師(77...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法門
不論地藏法門、觀音法門、念佛法門等等法門,都是提供進入...
剛入佛門,應先學什麼經
問: 我剛剛入佛門,不知道先學什麼經? 純智法師答: ...
菩薩的十重戒
菩薩十重戒,泛指殺戒、盜戒、淫戒、妄語戒、酤酒戒、說四...
不要購買有佛像標籤的香燭
賣香這件事,最容易培福,也最容易造罪業。製造粗劣、不潔...
佛法的大意
一、學習佛法以增進道德 增進道德是佛教的戒學。戒就是止...
【薦】
放生與放死的尷尬
放生本身是件好事,這其中不僅包含著對友情生命的尊重,更...
佛教的十善業
一、不殺生而慈心於仁 殺是殺害,生是生命,不殺害眾生之...
應該一門深入還是深入經藏
問: 一門深入和深入經藏是否矛盾,我們到底應該一門深入...
更多佛法入門文章
佛學問答
念佛的人如何擦亮心靈這面鏡子
問: 念佛的人如何擦亮心靈這面鏡子? 慧律法師答: 我...
蚯蚓一個生命能變成兩個生命,這是為什麼
問: 這裡提到這個蚯蚓被切割成兩段,但是蚯蚓的兩半均能...
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父親
問: 為什麼我爸爸總是夜不歸宿,謊話連篇?這到底是什麼...
《苦行頭陀墓林僧筆記本》是否能流通修學
問: 最近全國各地流行的《苦行頭陀墓林僧筆記本》一書(...
生意不好該如何改變
問: 師父,最近幾年生意不好做,我想著改變,但又不知道...
受過三皈五戒的人,為何還會受鬼神的騷擾
問: 受過三皈五戒的人是有護法神隱形保佑的,為何還會受...
是否要祈求阿彌陀佛幫助驅除貪瞋癡
問: 是否能夠在念佛號之前祈求阿彌陀佛佛光加持,幫助我...
如何看前途是好是壞
問: 師父,你好,能不能給看看我的前途是好是壞啊? 慧...
如何能達到妄念減輕的境界
問: 如何能達到妄念減輕的境界? 大安法師答: 你首先...
大安法師:經常做夢睡眠質量差怎麼辦
問: 我經常在睡夢中做很多夢,造成睡眠質量很差,這種情...
「十念記數法」與「都攝六根」
問: 印光大師的十念法即是從一念到十、再從一念到十,直...
除念佛外還需要受持哪部經典嗎
問: 我們除了念阿彌陀佛之外,是否要選一部經典來讀呢?...
燒香祈福的正確方法
按照我國的傳統習俗,每年春節及農曆初一、十五等日期,廣...
如何解決墮胎所帶來的困擾
問: 如何解決墮胎所帶來的困擾? 慧律法師答: 墮胎如...
提不起極樂世界的樂,應當怎麼辦
問: 弟子知道娑婆世界很苦,但是提不起來極樂世界的樂,...
更多佛學問答文章
念佛法門
道證法師開示念佛的方法
我們只要很誠懇,真正安下心念阿-彌-陀-佛,念清楚他就...
這個就是參禪下手的竅門
要想從這個話頭入手,以念佛是誰入手,那沒有別的巧妙,你...
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問: 請師父開示,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淨界...
五百商人念佛得救
過去,有五百商人乘著一艘大船出海尋找奇珍異寶。一日,風...
菩薩修行六念,把念佛放在第一
如菩薩六念,念佛第一。又云:繫念思惟因緣力故,得斷煩惱...
東林佛號的意義
東林佛號要唱得深沉緩慢,它是可以對治這個時代的浮躁的。...
念佛最能敵惡業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疏...
具足信願的人會散亂念佛嗎
問: 弟子有一個問題請教,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中說,...
持名念佛的四大要領
一、極樂彌陀皆係的的實有 極樂世界,為依報國土之名,確...
念佛攝心的方法
原文: 至於念佛,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攝心...
念佛必須要明理,千萬不可忽視
教理不明,修行就不得力,說個不好聽的話,就是盲修瞎練。...
極樂世界的果地功德,就在念佛的時候念念成就
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這是最後一段結示。...
口念佛心跟著妄想走,這樣往生會有障礙嗎
問: 一面念佛,一面妄想不斷,乃至口中念佛心跟妄想走,...
念佛怎樣對治昏沉散亂
大家來打佛七,在求一心不亂。《佛說阿彌陀經》上說,善男...
轉念念佛,直到妄想消滅,佛號獨存
這個佛號的操作,是在一個什麼情況之下操作? 我們在兩個...
更多念佛文章
改命·因果·福報·財富
教育小孩要講三世因果
教育小孩要講三世因果,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世因果...
珍惜自己的人生與福報
做回人不容易。因為在六道輪迴當中,我們看到,豬馬牛羊又...
謙恭,富貴將至的表現
《了凡四訓》中記載,袁了凡先生歷次應試時,每見寒士將達...
隨各人施心大小,所感得飯菜不同
外在六塵是講依報的環境。看六塵這當中有六段:色、聲、香...
處世要有因果觀念
有位年輕人熱衷於事業,一心想發大財,每天早上他都會先繞...
福報的水養智慧的魚
我現在發現,我們同學說起來比我說得好,也都說得頭頭是道...
行善易命,邪淫丟官,都是如此迅速
有位福壽雙全的老先生,少年時極其貧困,常常幾天無米下鍋...
造同樣的罪業,受的果報為何會有輕重差別
問:同樣殺一隻螞蟻,果報有可能墮到地獄,也有可能只是墮...
活驢現殺,受現世報
從我記事起我們家就和動物打交道,記得我上小學時我們家就...
不要老是生活在懷疑之中
我有一個信眾,他相信自己的命不好,非常迷信紫微斗數,每...
【薦】
造寺供養舍利,非比丘正業
《僧祇律》記載這段迦葉尊者在佛陀圓寂之後,對比丘們所說...
什麼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財富
你是月光族嗎?你是否認為錢只有花掉了,才是自己的?一旦...
增福最快的方法是什麼
師父說:你們知道增福最快的方法是什麼嗎? 就是回家孝敬...
沒有煩惱才是真正有福報的人
我們的功課是什麼?我們的功課是放下。做了就放下。不要執...
自然災害也是因果決定的嗎
問: 自然災害也是因果決定的嗎? 濟群法師答: 佛法對...
愛情·婚姻·家庭
情,為什麼那麼難以放下
佛法是如何理解愛情的? 世間的男男女女都會因為感情的事...
不貪非義之財,終感得一家骨肉團圓
明代時江蘇常州府無錫縣東門外有一戶人家,兄弟三人,老大...
淨土行人如何對待兒女婚嫁問題
【原文】 今之兒女婚嫁,一本於自主,只可隨他去。否則彼...
謹慎處理家庭暴力事件
如果家中有暴力事件,先要分析原因,作為預防暴力事件再度...
如何開示妻子同生極樂世界
蓮池大師在未出家之前,他是示現一個結婚好了之人。他妻子...
6字家規孕育出中華最顯赫的家族
富不過三代是許多人家面臨的尷尬。但讓人震撼的是,一條神...
作繭自縛的人生
【原文】 蠶之作繭也,左之右之,上之下之,盡吐腹中所有...
妻子的七種類型
對一個佛教徒來說,婚姻是愛的真正認可。佛陀總是教他的在...
【薦】
正確的臨終關懷,應該要提前做
凡修淨業者,當成全人之正念,及預為眷屬,示其利害。 我...
道證法師:結婚真的很快樂嗎
結婚很快樂嗎? 我曾經看過一位子宮頸癌的病人,她最初來...
佛為比丘破前世情愛
佛陀住在舍衛城的祇園精舍時,一位比丘出外托缽乞食,遇見...
比丘尼談出家後如何對待兩性慾望
很多朋友問我,出家後我如何對待兩性慾望。 這確實是很多...
我為不信佛的父親助念
父親生前不信佛,臨終非常苦,在醫院裡接受種種治療後,奄...
佛陀教導我們理財的方法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更必須「用之有道」。錢財是身外...
深陷感情深淵
表姑今年四十來歲了,先後經歷了三段婚姻。現在婚姻又問題...
人生·生活·逆境·看破
有時需要以退為進
退一步風平浪靜,讓一步海闊天空。古人勸我們要精進,這精...
怎麼才能達到與世無爭的境界呢
問: 很羨慕那些與世無爭的人,怎麼才能達到這種境界呢?...
學會接受所有的不公平
○ 沒有人會理會你的委屈,沒有人會理會你的無奈。當一切...
走好人生六座橋
人生一瞬,世間百年,酸甜苦辣,百味俱全,經常想到,人的...
如何用佛法來提高生活質量
第一個方法:以慈悲心來開啟快樂的源泉。 很多時候,我們...
人生的八怕
人在世間生活,有的人春風得意,無憂無慮地享受人生;但也...
為利益而捨道德,人生必將埋下隱患
對大眾來說,遵循道德的利益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首先,...
即使都追求到手了,也不過是如幻夢一場
人們所樂愛及追求的,沒有一樣能逃離無常的腐蝕。生命也是...
出家人的生活很苦嗎
出家也是有苦有樂。苦什麼?比如得長期吃素,有的人吃肉吃...
生死甚難厭,佛法復難欣
生死甚難厭,佛法復難欣。這兩句話對我們現在人來說,尤其...
怎樣才能既快樂又成功
有些人學佛法以後就有一個疑問,就說:哎呀,我也覺得很累...
三十歲後始覺悟
在人生最底層也不要放棄飛翔的夢想 我的人生幾乎是從最底...
生活中修行的四句偈
無論那一種宗教,都是講究自我的修行。好比衣服破了要補一...
湯夫人的七筆勾
(一)紡績綢繆,作罷晨昏用意周,夫若成名後,富貴同享受...
把順逆境界轉成真如本性的歷練
《法華經》認為,你應該是歷事煉心,把順逆的境界轉成真如...
佛學問答
生活
如瑞法師
惟賢長老
懺雲法師
大安法師
紹雲老和尚
知足
改造命運
隨喜
無量壽經
打坐
真如自性
淨界法師
大勢至菩薩
佛教故事
佛弟子文庫 fodizi.tw
全部欄目
隨機文章
回頂部
網站郵箱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