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蓮宗與通途佛法不共之四種特質

大安法師  2023/08/2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蓮宗與通途佛法不共之四種特質

釋尊一代時教,五時說法,由悲智心隨宜開演的無量法門中,念佛往生極樂淨土一門最為方便,素稱方便中第一方便,又云殊勝方便、特異方便。其勝異方便之內涵甚多且廣,於茲概略指陳蓮宗與通途佛法不共之四種特質。

第一,不值佛世,得常見佛方便。意謂我等淨業行人,生逢濁世末法時期,釋尊早已滅度,當來下生彌勒佛還未示現作佛。值此無佛之世,一切眾生如失乳孤兒,無恃無怙,長夜冥游,顛連困苦,險象環生。然釋迦彌陀兩土世尊,哀憫繫念我等罪苦眾生,於淨土一法,慈悲施設信願持名,常得或現前或當來見佛之勝異方便。

此得常見佛有三重法義:一者,淨業行人信願持名,臨命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前接引,此乃阿彌陀佛第十九「勤修我皆接引願」之兌現。

二者,或有障重行人,於臨終之際,不得見佛,或見蓮華,或見光明,要待往生淨土之後,於寶池蓮華中,遲留或半劫、六劫,乃至十二大劫等,方可化生出來,得見阿彌陀佛,這是往生後常見阿彌陀佛的情形。

三者,此土上根利智行人,現生勇猛精進,得念佛三昧,定中得見阿彌陀佛。如賢護長者行般舟三昧,見阿彌陀佛。慧遠大師禪觀念佛,三次定中得睹聖相。以及覺明妙行菩薩在東晉為貧子身,七日夜拌命念佛,得念佛三昧,睹見阿彌陀佛等。古往今來,此三類常得見佛的情形,不勝枚舉。誠如大勢至菩薩所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首楞嚴經》)乃真實不虛之定論。

第二,不斷惑業,得出輪迴方便。此乃蓮宗帶業往生之勝妙特質。意謂:通途佛法,出離三界輪迴,必得斷除見思惑,方可出離分段生死,長揖三界,不受後有。若見思惑全未伏斷,或除斷多分,尚留少許未斷,亦不免隨業受生,萬劫羈鎖。今此信願念佛,仰蒙阿彌陀佛願力加持,悠悠凡夫乃至五逆十惡之罪人,臨命終時,悉皆蒙佛垂慈接引,帶業往生,橫超三界,作阿鞞跋致菩薩,速疾成就佛果,慶快平生。

第三,不修餘行,得波羅蜜方便。此乃念佛所具「一即一切」之圓頓勝妙特質。意謂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乃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亦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果覺妙德之本源,亦為阿彌陀如來願力悲智光明威德之結晶,乃總持陀羅尼,具足世出世間一切善法之妙用。信願稱名,全攝佛功德為自功德,父財子用,生佛一體。是故,但修持名念佛一行,不必如通途佛法,具足遍修三學六度萬行,便可圓得六波羅蜜,乃至無量波羅蜜之勝德。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不出一心,萬行具足。念佛一行具一切行,淨土一法攝一切法,不假方便,頓證菩提,可謂圓頓中至極圓頓。

第四,不經多劫,得疾解脫方便。此乃蓮宗所蘊疾速成佛之勝妙特質。按通途佛法,行人從初發心到圓成佛果全過程,須經多劫熏修,由自力怯弱故,進進退退,動經無數劫修行,未能解脫分段、變易二種生死繫縛。阿彌陀佛因地作法藏菩薩時,考察十方世界眾生自力修行成佛之難,便悲心發願,加持十方念佛眾生,信願稱名,乃至十念,令其往生極樂淨土,即免三界輪轉之事(第十八「十念皆生我國願」)。又悲心發願,一切緣佛願力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悉得住大乘正定聚,直至圓證大涅槃,中間無有退轉迴伏之難(第十一「正定必至涅槃願」)。又悲心發願,他方佛土諸菩薩眾,樂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第二十二「菩薩一生補處願」)。由阿彌陀佛此三願之保任,能令淨業行人,但稱念彌陀名號,即可捷登彼岸,疾成無上正覺,何幸如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推薦】念佛行人病重時不能有的念想

若氣促,則只念阿彌陀佛四字。一心求佛慈悲接引你往生...

信願持名即是修大乘圓頓止觀

【原文】 奢摩他雲止者,今有三義:一者一心專念阿彌陀...

淨土在哪裡與存在的根據

我們這個世界被稱為「娑婆世界」;「娑婆」也就是「堪...

阿彌陀佛知不知道我在念他呢

這句話我們聽了,修淨土的應該起大歡喜。因為你念阿彌...

往生咒的來歷與功德利益

往生咒全名《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一般我...

生死無常,念佛之人自然得庇佑

前天中午,姐姐打來電話,我聽她的聲音有些異樣,以為...

往生西方極樂與行德積善有關係嗎

問: 尊敬的法師請問,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與平時做...

白居易《念佛偈》

白居易晚年虔心念佛,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捨三萬兩...

【大藏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大藏經】【註音版】准提咒持誦儀軌

准提咒持誦儀軌...

【大藏經】【註音版】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嘉興藏流通本)...

【大藏經】佛說玉耶女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長者給...

禁火莫燒山林

禁火莫燒山林,就是禁止放火,不要燒燬山林。那麼從下...

四十八大願——(第30願)智辯無有限量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智慧辯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覺...

能夠信願持名,就是多善根多福德

什麼叫多善根?多善根不是你自己有多少善根,而是阿彌...

應如何擴大自己的心量

問: 如果覺得自己心量狹小,沒辦法生起大悲心,應該...

當代佛教徒要具備這3種意識

憂患意識 在佛教的經典中告訴我們,這是一個末法時代。...

淨居天請佛洗浴

在眾多的天宮中,有一首陀會天,天王威儀庠序,相貌莊...

釋迦彌陀此遣彼喚,豈容不去

又佛密意弘深,教門難曉。三賢十聖,所弗窺測。況我信...

印光大師:讀經須知

何謂恭敬?淨手潔案、主敬存誠、如面佛天、如臨師保,...

【推薦】荷花與泥土

泥問:我以全部的生命滋養荷,荷高貴美麗,享盡人間一...

你從什麼地方來

無始生死根本,有人分別心就想:我今生是生死人,這生...

這樣的人心特別狡詐和陰險,而且城府很深

隨煩惱二十:諂者。 謂罔他故,矯設異儀,諂曲為性。能...

狗媽媽火海救子

近日在智利南部的一個城市,一隻德國牧羊犬上演了火海...

求地藏菩薩滿願快,是什麼原因呢

【善男子。假使有人。於其彌勒。及妙吉祥。並觀自在。...

「美麗」的危險

《三慧經》中說:山中揭鳥,尾有長毛;毛有所著,便不...

至心精進乃道業成辦的不二法門

至心精進乃世間事業與出世間道業成辦的不二法門。《觀...

對這樣的丈夫,實在產生不了敬愛心

問: 在《一函遍復》中提到對治女人煩惱的八敬法,女...

【佛教詞典】欲心

(術語)貪慾之心也。月上女經上曰:有欲心者無解脫。...

【佛教詞典】婆須達多

梵名 Vasudatta。意譯財施、有善施行。據八十華嚴卷六...

【視頻】妙果金蓮——緬懷達崇長老

妙果金蓮——緬懷達崇長老

【視頻】心經(佟佳霖霖演唱)

心經(佟佳霖霖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