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念觀音菩薩聖號為何便能離欲

大安法師  2023/06/2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念觀音菩薩聖號為何便能離欲

問:《普門品》中云:「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何為其然也?——周安士《慾海回狂》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法華經》的一部重要的經文,常常會把這部《普門品》專門拈出來講解。這就是「念觀音得離欲疑」。《普門品》談到觀世音菩薩以他的大悲心——觀世音就是他觀自在,契合法身,然後為救度眾生,各種不同的類別普門示現,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這種普門代表著觀世音菩薩那種由法身顯現的種種應化身。

這個普門就是從圓教的立場來說的,一切眾生都能得觀世音菩薩平等慈悲心的救度。眾生常常有種種的厄難恐怖,種種災難,七難——顯出七難,眾生有貪瞋癡三毒煩惱,觀世音菩薩也來幫忙。

這就談「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就是他淫慾心很重,控制不了。這個是很麻煩的事情,很多青少年控制不了,他是手淫、意淫,看黃色的書刊雜誌,他就會整個的身心受到戕害,一看那個樣子,精氣神都沒有了。

多於淫慾,這是一個很重的病,怎麼去治?常常地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就是「南無觀世音菩薩」,便能離開這個淫慾。下面表述:若有眾生,多於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若有眾生,多於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這三毒煩惱,念觀世音菩薩都管用。這裡面是什麼原因?

這裡說的就是色慾是從無明暗冥的心出來的,是迷惑顛倒的一種津口——津渡,是迷的範圍。念佛菩薩名號,佛是光明的、智慧的、覺悟的道路,這個覺悟就是智慧,就能夠破那個無明的迷惑顛倒,就好像「千年暗室,一燈點亮」一樣。色慾是從暗處顯現出來的,有智慧的燈就不會有這個暗,這是法爾自然的道理。

所以一個人為什麼要有一個崇高的追求?從修心養性層面是一個必要的前提。就好像孔子,他十五志於道,要志於道,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乃至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他志於道,這個「道」就體現在仁,所以《論語》討論「仁」這個概念有一百多處,有時從形而上層面談,有時從相和用方面去談。

這裡舉出孔子的話。這是《裡仁篇》裡面說,一個君子如果「志於仁」——把生命的價值放在志於達到仁的境界,就像顏回一樣的「三月不違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如果他生命是志於仁,他就不會有惡行。這就好像有光明,就不會有黑暗;在一個田地種了嘉禾,就不會有雜草,如果沒有嘉禾,那就雜草叢生,是這個道理。所以我們貪瞋癡煩惱熾盛的時候,多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多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會立竿見影地得到對治。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黃智海《佛法大意》

印光老法師鑒定 皈依弟子黃智海演述 佛經上說,萬法...

是供佛好,還是供菩薩好?

問: 供釋迦牟尼佛好,還是供菩薩好,比如供觀音菩薩...

在家居士怎樣正確稱呼出家人

關於居士對出家師父的稱謂 所謂佛法於恭敬中求,身為一...

身口意不離佛法,這才是真信

我們為什麼要學佛?為什麼選擇信佛?很多人是一種盲從...

佛像開光的表法意義

佛教中任何儀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義,開光也不例外。...

心律法師:戴佛珠的含義

也許,有的朋友認為,現在誰都可以戴佛珠就像普通的金...

居士入寺規矩禮儀

佛陀教誡四眾弟子,形儀必須莊嚴整肅,內檢其心,外束...

如何正確看待佛菩薩的感應

問: 如何正確看待佛菩薩的感應? 答: 所謂的感應,...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藏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

現在很年輕想往生,阿彌陀佛會來接引嗎

問: 比如我現在還很年輕,身體又好,生活事業都好,我...

這種快樂,才是能夠長久保持的

眾生都希望自己得到幸福快樂,趨樂避苦是一切眾生的生...

淨土法門是有相的,如何能契入中觀呢

問: 請問淨土法門執著有相,那怎樣契入中觀法門、緣起...

大安法師:有了信願持名就一定能往生嗎

問: 如何正確理解和實踐信願行?只要有了信願持名,...

果報有四種,有的是定,有的是不定

《優婆塞戒經》這部持五戒的經說報有四種報: 第一種是...

出家的資格和條件

有網友問到出家有什麼條件和要求,今據律藏《四分律行...

感受跟想像是生死的兩個病根

到正宗分的時候,佛陀就問阿難尊者一個問題。 他說,我...

把了生脫死當作頭等大事

有兩種世間法,有兩種出世間法。一種出世間法是為了利...

你沒有突破障礙,如何能見到阿彌陀佛

佛教的因緣觀,只有一個觀念就是事出必有因,每一件事...

修空觀對治時,一定要知道你是想空掉什麼

為什麼破妄永遠是走在第一步?就是說,諸位!理論上我...

聖嚴法師《如來也是如去》

《金剛經》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如來,為...

【一半】的智慧

雅純在佛光叢林學院念書,對訓導老師非常不滿,總是抗...

火龍果可清除體內重金屬

火龍果,又名青龍果、紅龍果。其性甘平,主要營養成分...

念佛

△ 念佛心不動是得一心,得一心即可見佛。得理一心生...

少些打工心態,多點兒事業心

為了錢,這個班我總是要上。如果你有這種想法,就試著...

判斷淨土穢土的兩個指標

我們從佛陀的名號華光如來,沒辦法去判定是淨土、穢土...

【佛教詞典】胎藏界

(術語)梵語檗縛俱舍Garbha-ko?a(dhātu)。有二義:...

【佛教詞典】十三外道

指十三種之印度外道。即:(一)劫比羅外道,即數論師。...

【視頻】果良法師《盜僧物之十方常住物》

果良法師《盜僧物之十方常住物》

【視頻】宏海法師《師父來了》MP3

宏海法師《師父來了》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