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界眾生離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捨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
這樣的一個高度,進一步地就推斷出九法界眾生離開淨土一法,「上不能圓成佛道」,這個是說得非常的究竟。一切修行人都不是想要圓滿成就佛果嗎?那這一點,印祖告訴一切修行人,離開淨土一法,是不能圓成佛道的。
《華嚴經》最後一卷,善財童子參訪善知識,參一個善知識提升一個證位的階位,已經參到了彌勒菩薩。最後又由文殊菩薩指點,讓他最後參普賢菩薩。這個時候善財童子的證位已經是等覺菩薩了,按他自力修行,他也能夠成佛。但是,普賢菩薩卻以十大願王令善財童子以及華藏海會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導歸極樂世界。那這麼一個舉動就告訴一切菩薩們:圓成佛道的最好的歸宿,就是到極樂世界去,能夠快速地成佛,能夠圓成大乘的佛果,能夠作為法王的法王子。
《無量壽經》也告訴我們,有些菩薩想聽聞淨土法門,不可得,於是就有一億數量的菩薩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什麼?因為菩薩在修菩薩道的過程當中,他容易退轉。自身的煩惱重,然後他想去度化眾生,眾生又剛強難化,面對剛強難化的眾生,他有時候也會生退轉之心。於是自利利他都遇到了巨大的挑戰,就容易退失菩提心。那菩提心的退失,他就永遠沒有成佛的希望。
甚至到了三賢位的菩薩乃至十地菩薩,如果離開了往生淨土一法,離開佛的加持,都有種種的陷阱。大家看《華嚴經》,七地菩薩,他這時候已經證入到上無佛道可求,下無眾生可度的空性,他就想取證。這一取證,那他就不會再往前走了,還離成佛有很大的距離了。這時候十方諸佛都會伸出手臂來摩頂加持,提醒他不要忘記他因地的菩薩大願,還要進一步地,雖知上無諸佛可求,下無眾生可度,還要熾然地去上求下化。這樣才能夠通過實現他的度眾生的願力,到達八地菩薩的位次。所以,修行的陷阱很多。
如果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一去就是阿鞞跋致,就永遠沒有退轉的風險。所以,從種種的跡象來看,九法界眾生離開淨土往生一法,上不能圓成佛道,這句話是真實不虛的。
《法華經》與會的這些聲聞弟子,可是在塵點劫又塵點劫以前,在大通智勝如來座下已經發了菩提心的這些人,然而這麼長的時間,就退轉了,退轉到聲聞位。在聲聞位,他能夠圓成佛道嗎?那遙遙無期。那是三百由旬的化城,還有五百由旬的寶所。他在化城裡面可能就不想出來了,這叫得少為足,以為到家了,增上慢。所以圓成佛道很不容易,一定要得諸佛的加持。那諸佛對這些菩薩的加持,就是透過淨土往生一法,體現這種加持力。所以九界眾生離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
下面一句,十方諸佛他要教化眾生,度脫眾生,如果捨去了這個法,對下面的眾生來說,不能實現平等普度。這句話也是非常精要的。十方諸佛出世的本懷就是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換句話說就是欲令眾生了生脫死、圓成佛道。那要完成這樁大事因緣,就得要靠淨土一法去體現。
那我們進一步思惟,十方諸佛如果不讓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讓他在這個世間生生世世地修道,生生世世地行菩薩道,能夠實現普度嗎?龍樹菩薩談的:沒有證得無生法忍,想在這個世間度眾生,無有是處。所以十方諸佛為了使所有的眾生度脫兩種生死之海,就得要特別指點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法。不要在這個輪轉的、生滅的六道,進進退退,進一退九,那是無量劫不得出頭!
所以十方諸佛為什麼要伸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不僅是讚歎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的兩種稀有難得的事情,乃是同時在自己的剎土宣說淨土一法,勸勉自己座下的聲聞、菩薩弟子們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無量壽經》的下卷展開的極樂世界是整個法界的首都,他方世界無量的菩薩前來供養、讚歎、聽法、得授記。那真是百川、江河、湖泊、溪流同歸大海,極樂世界就是整個法界的匯歸之處。所以十方諸佛就用這個淨土一法,來實現平等普度一切眾生的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