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上求下化皆不離的妙法

大安法師  2023/05/1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上求下化皆不離的妙法

九界眾生離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捨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

這樣的一個高度,進一步地就推斷出九法界眾生離開淨土一法,「上不能圓成佛道」,這個是說得非常的究竟。一切修行人都不是想要圓滿成就佛果嗎?那這一點,印祖告訴一切修行人,離開淨土一法,是不能圓成佛道的。

《華嚴經》最後一卷,善財童子參訪善知識,參一個善知識提升一個證位的階位,已經參到了彌勒菩薩。最後又由文殊菩薩指點,讓他最後參普賢菩薩。這個時候善財童子的證位已經是等覺菩薩了,按他自力修行,他也能夠成佛。但是,普賢菩薩卻以十大願王令善財童子以及華藏海會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導歸極樂世界。那這麼一個舉動就告訴一切菩薩們:圓成佛道的最好的歸宿,就是到極樂世界去,能夠快速地成佛,能夠圓成大乘的佛果,能夠作為法王的法王子。

《無量壽經》也告訴我們,有些菩薩想聽聞淨土法門,不可得,於是就有一億數量的菩薩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什麼?因為菩薩在修菩薩道的過程當中,他容易退轉。自身的煩惱重,然後他想去度化眾生,眾生又剛強難化,面對剛強難化的眾生,他有時候也會生退轉之心。於是自利利他都遇到了巨大的挑戰,就容易退失菩提心。那菩提心的退失,他就永遠沒有成佛的希望。

甚至到了三賢位的菩薩乃至十地菩薩,如果離開了往生淨土一法,離開佛的加持,都有種種的陷阱。大家看《華嚴經》,七地菩薩,他這時候已經證入到上無佛道可求,下無眾生可度的空性,他就想取證。這一取證,那他就不會再往前走了,還離成佛有很大的距離了。這時候十方諸佛都會伸出手臂來摩頂加持,提醒他不要忘記他因地的菩薩大願,還要進一步地,雖知上無諸佛可求,下無眾生可度,還要熾然地去上求下化。這樣才能夠通過實現他的度眾生的願力,到達八地菩薩的位次。所以,修行的陷阱很多。

如果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一去就是阿鞞跋致,就永遠沒有退轉的風險。所以,從種種的跡象來看,九法界眾生離開淨土往生一法,上不能圓成佛道,這句話是真實不虛的。

《法華經》與會的這些聲聞弟子,可是在塵點劫又塵點劫以前,在大通智勝如來座下已經發了菩提心的這些人,然而這麼長的時間,就退轉了,退轉到聲聞位。在聲聞位,他能夠圓成佛道嗎?那遙遙無期。那是三百由旬的化城,還有五百由旬的寶所。他在化城裡面可能就不想出來了,這叫得少為足,以為到家了,增上慢。所以圓成佛道很不容易,一定要得諸佛的加持。那諸佛對這些菩薩的加持,就是透過淨土往生一法,體現這種加持力。所以九界眾生離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

下面一句,十方諸佛他要教化眾生,度脫眾生,如果捨去了這個法,對下面的眾生來說,不能實現平等普度。這句話也是非常精要的。十方諸佛出世的本懷就是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換句話說就是欲令眾生了生脫死、圓成佛道。那要完成這樁大事因緣,就得要靠淨土一法去體現。

那我們進一步思惟,十方諸佛如果不讓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讓他在這個世間生生世世地修道,生生世世地行菩薩道,能夠實現普度嗎?龍樹菩薩談的:沒有證得無生法忍,想在這個世間度眾生,無有是處。所以十方諸佛為了使所有的眾生度脫兩種生死之海,就得要特別指點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法。不要在這個輪轉的、生滅的六道,進進退退,進一退九,那是無量劫不得出頭!

所以十方諸佛為什麼要伸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不僅是讚歎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的兩種稀有難得的事情,乃是同時在自己的剎土宣說淨土一法,勸勉自己座下的聲聞、菩薩弟子們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無量壽經》的下卷展開的極樂世界是整個法界的首都,他方世界無量的菩薩前來供養、讚歎、聽法、得授記。那真是百川、江河、湖泊、溪流同歸大海,極樂世界就是整個法界的匯歸之處。所以十方諸佛就用這個淨土一法,來實現平等普度一切眾生的本懷。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一輩子修持淨土,究竟能不能去呢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那麼佛性是什麼呢?佛就...

往生則必證不退轉

問:前面提到博地凡夫,只要得生淨土,便可位登不退,...

常念時不待人,一蹉便成百蹉

在修道當中應如蕅益大師所說:應以猛切心治姑待心,常...

高僧得觀音菩薩勸導,精勤修行淨土法門

慧日法師,俗姓辛,東萊人(今山東掖縣)。唐中宗時(...

善人與善根人的區別

善人和善根人,什麼叫善根人他曾經修過行,曾經見佛聞...

但凡深信切願之人,必能時時不離佛號

俞有光,新安人。從小居住在江蘇宜興縣,和吳如庵一同...

臨終提不起正念,阿彌陀佛能把我救走嗎

問: 我們都說要對阿彌陀佛有信心,然後一定要相信阿彌...

不能為了懈怠放逸而取底限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註音版】延生普佛儀規

延生普佛儀規...

【大藏經】【註音版】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如何辨別假和尚

問: 當前有個現象,許多出家人不用心誦經弘法,而去專...

造的罪業太深重了,阿彌陀佛能要我嗎

問: 我是一個罪業深重的人,墮胎殺生,開了十年大酒...

迴向的功德是否會量化

問: 弟子是一名在學大學生,對於佛教中的普佛迴向,...

每日至誠拜佛對往生的意義

問: 每日至誠拜佛對往生的意義? 大安法師答: 拜佛是...

念佛往生一法,對初發心菩薩來說非常重要

塵劫聲聞者,有於大通佛世發心,皆因退大,塵點劫來,...

猴子在佛法中的故事

各位騰訊佛學的網友們,大家好,今天非常高興,能夠借...

發露懺悔於淨土法門最易相應

佛經教人常行懺悔,以期斷盡無明,圓成佛道。雖位至等...

從印祖文鈔看佛法與佛學之別及佛法之要

世風日下,道德淪喪。現代人急功近利,只著眼於眼前利...

正物須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正物須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若離世間證菩提,怎見如...

臨終時,聽到佛號的利益有多大呢

【世尊。一切眾生臨命終時。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

以虛空做佛事的虛空藏菩薩

虛空藏菩薩又譯虛空孕、虛空庫、虛空光菩薩,密號庫藏...

一切功德源自於自己,莫向外求

現在佛法的傳播也好,人們的信仰也好,越信越偏,只是...

發心的重要性

修任何法都要注意三個方面,修任何法門都好,首先是發...

幼虎與羊

在日常生活中,環境是培養心性的重要條件,所以,每個...

無形的三千億財產

世間最富有的人生,就是心中有佛:人人心中常憶念佛陀...

把持戒的功德,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中品中生,首先辨定其位格,是小乘下善凡夫人。小乘根...

【佛教詞典】三種善知識

(名數)一外護善知識。令我不缺乏怖畏,得安穩修道者...

【佛教詞典】阿遮曇摩文圖

(書名)Acala-dharma-mudrā,聖法印經之異名。聖法印...

【視頻】大安法師《長生不老之術》

大安法師《長生不老之術》

【視頻】南無地藏王菩薩(悠遠版)

南無地藏王菩薩(悠遠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