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機深教淺,效果適得其反

大安法師  2024/03/16  大字體  護眼色

機深教淺,效果適得其反

疏文:增結者,《淨名經》云,有二比丘犯根本戒,發露求懺,優波離為依律定罪,疑心不釋,淨名言:「汝毋以常法擾亂其心,重增此二比丘罪。」永嘉擬之螢光,謂不能開其迷暗,而反增益之也,明卑之則機深教淺故。《彌陀疏鈔》

此段疏文是敘說第二類情形:卑淺的法門,對根機深厚者不唯不得其益,反被擾亂心性,茫然失措。茲引《維摩詰經》二比丘犯重戒的公案。有二比丘結伴住阿蘭若寂靜處,一比丘入聚落托缽乞食,一比丘在寮房散心露形而臥,被一采薪女瞧見,生起淫慾心,盜行不淨行,事畢撒花而去。比丘臥覺,疑犯淫戒,向同伴比丘敘說。此托缽比丘,瞋恨此采薪女,便追趕欲打。此女恐怖疾逃,墮坑而死。此比丘心疑懼犯殺戒。二比丘自覺羞恥,不敢問佛,便向持律第一的優波離尊者發露求懺,諮問決疑,希望得以免除淫殺罪咎。

優波離便依據聲聞戒律,解說此二比丘罪過的輕重,告訴他們哪些罪輕可以懺除,哪些罪重不可懺除。時二比丘聽聞,疑懼之心未能釋除,併生後悔出家之心。

時維摩詰諫言:「尊敬的優波離尊者啊,你不要以尋常悔罪法擾亂其心,再增加這二比丘的罪咎了。應當直接除掉他們疑悔恐懼的罪惡感。所以者何?罪業沒有實在的體性,乃因緣所生,不在內(六根),不在外(六塵),也不在中間(六識),十八界中覓其罪福,了不可得。一切諸法皆因我們內心的虛妄之見而有,其實如夢中所見一樣,醒後即空。也如陽焰(春日曠野蒸發的霧氣),遠看似水,近看則無。又如水中之月,如鏡中之像,全不是真實的,都是由妄心之鏡所映現的,是從心裡的妄想所生。若能了悟此理,令心安住於諸法的清淨實相,才稱得上是如法奉持如來所製定的律行。若能如是了知,才是善解如來宣說律法的真實義。」

時二比丘,聞維摩詰所說大乘實相懺,疑懼與憂悔之心頓然息除,豁然開朗,發無上菩提心,併發願說:「願一切眾生,都得到維摩詰大士這樣的無礙辯才。」證知,優波離奉小乘「律儀戒」,不能解除二比丘的疑悔。維摩詰奉大乘「慧解脫戒」,二比丘乃大乘根機,一聞便悟,淫殺二罪之疑悔,頓然消除。所謂「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空時罪亦滅。」不但罪滅,無上菩提心亦發。

唐永嘉玄覺禪師(665—713年),早年修學天台止觀,後參訪六祖慧能大師,於某夜開悟得證,作《證道歌》,其中偈云:「只知犯重障菩提,不見如來開秘訣。有二比丘犯淫殺,波離螢光增罪結。維摩大士頓除疑,猶如赫日銷霜雪。」意謂一般人只知道犯了重戒會障礙菩提,卻不知道摩訶衍中,如來還有甚深微妙的秘訣——實相懺法。這兩個比丘誤犯淫戒與殺戒(並無犯戒動機),優波離按照聲聞戒從事相上來結罪,如同螢火蟲的光亮,不能開解此二比丘的疑懼迷暗,反而重增二比丘疑悔罪結(疑佛戒律過嚴,後悔出家),此則是「重增其罪」。維摩詰大士用大乘圓教實相懺法,頓然釋除二比丘的疑懼之心,猶如赫奕日光消融霜雪一樣。

又《證道歌》偈云:「勇施犯重悟無生,早時成佛於今在。」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勇施比丘犯了根本戒,他即把三衣掛在錫杖上,高聲唱言:「我犯重罪,誰為我懺?」至一尊者精舍前,此聖僧尊者針砭:「推罪性,了不可得。」勇施比丘言下豁然大悟,即往西方世界成等正覺,號曰寶月如來。可見對大乘圓機行人套用淺法,不能應機化導。唯圓頓機法相應,方得實益。此優波離「螢光增結」公案,正是闡明卑淺之法對根機深厚者,猶如隔靴搔癢,法不應機,效果適得其反。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法佈施為一切佈施之首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

大小乘在思考上有何不同

我們如果讀《阿含經》,或者你去讀大乘的經典,比如說...

釋尊以三重大悲憫念眾生

略而計之,大悲有三:一者,佛在世時,憐此五濁,說難...

陪他做一隻蘑菇

有一個精神病人,有一天突然覺得自己是一隻蘑菇,於是...

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讀誦大乘。 對淨業行人來說,主要是讀誦淨土五經。此外...

面對很多的眾生,你用什麼心態來面對

身為一個菩薩,我們要處理兩件事情:第一個處理自己內...

文昌帝君輪迴的啟示

問: 請開示,文昌帝君因慈悲、憐惜婦人,而墮落人道,...

優波笈多尊者度生的因緣

釋迦牟尼佛在將要入涅槃時,化導並降伏了阿波羅囉龍王...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楞嚴經共10卷)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刺激消費不如鼓勵耕讀傳家

現代的經濟學家很多觀點都是有問題的,凱恩斯說以消費...

才發一念,池內便生蓮花一朵

問:今發願但可雲當生,何名今生? 答:此亦二義:一約...

卻到蓮池更迴首,世間螻蟻盡紛紛

貴人雖貴未為欣,死後還他一個墳。 三謝園亭空燕子,五...

大安法師:邊地疑城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問: 請問法師《無量壽經》中所說的邊地疑城是一個什...

從不遺失物品的婦人

過去有一個婦人,常常很自信地說:我不會遺失任何東西...

淨土宗發菩提心十種方法

菩提心的別相有十個。 一念佛重恩故;二念父母恩故;三...

五祖弘忍大師的轉世輪迴

五祖弘忍大師,俗姓周,蘄州黃梅人。據《五燈會元》卷...

佛臨涅槃 母子相見

摩耶經云:釋迦牟尼佛般涅槃時,居於忉利天的摩耶夫人...

聖嚴法師《對事不對人》

不論我們在公司擔當何種職務,都要顧及整體,而且要對...

瀟灑人生

一位小公務員在劇院看戲,打了個噴嚏,唾沫星子濺到了...

念佛先除障礙

我們念佛,要先把念佛的障礙除掉。什麼障礙呢? 比如窮...

淨宗祖師蕅益大師的故事

蕅益大師本姓鐘,字素華,晚年才自號蕅益老人。他的祖...

十種維護友情的方法

以智慧選擇朋友至為重要,如何以智慧維護友誼,使善緣...

斷除淫慾心是修道的重要根本

預記末法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

七十歲的人切勿將念佛當作泛泛悠悠的事

日前陳豫堂來函,言汝父女二人均欲皈依,祈為取法名,...

病人將終之時,是為其開示還是念佛

問: 如何正確理解《臨終三大要》中提到的病人將終之...

【佛教詞典】安心超行

心行具足或是願行具足的意思。...

【佛教詞典】八忍

(名數)於欲界與上二界四諦之理忍可印證之智也,忍可...

【視頻】老人應當如何向子女交代後事

老人應當如何向子女交代後事

【視頻】南無月光菩薩摩訶薩(楮訾)

南無月光菩薩摩訶薩(楮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