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專注這句佛號,不管念頭怎麼樣

大安法師  2024/01/14  大字體  護眼色

專注這句佛號,不管念頭怎麼樣

問:弟子時常靜坐念佛很攝心,但是在念佛堂、唱佛號時,容易出現各種念頭。當心進入念頭時又能及時發現,一會兒又進入另一個念頭難以調伏。請問如何對治?

大安法師答:應該是自念自聽為好,要有音聲,音聲才能攝心。如果你打坐的話,也得要有在默念佛號,有音聲之相。如果你僅僅是在那裡打坐,那你這就不是念佛法門的特點了。那你就是或者止觀,或者僅僅是打打坐而已。

而且這個時代的眾生一靜坐,很容易進入昏沉狀態。先是輕微的昏沉,後是重度的昏沉。再重度的,耷拉著腦袋,可能打鼾的聲音都出來。整個環境都是昏沉。你做不到多少的清醒,所以還是要提起佛號。

所以我們打佛七,念佛堂就是唱響佛號。你不是唱佛號的時候,容易出現各種念頭,不是這樣,是你通過唱這個佛號,你發現了有很多念頭。如果你在打坐,在一種輕度昏沉狀態,實際上還有念頭,你都發現不了。所以能發現念頭,妄念,還幸虧這個佛號你提起來了。就好像有光亮,才發現有房間裡面的灰塵一樣。

那我們的心,妄心難治啊,他一定是有妄念的。心如猿猴啊,一下子上天,一下子下來啊。所以眾生都是散亂心的,妄想雜念紛飛的。所以這句佛號的功德就是講,妄念是病,佛號是藥。以這個佛號的藥,來對治妄念,以一念攝萬念,以淨念攝染念。那無論你念得怎麼樣,實際上都是有妄念的背景,你不可能說我一念佛,我就萬里無雲萬里天了。

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厲害啊,我一念佛很清淨了,無念了,哪有這個水平呢?只不過是粗的念變成細的念,你細的念都發覺不了,你還說你沒有念頭。沒有這個事,無念是什麼程度啊?那是聖者。我們的阿賴耶識都是那種見分、相分,那種波翻浪卷,叫識海。阿賴耶識就像海,哪有一時的停留。

你看《楞嚴經》講,我們的行陰,行陰就是講的意識流啊。他的念頭很像湍急的水流啊,非常的急,但是你遠處看還是覺得很安靜的,實際上他的流是非常的湍急的。所以我們這個世間的眾生,可以說我們做不到無念的狀態,只不過是說我們的念頭比較少一點,能夠把這個妄念在一段時間給它伏住。最多是這個樣子。

怎麼對治?就是專注這句佛號,不管念頭怎麼樣,你不要去管念頭。念頭來了,來了不迎,去了不送。讓它自生自滅,你全神貫注這句佛號就可以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禪的方法和求生的願力兩者並重

禪宗所說的悟,是擺下萬緣、心無執著,既無可求、亦無...

除念此六字外,了無一念當情

【原文】 倘肯至誠念佛,決定冥冥之中,蒙佛加被,令不...

一直打妄想還說什麼五蘊皆空

不要打妄想,看好自己的話頭,不知道又跑到哪裡去了。...

端心正念,這是最要緊的

當自端心,正念求度。 要自己端正自己的心,要保持正念...

念佛打妄想是什麼原因

問: 我阿彌陀佛念到今天,還是打妄想,這是什麼原因...

「厭離」為我們的心加了保護層

我們修淨土法門的人,對現在的生存狀況更要有種敏銳的...

【東林原創漫畫】念佛度冤

念佛度冤,選自《紀文達公筆記摘要》...

佛現相來垂手接引,如何判斷是佛是魔

問: 佛現相來垂手接引,怎敢相信是佛是魔?當下心該如...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藏經】【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花林窟,與大比丘眾千...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

《華嚴經》的四種法界

這個《華嚴經》的境界呀,談四種法界。事法界,就是從...

佛陀讓眾生知苦樂法,走解脫之路

我等眾生憍慢、剛愎自用、愚癡顛倒還自以為是。佛陀有...

法佈施裡面最大的功德

用淨土法門來勸勉眾生,這是法佈施裡面最大的,於是功...

學習淨土經論要老實 要做鈍功夫

我們在淨土經論的學習當中,要老實。怎麼樣老實呢?比...

「潛伏」在我們生命中的菩薩和大善知識

印光法師告訴我們: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

宏海法師:淨土或問

第一講 好,各位正法學堂的同修,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

廚師的懺悔:寧死也絕不再殺生

我是一個廚師,從業二十餘年來殺生無數,如今學佛,深...

有這樣一個女人

不管是上班,是打工,還是在外奔波,或者只是出去遊玩...

三聚淨戒功德難量,自持獲益轉授眾生

如明日月瓔珞珠者,日消罪霧,月照夜幽,珠療貧窮,律...

錯綜複雜的業因果報

佛教講的三世因果的法則,是我們佛教徒最起碼要認知的...

素食可以讓人活得更健康

時至今日,人們逐漸認識到,素食可以讓人活得更健康。...

惟賢長老《五戒、懺悔、發願》

一、五戒十善是基本 菩薩戒,以五戒為基礎,什麼是戒...

慧能大師與法達

一天,從江西南昌來了一位手持錫杖的僧人,名叫法達。...

人生七種無形的財富

人生有許多無形的財富。大部分的人都只知道追求物質財...

業報有四個根本的原則

第一個是,業果是決定的。你造了善業的話,你感的果是...

大小乘經典對提婆達多的描述為何不一樣

是故當知,身觸為緣,生身識界,三處都無,則身與觸,...

【佛教詞典】發覺淨心經

(經名)二卷,隋闍那崛多譯。大寶積經發勝志樂會第二...

【佛教詞典】道前

指證悟實道以前之階位,與「地前」同義。梁譯攝大乘論...

【視頻】《心經》淨誠演唱

《心經》淨誠演唱

【視頻】弘恩法師《達摩大師血脈論》

弘恩法師《達摩大師血脈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