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世間人為什麼懷疑善惡因果的存在

大安法師  2023/05/04  大字體  護眼色

世間人為什麼懷疑善惡因果的存在

「又三業殊體,自同有定。報定則時來必受,非祈禱之所移,智力之所免也。將推而極之,則義深數廣,不可詳究。故略而言之,相參懷佛教者,以有得之。」——慧遠大師《三報論》

身、口、意三業的體性是不一樣的,但是也自然而然的有一種共性,就是有「定」,就是定業,定業就有它的報,就不能推卸,這叫定報。定業、定報,報已經決定了,那麼時間因緣到了,它必定要受的,這叫定業難逃。這時候你靠祈禱去轉移,靠你的神通智力去逃避,都是免不了的。這種結局是免不了的,就好像釋迦牟尼佛示現琉璃王要滅釋迦族這麼一個定業難逃一樣,連大目犍連神通第一,用缽把五百釋迦族人托到天上去,一看都成了血水。

那麼這樁事情如果推到極致來討論,為什麼定業難逃?前面討論當下有一種可以轉變的東西——有不定業,又有定業,這裡面的義理是太深廣了,這裡面顯示的命數是太廣闊了,確實不是凡夫的智力所能詳細探究的,我們的智慧很有限,觀照很有限。那出現這種情況,我們略而言之,應該是那些對佛教經典有深入,有參究,有思惟,有觀照的人,才能了解定業難逃的機製。

「世或有積善而殃集,或有凶邪而致慶。此皆現業未就,而前行始應,故曰:貞祥遇禍,妖孽見福。疑似之嫌,於是乎在。何以謂之然?或有欲匡主救時,道濟生民,擬步高跡,志在立功;而大業中傾,天殃頓集。或有棲遲衡門,無悶於世,以安步為輿,優遊卒歲;而時來無妄,運非所遇,世道交淪,於其閑習。或有名冠四科,道在入室,全愛體仁,慕上善以進德;若斯人也,含沖和而納疾,履信順而夭年。此皆立功立德之舛變,疑嫌之所以生也。」——慧遠大師《三報論》

這就來探討世間人為什麼懷疑這種善惡因果報應規律存在的兩個現象。在世間確實有行善積德的人,往往各種災禍、災殃還集中在他身上;有一種很兇惡的小人、惡人反而得到了好的結果。那這個怎麼解釋?這個現象如果你在一世因果裡面討論,是說不清楚的;但是這個事情放在三世因果來看,是能解釋通的。

唯識宗講異熟果,你是一個善人,今生的善業雖然做了,但是現在還沒有體現出來,那是在你來生或者後生裡面才能顯發出來;但一個善人今生遭受的不如意的情況,這是你前世的惡因提前成熟了——前世的或者前多少世的,這就叫異熟果。一個行善的人反而遭到禍殃,一個造妖孽的人反而得到福報:由於他不了解異熟因果的關係,所以就產生了一個似乎有道理的懷疑——「疑似之嫌」。但是這種懷疑如果你在一個三世的層面去看,就不會去懷疑它;由於不了解三世,所以他的懷疑就成立了。

為什麼他覺得成立呢?那古往今來這方面的現象很多。有立大志真的是兼濟天下的人,他要匡扶君主,要拯救這個時代的弊端,要以大道來接濟蒼生,他自己的行為也確實非常嚴格地按照聖賢的標準去做,志在三不朽的建功立業。那這樣的人他的發心、他的行為都很好,但是往往他的事業不能成功——「大業中傾」,中途就給失敗了。一失敗,因為這種人有大的氣魄,當然也會在朝中、野外得罪一些人,於是大家攻擊的目標都在他身上,那麼這個災殃頓然集在他身上去,那就是他的善因反而得到了一個惡果了,這是一種。

還有一種,他並沒什麼志向,在那種簡陋的屋子裡面——「衡門」就是用橫木為門——在那裡苟且偷生,在世間也庸庸碌碌,生活上也不追求很大的享受,安步為車,這種人倒是逍遙自在,快快樂樂地度過一生。這種人雖然沒有志向,庸碌,但是他知足常樂,他的幸福指數很高,所以一生也沒有什麼大災大難,有時候還會有點小小的驚喜,那這個小小驚喜他容易滿足。世間就有這樣的一些交替出現的複雜情況,這對於善惡因果報應的這種法度原則是不是有乖違呢?這是第一個懷疑。

第二個懷疑,或者還有更有道德的人,「名冠四科」,就是詩、書、禮、樂這四科他都是造詣精深,很有知名度;如果他是修道,「道在入室」,修道還登堂入室,造奇精深這樣的水平——有道;然後有那種博愛的精神——四海之內皆兄弟,博施濟眾了,一切都依仁愛的原則行事了;一切都是仰慕最高的善來約束自己,來進徳修道。那這樣的大善人——「若斯人也」,含攝著這樣的沖和——泰和的道氣反而得了重病,行履這樣的信義、孝順而夭折——不得長壽。前面立功沒有得到好處,立德也沒有什麼好的結果,這種「舛變」——這種因果錯位的變異,常常會有。

司馬遷寫《史記》也常常會感慨:伯夷、叔齊這麼仁義的二個人,竟然是餓死在首陽山;顏回這個安貧守道的人,卻竟然四十一歲就死了;像比幹這樣的忠臣被剖心了,這有什麼善報呀;然而惡人像莊子講的大盜盜跖,率領九千人攻城、越貨,而竟然得到高壽了。他常常會對這些產生很大的質疑,這就是「疑嫌之所以生也」。自古以來立功、立德的人不一定得到好的結果,於是他就懷疑了:善惡因果報應規律存在的合理性。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外在的火是惹不起的,只能離開

問: 佛陀在火宅喻中並沒有提出消滅火的方法,而是要我...

不向此生生淨土,投胎一錯悔時難

委骸回視積如山,別淚翻成四海瀾; 世界到頭終有壞,人...

春節是吉祥的節日,應以皆大歡喜的方式來慶祝

在這新春佳節之際,大地上人們喜氣洋溢。為了慶祝春節...

佈施的人才是受益的人

種佈施的善因,才能夠得到富裕的福報。從因果規律來分...

沒有僧寶,二寶居士能獨立存在嗎

三寶,即佛寶、法寶、僧寶。二寶居士就是指信佛、信法...

餓鬼道之苦

看第二個。餓鬼的苦,我們看這個飢渴寒熱,刀杖驅逼之...

佛門禮儀簡要問答

問:天還沒亮,寺院就打板了,必須這麼早起床嗎? 雲...

若年輕時就信佛,是否會與生活和事業發生牴觸

問: 很多人認為,信仰只是為了尋找死後的歸宿。若年...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讚

普賢菩薩行願讚...

【大藏經】教觀綱宗

教觀綱宗 (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長幅難看。今添四...

【大藏經】淨土五經日誦集要(淨宗早晚課)

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

只要平時念過佛,今生一定就能往生嗎

問: 現在外面有些助念小組說:只要平時念過佛,就坐...

如何看待人間佛教與淨土法門的關係

問: 如何看待人間佛教與淨土法門的關係? 大安法師答...

未成佛前,要先結人緣

佛能不能度眾生,眾生能不能被度,這其中的關鍵就是看...

極樂世界離開了八苦

我們展開的生命是在分段生死當中。你看分,分是分限的...

修淨土後不讀其他經律這樣對嗎

弘法宜持論公允,理事圓融,不可偏執,不可意氣用事。...

虛雲老和尚的「大乘三大部」

修行首重見地。確立圓滿的見地,是修行的第一步。這第...

【推薦】在生活中積累福報原來可以這麼簡單

依報隨著正報轉,如果有十朵花,那就只會吸引十隻蝴蝶...

人貴有自知之明

春秋時期,在齊國有一位被公認的美男子,別人都叫他徐...

信力不夠,心就容易散亂

問: 請教法師,現在念經持咒持名號,均是散亂心,心口...

生病後醫治效果不明顯,如何才能好

問: 我得皮膚病多年,多方醫治效果不明顯。現在吃淨...

聞過即怒

人人皆有自尊心,也是最愛面子的動物。就算一個癡癡呆...

世俗人為了面子,很容易造惡業

修行以後,不要貪面子,世俗人為了面子,很容易造惡業...

看到他人不好,實際是心不清淨

看到他人不好,實際上是自己的心不清淨。就像一塊髒兮...

持名念佛在四種念佛中最為殊妙

念佛一法當中又有多門。這多門就是講有四種念佛,再加...

普陀山的和尚說普陀山的事兒--韋馱菩薩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我們來到普陀山,不管每一座寺院...

見別人殺生無法救護,該怎麼辦

問: 見別人殺生,雖想救護,但力不從心,該怎麼辦?...

【佛教詞典】聲論

指計執「聲為常住」之主張。又稱聲常住論、聲論師。為...

【佛教詞典】唐大和上東征傳

全一卷。日僧元開撰。又作唐鑒真過海大師東征傳、東征...

【視頻】淨界法師《兩位老法師往生的公案》

淨界法師《兩位老法師往生的公案》

【視頻】行善與戒淫

行善與戒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