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印光大師文章

在家庭工作中修行

汝上有老母,下有眷屬,當以勤心照顧店舖為事。所言修持,...

天豈有厚於彼,而薄於此之命令乎

【原文】 人每謂現生所享受苦樂吉凶者為命,謂天所命令,...

陽間誤殺雞,陰間有記錄

【原文】 若事事皆一時即了,則便成無因無果之斷滅深坑。...

印光大師講《金剛經》感應故事

唐貞觀五年,有隆州巴西縣,令狐元軌者,敬信佛法。欲寫法...

勸持《阿彌陀經》

求其文簡義豐,詞約理富,三根普被,九界同遵,下手易而成...

賢愚壽夭,富貴貧賤,皆可自作主宰

【原文】 修德有順有逆。順性而修,愈修愈近。修極而徹證...

字體潦草易誤事

【原文】 書信一事,關係甚重。若常用草體,或成習慣,久...

凡做大事的人,於小事決不肯輕忽

【原文】 當一切時,小心勤慎。且莫學說大話,不認真用心...

印光大師提出的臨終三要

第一個,我們到臨終者的面前,第一件事情善巧開導安慰,以...

念佛人為何還會遭遇車禍

近日,有位初學佛的賈居士講述了一件事。最初帶領賈居士學...

萬境本閑,唯心自鬧

【原文】 人苦日在煩惱中,尚不知是煩惱;若知是煩惱,則...

若得重病勢難痊癒者,應勸彼念佛求生西方

其有父母兄弟,及諸眷屬,若得重病,勢難痊癒者,宜發孝順...

印光大師的棒喝教學

德山棒,臨濟喝,開創了禪宗宗師的棒喝教學法。臨濟義玄禪...

欲利人,先須克己

【原文】 堂名大義,已為宣示。然欲利人,先須克己。倘言...

不可用通途教理,衡量淨土法門

修持法門有二種不同,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斷惑證真,了...

略釋天台六即義

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契理契機,至頓至圓,洵為...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第四講 第五講 第六講 第七講...

抱著慚愧二字,可作入聖階梯

印祖有一筆名常慚,一生自稱常慚愧僧。 常思己過,對不起...

富貴使人迷惑,有權力還不變初心的能有幾人

【原文】 有權力者,救人救世則易,害人害世亦易。若以害...

吃素念佛之人為什麼也會遭受苦難

問: 今有一疑問,請求老法師慈悲開示。弟子吃素念佛,已...

每日的功課都應迴向法界眾生

【原文】 每日功課迴向,一一當與法界眾生。若此功課為此...

憶佛念佛,實得道之捷徑

【原文】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綱宗。憶佛念佛,實得道之捷...

隨心造業,隨心轉業

【原文】: 古今人不知隨心造業隨心轉業之義。多少大聰明...

天下萬事,都有一定的法理

【原文】 律藏不許未受戒者看,一則恐其未明遠理之人,見...

若能作不淨觀,慾火當下冰消瓦解

古時候,長安百姓熱衷斗蛐蛐。有三名年少英俊的兄弟,在一...

雖讀大乘經典,仍以念佛為正行

在家閑居,當以淨土法門,為雙親認真講說,俾生正信以得往...

有人妄稱自己是古佛再來可信嗎

自古高僧,無論是古佛再來,還是菩薩示現,都以凡夫自居,...

泛泛然念佛,則功過不相敵

【原文】 今之世道,乃患難世道。雖曰念佛能滅宿業,然須...

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及普門的含義

名觀世音者,以菩薩因中由觀聞性而證圓通,果上由觀眾生稱...

念佛人一有此心,便無往生之分

凡誦經、持咒、禮拜、懺悔,及救災、濟貧,種種慈善功德,...

什麼樣的人不能皈依佛門

【原文】 凡皈依者,必須志誠懇切,修持淨土法門。若仍用...

念佛的利益超過拜懺水陸太多了

【原文】 至於保病薦亡,今人率以誦經拜懺做水陸為事。光...

真能這樣做,決定可生西方極樂

印光大師對葉福備居士說:你父親既然已經同意你出家,你就...

居士對待僧人的「十六字訣」

原文: 來書發明普敬僧尼,此理此事,實為至當。然教兒輩...

淨土經論擷要

彌陀因地 《無量壽經》云:過去久遠劫前,有佛出世,名曰...

境遇不好,應當退一步來想

世相無常,誠可嘆悼 相見以來,忽然已經有六年了。不但歲...

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畫傳

一、少年闢佛,醒悟出家 印光大師(公元1861-194...

只要真信切願必定往生

【原文】 如來憫念眾生自力了脫之難,於是特開一信願念佛...

因小拂逆便生瞋恚,豈非自小其量

【原文】 我若因小拂逆,便生瞋恚。豈非自小其量,自喪其...

淨土法門,超勝一切法門者

自力何可與佛力並論乎?當今之人,欲於現生了生死大事者,...

念佛放光是何種境界

念佛發光,乃屬魔境。勿以為是,久則自息。當教彼一心念佛...

念佛是要大聲念,還是要小聲默念

【原文】 念佛宜小聲念念,默念念,不可一味大聲著力念。...

火裡蓮花,女中丈夫

【女人但當篤修淨業,專持佛號。果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

【原文】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須主助分明,則助亦...

《印公畫傳》紀念印光大師往生八十週年

公元1861年清咸豐十一年農曆十二月十二日辰時,大師生...

常有不如法的境界出現是什麼原因

所言常有境界,當是未曾真實攝心,但只做場面行持之所致。...

除念佛求接引外,不令起一雜念

原文: 聞有貴恙,想日見痊癒矣。世間不明理之人,一有病...

【推薦】印光大師對老年人的勸誡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

生死苦海,非念佛莫出離

【原文】: 娑婆世界,以音聲作佛事,生死苦海,非念佛莫...

具此三福,則淨業大成,往生上品

戒定慧三學,為學佛及修淨業者之根本,而戒尤為要,故《觀...

十念記數念佛方法

光近來得一攝心念佛方法,若已成片,固不須此。若未成片,...

狗要吃屎理他做甚,魔力強勢不要爭鋒

至於某某外道,所偽造之書,吾人只好任彼所為,各行各道。...

蕅益大師為何勸人夜禮觀音

【原文】 靈峰之勸人夜禮觀音,不可死執,便謂定須夜禮。...

印光大師痛斥弟子少管閑事

馬契西居士對佛法深信不疑,對印光大師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習氣少一分,即工夫進一分

原文: 修行之要,在於對治煩惱習氣。習氣少一分,即工夫...

超薦父母,當發真實之心

原文: 佛法真利益,唯恭敬至誠者,能得其全。其餘則隨其...

供養父母功德,與供養一生補處菩薩功德等

原文: 經云,供養父母功德,與供養一生補處菩薩功德等。...

學習《印祖文鈔》的重要性

好,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大家都是念佛,期同往生西方...

以吃菜為殺生,是不按道理之邪說

原文: 戒律之不傷一草,則不許吃菜,以吃菜為殺生,此種...

若現生竭誠盡敬,則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原文: 吾常曰,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

不肯認真專修淨業,總由宿世善根淺薄

原文: 今見好心出家在家四眾,多是好高務遠,不肯認真專...

萬修萬人去是有前提的

佛於往劫,發大誓願,攝受眾生,如母憶子。眾生果能如子憶...

斷疑生信—印祖講故事

( 第一講) 好,各位有緣,南無阿彌陀佛。 斷疑生信,...

俯提劣機曲護初心,唯此法門最為第一

原文: 倘惑業未盡,道果未成。縱有修持,不能自主。久經...

至誠念佛可以轉業

原文: 又學道之人,凡遇種種不如意事,只可向道上會。逆...

虔念觀音聖號,化除刀兵厄

印祖當年還請許止淨居士,專門編了一本《觀世音菩薩本跡感...

印祖念佛治眼疾

印祖說他剛出家的時候,在做照客的時候,不是六月初六要曬...

專靠地理,不如專靠心德

【原文】 吾人是生死凡夫,不可瞎造謠言。己所知者,不可...

三業不清淨,念佛就沒有功德嗎

【原文】 則從此以後,當兢兢自守,凡有不好的念頭一起,...

印光大師開示:佛弟子應如何祭祀祖先

中國傳統文化裡每年一度的清明節,佛弟子應如何祭祀祖先?...

大善人要做大善事,障礙別人實際是障礙自己

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力能為者,認真為之。 不能為者...

社會困亂之時,正是布施的好時機

印祖第三天開示,重要內容講得差不多時,就談了一下當時內...

凡念佛人,但宜至誠懇切,一心正念

原文: 凡念佛人,但宜至誠懇切,一心正念。絕不妄想見佛...

唯念佛一法,最為方便

原文: 念佛一法,乃背塵合覺,返本歸元之第一妙法。於在...

因果重重迭迭沒有窮盡

關於因果,疑惑的人還真不少,周頌堯居士請教大師說:弟子...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由於鄰居家著火,火勢蔓延,衛錦洲居士家也被毀於一旦,他...

能戒房事,則病少多矣

近人多生肺病,光頗不以為然。後世人業重,情竇早開。十一...

善用心者,困苦艱難皆為解脫之本

人生世間,禍福互相倚伏。唯視當人之用心何如耳。 善用心...

應怎樣對治瘟疫和流行病

1、瘟疫和流行病乃共惡業感召 瘟疫和流行病,乃是眾生的...

現生可以了生死者,唯有淨土一門

原文: 須知佛法法門無量,修之及極,皆可以了生脫死。而...

無論何等根性,均可了生脫死,以仗佛力故

原文: 若真知佛力,自力之優劣,則斷不至猶執著於唯究自...

欲報父母恩,應當一心念佛,代父母懺悔業障

汝兄立田,天姿甚好,惜其未學。然已大半輩子過了,無可成...

念佛閉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

原文: 念佛閉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但眼...

一代高僧印​光大師的傳奇一生

印光法師(1861~1940),法名聖量,字印光,自稱...

妄想起時,只一個不理

文鈔原文: 妄想起時,只一個不理,便不會妄上生妄。譬如...

盲聾瘖啞可以往生嗎

文鈔原文: 凡有心者,皆堪作佛。何得謂盲聾瘖啞不得往生...

如何教導妻子修行

原文: 娑婆世界,是一大冶洪爐。能受得烹煉,則非世界中...

把功德迴向給法界眾生,這也是一種法施

令慈年邁,光若不說此弊,汝後會以盡孝之心,阻親往生。 ...

求人天福報,只得來生癡福而已

況福峻臨終正念昭彰,作問訊、頂禮等相。 就是福峻這個女...

能為一切眾生迴向,即與佛菩提誓願相合

汝母去得甚好,就是你母親走的很好啊,此殆汝母往昔善根,...

居心可以質鬼神,作事決不昧天理

平時侃侃鑿鑿,與人說因果報應,生死輪迴,並念佛了生死之...

臨終時心裡除佛號外,不使有別的念頭

所有存款,為防養老者,亦須交與孫子。即田地契志等,亦須...

病不見愈,乃轉重報後報為現報輕報

接下來一段呢是《示重報輕受及如法治喪》,就是開示的這個...

不能往生西方,則所作有益之事,完全成了世間福報

既不能生西方,則汝一生守節念佛,及所作種種有益之事,完...

《臨終三要》的重要開示

《臨終三要》,這個是印光大師很重要的開示:第一個,善巧...

宏海法師:印祖文鈔——一函遍復

(第一講) 我們尊敬的化通長老慈悲,真常法師慈悲,各位...

居士是否可以在佛前自受五戒

在家女人如果家裡經濟寬裕,身體自己又能做主,到附近的寺...

臨命終時貪心是不可取的

若心中見識小,捨不得賑災,亦須分與女兒、孫媳、孫女等。...

【推薦】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豈有不救苦厄之事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豈有不救苦厄之事。觀音菩薩隨機示導,...

敬佛第一,怎樣才算是敬佛

威儀門第一個就是敬佛,怎樣敬佛?我怎麼怎樣做,才能表現...

現在雖很強健,但要做死了想

現在雖很強健,就要做就要死了想。 那個意思是,雖然咱們...

這個榮耀,又有什麼能再超過呢

原文: 蓮之為物,雖出淤泥,體常清淨。人能一切不著,樂...

教育子女應當從根本上著手

原文: 教子女當於根本上著手。所謂根本者,即孝親濟眾,...

末世眾生仗自力斷惑證真,甚難甚難

原文: 接手書,知居士有向上志。然未知法門所以,及與時...

淨土行人勿定往生時間

欲年內往生,此見不可執著,執則成病,或致魔事。 那個意...

臨終俱宜念佛以助

原文: 人之臨終,只可念佛,不宜持咒。以念佛令彼聽,彼...

如何看待念佛中出現的種種境界

有居士在拜佛時身體震動,又見到黑暗中有光晃動。大師提醒...

末世眾生依淨土法門,決定可了生脫死

原文: 若欲此生親得實益,當依淨土法門,信願念佛,求生...

念佛人臨命終時,該怎樣面對病苦死亡

今天我們講的是《臨終切要》,《臨終切要》呀,就是講念佛...

發菩提心方能消宿業

今之世道,乃患難世道,雖曰念佛能滅宿業,然鬚生大慚愧,...

患難不必求鬼神

邪魔外道有一種非常蠱惑人的方法,就是他給你消災,給你免...

在公門修行,不專指誦經持咒念佛而已

原文: 所言公門修行,不專指誦經持咒念佛而已。必須盡己...

讀誦哪一部佛經最好

下一篇叫至誠持經。就是志誠的讀誦經典,汝問何經最好。他...

凡修行人,心要有主宰

又凡修行人,要心有主宰。見好境界,不生歡喜,見不好境界...

【推薦】只要能至心念佛,病沒有不痊癒的

原文: 身乃招苦之本,厭乃得樂之基。宿因厚而現善濃,則...

素食者滋養身體的方法

原文: 先後天衰弱,當以善於保養為事。若欲靠食物滋養,...

娑婆世界的苦,一刻也住不下去

原文: 娑婆之苦,不可一朝居。當通身放下,一心念佛。並...

地藏菩薩誓願宏深,常居幽冥界救拔地獄眾生

原文: 地藏菩薩,誓願宏深。雖則久已證窮法性,而復不住...

女人學佛須知

念佛人想要往生淨土,首先要對治自己的煩惱習氣。佛經多處...

【推薦】全家人往生西方,成為真正的淨土眷屬

陳性良,字錫周,是印光法師的在家弟子,與印光法師因緣甚...

善用心者,即可以苦為樂,以禍為福

原文: 然苦樂禍福,本無一定。善用心者,即可以苦為樂,...

末法時世,邪魔外道不勝其多

末法時世,邪魔外道不勝其多。此韓魔子,不問彼之如何修持...

未得一心前,不萌見佛之念

於未得一心前,斷斷(絕對)不萌見佛之念。能得一心,則心...

貢高我慢之心,易招來宿世怨家對頭

原文: 喻如一人,小有才,亦小有修持,心中便覺得我很高...

攝受之力與念佛之誠

如來一代所說一切法門,雖則大,小,頓,漸不同,權,實,...

一代高僧中的典範--弘一大師

我們都常講到說,出家為僧,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外一個...

切不可令其常常如是,否則必著悲魔

原文: 學佛之人,一舉一動,皆須留心。至於念佛,必須志...

念佛之人,當存即得往生之心

原文: 念佛之人,當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報滿,亦只可...

【圖】孫母林夫人事實發隱

林夫人是孫慶澤的母親,宿世即種植德行,天性貞淑賢惠。她...

凡諸經籍,應如法供養

凡諸經籍,應如法供養 這個經書或這個論藏啊等等,都是能...

初心念佛,誰能無有妄念

原文: 初心念佛,未到親證三昧之時,誰能無有妄念?所貴...

每個人進入佛門都各有因緣

原文: 人之入道,各有因緣。近來甘肅一弟子,名鄭哲侯,...

民國高僧諦閑法師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給大家介紹了這麼多的淨土祖師,幾乎都...

念佛攝心的方法

原文: 至於念佛,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攝心...

念佛心不夠懇切的原因

原文: 念佛,心不歸一,由於生死心不切。若作將被水沖火...

「念」字,萬萬不可加口

原文: 佛念字,萬萬不可加口。許多人皆作念,則失義之至...

半日學解,半日學行

汝於淨土修法,尚未了了。這意思是說,你對淨土法門不是完...

天天聽佛號,也有大功德

無錫念佛的人逐漸增多。有個人燒得一手好素齋,凡是有打佛...

「息諸緣務,一心行道」這個非常重要

先看總說,師修淨土,久而彌篤。這是一個總說,印光大師修...

淨業者如何處理專修與圓修的關係

修行唯隨己身份而立功課,非可執一以論。但決定不可不依信...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原文】 觀經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凡憶佛,念佛,觀...

宏海法師:宗教不宜混濫論

(第一講) 各位聞思講堂蓮池海會的同修們,大家晚上吉祥...

隨分隨力,至心持念彌陀聖號

原文: 從此隨分隨力,至心持念阿彌陀佛聖號。無論語默動...

民國四大高僧之印光大師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我們如果上點歲數,在農村生活過、縣...

凡人當病苦時,作退一步想

原文: 凡人當病苦時,作退一步想,則安樂無量,近來兵火...

臥床默念佛號會有罪過嗎

原文: 臥室若不潔,可將佛像供於淨室,日請來熟視一二次...

觀音菩薩久已成佛,以悲心現九法界身

原文: 觀音菩薩,久已成佛,特以慈悲心切,現九法界身,...

風水師的話可作為依循的準則嗎

原文: 堪輿家言,何可為準。若如所說,則富貴之人,永遠...

念佛求生西方,不可發來生之願

原文: 淨土法門,以深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不可發來生及...

殺業之結,唯食肉最為酷烈

原文: 曠觀古今,治時少而亂時多,縱令大治,亦不過百數...

患難中應持聖號,自然有不思議的轉移

原文: 接手書,不勝傷時之感,十餘年來,天災人禍,相繼...

念佛需恭行,切忌好高騖遠

現在的人好高騖遠,有點小聰明,就忙著參禪、學相宗、修密...

重修東關橋觀音靈感記

福建省永春縣,山川秀麗,民風淳樸,自古被稱為世外桃源。...

錯失西方的「高僧」

悟開法師宿世善根深厚,然而好勝心切,志在參禪,藐視淨土...

淨土法門為諸法之歸宿

原文: 淨土法門,為諸法之歸宿。猶如大海,盡世間所有江...

【推薦】熱心公益皈依佛法的他,為何卻痛失愛子

接到了你寫給明道法師的信,悉知你的第三子,年紀才二十歲...

人有實德,天必有奇報

乾隆辛巳年間,河南省境內黃河決堤,陸地水深一丈多(約為...

不能往生的錯誤方式,一定要注意

有行無信願,不能往生。有信願無行,亦不能往生。(與陳錫...

念佛後該如何迴向

念佛迴向,不可偏廢,迴向即信願之發於口者。然迴向祗宜於...

一心念佛,是為自己要事

原文 昨接守良書,知汝母求生之心,尚未實發,病中且勿提...

念佛這件事,所求都能如願

原文: 念佛一事,所求皆得。為現在椿萱求福壽,為過去祖...

印祖告訴我們家裡怎麼恆吉祥

念佛之人,當吃長素。如或不能,當持六齋,或十齋(初八、...

以言教者訟,以身教者從

原文: 女人家第一功德, 在孝翁姑, 相夫教子。既為佛...

念佛須善發心者,心為修持之主

原文: 念佛須善發心者,心為修持之主。心若與四宏誓願合...

專一禮阿彌陀佛,為專精一致

原文: 專一禮阿彌陀佛,為專精一致。且勿謂緣想一佛,不...

真心廓徹靈通,與諸佛了無有異

原文: 夫心者,即寂即照,不生不滅,廓徹靈通,圓融活潑...

在這個時節世道,只可自守本分

原文: 當此時世,只可自守本分。其喪心病狂者,任彼所為...

死固人所皆有,但不得有求死之著心

原文: 汝言隨時隨地,得死便死之話。亦是求生之本,亦是...

古今聰明人一大可憐可憫之事

原文: 若不注重躬行,只期多知多見,必至矜己傲物,排因...

高登極樂,方為最上脫苦之道

原文: 然在凡夫地,未斷惑業,縱生人天,終非究竟安隱之...

觀音菩薩德最優,正法名佛久證修

觀音菩薩德最優,正法名佛久證修。 浩浩宏恩被沙界,巍巍...

【推薦】印光大師畫傳

印光大師畫傳 (1) 地靈人傑 地靈人傑 祖師出生...

慚愧為入道之初步

原文: 當生大感激,生大慚愧。慚愧心生,邪僻心滅。慚愧...

這個法門看似平常無奇,利益卻不可思議

原文: 若大通家,則禪淨雙修,而必以淨土為主。若普通人...

怎樣念佛才算真正修淨土之人

原文: 又近世之人,多務虛名,不修實行。口雖念佛,心與...

念佛欲得一心,鬚髮真實心為生死

原文: 念佛欲得一心,發真實心,為了生死,不為得世人謂...

劫難之中當如何來修持

原文: 今之時,是何時也。南北相攻,中外相敵。三四年來...

淨業正因,以慈心不殺為第一

原文: 淨業正因,以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為第一。食肉之人...

人在少年,最難克制的是情慾

原文: 人之少年,最難制者為情慾。今之世道,專以導欲誨...

發心念佛求生西方,七寶池中即生一朵蓮花

原文: 夫眾生之心,與阿彌陀佛之心,覿體相同,若以信願...

不廢居家業,而兼修出世法

原文: 不廢居家業,而兼修出世法。雖似平常無奇,而其利...

淨土法門的易行和利益體現在哪裡

原文: 須知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乃佛法中之特別法門。三...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白話文

(曾琦雲 譯註) 《印光大師說淨土》譯註的印光大師的文...

【推薦】《印光法師嘉言錄》白話文

(印光大師著;圓濤法師白話譯) [封一題詞] 宣講因果...

善人念佛求生西方,決定臨終即得往生

原文: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僕忠...

妄想之心週遍天地,卻不知專心念佛

原文: 汝妄想之心,遍天遍地,不知息心念佛。所謂向外馳...

「心與佛合」才是真正的善人

念佛之人,必須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之境界如何

原文: 既得往生,則蓮華化生,無有生苦。純童男相,壽等...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何含義

原文: 《觀無量壽佛經》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作佛者...

情慾如水,因果輪迴如堤壩

原文: 譬如長江大河,由有堤圩,故不橫流。人情如水,三...

怎樣理解娑婆一大劫,極樂一晝夜

原文: 娑婆一大劫,極樂一晝夜,此顯示極樂時間耳。至雲...

若修念佛,則實為穩當之極

原文: 汝之性情,每好作無謂之話說。汝家不充裕,兼有老...

這樣去念佛,即使墮於惡道也能往生

原文: 汝繼祖母柴老太夫人事,已忘記。汝果真發孝心,即...

知有彌陀聖號,亦為不可思議之善根

原文: 不但此也,即絕無信願,絕不修持,知有彌陀聖號,...

二六時中該怎麼念佛

朝暮於佛前禮拜持誦,隨自身閑忙,立一課程。此外,則行,...

為何要學習印光法師文鈔

一、是淨土論典中最佳著作之一 一來我們一直在專學專修淨...

他在炮火中安然念佛

日軍戰機轟炸恩施縣城,恩施法院院長黃曉浦居士(法名德宏...

念佛人可以求早點往生嗎

念佛之人,不復作生死業,然宿業未盡,何能即得往生。 若...

印光大師談應對災難法語

即災殃翻為善導,轉熱惱直下清涼 (因鄰火延燒,物屋一空...

印光大師在報國寺閉關的故事

面對佛教衰微、人倫敗壞,天災人禍頻繁,人民水深火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