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全部文章(第1頁)  【隨機推薦】

心出家的圓融法師以禮佛念佛為終身的修持

圓融法師的往生故事...

哭有什麼用,認真念佛才是

遂欽比丘尼的往生故事...

妄想加上業力,才會產生輪迴的力量

行。行是造作義。即依過去之無明煩惱,發動身語意三業,而...

厭離娑婆標準在哪裡

一個人到晚年,說是修淨土宗要帶業往生,帶業往生當然你要...

苦的定義就是逼迫,它來自三個方向

我們先看第一個示相。什麼是苦呢?我們先知道,這個苦的定...

為什麼會產生魔境

這以下第二段就正式說明致魔的因緣。這當中有兩段。先看第...

一切眾生,禍從口出

有這樣一則寓言:從前,有一匹自視甚高的千里馬和一頭默默...

如何理解「人成即佛成」

問: 請教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

如何辨別假和尚

問: 當前有個現象,許多出家人不用心誦經弘法,而去專注...

佛教是否應該與時俱進,摒棄一些非科學的成分

問: 請你談一下,在當代自然科學極大發展,人類理性普遍...

如何看待緣起性空與道德訓誡之間的關係

問: 如何看待佛教教義中的緣起空等教義,與世尊教導我們...

念念都想表演給別人看,你是在做一個演員嗎

問: 法師,有的預知時至要往生,佛友助念了七天,但幾次...

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是最愚癡的行為

問: 人的容忍量有其極限,如果對方經過重複糾正還無法改...

念佛行人一定要有孝心

問: 如何激發一個人的孝心? 大安法師答: 孝心是做人...

我們的果報是怎麼受用的

這個地方的識變,前面我們比較偏重在造業這一塊,這個地方...

為什麼楞嚴咒一定要用心去持

佛陀在講楞嚴咒之前,他把楞嚴咒的一個持誦的方法,跟它的...

一切善法,欲為其本

以微少善根,成就廣大功德,故名方便。 說我們這一念的身...

打坐完有這兩點需要注意

前面是講調心調息,現在看調身。 然後微微動身,次動肩膊...

念佛時妄想紛飛,該怎麼辦

問: 我念佛時妄想紛飛,都是對世間的貪瞋癡,想清淨就是...

善根福德因緣,究竟指的是什麼

問: 經裡佛說善根福德因緣,究竟指的是什麼?為何有師兄...

「十念記數法」與「都攝六根」

問: 印光大師的十念法即是從一念到十、再從一念到十,直...

拜佛和拜舍利有沒有差別

問: 師父剛剛講到這個舍利,我就想到幾個月以前,這個佛...

舍利弗侍者的宿世因果

我們相信了佛法的人,也就是相信善惡果報,相信了善惡果報...

果報有哪五種

前面我們談到這個業力,包括名言種子,包括業種子,這兩個...

這個心一動,身體也就會隨著而動

何等是浮相?若坐時,心好飄動,身亦不安,念外異緣,此是...

初入禪調三事的方法

其定心亦有寬急之相。定心急病相者,由坐中攝心用念,因此...

觀心是成佛的捷徑,觀心時有十個重點

第二個是重點,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一心即假觀。這個假...

【佛學漫畫】娑婆世界最受歡迎的菩薩--觀世音菩薩

娑婆世界最受歡迎的菩薩--觀世音菩薩...

真正的大福德資糧是靠繼承得來的

淨土法門是大乘終極之門,確實大乘小乘不可同日而語。這個...

散心稱名,能否除罪?能否往生?

問:散心稱名,亦除罪否。 說這散心能不能除罪呢?你說不...

觀此粉飾身,瘡傷一堆骨,疾病多思惟,絕非常存者

學習四念處,觀身不淨這很容易懂,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

刻薄的人,容易有障礙有壓力

一般自力的佛土有四種: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無障...

有什麼東西,跑得比烏龜還慢呢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天,佛陀帶了諸位比丘到處游化,走到了...

主導我們生命升沉的兩個因素

楞嚴經講生命的緣起,主要的思想就是講到真如緣起。當然,...

修行最大的忌諱就是亂動

當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它對我們身心世界最大的...

每一個眾生都愛護他的生命

是人自不殺生,教人不殺,讚不殺生法,亦歡喜讚歎不殺生者...

如何策發自己不生退心

問: 學佛三年佛在天邊,這誠然是古德對後世學者之警語,...

因果相續經過哪三個階段呢

是故由賴耶種子,生起諸法之現行,復由現行熏成種子,如是...

智者大師把第六意識分成四種情況

第六意識它有自身的問題,也有內外的問題。我們談談它內外...

流轉三界中,到底是誰在流轉

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有一段開示,他說:宇宙無非旅泊。...

極樂世界光明所蘊藏的功德藏

極樂世界的光明,一個是淨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這是讚歎...

對明天,我們永遠沒有安全感

我們凡夫呢?是生滅變化,虛偽無主。變化不可怕哦,生滅的...

「人無我」與「法無我」

一切法無我,我人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第一是一切法。如果...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的說法是謬誤嗎

問: 現在有人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的說法是謬誤的。這種...

有堅定的信願很難,如何才能堅定地走下去

問: 我是因癔病進入佛門,我想真心地請教,有堅定的信願...

這個境界好還是先前境界好

問: 我在以前修行時,頭腦中經常出現讀經、背經和睡中念...

獨孤皇后的成就秘訣

獨孤皇后的成就秘訣...

安住佛號之人,命運由自己掌握

安住佛號之人,命運由自己掌握...

彌陀是報佛,極樂是報土

道綽大師直接提出來說極樂世界決定是報土,阿彌陀佛決定是...

為什麼人的福報享用有這麼多的差別相

人的福報享用有兩種情況,一個叫有果無用,一個叫無果有用...

有志於修行者,一定要注意飲食

古德說:身安則道隆。飲食會影響我們的根身,心識依止根身...

這個虛空是從什麼地方來的

這以下我們就從這個地方去追究這個虛空是從什麼地方來。征...

把順逆境界轉成真如本性的歷練

《法華經》認為,你應該是歷事煉心,把順逆的境界轉成真如...

菩薩戒的淫戒,是否動念就破戒

問: 菩薩戒裡面其中有一條淫戒,是否動念就破戒?請開示...

想好好修行,但是家庭放不下怎麼辦

問: 兩個孩子特別頑皮,常常我為此生氣,打他們、罵他們...

「前念不生,後念不滅」是什麼含義

問: 六祖大師曾講過一句前念不生,後念不滅的含義,前念...

【佛學漫畫】佛陀為眾生開的吉祥方子

佛說吉祥經...

能不能往生靠的是信願

問: 當下凡夫業力深重,日常念佛功夫盡力精進,如臨終功...

每日至誠拜佛對往生的意義

問: 每日至誠拜佛對往生的意義? 大安法師答: 拜佛是...

能行即是佛,就不用念佛了嗎

問: 經常有人說能行即是佛,何須念?做的好,不用念,可...

世多謂參禪便為有禪,念佛便為有淨土

世多謂參禪便為有禪,念佛便為有淨土。非但不知禪淨,兼亦...

古代的聖賢都到哪裡去了

那麼,我們看它虛空的相狀跟作用是怎麼出來的。 隨眾生心...

女性修行應該注意什麼

佛教經文上也說過厭離女身,佛子也知道摩登伽女害得阿難破...

跟佛陀結緣,這個非常重要

這個供佛它是怎麼樣,借事顯理。就是佛陀不在了,那佛陀慈...

兩個人同時佈施,為何差別那麼大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 這個是徹...

【佛學漫畫】悟靈法師引母往生、感化僧俗隨其念佛

悟靈法師的故事...

【佛學漫畫】生活中能不斷佛號,才是真正的功夫

冬瓜和尚的故事...

怨的相貌是什麼呢

我們從一念的清淨本性,怎麼就會有這麼多的因緣果報出現呢...

如果能明白所處的現前因緣,反而能在泥濘裡更好地綻放

可以跟大家說,除了淨土門,我們這個時代,大家都作為佛弟...

淨土宗的感應道交有兩種差別

我們淨土宗的修學,在大乘當中它最重要的一個特色,就是一...

你這個臨終正念非常脆弱,稍微一點風吹草動就被破壞了

我們以前在讀佛學院的時候,老法師很喜歡講一個公案。諸位...

是等皆以宿債畢酬,復形人道

阿難!是等皆以宿債畢酬,復形人道,皆無始來業計顛倒,相...

糾正別人的缺點,要先端正自己的行為

【原文】 瞎堂曰:學道之士,要先正其心,然後可以正己正...

一個人若無喜怒哀樂,與草木何異

問: 一個人若無喜怒哀樂,無情,與草木何異? 妙境法師...

對任何人都不要輕視

亦不墮聲聞、辟支佛地,你若受持、讀誦這個般若波羅蜜經,...

兩個有怨恨的人,一定是有親厚關係

不墮聲聞、辟支佛地;乃至阿耨多藐三菩提,常見諸佛,從一...

【佛學漫畫】佛家八吉祥的奧秘

佛家八吉祥的奧秘...

貧兒欲與富等財物喻

從前,有一個窮人,只有少量的財物。看見非常富有的人,心...

六欲天以男女的慾望來作指標

阿難!如是六天,形雖出動,心跡尚交,自此已還,名為欲界...

在對治煩惱時,這個觀念非常重要

是故當知,眼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首先,我們先...

只有一個人可以障礙你,猜猜那個人是誰?

楞嚴經說啊我們一個人都是哪,比如說我們一個人有很多障礙...

這個「想」對我們影響是很大的

我們今天每一個人都有五陰。從造業的功能而言,五陰當中對...

般若波羅蜜遠離一切苦惱衰病

復次,世尊!善男子、善女人聞是般若波羅蜜,受持、讀誦、...

臨命終時,你要心不顛倒

問: 師父!我還有一個問題,是淨土宗的問題。譬如說如果...

蚯蚓一個生命能變成兩個生命,這是為什麼

問: 這裡提到這個蚯蚓被切割成兩段,但是蚯蚓的兩半均能...

般若波羅蜜能消除一切業障

問: 釋迦牟尼佛曾示現(金槍)馬麥之報,說明定業不可轉...

平常的時候,就要訓練心不顛倒

問: 淨土法門主張這一生念佛求生西方淨土最穩當可靠,但...

臨命終為什麼能夠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

我們臨命終為什麼能夠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呢? 第一個、至...

我拜了三部楞嚴經,消了不少業

我以前在佛學院讀書的時候,還沒有遇到《彌陀要解》之前,...

臘月三十日到來如何抵對

古代有大德把修行功夫能不能過硬,在關鍵時刻能否發揮作用...

妄想的種類及其對治方法

昨天講到,做功夫時要掌握用心的要領,使功夫做得恰到好處...

怎麼知道你今生有價值呢

這個人天乘,其實《阿含經》裡面不是只有出世間的四諦十二...

生死由妄想所變現,而妄本無因

妄本無因 阿難!不斷三業,各各有私,因各各私,眾私同分...

持名念佛的四大要領

一、極樂彌陀皆係的的實有 極樂世界,為依報國土之名,確...

助念不是排山倒海念佛,而是讓他內心接受這句佛號

(一)衝擊式的念佛效果不好 念佛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臨終人...

念經念佛與念咒,多少有些不同

南謨薄伽伐帝,鞞殺社窶嚕,薜琉璃,缽喇婆,喝囉闍也,怛...

念佛人修行的三個次第

這個佛號的操作,是在一個什麼情況之下操作呢?我們在兩個...

【薦】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有這十種的功德

若人受持一佛名號者,現世當獲十種功德利益: 我們以下引...

凡是念佛的老和尚福報都特別大

阿彌陀佛這個名號,這個聲音,它就是所有阿彌陀佛的化身,...

惡口的人罵的是自己

佛陀的大弟子中,有一個駝驃比丘,是一位已經證得聖果的羅...

狐狸傲慢的啟示

我今天我再講一個故事聽聽。這個故事是這樣,有一個書生,...

五百世做狗這麼久,只有兩次吃飽飯

佛滅度後了,有一位大阿羅漢叫祇夜多阿羅漢,他是在北印度...

【佛學漫畫】生死關頭用什麼來抵擋業力

徹悟大師的往生故事...

【佛學漫畫】曾經做屠夫的罪業,怎樣才能徹底去除

一禪法師的往生故事...

壽命第一的薄拘羅尊者

薄拘羅尊者是長相很莊嚴,壽命第一,他活了一百六十歲。他...

遙聞諸聲音,而不壞耳根

虛雲老和尚在他的傳記裡面講一件事,我們可以知道他的修行...

一切滿眾生願的都可以稱之為藥

佛教裡邊有一部經典叫《藥師經》,講到藥和病的關係。具體...

在命濁中決定為無常所吞,電光火石措手不及

在命濁中決定為無常所吞,電光火石,措手不及。這還用說嗎...

彌陀名號是實相身

第三個偈頌,是法藏菩薩講:我到了成就佛道、佛果的時候,...

怎麼知道生死業力重不重

一個人怎麼知道你生死業力重?你看我們同樣念佛,有些人臨...

先破妄顯真,再提起佛號

其實這個一佛乘,最妙的地方在哪裡,諸位知道嗎?在臨終的...

七次往返諸天,最後一生覺悟成辟支佛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位很有名的護法,叫作須達長者,他是佛...

商那和修尊者的總持因緣

昔日,世尊游化到摩突羅國,見到一處蒼翠繁茂的山林,便問...

六識其實是一念心性當下具足的

我們看第七科,明藏性即識大性。這個藏性就是我們現前一念...

【薦】臨終前還的東西越多,走的時候就越輕鬆

切莫把十界的依他作本然。我們不要把十法界的因緣果報當作...

沒有聽到佛法,人生就不能解脫

佛陀告訴我們:一切修行人都要牢牢的記住,你步入修行的第...

十方國土中進食的方式多種多樣,不可思議

本品中舍利弗又打了一個妄想飯點到了,大家的午餐怎麼解決...

不正當的錢財是守不住的

我們講一個小故事,跟偷盜有關係的,大家體會一下。古時候...

往生有沒有徵兆

前幾個月,在蓮因學院齋戒會上這個課的時候,有一個老菩薩...

世間人很喜歡看熱鬧,最愛看你生氣

你要記住師父這句話:整天想要報復別人,你就先倒了,你的...

【薦】【佛教圖片】三十三觀音像

三十三觀音像...

【佛教圖片】三十三觀音寶像(尚文傑工筆畫)

三十三觀音寶像-尚文傑工筆畫高清大圖...

一口十方飯,七世宰相福,一點都不吹牛

我給大家讀一段,虛雲長老說的話,跟大家共勉。說今生能做...

不是它障礙你,是你自己障礙自己

們知道一個人生的真理,就是生命當中但除迷情,不除其法。...

淨土行人晚年要做三件事

又見菩薩 離諸戲笑 及癡眷屬 親近智者 一心除亂 攝念...

菩薩的四錯謬與四正道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錯謬。何謂為四?不可信人與之同意,...

專修、圓修、雜修、正行、助行

當雲淨土法門,修有專圓。由眾生根器不一,致諸祖立法不同...

【薦】臨終助念念佛時需注意的幾個重要事項

用心照顧,徐徐念佛,切勿狂喊亂叫 如果這個人已經昏沉了...

惡夢換好夢;最後讓你醒夢

我過去在佛學院帶學生的時候,發覺越是新生修行越有特色。...

瑞相為何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到

佛告諸比丘,大通智勝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十方各五...

念佛現生定得往生

當時別時意的觀點就出於這樣的一個狀態,別時意是在《攝大...

看看一天當中的念頭,就知道將往哪裡去了

我們要永遠知道,我們的生命是由我們的思想變現出來的!前...

忍辱要從這兩個重點入手

又見佛子 住忍辱力 增上慢人 惡罵捶打 皆悉能忍 以求...

整個菩薩道的修學,最後得到三種智慧

或有菩薩 說寂滅法 種種教詔 無數眾生 或見菩薩 觀諸...

聰明人為何反被聰明誤

我們人在世間基本上都是追求說這個人很聰明,往往還會把他...

念佛起止儀

一、禮佛三拜 二、念讚佛偈一遍 阿彌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

臨終助念的幾個重要觀念

(一)臨終關懷的實質 臨終關懷,要解決三個層面的問題,...

從臨終關懷助念當中找出不足

從臨終關懷助念當中找出不足,什麼不足啊? 第一、我們對...

五逆罪都能往生,我們為什麼不能呢

惡女人、動物、五逆十惡的人都能往生,為什麼我們不能往生...

在眾生濁中不能洞覺

我們講到在眾生濁中,我們決定安於臭穢而不能洞覺,甘於劣...

汝應於自己作病人想

《華嚴經》裡面講到說,善男子,汝應於自己作病人想,這是...

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

你聽聞《法華經》,產生開示悟入佛陀知見,不管你過去是人...

臨終正念需要有引導力

引導力。就是憶念淨土,欣求極樂。 從小乘的角度,他只要...

臨終正念需要有調伏力

有些人說我們念佛,念佛幹嘛要調伏呢?問題是我們內心當中...

印光大師開示念佛法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在六道中,無業不造。若無心修行,反...

何謂「普特切羅」

普特切羅,又名補特伽羅,是梵語 pudgala的音譯,...

悟公上人:修行直指

佛法難聞,善友難遇,道場難興,人身難得;現在四樣樣樣具...

淨土法門是三根普被、上下兼收最好的法門

那麼我們下面呢,還要迴向,為啥呢?現在我將這個祖師教言...

阿彌陀佛知不知道我在念他呢

這句話我們聽了,修淨土的應該起大歡喜。因為你念阿彌陀佛...

俱生我執及其伏斷方法

分別我執是由現生的串習而來的,這個俱生就是,不是現生熏...

臨終的正念需要有安住力

淨土宗臨終的人要達到正念,要有三種的力量出現,且缺一不...

玄奘法師取經成功的兩件法寶

玄奘法師在去印度求法的路途中,在一座廟子裡碰到一個印度...

別跟情緒互動,否則人生沒完沒了

我們遇到事情的刺激,第一念一定有情緒。我告訴你,處理情...

病者應以「無所得」來調伏其心

俗話說吃五穀生百病,生、老、病、死是分段八苦的內容。在...

事能知足心常愜,人至無求品自高

我們講到生死疲勞,從貪慾起,那麼少欲無為才能身心自在。...

不要去破壞人家的名利,不要去算計人家的財產

我們講到說,不要去壞人家的名利,為什麼呀?熙熙攘攘,利...

何為三禪?它有哪五種功德?

阿難!此三勝流,具大隨順,身心安隱,得無量樂,雖非正得...

念佛最能敵惡業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疏...

留學的僧人回來後,不信大乘佛教了

你比如說現在,不少出家人興起留學熱,到斯里蘭卡去留學。...

沙元炳念佛往生的公案

沙元炳。字健庵,江蘇如皋縣人。其品德、操守、文章、道義...

三際窮之,了不可得

以下把修空觀的相貌再別釋: 行者於初坐禪時,隨心所念一...

為什麼打妄想的就是真如

倓虛老和尚講過一個偈頌,值得大家深思。倓虛老和尚有一次...

外在的世界是我們的內心變現出來的

但此國見,彼國眾生本所不見,亦復不聞。 就是說,這種災...

【佛學漫畫】仗此連綿不斷的佛號而愈病

慧明法師的往生故事...

【佛學漫畫】明心見性為什麼還要精進念佛

邁春法師的往生故事...

你要做三件事情: 內觀真如、離相清淨、借相修心

當然,從佛法的角度,完全讚歎、完全訶責,都不中道。佛法...

為何修慧比修福更重要

我們常常說要福慧雙修,修福也要修慧、修慧也要修福。結果...

真正障礙往生是帶有執著的妄想

唯識學在整個大乘佛法當中是一個非常專業的課程,唯識學主...

菩薩應云何慰喻有病的菩薩

壬三、文殊問疾相(三番問答)(分三科)癸一、問疾體相 ...

所有的外境都是你成佛的資糧

蕅益大師講到,我們修學大乘佛法,有一句話是很重要的。他...

將錯就錯,西方極樂

宋楊傑,字次公,號無為子,參天衣懷禪師大悟。後丁母憂,...

同時因果、現生因果與隔世因果

世界上有些人持有錯誤的觀點,不了解因果報應的真相,有三...

手持錫杖時的發心

《華嚴經 淨行品》第四十七首偈頌,文殊菩薩云:手執錫杖...

為了半偈而捨身的故事

在《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釋迦牟尼佛說:彌勒發意先我之...

【佛學漫畫】雖被人笑話,卻是自在往生之人

徹迷法師的往生故事...

【佛學漫畫】真能放下才是真信切願

嵩安法師的往生故事...

別把佛留在佛堂

念佛是一個念頭一個念頭安住在佛。其實憶佛和念佛意思差不...

怎麼樣來判斷善知識

我們要怎麼樣來判斷一位善知識,在經裡說: 我教比丘,循...

以一句佛號念誦聽與本願相應

印光大師根據《楞嚴經》以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方...

離塵無體,你的心跟誰借來的

在楞嚴經中,提到離塵無體的概念。佛陀對阿難說:若以分別...

痛中念佛時,此心常念「痛」多於念「佛」

念佛人體驗佛力,就如游泳者體驗水的浮力一樣。末學承受大...

臨終病苦最易受用的法門

有一次,我到一間道場,那間道場一向是打禪七的。咦!竟然...

煩惱如沙石,彌陀是巨航

你既然相信佛的光明,就應當依照佛的教導去做,才會有實際...

這輩子要修一次懺法

我們看智者大師。天台宗要修止觀之前,一定有一個道前基礎...

佛弟子應如何對待錫箔紙錢等

原文: 佛弟子祭祖先,固當以誦經、持咒、念佛為主。焚化...

【薦】念佛人能不能開悟

那麼我們再談談念佛,念佛人能不能開悟,楞嚴經第二十四圓...

光陰不虛度、精神不浪用

示無朽曰:尺璧豈寶,寸陰當惜。正念彌陀,信光赫奕。莫貪...

蓮池大師自行化他之妙德

明蕅益大師亦曾偈讚蓮祖:世競貴奇特,師專守平常。人盡尚...

念佛行人,須敦倫盡分

念佛之人,必須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不管信不信佛,善惡業力都是有報的

問: 六道受報輪迴就是給人們受用的,不拜佛的人吃了雞、...

人生無所求時,心性就要報答你

一個人要內觀,一定要先把向外攀緣的心切斷,莫向外求。所...

行菩薩道的條件

行無隱慈,直心清淨故; 無隱慈,隱是隱伏,隱藏在裡邊,...

印光大師歸心淨土的因緣

身為苦本 印光大師在出生六個月的時候,就有眼睛的毛病,...

受了菩薩戒,為何一定要學大乘經論呢

為什麼受了菩薩戒,一定要學大乘經論呢? 第一個理由,因...

哪一件事情因為發脾氣而變得更好

我過去在佛學院做執事,帶了一批新生,這當中有一個居士來...

【薦】佛號就是四十八願的濃縮版

因為四十八願,太廣大了。我們沒辦法,去緣四十八願。所以...

一個初學者,避凶很重要

我們修行人要做兩件事:第一個趨吉,第二個避凶。我認為趨...

福報越大越危險,還是要欣求極樂

沒福報容易個性偏激 佈施是一個福報,跟佛道其實沒有直接...

念佛和參禪如何下手

修行人想知道念佛和參禪如何下手,如何成功,那首先必須了...

九八年顯通寺打千僧齋,那天那個真是羅漢

我們現在在社會上,碰到這些人,你就要以這樣來恭敬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