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彌陀佛有這十種力量

大安法師  2025/07/0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阿彌陀佛有這十種力量

一個菩薩斷了一切煩惱,圓成無上正等正覺,得到佛的十種稱號,他就有無量無邊的功德,這些功德常常以智慧的力表現出來。那麼這個十種如來的智力,就是對無量的如來功德的一種概述,也是從度化眾生的德能方面來概述的。這十種力不是我們所能具備的,但是我們要了解他,要了解如來的十力,就對我們發菩提心,圓成佛果,產生一種嚮往的力量,推動的力量。這十力這是佛教常識了,但是大家要了解,這個在《觀經》裡面也談十力。如果把阿彌陀佛的十力告訴即將要下三惡道的眾生,告訴他阿彌陀佛有這種無量無邊的威力,其中十力告訴他,他就會覺得我這尊阿彌陀佛決定有能力救我,靠得住。那你要把這個力量介紹出去,自己就要明白。

那麼,第一種力是是處非處智力。是處,就是你修什麼因就能得什麼果,因果相符是是處。如果你造了惡因,想上天堂,是不可能,那是非處。對這種善惡因果的對應法則了了明白,這叫是處非處智力。

那麼,第二個是業智力。就是對十方無量無邊剎土的一切眾生,他的善惡業,種種不同的這樣的錯綜複雜的格局,佛都了了明白,知道眾生的業力,這是業智力。

第三是定智力。就是如來知道一切眾生在修行的過程當中他得禪定的狀態,無論是世間的禪定,像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包括四空定,以及出世間的禪定,他這個禪定的境界,最後的結果都知道,這是定智力。

第四是根智力。就是了解十方無量無邊眾生的根性,是上根還是中根還是下根。知道他的根性就能夠隨著他的水平來講經說法,施以教化的救度,根智力。

第五是欲智力。欲就是願望,知道一切眾生的好樂、期望在什麼地方。他如果好樂上天堂,於是跟他講上天的方法。如果他好樂得聲聞、羅漢果,得緣覺、辟支佛果,得菩薩果,知道他的好樂,跟他講相應的法,他就能接受,所以知道欲智力。

第六是界智力。知道一切眾生種種的界分,他是什麼範圍當中的。我們講九法界眾生,每一個法界他有每一個法界的特點,那麼如來悉知,這界智力。

至處智力。就是一切修行人他修種種道品,無論三是十七道品,還是由三十七道品來衍生出的無量法門,他修哪種方法,能夠到達什麼樣的果位——至處,佛都知道。他修聲聞法,能斷見思惑,得阿羅漢,他修十二因緣法,能斷見思惑,罄斷這個習氣,證辟支佛果,這些他都能知道,這就是至處智力。

第八是宿命智力。就是如來知道無量眾生他生生死死的情況,他的哪一生是什麼身份,活了多長壽命,是什麼種性,是什麼業力,什麼名字,父母叫什麼,這些一世一世的這個事情都了解——宿命。一般來說這個阿羅漢能知八萬大劫之內的宿命,那麼佛如來,能知無量世的宿命,他跟聲聞緣覺的這種宿命的這種範圍有本質上的不同,宿命智力。

第九是天眼智力。就是如來的眼能夠看到一切眾生哪一世是什麼情況,哪一世是什麼情況。那麼一般的天眼,阿羅漢天眼能夠看到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情況,那麼如來的天眼能夠看到十方無量無邊剎土的一切處,都知道,這是天眼智力。

漏盡智力。就是如來不僅自己的煩惱:見惑、思惑、塵沙惑、無明惑一起斷盡,這個漏就是煩惱意思,而且也能夠知道一切修行人他斷惑的狀況,漏盡智力。

阿彌陀佛有這樣的十種力量,十種智力,他對我們太了解了。我們就是所謂的突然的暴死,那在阿彌陀佛眼裡,他都早就知道你該是怎麼死的,你的業力情況怎麼樣。眾生的業力,無數劫業力是千變萬化,他的業力種子深藏在我們的阿賴耶識裡面,我們根本是防都防不到,但是阿彌陀佛都知道得太清楚了。

所以他知道得很清楚,他的幫助也就是非常有針對性的,非常有效的。所以為什麼《觀經》講對那個要下地獄的恐怖眾生,你跟他講阿彌陀佛的十力,他馬上能生起信心。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諸惡已作,業報已現者易生淨土

因其實慚懼故,你造作了很多的惡業,已經造了,臨命終...

念觀音可得往生西方嗎

所言念觀音求生西方,有何不可。不觀楞嚴雲,求妻得妻...

印光大師答緣淨居士問

問: 念佛行人,首宜以嚴持五戒為急務,庶念佛易得心淨...

轉五濁為五清

蕅益大師曾經有個感慨,就是這五濁正好要把它轉換成五...

【推薦】【漫畫】惡不能障,彌陀救度

四川省梓潼縣農村有一對夫婦,年紀四十歲左右,一直以...

助念時應三班相續佛聲不斷

三班相續,佛聲不斷。病人力能念,則隨之小聲念;不能...

聰明之人與智慧之人的區別

世間上很多人不能認識到自己。例如生是從哪裡來的,死...

依因性來顯現功德

我們現在講這個淨土緣起門呢,今天的內容講到這個依因...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大藏經】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大藏經】【註音版】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念佛行人,須敦倫盡分

念佛之人,必須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

一輩子造罪業,為何臨終十念就能往生

那有人也許看到這個經文就問了,他一輩子造了這麼大的...

大安法師:如何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擺脫焦躁心態

問: 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無論念佛還是為人處...

為什麼念佛時有空曠柔和的感覺

問: 我集中思想念阿彌陀佛時,心中有一種空曠、充滿...

受三壇大戒前,為何要有懺摩儀式

在三壇大戒中,每於受戒前夕,戒場都會為戒子們安排隆...

信佛和不信佛在生活道德上有沒有差別

問: 信佛的人和不信佛的人,在生活和道德實踐上,有沒...

賢善長者婦墮餓鬼緣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神通第一的大目犍連尊者...

印光大師對祭祖焚燒紙錢的開示

佛弟子祭祖先,固當以誦經、持咒、念佛為主。焚化箔錠...

佛教報恩孝親談

雖然社會上也還不斷上演佛教故事目連救母等有關佛教報...

一念善心即為佛

印象中,奶奶篤信佛教,每日吃齋念佛,特別信奉觀音。...

東林佛號的唱念方法

各位蓮友,東林佛號從它產生到現在已經將近有二十年的...

三界之苦,輪迴過患,應生出離之心

蓮宗十二祖徹悟大師,以十六字總結淨土法門修學之要訣...

中年養肝的四大禁忌

在中醫的養生俗語中,有青年養腎,中年養肝,老年養胃...

洗滌無量劫來的業識種子

學道之門別無奇特,只要洗滌根塵下無量劫來業識種子。...

念佛與參禪

念佛可往生西方,參禪能明心見性,一般以為這兩種法門...

慧律法師:學佛要具足的三個條件

一、親近善知識 眾生的煩惱習氣都很重,突不破,無法...

【佛教詞典】非人趣

【非人趣】 p0711   顯揚三卷十四頁云:二、非人趣。...

【佛教詞典】義尋思觀

【義尋思觀】 為唯識宗修行,第二加行位所修的四種觀法...

【視頻】耶奢蜜多緣

耶奢蜜多緣

【視頻】妙境法師《四念處得身心清淨》

妙境法師《四念處得身心清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