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修行總是進進退退,該怎麼走下去

大安法師  2025/04/1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修行總是進進退退,該怎麼走下去

問:我非常相信在極樂世界有尊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可我是個非常內向,容易走極端的人,我已經皈依十多年了,過去有經常去念佛誦經,可總是進進退退,請開示我該怎麼走下去?

我的業障實在太重了,所以一直在做公益活動,譬如獻血、做義工等,不知是否還要積集更多的資糧才能帶業往生?我每次發心做些功德總會有些無明的違緣出現,我不知道如何面對,他讓我生煩惱心和怨恨心,我知道這樣不好,可我控制不了自己的心,請問怎麼辦?

我每天都在背《西方發願文》,我一直很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知這種想法是否正確?帶業往生一定要吃全素,一定要看破放下才能往生嗎?人笨沒有做多大的功德,沒有受五戒、菩薩戒,能往生嗎?

大安法師答:這個你能相信有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存在,這就說明你很有善根了,一般人不大容易相信。你有時候跟他講有阿彌陀佛,他還反唇相譏:有阿彌陀佛,你拿給我看看。但一般我們也拿不出來。拿不出來,說:看你迷信囉。他很高明,你就沒辦法。所以你還能相信,這很難得。但是學佛一定不能走極端,一定要中道,中國人也講中庸之道,這是人生的智慧。

但是你認識到了一個真實的目標,就得要精進、鍥而不捨,不能進進退退。如果進進退退,說明你有懷疑,也不能說明你真正相信阿彌陀佛,你真正相信阿彌陀佛的人,絕對就是有進無退,這是一個指標,所以你要加深對阿彌陀佛大慈大悲的認知,對這個世間苦難的認知,產生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心。那麼要把這個目標標定在往生極樂世界,但往生的條件就是你深信切願稱名,不談其他。所以世間上最高的善,第一善,至善,就是念佛,超勝一切。

當然可以隨分隨力地做些公益事業,做些慈善事業,但是不能把做慈善、公益放在了念佛之上,這要有一個主次的關係。你能夠信願念佛,兼帶做慈善事業很好,你能增上往生的品位,但是你只是做慈善、公益事業,不去念佛,那你絕對往生不了。念佛有煩惱的心,就更要去念佛,煩惱是病,佛號是藥,病越重,這個藥的劑量越要加大,所以一天絕對不能少於一萬聲佛號,一萬到三萬聲佛號一定要去念。能夠背《西方發願文》這很好,你很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發願,這種想法是很勝妙的,淨土法門一定是帶業往生的特點。

但作為一個佛教徒,能夠培養慈悲心,吃全素當然更好,能看破放下當然更好,但我們多生以來的這種對人法二執不一定都能看破放下,但是也沒有問題,你只要把信願稱名做到位,雖然還有煩惱,雖然有些事情還沒有看破,但是阿彌陀佛他的光明,剛才講光明的威德,我們借光明就能讓我們看破放下,光明就是般若智慧的表達。為什麼我們看不破、放不下?就是對空性不能去把握,如果了解一切有為法,人生的一切功名利祿、家親眷屬等等,都是夢幻泡影,你有什麼看不破的?一定要作如夢觀如幻觀。

所以人笨一點,沒有文化,這都沒有問題,不是往生的障礙,包括沒有做很多的功德,也不是往生的障礙,往生的障礙就是有懷疑,你只要具足深信切願稱名,念念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你再笨都能往生,你再笨總比那個鸚鵡要好一點吧?鸚鵡、八哥都能往生,那人是萬物之靈,你總不會比它笨咯?它也往生你怎麼就往生不了呢?你業障重,那五逆十惡的像張善和這樣的一些惡人都能往生,你為什麼不能往生呢?阿鼻地獄的眾生都能往生,你為什麼不能往生呢?

所以這些你要增加阿彌陀佛大平等心、大慈悲心的認識,他老人家只要我們信願稱名,就是往生的決定條件,不談另外一些條件,門檻一定不是施設高門檻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佛與眾生的根本差別在哪裡

問: 佛與眾生的根本差別在哪裡?如何跨越? 濟群法師...

第一念是哪裡來的?如何讓它不起

問: 當自己遇到人或事兒,剎那間就會一絲貪嗔閃過心頭...

慧律法師《修行人常犯的通病》

山頭主義,門戶之見 弘一大師說:【因所皈依者為僧,...

每天念佛和看經的時間應如何分配

問: 每天念佛和看經的時間應如何分配? 大安法師答:...

聖嚴法師:失眠應該怎麼辦

問: 古代有位高僧曾說:「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

為什麼一念佛就妄念很多

問: 為什麼一念佛就妄念很多? 大安法師答: 其實不...

新年的十問

在今後的生活中,尤其是在情緒波動等時候,都可以用以...

印光大師為何對女眾出家甚是反對

問: 弟子在《印光法師文鈔》中讀到印祖對女眾出家甚...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地獄是怎樣形成的

問: 地獄是怎樣形成的? 大安法師答: 佛經講地獄,...

天下大恩莫過父母,父母而在,堂前活佛也

天下大恩,莫過父母。父母而在,堂前活佛也。父母而沒...

念佛人如何才能坦然面對死亡

問: 人要想往生,首先得要不怕死,請開示如何才能坦然...

受菩薩戒沒有過午不食,是不是犯戒

問: 弟子受了菩薩戒,但上班後,沒持過午不食,持齋...

一門深入,不要貪大貪多

將佛法與日常生活結合,來驗證這個心,無非是訓練心的...

誦持楞嚴咒就是賺黃金

楞嚴咒是所有咒的咒王,作為咒中之王的楞嚴咒,修學誦...

迴向是隨時隨地迴向還是統一迴向

問: 迴向是隨時隨地,早中晚都迴向,還是統一到晚上...

雜亂垢心念地藏聖號,有功德嗎

【若雜亂垢心。雖復稱誦我之名字。而不名為聞。以不能...

念佛心真不真,直在歡喜煩惱兩處中取證

念佛法門,最為簡便。但如今念佛之人,都無定志。所以...

心靈「清明」

中國的節日,大凡和祭有關,以祭悟道,這是中國人的智...

顛倒的人生

世尊涅槃轉眼兩千五百多年了,世尊在經典中所懸記的末...

慧律法師《佛陀的格言》

各位尊敬的護法居士大德,每年的九月份,也就是水陸法...

正因為向外貪求,才把本來佛遺失掉

我們眾生向外貪著、妄想執著這一切事物,在這一切事物...

昌臻法師:學佛從做人下手

為什麼學佛要先從做人下手?太虛大師說,學佛先學做人...

惟賢法師:佛教日常生活的禮節

1、合十 亦稱合掌。其形狀是兩手當胸、十指相合。合十...

原來不打妄想是非常快樂的

未到地定跟初禪相貌的差別,這以下講的很清楚:謂由心...

【佛教詞典】五根

1、指眼等之五根,眼根能生眼識,耳根能生耳識,鼻根能...

【佛教詞典】苦邊

【苦邊】 p0841   瑜伽二十卷二十五頁云:若得如是最...

【視頻】慧律法師《有幾種人不能出家》

慧律法師《有幾種人不能出家》

【視頻】宏明法師《佛教對社會的貢獻》

宏明法師《佛教對社會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