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一個人的好壞是不決定的

淨界法師  2025/07/0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一個人的好壞是不決定的

在儒家的道理當中,有兩句話提到內心的重要性:

第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古代的聖賢,能夠觀察到我們的內心有兩種狀態:第一個是人心,第二個道心。

我想我們研究過《唯識》,或者你平常靜坐,觀察內心的活動,你會發覺一個人,不完全是好人,但也不完全是壞人,每一個人都是善、惡夾雜。如果到好的環境,得到三寶的攝受,就把好的一面表現出來,變成好人;如果遇到惡因緣的刺激,就會控制不了自己,去造殺盜淫妄的罪業,變成惡人。所以,每個人在沒有成就聖道之前、沒有入正定聚之前,我們每一人都包括了人心、也包括了道心。

不幸的是,人心的勢力是比較強大的,私慾比道力更強大。人心惟危,這個危就是非常的危殆難安——躁動不安的,道心是非常微弱難明的。古人常說:慾望是我們的本性,善念是一種美德。換句話說,善念是要刻意栽培的,慾望是不用栽培。所以,一個人要犯錯很自然,但是要自己去拜佛、布施、持戒,非常的勉強。可見這跟我們的心態有關——煩惱的勢力強過於正念的勢力。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要很小心的來克制我們的私慾!

第二、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

這地方說明一個人的行為和結果,是由心態來決定的。一個聖人,假設他放縱自己的心念,就馬上轉變成一個狂妄、兇惡的人;如果一個狂妄兇惡的人,能夠懺悔、改過、克制自己的心念,馬上就變成一個聖賢之人。所以一個人的好、壞是不決定的,完全是由你的內心來主導。

佛法講諸法無自性。沒有一個人天生就是一個好人,或者天生是一個壞人,要看你如何去栽培自己。

我們在平常修行中,應該會有一個感覺:如果你一天當中,老是做你喜歡做的事情,你這個人可能就沒什麼進步,因為你一直放縱自己,沒有自我要求,讓自己增上的力量就消失掉了——你喜歡做什麼,你就做什麼。另外一種人,就是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說:欸,這件事情我不太想做,我現在不太想去拜佛、我現在的心情也不想去講經,但是我勉強自己去做。為什麼?因為這是我的理想、我的目標。當一個人已經不再去隨順內心的煩惱——不隨妄轉的時候,就是說,雖然煩惱還是存在,但是已經慢慢不隨煩惱活動,這就是在進步當中。

那我怎麼知道我修學有進步呢?

如果你一天當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做你應該做的事,你是以理想來引導你的生命,那你在進步當中,這是很清楚的。反之,如果你一天當中,都是在做你喜歡做的事,那今天的你跟昨天的你完全一樣,依舊沒有突破。

所以,這個觀念很重要,在於克制跟不克制的差別。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你能觀照的心,也是唯心所現的一個因緣

若已了知彼義無者,蛇覺雖滅,繩覺猶在。 我們前面以無...

持咒不可作降魔想,起嗔恨心,魔是妄想

一切境界都是幻境,由於輕昏覺照不明,出現種種虛幻現...

見自身微塵與世界所有微塵等無差別

時國大王延佛設齋,我於爾時平地待佛,毘舍如來摩頂謂...

聖印法師:受三皈依的態度

三皈依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呢?我認為這必須發十種心...

句句消歸自心

祖師們常常教誨我們,要做到句句消歸自心,如說修行。...

剔除心中的雜草

小林覺得自己簡直太倒霉了。大學畢業四五年了,眼瞅著...

心清淨了,智慧就來了

大家知道《西遊記》裡面的孫悟空,他法力高強,一個筋...

宣化上人:自性財產

現在這個時候,是一個很不好的時候,你到每一個地方,...

【大藏經】【註音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註音版】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

供佛最好用什麼水果

問: 供佛最好用什麼水果,聽說香蕉、梨等是不能供的...

【推薦】造寺供養舍利,非比丘正業

《僧祇律》記載這段迦葉尊者在佛陀圓寂之後,對比丘們...

注意足下 細微處見精神

日本的禪寺,往往都在門口掛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注...

「心淨則國土淨」與「厭離娑婆」有沒有衝突

問: 請師父慈悲開示,心淨則國土淨,與厭離娑婆有沒有...

《心經》對人的啟示

《心經》的全稱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該經是佛教經...

放縱淫慾,後果不堪設想

【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

靜坐與禪定

靜坐一法,佛法叫坐禪,也可叫禪定。禪定的種類很多,...

現代傳播方式讓弘法觸手可及

編者按:2012年4月25日至27日,第三屆世界佛教論壇在...

何必在意小過

做人一定要學會承擔,也一定要學會處之淡然。世間許多...

出家需要有大福報嗎

《明史 太祖本紀》裡記載:至正四年,旱蝗,大饑疫。太...

臘八粥的由來與營養價值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進入了臘月,就是中國農曆的十二...

才勸往生言著相 盡思貪戀卻迷濛

才勸往生言著相 盡思貪戀卻迷濛 在中國自古以來的佛教...

一切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一位年輕人向清淨苦述,由於自己性格耿直,心直口快,...

比丘度化阿恕伽王建塔因緣

阿恕伽王(又稱阿育王)是一位暴虐無道、瞋怒好殺的君王...

心的比喻

現在科技文明發達,電腦普遍運用於我們日常生活中,電...

自利與利他的關係

1、然欲利他,先須自利 須知此四宏誓願,乃三世一切諸...

【佛教詞典】塵沙

1、(喻)數量極多,如塵如沙。   2、天台宗所立三惑...

【佛教詞典】外四供養

(名數)四方如來應之,各流出一女菩薩供養中央如來也...

【視頻】懺雲法師《空假中三觀念佛》

懺雲法師《空假中三觀念佛》

【視頻】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偈頌(楮訾)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偈頌(楮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