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

妙境法師  2025/06/2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

佛雖然出現世間了,佛本身沒有去度化眾生,而是變化一個人去度眾生,「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釋迦牟尼佛也有這種事情。

佛在世的時候,頻婆娑羅王(摩揭陀國的國王)他和另一個國王做朋友,另一個國王叫做弗迦沙。這個人和頻婆娑羅王是好朋友,所以他有什麼好東西,他就送給頻婆娑羅王。

這個時候,他就用種種的珍寶製成一朵蓮花,然後把它包裝起來,就送給摩揭陀國頻婆娑羅王。頻婆娑羅王得到這個寶蓮花,心裡也很歡喜;但是應該怎麼樣酬謝他呢?就是想不出來怎麼辦法才好。於是乎他就到釋迦牟尼佛那裡請問。

佛就說:「你給他寫《十二因緣經》,你再另外寫一封信,勸他讀《十二因緣經》,會得大利益。你用這個寶的花送給我,我用佛法的花、用法為花送給你。」佛這樣說,頻婆娑羅王就這樣做。

這弗迦沙王得到了,一看,他就讀《十二因緣經》,讀得很有味道,讀了又讀、讀了又讀,感覺到要修學聖道才對,做國王不是個好事情。他立刻地就把王位給他兒子做,他就自己把頭髮剃了、就著上袈裟,就到王舍城來,要來見佛。他來到王舍城的郊外,太陽要落了,他心裡想:「今天晚了,我明天去拜佛。」他就在一個瓦師(製陶器的地方)那裡住下來。

這件事,釋迦牟尼佛知道了。釋迦牟尼佛想:「哎呀!這個人很可憐,他明天來見佛。」他的意思,明天去乞食,中午乞食,吃完飯以後來見佛。佛心裡想:「他明天中午就死掉了,不能見佛了。」這怎麼辦呢?佛就變化一個人,變化一個比丘,也到這裡來見他,來見弗迦沙比丘。

到這兒來,這個陶師是主人,化比丘就和主人說:「我到你這兒來住一宿,好不好呢?」主人說,剛才有一個比丘來住,你們兩位在一個房住好了。」就到裡面去了。化比丘就對弗迦沙說:「你出家多久了?」「我就是頭幾天才出家。」「你拜誰為師呢?」「我還沒拜師父,我打算明天中午吃完飯,要去拜佛,以佛為師。」「你見過佛沒有?」「沒有見過。」

這時候,這化比丘就對他說:「人生是苦,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說四念處的道理。「你作如是觀。」當然就是修奢摩他、毘缽舍那這樣修行。一修行,就得了三果!(得了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了三果的時候,佛就現出來本來面目,現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這時候,他見佛了,他就拜佛。佛說:「明天你去乞食吃飯,你的怨家來了,你不要害怕。」說完這話就不見了,忽然間就不見佛了。他是得了三果的聖人,還有一點恐怖心。到阿羅漢就沒有恐怖心,可以說沒有恐怖心,但是也小小有一點,但是比三果聖人更輕微了。

第二天,這個三果聖人就到城裡面去乞食。乞完食的時候,走到城門這個地方,對面來一個牛,來一個母牛,一下子就把這弗迦沙比丘撞死了。佛這時候在竹園精舍就對大眾僧說:「現在去辦理這個比丘的後事。」

這件事,這也是可以說,「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用化比丘、用化人作佛事的還是很多,不只這一件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有一眾生未得度,諸佛終宵淚不幹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其實就像我出家了,也依然走...

心物俱非,除之益患

道吾宗智圓寂前,對弟子說:我心中有一物,許久來一直...

【佛學漫畫】鑒真大師

鑒真大師...

佛的不思議德相

【所謂無量功德之相。常無斷絕。隨眾生根。自然相應。...

救護眾生之道

大悲心為父,菩提心為母,善法為知識,能救護眾生。...

菩薩的化身

菩薩是什麼樣子呢?菩薩就供在廟堂,是不是就長這樣呢...

如何度化家人

問: 如何度化家人? 慧律法師答: 從你的行為做起:...

以關懷代替處罰

在仙崖禪師住的禪院裡,有一位學僧經常利用晚上時間,...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大藏經】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

【大藏經】【註音版】准提咒持誦儀軌

准提咒持誦儀軌...

口善心不善,枉把彌陀念

王太太覺得覺得自己的命不好,老公沒本事不會賺錢,兒...

修鞋老人仁心保罪犯,感得法律施緩刑

有一位老人,一生靠修鞋維持生活。他的修鞋攤安置在當...

惡口嘲笑別人的果報

佛陀在世時有位達格羅比丘,他平時住在尸陀林,以死人...

以功德酥酪去換顛倒臭穢之水

。但由於先前所食用的庵摩勒果效力已過,老婦人所喝到...

你一天到晚看別人,就容易起煩惱

問: 師父在《楞嚴經》有提到:就是他的根跟識,是一個...

修慧要有深厚的福德因緣作基礎

學佛就是向佛學習,學習佛是如何覺悟的。佛就是覺,《...

拜懺的方法

我們看拜懺的方法: 一、請聖明證。二、說己罪名。三、...

你的目標是淨土還是娑婆

諸位要知道: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當中,前後四次...

法聞法師法語

一 人身難得 六道眾生中人身最為難得,為什麼人身難得...

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心靜欲自消

四十二章經的三十一章,心寂欲除,這個心寂滅了,自然...

如何讓愛情不成為修行的障礙

問: 請問師父如何將男女的小愛、貪愛與成佛路上修行的...

一念佛名,能淨身口意三業

念佛一法,切切不可看輕,乃是最簡單、最圓妙之無上法...

入禪之門第二講:達摩禪法

如果說禪真正有門可入,那個門也僅僅是個方便,禪本來...

你能如理作意,煩惱就能不動

此室入者,不為諸垢之所惱也,是為二未曾有難得之法。...

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我們判定一個人到底...

拜佛時為什麼要燒香點燈

香燭是象徵心香和心光。因為眾生和佛一樣,本來有著心...

【佛教詞典】膠盆子

(譬喻)盛膠之盆,喻文字葛藤。臨濟錄曰:真正學人便...

【佛教詞典】菩提子

乃西藏語 bo-di-ci 之果,而非指菩提樹之果實,產於雪...

【視頻】聖嚴法師《無量壽經講記》

聖嚴法師《無量壽經講記》

【視頻】淨界法師《蓮華色比丘尼的故事》

淨界法師《蓮華色比丘尼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