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誰說公務繁忙的人就不能念佛往生

2025/05/1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誰說公務繁忙的人就不能念佛往生

張師誠,字心友,號蘭渚,浙江吳興縣人。有一天,他父親夢見太陽的光芒照耀在窗戶上,醒來之後,張師誠降生。

張師誠的母親很早就去世了,他侍奉父親以孝順聞名。少年時即參加科舉考試及第,曾多次擔任各地方的首長。

後來任江蘇巡撫時,見到蘇州城的殺業很重,屢次提出告示,規勸戒殺。每次遇到有放生河的地方,就頒佈嚴禁捕魚的禁令。他任職期間從不宴請客人,不殺生。

張師誠長年持齋奉持佛法,專心修學淨土法門,自號「一西居士」。清道光八年,也就是西元一八二八年,張師誠年六十歲,告老還鄉,居住在一間寂靜的小屋子裡,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極樂淨土,一年後往生。臨命終時,其課誦《阿彌陀經》後,才舉佛號稱念至第五句,即安然寂靜地往生了。

編者按

誰說公務繁忙的人就不能念佛往生

張師誠居士是我們在家在職修行人學習的好榜樣。雖然身居要職,公務繁忙,卻完全沒有妨礙他精進專修淨土的行持。他不僅自度,也積極地度他,勸導大眾往生淨土。他揀擇了過去聖人們的淨土論說,編輯成《徑中徑又徑》一書流通,並在此書的最後附上淨土警策切要。

今分享其中七段,供養大家一起體悟學習:

一、宿世以來的佛緣,使我們今日能夠識得阿彌陀佛的萬德洪名,應當盡此一生如火急般地向西方淨土歸去。如果不向此生拚命地求生極樂世界,恐怕墮入無明而再度落入輪迴的胞胎之中。

誰說公務繁忙的人就不能念佛往生

二、才一提起佛號則煩惱眾魔不斷地來侵撓,要如何降伏妄念而達到一心呢?只要口念佛號耳朵細聽,心念要和手中所持的念珠相應,一字一句心中寂靜、清楚明白地念去。

三、要完全地拋棄名聞利養和悲歡離合之事,把了生死看成自己最切要的一件事。想要斬斷恩愛的繩索就要憑著智慧之劍,蓮池大師的七筆勾應當要看千萬回。

四、乘著阿彌陀佛的大願船度脫塵世的生死輪轉,心中還要平等地生起自利利他的念頭。發願到極樂淨土暫時棲息,等羽毛豐滿後即還娑婆度化眾生。

誰說公務繁忙的人就不能念佛往生

五、執持佛號無有間斷、誓願不改初心,尤其是在臨命終時要能夠一念融入阿彌陀佛。引以為戒於蘇東坡先生,臨命終時未能著力,不能往生西方,實在是令人嘆息!

六、最怕臨命終時神識昏迷,若非平日深信切願專一念佛,哪裡有資糧能夠助我們往生西方。

七、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念佛念到一心時,心念與阿彌陀佛相合,臨命終時自然有佛來相迎。(張師誠自註:眾生本具佛性之力,信願念佛之力與阿彌陀佛慈光攝取眾生之力,念到一心不亂,三力合一,此心此性,恢復到最初的本來面目,與阿彌陀佛融成一片,臨命終時,自然能夠見佛接引。)

《淨土聖賢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蕅益大師《開示念佛法門》

念佛法門,別無奇特,只深信力行為要耳。 佛云:若人...

淨土是上根器所修法門

【修行以念佛為穩當。及真歇了(禪師),謂淨土一法,...

淨業行人的遺囑樣本

XXX、XXX、XXX,我的親人們、孩子們: 今天我趁著身體...

歧路指歸

歧路指歸重排流通引言 時當末法,去聖時遙,人心陷溺...

淨土易往,但穢土難離

淨土法門是易行道,但古德說,淨土易往而無人。無人去...

經商與學佛

平常人看得學佛是很難,往往聽人講究佛學,以為我未講...

彭際清居士:觀無量壽佛經約論

釋此經時。略開四分。一題名。二敘分。三正宗分。四流...

阿彌陀佛的光明是沒有障礙的

阿彌陀佛的光明是沒有障礙的,即便是鐵圍山、須彌山或...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大藏經】【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懂得付出才能收穫快樂

佛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善生長者,一個偶然的機...

貧窮老母佈施臭米汁

大迦葉尊者喜歡向貧窮的人乞食,而不向有錢人乞食。一...

善男子的三種具足

有一段時間,佛住在摩竭陀國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當時...

記憶中的白光長老

轉眼就是白光長老圓寂的紀念日。迴首一下他老人家的法...

知止

李叔同(弘一大師)有幅字,就是知止二字。我們一般說知...

地藏經消業障法門

《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佛經中的孝經。佛在忉利天為母說...

這一念心就是一切的法

大概禪在當下,大體上是要回答這樣的兩個問題。 一個是...

21種口業與形成的災禍對應因果

1、說髒話的人痰多,容易口臭。 2、愛說刺激的話的人容...

年紀大了就不要研究教理嗎

有一種錯誤的說法:你年紀輕體力強,應該研究教理;如...

每天懺悔罪業,罪業的念頭是不是又會數數熏習

問: 請問法師,法師一直在講重罪問題,必須至少懺一年...

持戒之人,所求如願;破戒之人,一切皆失

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對於戒為第一安穩功德住處,...

清朝陸安人往生的案例

清朝陸岫梅,六品官吳昌濂的妻子,江蘇蘇州人。一生樂...

素食不會營養不良的道理與正確吃法

葷素之爭已經不知進行了多少年代。並且,越來越激烈。...

你供養地藏菩薩像,出入都有護法神護你

【世尊。我觀未來及現在眾生。於所住處。於南方清潔之...

盡管地藏菩薩威神大,但很多人無緣

【復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諸人等。衣食不足。求...

淺議如何集中精神

現代人在生活中,時常感覺無法集中精神,以致工作學習...

【佛教詞典】虛空

(術語)虛與空者,無之別稱也。虛無形質,空無障礙,...

【佛教詞典】阿陀那識

【阿陀那識】 阿陀那梵語,譯為執持識,此有二解,一、...

【視頻】道證法師《廣欽老和尚修行考題》

道證法師《廣欽老和尚修行考題》

【視頻】救人喪命的海豹

救人喪命的海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