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生死無數劫,聞佛無量德

妙境法師  2025/07/0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生死無數劫,聞佛無量德

生死無數劫,意而有勇;聞佛無量德,志而不倦。

在《付法傳》上說到一件事,說闍夜多阿羅漢。闍夜多阿羅漢他帶領他的弟子到一個地方去,到一個城市里去。到了城牆這個地方,看見一個烏鴉,落在牆那裡。看見它,這阿羅漢就笑一笑。然後再向前走幾步,這阿羅漢有點悲傷的樣子。那麼又繼續向前走。

他的弟子就問師父:「為什麼有的時候笑,有的時候又是有點悲傷呢?」他說,我看見那個鳥,是我很久很久以前的兒子。我在毗婆尸佛的時候(毗婆尸佛離釋迦牟尼佛這個時代有九十一劫),在毗婆尸佛的佛法中,我想要出家,我的父母不准我出家。我父母不准我出家,我就沒有出家。我父母說:「等你娶個妻再出家。」那麼,他就娶個妻。娶個妻,要出家,父母說:「不可以,要生個兒再出家。」後來就生一個兒,這個兒等到六歲的時候,還要出家。

闍夜多阿羅漢說:「我那時候若出家,那個時候就能得阿羅漢!」但是我要出家,我父母告訴我這個兒,說是「他要出家,你抱住他的大腿,說:父親,你要出家,誰來養活我呢?你先把我殺掉,再出家。」那個時候,我一看他,心裡面就不忍得出家了,對他生愛染心,對這個兒生了愛心,就沒有出家。

因為沒有出家,就從毗婆尸佛到釋迦牟尼佛了,九十一劫流轉生死!就是這麼長的流轉生死。我九十一劫也沒有看見這個兒,也和他再沒有見面,見面也不認識。今天見面看見了,他在這裡變成個鳥了。他障礙我出家,他有罪過,所以就在這裡變成個鳥,在三惡道裡流轉。

這段《付法藏傳》的文說,不要障礙人出家!障礙人出家,如果嚴重了,要到三惡道去走一走;回到人間的時候,眼睛盲,有這樣說法。所以,人要發心出家,你成全他,不要障礙他,障礙他對自己不好。

那麼為什麼這阿羅漢的面容上有點悲傷呢?因為在那個地方看見一個鬼的兒子。鬼的兒子就對闍夜多阿羅漢說:「我母親到城裡去,去了五百年了,我在這里門口等了五百年,我餓,沒有東西吃,就快要死了。希望尊者到城裡面去,對我母親說,你兒子在城門那裡等你,很辛苦。」阿羅漢到了裡邊,就看見他的母親,就對他母親說:你兒子在門口等你。」她說:「我來到城裡邊找東西吃,找不到。就是找到人家一口吐的痰,別的餓鬼搶去了。剛剛我又得到人家的一口痰,我想要出去,這城門口有一個大力的鬼神在那裡,我又怕他,所以不敢出去,請尊者帶我出去。」

尊者就帶她出去。這個時候,闍夜多阿羅漢就問她:「你做鬼多久了?這個苦惱的境界。」她說:「我看見這個城,有七次成、七次壞,有這麼久了。」這一個城裡面,有這麼多的居民、有這麼多的工商業,要經過多少年會壞,壞了以後就是沒有事了,要再經過多少年,這個地方再有人居住,又成為一個城市,要多久啊!「經過七次的成壞,我在這裡做鬼做這麼久了。」

這個生死啊,「生死無數劫」,這是太長遠了,很苦啊!若是得了聖道,一切時都是安樂自在。唯有菩薩有大福德、大智慧、大慈悲,「意而有勇」,他不怕生死,在這裡度化眾生。

「聞佛無量德,志而不倦」:菩薩聽其他的善知識為他講解佛法,讚歎佛有無量無邊的功德,無量功德莊嚴。這麼多的功德,菩薩想成佛,也要有無量功德莊嚴的,就是要修,不是自然有的。自己要發大悲心、發般若波羅蜜的智慧,去栽培善根。幾時才能夠成功呢?「志而不倦」,不管多久,他不疲倦,一直地這樣修,菩薩這樣子。

「志」和「意」是一樣的,他的意志,不感覺到疲倦,一直地這樣用功修功德。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貪心的代價

在舍衛城裡有一名叫須項的婆羅門,十分擅於農事。他總...

天天看美女跳舞和演奏如何?

淺薄的樂,往往是苦因。 一位鄉下財主,一天,在一高...

每一天都在增上,那你的生命就有意義

我們現在是活在無始的妄想中,那要怎麼轉成真如而趨向...

汝年已衰老,當斷愛慾了生脫死

近來身體想已大好矣。汝年已衰老,兒孫甚多,當以家事...

慾望永無止境沒完沒了

一旦追求得到而正在享樂的同時,又會為了不能每一件事...

不要擺張鬱鬱寡歡的臉給世界看

藉著正確的靜坐方法及釋尊的教誨,可以根絕所有負面思...

往生的關鍵在你的心理素質

這一點當然古人講了很多,就是說,要往生你必須感應道...

今世的生死只是一段短短的旅程

生死問題是人類的一個永恆的命題,人類從產生以來就一...

【大藏經】淨土五經日誦集要(淨宗早晚課)

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

【大藏經】【註音版】慈悲藥師寶懺

慈悲藥師寶懺...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富有的懲罰

有一隻血統純良的狼犬,年輕的時候,長得英挺雄勁,深...

弘一大師禪修的故事

1942年的10月13日,農曆九月初四,一代高僧,南山律宗...

給人感動也是一種布施

有一個婦人,年輕時就歡喜打牌,幾乎到了一天不打牌,...

阿難的多聞第一

佛陀住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時,有比丘對阿難尊者的多...

最好的年齡

幾歲是生命中最好的年齡呢? 電視節目拿這個問題問了...

每個人都有自性之財

在你們每一個人裡面都已經有著財寶,但你們必須身體力...

做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

美國一次輿論測驗,有一題為你認為人一輩子最重要、最...

念佛為何要記數,記數不是分心了嗎

問: 既然都是念佛,何必要記數呢,記數不是分心了嗎...

現前見聞知覺,全是妄想用事,總非真心

出家人,先須要知,出家割愛辭親,本為求出生死。若為...

學禪行者須注意的五法

略說發心學禪行者,應須注意五法:一、聞。二、厭。三...

《觀無量壽佛經》第十一觀:勢至觀

【經文】 次觀大勢至菩薩。此菩薩身量大小,亦如觀世音...

讓這四種觀念常存你心

佛經有指示我們應該怎麼修,叫做四念處,四念處,四念...

九八年顯通寺打千僧齋,那天那個真是羅漢

我們現在在社會上,碰到這些人,你就要以這樣來恭敬他...

有三障能敗戒德使信心退沒

聽講不得徒事口耳,先應諦思,佛為何事說經,我為何事...

聞過即怒

人人皆有自尊心,也是最愛面子的動物。就算一個癡癡呆...

輕僧慢法之習氣,實為學道之障

汝來信,語頗懇切,然猶有輕僧慢法之習氣。此之習氣,...

【佛教詞典】十方

梵語 da?a di?ah,巴利語 dasa disā。為四方、四維、...

【佛教詞典】不虛行決定

【不虛行決定】 p0337 顯揚八卷九頁云:不虛行墮決定者...

【視頻】六字大明咒(女聲)

六字大明咒(女聲)

【視頻】淨界法師《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

淨界法師《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