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得到智慧的原因

淨界法師  2025/04/2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得到智慧的原因

謂應親近智者,隨自力能而求多聞。若不爾者,聞所成慧,思所成慧皆不得生,是則不知修何法故。若有多聞,由思所聞法義,能生思慧,從此能生廣大修慧。

得到智慧的原因,第一個要親近善知識,因為法在人弘。法本身不能夠自我宣揚,必須有善知識的那一念心來弘傳。親近善知識以後,幹什麼呢?隨自力能而求多聞。經常地聽聞善知識的開示、聞。假設不是這樣的話,聞所成慧,思所成慧皆不得生。

這個智慧有三個: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聞慧是對於文字的道理一些粗淺的認識。比如說我們相信因果的道理,相信空性的道理。但是你沒有長時間地思惟,這個道理在你的心中不深刻,很淺。你經過長時間深入地思惟以後,法義就深入到你的心中,你對道理的抉擇很深刻。

所以在《唯識學》說,一個人通達業果以後,他也可能會造惡業,也可能。但是他有業果的智慧生起,造惡業跟一般人造惡業不同。他造惡業,馬上會生慚愧心。因為他馬上警覺到,現在所創造的惡業,會使令他引生不可樂果報,馬上有這樣的警覺性。雖然他的習氣重,一時控制不住,但是他的慚愧心一活動,就能夠折損他造業的力量。

一般我們造惡業,我們無所謂。為什麼?因為你正見不現前。我們一般造惡業,沒有生起慚愧心,這是有點斷滅見。我們不認為這個惡業,對我們生命有什麼影響。至少在當時之下,可能事後會後悔。當你再起煩惱的時候,再造罪業的時候,假設慚愧心沒有生起,那表示你對業果的思想不夠深刻,還是有點偷心。

這個地方就是說,思慧就是一個勝解,對於法義很深刻很深刻的理解。思慧能夠調伏煩惱,聞慧是不能夠調伏煩惱。若有多聞,由思所聞法義,能生思慧,從此能生廣大修慧。修慧就更厲害,修慧就是有禪定。禪定當中思惟法義,就能夠斷惑證真,轉凡成聖。

是故菩薩當依智者,於大乘經論勤求多聞,以諸教理,善為成立聞思之慧。

成就智慧就是: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思惟。這是成就智慧的原因。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等待我們明天的是什麼

我曾經在南山寺,見到過一個坐輪椅的人,他是因為車禍...

佛法修學,以智慧為先導

去年和今年的九月,末學去大慶接受由淨界法師親自傳授...

真正的善知識

佛陀時代,有兩人為莫逆之交,視對方為良師益友,以知...

【推薦】只要你願意念佛,你就不需要修福報了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

【推薦】《印光法師嘉言錄》白話文

(印光大師著;圓濤法師白話譯) [封一題詞] 宣講因...

五方佛、五佛智慧和五方佛土

中央大日如來(毗盧遮那佛)代表法界體性智: 佛身顏...

何謂「阿闍梨」

何謂阿闍黎 阿闍梨是梵文Acarya的音譯,意譯為軌範正行...

人生箴言—聖嚴法師語錄

四安 :提升人品的主張 安心在於少欲知足 安身在於勤...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大藏經】【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藏經】禪秘要法經

禪秘要法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佛教徒為什麼不吃葷腥

問: 吃酒肉的危害是什麼? 成剛法師答: 剛才跟大家...

修行是要修正自己

觀察他人過失本身就是一種過失。不要以為自己微不足道...

理觀智慧所帶動的六個階段

這個理觀的智慧所帶動的有六個階段。 一、理即佛。一切...

幸福的能源

什麼是幸福的能源?就是愛與慈悲。 今天世界上兇殺、...

彼佛壽命無量無邊阿僧祇劫

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

如何以三想來對治淫心

色慾這件事,是全世界人的通病。不僅中下根機的人,會...

李炳南老居士:報恩要及時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人生七十古來稀啊,兒子到了四十歲...

罵獨覺得丑相,因願力而轉變

從前在印度有一位大施主,他有很多的財產,並與妻子一...

學佛的兩種用心

佛學是一種心理學,最著重心理訓練和修養。楞嚴經說:...

在臨終之前如何讓罪業沉澱下來

假設我們不幸,我們今生已經把某一種罪業,不管是殺生...

不是你想修行,就可以修行的

《陰騭文》,印光大師非常重視這篇文章,它講到文昌帝...

三種供養佛菩薩的方式

在《地藏十輪經》上,佛說能恭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

跟出家師父同坐一起,感得什麼果報

又勿坐僧床席,輕侮僧故。 為什麼?他是師父,他代表佛...

福不可以享到盡頭

現在的物質文明很發達,很多人都沉迷在物質的享受裡,...

福德是安樂之本,智慧是解脫之門

佛法把生命的功德分兩種:一種是福德,它可以產生暫時...

欲治身病先醫心病

命運能改造 人生不如意事太多,諸如身體欠安、家庭失...

【佛教詞典】行一

(術語)法華經四一之一。一切之諸行盡歸成佛之一行也...

【佛教詞典】優填王造佛像

(傳說)釋尊,一夏九旬,升忉利天為母說法,不遠閻浮...

【視頻】晚課單日(承天禪寺)

晚課單日(承天禪寺)

【視頻】提高記憶力的核心--身心清淨

提高記憶力的核心--身心清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