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念佛人一定要把佛號的味道念出來

淨界法師  2025/04/2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念佛人一定要把佛號的味道念出來

一句彌陀法中王,無邊妙義廣含藏;十念往生成正覺,不在世間論短長。

念佛人一定要把佛號的味道念出來。所以在念佛的時候,它有無量無邊的無量光、無量壽、福德安樂的資糧,你要把那個資糧念出來。什麼叫把味道念出來,諸位知道嗎?我們在念佛之前是培養信願,對不對?你用信願來念佛,但念完佛以後,你又增長你的信願;信願又更想念佛,又去念佛,念完佛以後又產生另外一層信願。

所以,信願跟持名是互相輾轉增勝。依止信願來念佛,念完佛以後更有信願。以願導行,行又來引導這個願,產生一種輾轉增勝、相輔相成的力量,所以無邊妙義廣含藏。你要把那裡面的安樂道、解脫道念出來。

臨終的時候,十念往生成正覺,不在世間論短長。我們念完佛以後,正常的念佛人你要是方法正確、心態準備做得對,你要對娑婆世界越來越淡薄才對。

如果你念完佛,你對娑婆世界還是很貪愛,表示你的信願的資糧不具足,沒有正確地念佛。不在世間論短長就是說,你知道人世間是暫時的、如夢如幻的,你只是在應付當下的因緣。所以念佛人,如果你真實地照著我們前面所說的,有名號功德的信仰、有淨土莊嚴的願力來念佛的話,慢慢慢慢產生一定的力量的時候,念佛人應該對娑婆世界的名聞利養、各式各樣的五欲的快樂會慢慢淡薄,就算不斷,也應該慢慢地淡薄下來,這才是正確的,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往生的信仰跟願力,這個是一個判定標準。

所以修行,我們可以從因來推論果,也可以從果來推論因。從果證來判斷、檢查因地的方法對不對。如果你念佛到現在,還沒有產生一種對娑婆世界看破、放下的功德相,表示你的因地方法有問題,否則這個功德相不可能沒有出現。

如是因,一定有如是果。如果你念完佛以後,你的心態還是跟以前一樣,看到什麼事情都很當真,該貪愛的你還是貪愛,該發脾氣的你還是發脾氣,那這個佛號,它的方向就表示不是往淨土去了,而是人天福報。

其實我們可以從每一年當中的內心狀態,來檢查你的方法對不對,因地可以推論果報,果地功德可以判定你的因地對不對。

所以講,十念往生成正覺,不在世間論短長,這是一個果地的判斷。念佛以後,你一定要對娑婆世界的所有因緣淡薄,對極樂世界的往生更有希望、更有願力,那這就是你修行上路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推薦】念佛人很多,為何成就的人非常少

淨土宗其實在逐漸衰微當中,這是很遺憾的事!念佛人很...

只要執持名號,就具足了一切

阿彌陀佛叫萬德洪名。一切功德凝聚的實相德能,凝聚在...

臨終時要擺脫妄想的執取干擾

什麼叫臨終正念呢?不是說臨終不打妄想,是說臨終打妄...

遇到搶救不過來的患者可以為他念佛嗎

問: 末學在醫院上班,遇到搶救不過來的患者該怎麼辦?...

念佛一法對在家人最為親切

念佛一法,乃背塵合覺,返本歸元之第一妙法。於在家人...

印光大師嘉言錄--分禪淨界限

● 禪與淨土,理本無二。若論事修,其相天殊。禪非徹...

一切境緣,正好念佛

原文: 《彌陀經》言:若人念佛,臨命終時,必生彼國...

內心總有詛咒別人的念頭,是否會障礙往生

問: 學人心內有詛咒人的妄念、業障,不論凡聖,對於彌...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大藏經】【註音版】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遙聞諸聲音,而不壞耳根

虛雲老和尚在他的傳記裡面講一件事,我們可以知道他的...

螞蟻哲學

多年來我一直給年輕人傳授一個簡單但非常有效的觀念:...

為什麼要在初一十五吃素

農曆初一、十五,海洋潮汐的變化因月亮的盈虧影響而達...

好臉色是最難做到的孝道

《論語》裡有個小故事。有一天,孔子的學生子夏問孔子...

放掉無謂的固執

有兩個貧苦的樵夫靠上山撿柴餬口,有一天,他們在山裡...

改命需先認命

有一頭牛在田裡犁地,好多年了。每每它抬頭的時候,看...

不要擾亂眾生得度的因緣

隨緣度化:我滅度後,敕諸菩薩及阿羅漢,應身生彼末法...

真正的高貴

三個人喝同一口井水,一個人用金盃玉盞盛著喝,一個人...

千經萬論偏重指歸極樂世界的原由

【原文】 然十方諸佛,淨土無量,經論偏指歸極樂者,略...

誦經拜懺治好了糖尿病

可怕的1型糖尿病及併發症 2010年12月底,我被查出得了...

人生哪有來日方長,時時刻刻是無常

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現在年輕力壯,身體健康,人生一...

別人給得起,但你的福報不一定能用得起

學佛一定要懂一些財富學,現在大家學發財,不學花財。...

印順大和尚談出家的經歷

記者: 印順大和尚,很多人對您出家前的經歷非常感興...

【推薦】淨土宗歷代祖師傳記

淨土宗第一祖慧遠大師 大師法名慧遠,俗姓賈,是雁門郡...

還是做膽小鬼最易

一天,幽谷老人正漫步山溪間,忽見一少年站立山崖,似...

要得在世不造過者,只有參禪一法

參禪人沒有過:日用中一切時參,一切處參,一切事參,...

【佛教詞典】谷隱山

位於湖北襄陽東南約七公里之處。又稱谷隱山。為晉代習...

【佛教詞典】根本煩惱

(術語)又曰本惑,本煩惱。謂大乘百法中貪、瞋、癡、...

【視頻】妙境法師《釋迦牟尼佛與提婆達多誓為宿敵》

妙境法師《釋迦牟尼佛與提婆達多誓為宿敵》

【視頻】宏海法師《佛說無量壽經》2021

宏海法師《佛說無量壽經》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