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頭腦發脹時,可以觀想眼前一片綠地或清水

淨慧法師  2025/05/1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頭腦發脹時,可以觀想眼前一片綠地或清水

時間像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兩個七馬上就結束了,大多數人用功都有很大的進步,都有收穫,不管是在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變化和進步。

身體上的變化是大家越坐越有勁,越走越有勁,腿子也沒有翻得那麼厲害了,昏沉看起來也少一些了,這些進步都是很明顯的。

從心態方面來說,打坐的自覺性逐步在提高,都能自覺到禪堂來接受這種基本的訓練,而且從每個人的表情上看得出來,勉強來的人不多,大部分人的表情都很喜悅。

這兩個七下來,各位確實是有所進步,居士那一邊也是一樣,不管是觀音殿還是淨業堂,經過這一兩個七,大家都很歡喜,有的甚至積極的報名要參加五個七,這都是一些非常好的現象。

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經過兩個星期的打坐,在生理上心理上也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障礙,這是由於我們用功不得法。

用功不得法的原因,有的是出於急躁,有的是姿勢不規範,總的來說就是五事沒調好。五事調好了,我們身心上的種種障礙,只會隨著打坐時間的增加而逐步消除。

由於我們觀照呼吸的時候,有的人希望馬上能夠見到效果,心情比較急躁,這樣就容易上火,而且只曉得一味的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點上,這樣最容易出偏差。

觀呼吸的點應該是游動的,隨著身心的狀況不斷改變而轉移你的注意力,比如說午飯後的午板香,昏沉往往比較重,那就要把觀呼吸的注意力放在鼻孔上,你稍微往上提一提,精神就會抖擻起來。昏沉沒有了,就要把呼吸又恢復到正常。就是說還是要讓呼吸吸進去呼出來,最好是慢慢慢慢地到達丹田。

在一般情況下,按照正常要求觀呼吸,只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才會轉移注意力。有時候妄想特別多坐不住,你就把注意力往下面轉移,注意丹田這一塊,這個注意力放在丹田,你的心慢慢就會靜止下來,沉澱下來。

心沉下來了,妄想自然就會減少。這個時候如果不注意的話,人又會昏沉想睡覺,你隨之再讓呼吸恢復正常的運作,呼出來,吸進去,呼出來,吸進去,恢復到正常的運作軌道上來。

觀呼吸時念頭提得過猛,就會感到頭腦發脹,這個時候你就要注意,上座的時候輕輕地坐穩了,輕輕的把內部的濁氣呼幾口出來,當然不要有響動,只是下意識地做,就能把內部積的淤氣散發出來。

正式入座以後,你可以把念頭的注意力轉移到綠地上,觀想眼前有一片綠地,不要觀想藍天,觀藍天氣就會往上,人的呼吸會隨著意念轉移,盡管你只是意念在動,氣息也會隨著意念轉移。

你頭腦發脹的時候,你可以轉移注意力,觀想眼前出現一片綠地或者一汪清水,用五到十分鐘的時間進行觀想,應該立馬就可以清涼。

但是一定要用比較強的心力去觀照,否則的話就達不到效果。如果一支香頭腦發脹的毛病還不能恢復正常,你可以觀一支香,一旦恢復正常了,你的呼吸也恢復正常的運作,不再觀綠地觀水池。

這都是一些臨時運用的辦法,為了調節身心的某些不協調而採取的臨時辦法,當然也有人專門觀綠地也能夠得定,因為綠色代表生命代表清涼,觀久了以後念和大自然合為一體了,你心地會獲得清涼。

你可以靈活掌握這樣一些辦法,在身體上出現毛病時可以加以運用。比如說脖子扭了,腰扭了,岔氣了,打坐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一些問題,這就要求打坐的姿勢要規範。

特別是初學打坐的人腿子疼的時候,往往就會把身子扭曲過來,不能按照正常姿勢那樣打坐,這樣很危險,容易岔氣,會引起身體某一部位的疼痛。疼痛是因為血脈不通,血脈到那個地方被堵塞了,還是氣的問題,還是呼吸的問題。

打坐一定要有正確規範的姿勢,就是要端身正坐,脊背要挺起,身子微微向前傾斜,使這個尾閭打開,那麼坐的地方形成一個三角形,坐起來就非常穩,這樣就不會發生偏差。

萬一腿子疼得厲害的時候,你也不要勉強,硬是要熬過這一支香,如果你身體不會發生問題當然也可以熬,腿子這一關總是要熬過去,但是你萬萬不要因為練腿子而使身體其他部位出偏差,那就會給以後的打坐帶來障礙。

我們打坐的時候千萬不要靠背,靠著背坐在那裡確實感到舒服,但它有兩點問題,一點是你靠坐在那裡腰就不能夠挺直,這個姿勢就不規範,容易使身體的某一部位出現障礙。

其次你靠著很舒服,昏沉馬上就來了,就會睡著。打坐不要靠,也不要趴,有的人坐久了身子就會向前趴,趴在那裡容易使呼吸不順,氣憋在那個地方,憋在那裡就引起身體內部的各種障礙。

打坐很容易上火,每天晚上一定要洗了腳再去睡覺,你不洗腳,眼睛就會模糊不清,頭腦也不清爽。每天晚上把腳泡一泡,洗一洗,人會很舒服,對修行調身會有很多好處。

這些都是禪堂裡的老參多年總結出來的經驗,特別是像每天要洗腳,這好像是一件生活當中的小事,但是對於修行的人來說卻非常重要。

虛雲老和尚每天晚上一定要洗腳,雖然老和尚不出汗也沒什麼味道,但是老人家還是照樣每天洗腳,侍者必須每天把熱水打好,他把腳放在那裡泡,要泡很長時間。

因為虛老老是盤著腿子,很少有時間不盤腿子,人畢竟是血肉之軀,某一種姿勢坐久了必然會有其他的反應,那就要用一些輔助的因素和條件,排除這些對身體不利的因素。

過來人的這些生活方式和經驗,非常值得我們初學者借鑒,這些事情並不麻煩,養成習慣後,我們的生活會很規律。

現在年輕人的生活規律性特別差,早上聽到敲板不起來,等一會聽到敲鐘第一遍過去了還想再躺一會兒,第二遍鐘敲完了還想等一會,等著等著又睡過去了,一定要聽到第一聲板響,馬上一個觔斗爬起來。

一個人一定要養成這種堅決心和果斷心,以後做事情才會果斷。你總是在那個地方磨磨蹭蹭、磨磨蹭蹭,一生的光陰有多少啊?就在磨蹭當中把大好光陰浪費掉了。這可不是一件小事,這是關係到你一生有沒有成就的關鍵性問題,絕對不要小看。

年輕的道友們,你們作為一個修行者,生活要規範,要有規律性,會生活,才能會了生死。我們要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這可不是一件小事,這是一件大事。生活和生死不二,你能夠做到不二了,生死可了,生活也可以過得非常輕安自在。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慧法師文章列表

昌臻法師《以折服現行煩惱為修心要務》

我們今天講的題目是:以折服現行煩惱為修心要務。 以...

數息和念佛不一致是否如法

問: 在家打坐時用數息法,在生活中用念佛,不一致,...

不要妄想住茅蓬,茅蓬不好住啊

又有人問:開了悟究竟是什麼境界呢?這個問題我們在雲...

所有的煩惱都是由這三毒所發出來的

修行很重要的就是一個切字。《高峰禪要》裡也常強調要...

來去自在的龐居士一家

龐蘊居士,字道玄,是唐代著名的在家禪者,他曾在馬祖...

大安法師:不要怕自己根機愚鈍淺陋

省庵大師是非常苦口婆心的,對這些正面來勸勉,不要怕...

修行中斷的原因何在

一是環境關係中斷,假使這個地方打仗了,你要搬了;或...

多學習在逆境中念佛

人說世間的境緣,正是自己修行的助緣。以這個痛來說,...

【大藏經】最上乘論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

【大藏經】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

世尊我一心  歸命盡十方  無礙光如來  願生安樂...

【大藏經】【註音版】大方廣佛華嚴經(81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藏經】大悲咒註音版

1)南na 無mo 喝he 囉la 怛dan 那na 哆duo 囉la 夜ye...

從吃臘八粥想到佛教的未來

臘月初八,是佛陀經過六年苦行,在菩提樹下覺悟成道的...

【推薦】數息的修行方法

昨天講到,禪修要做到五個堅持。其中第一個堅持,就是...

一切的儀規、念誦,都是為攝心而設

問: 老和尚慈悲!禪宗寺院做早課和晚課的時候,拿出相...

守一不移的功夫

安住當下,安住在呼吸上。在安住在當下之時,為了使我...

清明節佛弟子怎樣做才對已故親人最有利

清明,是我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中國傳統的清明節...

為什麼要我面對這宿命

問: 請問法師,從我出生,爸爸就不要我,不養我,那...

遇到冤家對頭千萬不要生氣

我們每個人都有冤家對頭,但碰到冤家對頭我們千萬不要...

高僧與觀世音菩薩的感應事蹟

觀音菩薩的名字,在許多的大乘經中,都有說到。例如《...

宗舜法師:正信佛教應具備的三個條件

宗舜法師答: 我覺得這個它應該是從兩面去理解,首先...

轉彎的人生

夜晚,列車奔馳,兩節車廂的交接處,轉彎時出現了一個...

五位高僧慈憫眾生的行為

日常生活中如何修習慈愛眾生呢?以下這些高僧大德慈憫...

念佛法門的宗旨是信願行

念佛法門的宗旨是信願行三法。信是什麼呢?信,從事相...

六道的每一道中又各含有六道

【原文】 六道之中,復有六道。 且以人言之:有人而天...

生活中的因果:刻薄成家,敗如山倒

我婆舅是徐州人,今年64歲了,有一子兩女。他曾經是我...

什麼是「普賢行」

壬二、普賢觀耳識 普賢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

什麼叫大乘和小乘

本來,在佛的時代,並沒有分別什麼大乘和小乘,佛法是...

【佛教詞典】事邊際性

【事邊際性】 p0801   瑜伽二十六卷十五頁云:云何事...

【佛教詞典】百日經

(行事)限百日之期而書寫經文也。...

【視頻】大安法師《一信之後 永不再疑》

大安法師《一信之後 永不再疑》

【視頻】慧律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7》事事無礙的十種原因

慧律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7》事事無礙的十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