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為什麼會有魔和鬼神來干擾呢

淨界法師  2025/04/2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為什麼會有魔和鬼神來干擾呢

舉要言之,若作種種五塵,惱亂於人,令失善法,起諸煩惱,皆是魔軍。以能破壞平等佛法,令起貪慾、憂愁、瞋恚、睡眠等,諸障道法。

簡單來說,只要這種五塵的境界,目的都是擾亂我們,使令我們失去善法,起諸煩惱。這個地方的次第,魔要來干擾你,他一定要先讓你分心,一定要讓你失掉止和觀的功德。比如說你現在本來是念佛念得很好,他一定要讓你忘失所緣,你一定要先把佛號丟掉以後,他才能夠進一步破壞你;如果你佛號還在,他不能破壞你。所以令失善法,這一定是第一個次第,魔一定要先想辦法,讓你心中所皈依境失掉,他才能夠採取第二步的行動。

失掉善法以後,你就沒有依靠處了,那你就是各式各樣的煩惱,就任他主宰了,起諸煩惱,都是魔軍。破壞我們這個平等佛法,使令我們生起貪慾、憂愁、瞋恚、睡眠等諸種種的障道法門。

這個地方,魔境有三種:精魅鬼、堆剔鬼和這個魔,有三種魔境。智者大師在《釋禪波羅蜜》說,為什麼會有魔和鬼神來干擾你呢?這個人多數邪想坐禪,才會有這種事情。什麼叫做邪想坐禪呢?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說:

第一個,他當初修止觀的時候,因地發心不正。他修止觀,可能就是要追求神通,不是要追求聖道,無上菩提,不是發這樣的心。你因地的時候就想追求神通,那當然「因地不真,果招迂曲」。等到你有一點禪定的時候,你內心有這樣的一種染污,魔王就會知道了,你就會跟他感應道交了。這第一個,你的因地發心不正。

第二個,就是說你這個人因地發心很正,真為生死發菩提心而修止觀,但是你可能在修止修觀當中突然間生起一個邪念,突然間。我們散散亂亂的人生起邪念,那也沒什麼特大感覺。你內心當中在專注的狀態,那個內心是特別得有堪能性,力量很強,你生起一個邪念不得了。說你這個人開車,車子開得很慢,方向盤稍微有點偏差,無所謂,再開回來就好,反正速度很慢。你開的速度是一百五十,二百的速度,你方向盤一點的偏差都不得了,在禪定的內心當中起一念的邪念,那不得了。 所以就是妄想做禪,才會有這個問題。

《楞嚴經》講到五十陰魔,也是這個觀念。《楞嚴經》說:內魔不生,外魔不起。你內心當中沒有煩惱活動,外魔不會生起,這個世間上是感應道交。所以這個地方其實面對魔王是不容易,不像前面的堆剔鬼、精魅鬼,你訶斥他就沒事,這個魔王那就不是訶斥的問題。智者大師以下就是告訴我們了,你要先調伏你內心的問題,內魔不生,你外魔自然不起。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打坐只觀息,不念佛不持咒可以嗎

問: 我打坐,觀察身體內自然氣息的運轉,但是我不持佛...

看到蓮華跟佛出現在空中,該怎麼辦

問: 請教老和尚一個修行上的問題,遇到了境界。如果有...

破魔四個重點

破魔四個重點: 一、多聞法、研求、深入知解魔所行事以...

魔境生起時應如何保持正念

佛陀訶責十種魔境的過失。 魔境產生的因由 阿難!如是...

受過三皈五戒的人,為何還會受鬼神的騷擾

問: 受過三皈五戒的人是有護法神隱形保佑的,為何還...

念佛時見到瑞相怎麼辦

凡念佛人,但宜至誠懇切,一心正念。絕不妄想見佛見境...

宣化上人:多退初心

人有時最初發心要學佛法,或者最初發心想要出家,但出...

念佛應該要不急不緩

念佛這樁事,總得不緩不急,否則易出毛病。當初釋尊有...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阿閦佛國經

阿閦佛國經卷上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

生命可以透過努力,作很大的改變

「忍辱」跟「精進」,它們兩個也不是什麼功德,但是它...

將惡習變成自己的助力

又是一年春好處,待到回望弱冠時。轉眼間,我離畢業又...

世俗觀點認為的快樂,並不是真實的

大家都知道,現代社會中,有很多不真實的事情。譬如一...

佛教的懺悔方法有哪些

佛教裡面說懺悔的方法,有說兩種,事懺和理懺;也有說...

為什麼要修淨業三福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六月寒

有一個剃頭匠,很不會說話,每次說話都傷人,常惹人不...

黃泉路上無老少,年輕不急求解脫嗎

問: 學佛的終極大目標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作為一名...

為什麼有的人就是賺不到錢

每一個人各自的因緣不同,有福報跟沒福報相差很大的,...

書房挨著衛生間,是不是對佛像及經書不恭敬

問: 至誠恭請法師慈悲開示,家裡有佛像,也有經書,但...

首楞嚴王三昧對治的重點

《楞嚴經》前面的三卷經文,佛陀等於是講到了大乘佛法...

行願法師《虛擬犯罪不可為 自淨其意利社會》

近來,網上流行殺人、偷菜的遊戲,人們就虛擬網絡遊戲...

糜子仲為善得福

三國時代,東海朐縣有一位名叫糜子仲的人,他的祖先世...

普賢菩薩十大行願略釋

在《華嚴經入法界品》中,菩薩自說過去的行願: 善男子...

維摩詰患病示苦

佛陀率眾游化至毘耶離城,城中有一長者名維摩詰,雖身...

心要與法相應

曾經有位修行者,去參學一個很有名的道場。那裡住著很...

臨產可念觀音聖號

印光大師這種菩薩的心腸。作為一個比丘,有些事情沒有...

【佛教詞典】正思惟

正確的思考,又名正欲,亦即思考四諦的道理,以引發正...

【佛教詞典】維越

(術語)阿惟越致Avaivartika之略。譯言不退。不退轉菩...

【視頻】東林佛號(黃慧音)

東林佛號(黃慧音)

【視頻】淨界法師《如何理解淨土法門的事持與理持》

淨界法師《如何理解淨土法門的事持與理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