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慈念令蟲害遠離

印光大師  2025/05/0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慈念令蟲害遠離

在《復章以銓居士書三》中印祖針對章居士提出的猛獸毒蛇蝗蟲之類,危害人們的生命財產,應當撲殺,進行了嚴厲的駁斥。信中告知章居士,猛獸毒蛇蝗蟲之類傷害人類,是由於人心兇惡;假如對它們念佛,又教大家都念佛,它們自然會離去,哪裡是殺了就能為民除害。這種言論會引發人造殺業,將來生生世世受殺報。身為學佛戒殺之人,卻說出如此可惡的言論,如不趕緊懺悔,必遭天譴。

隨後印祖給章居士講說龍梓修在江北作知縣時,接到報告說當地蝗蟲災害嚴重,請他現場勘驗,到了災區,龍知縣只覺腳下鬆軟塌陷,並不見蝗蟲,就問蝗蟲在哪裡,當地人回答說腳下所踏的都是,蝗蟲的幼卵有幾寸厚、幾里寬、十多里長,一旦翅膀長成後一飛,將遮天蔽日。龍知縣嚇得一句話都不敢說,於是俯身叩拜天地,祈求上蒼賜百姓一條生計。不到二三個小時,忽然雷閃電鳴,大雨如注,蝗蟲隨雷雨滅除。這就是沒有想其他的辦法,而求天滅蝗的一大感應,如果下令用燒、殺、土埋等方法,試問能有這麼大的威力嗎?

接著印祖又講了一個故事。一個小女孩買了一個拍蠅器,看見蒼蠅就拍,不久,滿屋子都扒滿了蒼蠅。她的祖母趕緊大開門窗,念佛求蒼蠅離去,蒼蠅於是全部飛走了。小女孩還是有些善根,見到此種異相,止息了殺業,否則天天殺生,自己也會折壽。

印祖在信中開示章居士,孫叔敖的事情不可學,沒有他這樣的好心,那麼自己造殺業,還教其他人造殺業。而且雙頭蛇,是不多見的異物,所以孫叔敖殺死埋掉。猛獸、毒蛇、蝗蟲,不是殺死就能滅絕的動物。唯有大家發起慈善心,同念佛號,它們必定遠去。

然後反問章居士,難道不記得《普門品》中,「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蚖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然,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這段經文嗎?指出章居士因為不懂道理,說出這些害人誤己的惡語,如果不給他說破,他前面的路將來都是怨家,並勸誡他,話是不可以隨便亂講的。

 

《復章以銓居士書三》原文

猛獸毒蛇蝗蟲之類,均由人心兇惡,故致傷人。若向彼念佛,及教一切人各念佛,彼當自去。豈殺之而能為民除害乎。乃是引人造業,永生永世受殺報。汝學佛戒殺,而發此最可惡之言論,若不懺悔,必遭天譴(龍梓修在江北某縣作知縣,民以蝗蟲為災請驗,至一處,其地踏著,頗松陷腳,問蝗蟲何在,雲腳下即是,有數寸厚,數里寬,十多里長,尚未長翅,翅成一飛,則將蔽天日,嚇極不敢出一言,遂拜天地,求賜民命,未經二三小時,忽大雷雨,蝗蟲隨雨而滅,此以不能設法,而求天滅蝗之一大感應也。若出令令燒埋殺,試問有此大力乎)。

一幼女買一拍蠅器,遂見蠅即拍,未幾時,全屋均被蠅扒滿。其祖母遂大開門窗,念佛求蠅去,而蠅遂盡去。以此女尚有善根,遂以此相,止彼殺業。否則日日殺生,己亦隨之夭壽矣。孫叔敖之事不可學,試問誰有此好心乎。無此好心,則自造殺業,教一切人造殺業也。且雙頭蛇,係不多見之異物,故叔敖殺而埋之。猛獸毒蛇蝗蟲,非殺能止之物。唯大家發慈善心,同念佛號,彼必遠去。汝何不見普門品,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蚖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然,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乎。汝以不知世務,發此自陷陷人之極重惡話。若不為汝說破,則前路通是怨家矣。話可妄說乎。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印光大師文章列表

感動打獵者的狼

一輩子靠打獵為生的祖父突然決定封槍,再不打獵,原因...

一位年近半百女人的邪淫懺悔

今年,我48歲了,過的狼狽不堪,回想過去的前半生,一...

【推薦】傾盡身心弘揚因果輪迴觀念

我們在這個時代,真的要非常有正氣地、有根據地把這個...

付出善良總會有回報的

每當我們在電視屏幕上看到那活潑可愛,栩栩如生,趣味...

食用含有動物的保健品是否如法

問: 當今社會食用保健品、保健酒的人數很多,其中有...

歷代戒殺放生詩

唐 佛印禪師 貪他一臠臠還他,古今留言終不偽。 戒殺念...

孝子驅蠅誤殺父親 轉世受報了斷前因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位老先生因妻子過世...

一念淫心禍無央

一日,鄰近舍衛城的村莊中,有位婦人抱著孩子、拿著水...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

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這樣去念佛,即使墮於惡道也能往生

原文: 汝繼祖母柴老太夫人事,已忘記。汝果真發孝心,...

念佛念經時流淚是好是壞

原文: 念佛發悲痛,亦是善相,切不可常常如是。若常...

妄想之心週遍天地,卻不知專心念佛

原文: 汝妄想之心,遍天遍地,不知息心念佛。所謂向外...

印光大師論念佛人如何對待疾病

生老病死是人的自然規律,疾病是人生八苦之一,念佛人...

窮微極妙的蓮華座

《觀經》講那個蓮華座,你看看它窮微極妙到什麼程度?...

從禪修立場使得自我消融

自我是最難消融的,這是最可愛、最堅固、也是最討厭的...

須自量根性,勿唯圖高勝

【如觀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現,此則全...

與其尋找好師父,不如熟讀這部經

末法行人,如我們者,比魔外的本領也比不上。《楞嚴經...

五戒裡面為何不允許飲酒

世間有很多東西是非常誘惑人的,如果不去克制自己,就...

以虛幻為實

從前,在印度,有一個男子因一時的氣憤惱怒,厭惡世人...

佛教如何看待「化解太歲」

化解太歲,又叫順星、拜斗。有法師反對和批評。有僧人...

念佛生不起信心該怎麼辦

問: 以前也知道念佛,但卻不知道這句名號的來龍去脈...

降伏內心的慳貪

舍衛城中,有一位長者名叫最勝。家中非常富裕,但是為...

梵網經菩薩戒的求受資格

一、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 我們先引用一段經文啊,看經...

把修行融入到居家生活中

一、起床 作為佛教的居士,我們應該怎麼起床呢?起床的...

爭取更多的念佛算深信切願嗎

問: 有真信願不得有一些惰性,但在平時也爭取更多的念...

【佛教詞典】五根本

(名數)六大煩惱中除見之一,餘貪瞋癡慢疑為五大煩惱...

【佛教詞典】為他

謂有一類親族知友。行於劫盜。王等為證。執問彼言。汝...

【視頻】妙境法師《從白骨觀悟入,也容易得聖道》

妙境法師《從白骨觀悟入,也容易得聖道》

【視頻】南無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佛光山唱誦)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佛光山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