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無間地獄的因與果與無間的由來

宏海法師  2025/04/2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無間地獄的因與果與無間的由來

無間地獄的果是由什麼因造成的?經中講有四種恩太大,很難報答,除了佛恩、說法師恩外,還有就是父母恩。佛在世的時候逢饑饉年,有出家弟子用缽換來米飯供養佛,「缽」是諸佛聖相表法,極為殊勝尊貴。佛說他的福報消受不起。弟子問,佛都不受誰可以受?佛說,給你母親供養可以消受。故而「不孝」是眾罪之首,果報在無間地獄,求出無期。

第一個講孝道,第二個講師道,師尊三寶。「出佛身血」即是殺佛,而佛度一切眾生,殺佛即是殺一切眾生,滅佛就是滅一切眾生慧命;「不敬尊經」則是輕慢法寶;「譭謗三寶」通常以謗僧為主。也是無間地獄的果報。

除此之外,損失、破壞寺院廟產,(大家設想廟裡的東西是十方來的,而且大家發心十分虔誠),果報也要遠遠大於尋常處所。再者與僧尼有染,或者從名譽上毀損,在道場內行不淨行,進而殺害眾生,果報皆在無間地獄。

出家人稱為「沙門」,有「勝道沙門」、「說道沙門」、「活道沙門」。經中所講的「偽作沙門」是指「污道沙門」。身雖出家,心不染道,欺騙信徒,貪常住錢財,不守戒律,也要墮無間地獄。最後壓軸的業緣,指陳出偷盜寺院常住的東西,這個最為麻煩,必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還沒法脫離。

綜上所述五種情況,前三項是勸誡俗人,第四項勸誡僧眾,第五項合勸僧俗二眾。當然就勸俗的而言,僧也要守持防護;勸僧的問題,俗也可能毀犯。綜合上述所列的罪,便是佛門講的「五逆十惡」內容。因果絕對不會騙人,人也絕對騙不了因果,墮於地獄求出無期,是真實不虛的。

講述完因果關係,來看,無間地獄為什麼會如此「無間」?地藏菩薩列了五條信息內容:一者受時無間;二者受身無間;三者受器無間;四者受眾無間;五者念念無間。雖然我人過去世必定也曾在其中受無間苦,在生死輪迴中得了人身早已忘了曾經的痛,但不妨從等流因果上推比設想一下「無間」的由來。「求一念暫住不得」就是沒有停息喘氣的機會,中間是連綿不斷的,正當眾生造殺盜淫妄根本重罪時,也正是心緒多端之時、想方設法的心念連綿噴湧,如是因如是果,顧名思義不難理解。只是道理懂了做不到,還是相信度不夠,故而說時似悟、對境又迷。學佛上道,一切的修行當從因果開始啟動。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宏海法師文章列表

吸煙的二十過

1、護法善神發怒遠離,冤魂魔障如蠅附爛肉聚於此人;...

如何遠離那些不順的報應

我們應遠離惡業,勤修良善,就不會遭如是報應,不遭那...

宣化上人:一言一行都要謹慎小心

佛教徒也要注意因果,凡事要小心謹慎,不能隨便譭謗人...

舉心動念行為造作,舉頭三尺有神明

談到自然造化的法則,有時候你深信因果到這個程度,才...

美女放蕩患宮頸癌,臨死前現身說法警醒世人(圖)

一名美艷的女子,有著扭曲而不幸的人生經歷。她曾經因...

冤冤相報,給子孫留下禍患

做善事的人,不僅他的宗族親戚愛戴他,朋友鄉黨尊敬他...

造邪淫業將會墮入三惡趣中

造邪淫業將會墮入三惡趣中,業重者感生於近邊地獄的鐵...

心中若存這三種念頭,將會招感三惡道的苦報

昔日,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為比丘們開示:世間...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藏經】早課(朝時課誦)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湛...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佈施的質與量,會影響到功德的大小嗎

在一般人的觀念中,認為佈施的東西要數量多、品質好,...

心力和佛力的結合

在大乘佛法的修學過程當中,有兩種力量是不可思議的:...

苦的定義就是逼迫,它來自三個方向

我們先看第一個示相。什麼是苦呢?我們先知道,這個苦...

出水蓮花自清淨——記著名高僧惟賢長老

山城重慶,由於經常霧氣氤氳而素有霧都之美譽。長江、...

煩惱都是自尋的

人們在生活中總免不了有一些煩惱的事兒。有些煩惱來自...

居士講法、僧人居住居士家如法嗎

問: 末法時期白衣上坐,講僧團過失,謗僧。王翠明女居...

人死後為何要為亡者做功德

問:人死了以後,家屬在七七四十九天內還要吃素念佛,...

智慧資糧比福德更重要

我講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是在《賢愚經》裡面,講到一...

通過茶去領悟禪的義理

禪和茶在佛教當中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喝茶講禪,茶道又...

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同體

我們講慈悲,有三種慈:眾生緣慈、法緣慈和無緣慈。 眾...

宣化上人《緊急關頭要念觀音菩薩》

今天傳授你們一個要訣,什麼要訣呢?就是在緊急關頭的...

菩提心是修行的根本

什麼叫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覺悟心和願力心。菩提心,...

修慈心禪的方法

以自己為對像 你們也許注意到了這個經文的第一行:願我...

在家居士修什麼法門最契機

問: 在家居士修什麼法門最契機?能夠盡快了生死? 慧...

如果偏執經文中一義而不能圓融,必將誤人慧命

【原文】 看經須是週遍廣博,方得融貫,不致偏執。蓋經...

佛法不是叫你逃避,而是讓你面對現實

經常聽到有人說:佛法就是逃避現實。還有人說,學佛法...

【佛教詞典】懷素(625—698)

懷素,是律宗東塔宗的創始人。俗姓范,祖籍南陽。父名...

【佛教詞典】尋伺差別

【尋伺差別】 p1178 俱舍論四卷十二頁云:論曰:尋伺別...

【視頻】廬山東林寺的一天

廬山東林寺的一天

【視頻】皇后的鑽石戒指

皇后的鑽石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