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修行要發這四種力量

淨界法師  2025/04/2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修行要發這四種力量

我們明白了修行沒有退路,應該怎麼精進呢?發四種力量。

一、發勝解力——此中勝解,即是意樂。

我們對於所修的法門要生起意樂。比如說念阿彌陀佛,我們思惟阿彌陀佛的功德。這句佛號是總持阿彌陀佛的功德,它能夠使令我現生業障消除,福慧增長,臨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對於佛號,對於所皈依的心生起意樂,這件事情很重要,很多人都忽略了修意樂。因為你沒有先修意樂,你今天所作的定課就沒有力量,悠悠泛泛,很難生起跟法相應的力量,生起那種強大的力量。第一個你在修之前,要思惟你所修的這個法,它的功德。

二、發堅固力——即於彼事,究竟不退。

你對於這個功德一定要究竟不退,不要法門換來換去。今天念阿彌陀佛,明天持大悲咒,後天持往生咒,這樣一事無成。就是說任何的功德出現,要成就三昧,一定要心一境性,所緣境不要換來換去。

三、發歡喜力——於其事業,不欲斷絕,無飽意樂。

我們修行就像老饕吃東西一樣,它吃再多的東西,永遠不滿足。我今天拜一部《八十八佛》,我明天再拜,後天再拜,拜個十年、三十年,我總是覺得沒有滿足的感覺;念佛亦復如是。心中不會得少為足,不欲斷絕,無飽意樂,發歡喜力。

四、暫止息力——於中若身心疲勞,須暫止息。若不爾者,則極厭離,能障後時發精進故。

就是有時候定課不要定的太多,或者我們剛好有因緣到外面去弘法辦事,身心非常疲累,這個時候,定課要稍微緩一緩。為什麼呢?因為你強迫你自己做,效果不好是另外一回事。這個強迫作的事情,心中會產生一種厭惡。內心中深處產生厭惡,你好不容易,前面去思惟法的功德,跟這個法建立這麼一個濃厚的感情。因為你太強迫,太疲勞,把前面你產生的勝解力、堅固力、歡喜力,都破壞掉。你以後一念佛,隱隱約約要念下去就有一個排斥的感覺。

我為什麼有這個印象呢?原來我哪一天身心疲勞的時候,太過於勉強。就像吃東西一樣,你很喜歡吃這個東西,你哪一天吃得太多,吃到吐,你下次再看到這個東西就怕,厭惡。你好不容易對這個東西的功德,它的營養,它的好處,修觀了。但是因為你吃的太猛,太猛厲了,以後對你未來的精進會有障礙。

這個修行是一個心地法門,還不在乎你身體、嘴巴在那個地方動來動去。就是說修行是內心跟法的相應,這件事情不能勉強。你內心跟法的相應,一定是建立在歡喜的角度,這是最重要的。所以這個地方宗大師提出暫止息力,如果你身心非常疲勞,暫時停下來,等到你正常後,再繼續用功。這是講到精進的四個原則。

這個精進,它的重點是在一種恆常心。基本上從經論上看,我們的精進,佛法功德的成就,它還不在乎你三天、七天不睡覺,還不是很在乎這個。它很在乎你的定課,你今天念佛念三千聲,念得不多。但是你今天念,明天念,後天念,念一年,念十年,這個境界就有力量。你說我一天拜一部《八十八佛》,但是你一部《八十八佛》拜十年,這個《八十八佛》對你就有力量。精進重點在那種恆常的相續心,它偏重在這個地方。你偶爾作一兩次,對你成就聖道沒有多大幫助。

所以蕅益大師說這個精進,滴水常流,則能穿石。就是說它之所以能夠穿過石頭,可貴的是常流。就是精跟進,進就是相續,精就是專一,它所緣境專一。說這個水怎麼能夠穿破過石頭呢?因為它的方向沒有換來換去,它今天滴到這個點,明天也滴到這個點,同一個點滴久了,就把這個石頭給穿破,所以這個就是專一、相續,任何法門都能夠成功,是這個意思。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修行要發三種心

今天是第一個七的第一天,我們注意要有一個正確的出發...

星雲大師:培養耐力

耐是持久,是承受,是一種力量。你看,飛鴿傳書需要耐...

傳喜法師:當今社會怎麼修佛法

問: 當今社會怎麼修佛法? 傳喜法師: 當今社會更好...

別讓生命睡著

讓時間空過,浪費人生,將使我們不知何去何從? 人要...

燒香作炭

佛陀在舍衛國說法的時候,感化了一位青年發心跟隨佛陀...

修行與工作互不牴觸的

一般人對修行的認知、想像,大概只停留在打坐、念經、...

功課必須定量定時,定了一定要做到底

我經常給我們道友說,我說你念佛也好,你修行也好,你...

勇於對抗自己的煩惱習氣

真正的修行並不容易,多數人不敢真正地修行,或真的對...

【大藏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

【大藏經】文殊菩薩心咒

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大藏經】【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人生十不如

身若無端錯行,不如正心安守本份。 口說閑言雜語,不如...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說佛教有崇拜的話,那麼,...

觀世音菩薩名號的由來

我們看辛五,耳根圓通。這個是在本經當中最重要的一個...

慈悲心是超度冤親債主最好的方法

要想超度冤親債主,最好的方式,是慈悲。唐朝時,鄱陽...

修行無別修,只要識路頭

不知不覺又一天,你在這裡打坐,打了多少個妄想?一剎...

生命的未來,就看你心裡裝進了什麼

生命的境界,生命的未來,說是在迷中,其實也簡單。它...

妻子甚獄

過去在耆闍掘山後面住有七十餘戶的婆羅門,由於宿世福...

為什麼楞嚴咒一定要用心去持

佛陀在講楞嚴咒之前,他把楞嚴咒的一個持誦的方法,跟...

十種不善業的果報差別

果報大體有三種,分別為異熟果、等流果和增上果。 異熟...

文珠法師《學佛必修的課程:四清淨明誨》

我們學佛,無論目的是想獨善其身,作個自了漢;抑或是...

沒有上鎖的門

鄉下小村莊的偏僻小屋裡住著一對母女,母親深怕遭竊總...

【推薦】稱名供養禮拜地藏菩薩,求諸所願速得滿足

地藏菩薩常以不可思議禪定之力度化無量世界眾生,滿願...

舐犢之情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發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個極...

在無為法契證上談證位

修行需要修清淨心。但是在我們的執著、五欲六塵還憧憧...

應該該如何看待「情」

問: 中國人常常會用血濃於水來表示親情的重要性,親...

布袋和尚詩偈中為人處世的哲理

布袋和尚是五代的一位高僧。法名契此,又號長汀子。明...

【佛教詞典】點湯

(儀式)禪林之式,點茶之外,有點湯。供湯於人謂之點...

【佛教詞典】命如風中燈

比喻人的生命如風中之燈火。佛教謂諸行無常,瞬息幻滅...

【視頻】界詮法師《比丘尼為什麼到大僧要作白呢》限出家眾

界詮法師《比丘尼為什麼到大僧要作白呢》限出家眾

【視頻】長劫輪迴--付法藏經裡的故事

長劫輪迴--付法藏經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