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朗然比丘尼三見極樂而預知時至往生

2025/04/1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朗然比丘尼三見極樂而預知時至往生

朗然比丘尼,俗姓沈,浙江嘉興縣人。年十八歲時,見到大嫂生產的痛苦後自誓不嫁。後徵得父母的同意,在縣城的陶莊淨池庵剃度出家,專志修行淨土法門。

朗然比丘尼三見極樂而預知時至往生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念佛修行後,無論閑暇或忙碌,朗然都能在心中毫不間斷地持念佛名。

清仁宗嘉慶十三年,也就是西元一八○八年,告訴她的徒弟福緣說:「我在這三個月中,已三次夢到七寶蓮池,而我則跏趺於蓮華之中,因此往生有希望了!你應當堅定志向一心念佛,自然水到渠成,功不唐捐,希望你慎勿錯過。」

朗然比丘尼三見極樂而預知時至往生

到了三月二十五日,毫無疾苦坐脫而往生。時年七十一歲。

編者按:

佛陀在《觀無量壽佛經》中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就是告訴我們阿彌陀佛的心光遍一切處,能遍到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用他的光明和願力來攝受我們,加持我們。

而我們眾生本具的真心如佛無異,也能遍一切處,當我們至誠念佛時,心也能遍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當下也就在我們心中顯現。就像兩面鏡子放出的光相互映照,互含互攝。

故事中的朗然比丘尼夢中三次見到極樂世界即是極樂世界在她至誠念佛心中自然的顯現,正如她所言:堅定志向一心念佛,見到極樂世界是水到渠成的結果,決定功不唐捐。

《淨土聖賢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推薦】這麼簡易的法門,為何你卻不修

龍樹菩薩對我們一代時教的判教,判為難行道和易行道。...

【推薦】行住坐臥中如何積累淨土資糧

淨土法門有理有跡。理是內在的妙理,了知一切事相不出...

【佛學漫畫】修行還有職業病?

修行探索生命真相,本來就是每一個生命的本分事,它並...

菩薩修行六念,把念佛放在第一

如菩薩六念,念佛第一。又云:繫念思惟因緣力故,得斷...

東林佛號的意義

東林佛號要唱得深沉緩慢,它是可以對治這個時代的浮躁...

念佛最能敵惡業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不是佛號有問題,而是你的心有問題

淨土宗的修學是本尊相應的法門,就是說,我們臨命終是...

半日學解,半日學行

汝於淨土修法,尚未了了。這意思是說,你對淨土法門不...

【大藏經】【註音版】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大藏經】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佛國品第一 如是...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藏經】華嚴經·淨行品

(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

那是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啊

我從小生長在佛教家庭,外婆和母親都篤信佛教,誠心地...

佛陀所說的孝道

世人所認為的孝,都以物質為主,以為在日常活中能供給...

小偷與三皈依

從前有個老和尚,也沒住在廟裡,自己找了個破屋子單門...

錢員外投胎討債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明末清初年間。距北京城幾十里外有一個村子...

前六識的明瞭功能是怎麼產生的呢

先看阿難尊者他執著中間的相貌。我們看經文: 阿難言:...

淨土法門的真實大利

到底這部《阿彌陀經》講的利,利在什麼地方啊?我們有...

釋迦牟尼佛因地的大悲願心

今天我們講第二講,翻到第一編淨土宗的成立。我們主要...

一心三觀和臨終正念有何關聯

問: 一心三觀和淨土宗的臨終正念有何關聯? 淨界法師...

唯心之理和現前之事

唯心淨土、自性彌陀,這是非常正知見的一個理,也是一...

我們怎麼去改造未來

我們怎麼去改造未來?因為你現在的身心是要創造未來,...

修行人為什麼要少語止語

一、真正做到善護口業,不譏他過,使自己能盡最大的努...

【佛學漫畫】虛雲禪師

摘來一滴雲端露,龍華三會獻佛前...

持誦《普門品》的不可思議感應

普門入於大慈,幫助眾生得利樂;觀世音入於大悲,尋聲...

佛以譬喻示比丘

有一天,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向比丘們開示:譬如有...

佛法原是教人了生死的,不可當哲學研究

觀汝書言學生話,不禁令人好笑。今說一喻,譬如太醫院...

一個家庭兩代人,母親和兒子都出家了

出家,就是看破紅塵,辭親割愛,擺脫世俗之家,捨棄世...

【佛教詞典】體空觀

(術語)見體空之觀法也。為大乘菩薩之觀法,有利鈍之...

【佛教詞典】空無邊處

【空無邊處】 p0787   瑜伽三十三卷十二頁云:復次以...

【視頻】五台山羅睺羅寺

五台山羅睺羅寺

【視頻】淨旻法師《佛說阿彌陀經》略講

淨旻法師《佛說阿彌陀經》略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