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故由賴耶種子,生起諸法之現行,復由現行熏成種子,如是展轉相續,形成有情眾生之業果相續,此中有三法,二重因果之別。
所以也就是說呢,由阿賴耶識的種子生起諸法現行,就是從前世的種子變成今生的果報的受用,然後再由今生的造業,再熏成一個新的種子去得果報,所以前世今生跟來世就構成一種業果的相續。這當中有三個次序,三種次第。到底因果相續是經過哪三個階段呢?第一個種子生現行,第二個現行熏種子,第三個種子生種子。我們把它念一遍:
一、種子生現行,謂八識諸善不善種子,眾緣合時,能生起各自果法,名種子生現行。
二、現行熏種子,由此現行果法,於生起剎那,再熏習各自種子於第八識中,名現行熏種子。
三、種子生種子,由前念舊種子,引生後念新種子,自類相續,猶如川流,是名種子生種子。
這三個階段形成業果的相續,我們先解釋然後我們再舉例說明。
首先,我們看業果之所以相續,第一個條件因為種子生起現行。就是第八識當中我們過去生的善惡業力的種子在因緣和合的時候生起今生的五蘊的身心的果法,叫種子起現行,就是前世創造了今生,這叫種子起現行。這個地方也沒有錯,這個地方問題也不大,業力變現果報,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現行熏種子。由今生的果法我們生起了分別、執著。你今生活的快樂、你今生活的痛苦都不怪你,那是前生的你造成的,但是你問題出在哪裡呢?你面對快樂痛苦的時候,你不能去攀緣它、執著它,問題出在這裡。
當你去攀緣今生的快樂跟痛苦的時候,好了,你今生又跟來生做連結了,又熏起一種新的生死業力種子,叫現行熏種子。就是你面對人事的因果的時候,你仁者心動,你動了第六意識,第六意識的分別跟第七意識的執著就使令這個種子生種子,就使令這個種子開始活絡起來。種子本來就應該讓它沉澱,淨土宗的人最可怕的就是攪動種子!你不能攪動它,種子它本來是睡眠狀態,你不能去刺激它,讓它活動。所以最後的結果就是種子生種子,由前念的種子引生後念的種子,自類相續,猶如川流,名為種子生種子。
所以我們為什麼會輪迴呢?就是你把這個生死的種子,把它激發起來了,它本來睡覺睡得好好地,你把它喚醒了,你喚醒了生死業力的種子,讓你自己來生再得果報。
所以我們的攀緣執著在唯識學上說你產生了兩個作用:第一個發業,第二個潤生。你去執著一件事情的時候,你很可能造業,因為發動身口意,因為你的分別執著,很可能你一開始本來是仁者心動,到最後變行動,心動變成行動。
所以你的妄想執著如果不停止的話,第一個很容易造業,但是最可怕還不在這裡,最可怕來自於潤生。因為你第六意識在執著的時候,它會激發其它的生死業力,讓你的生死業力活動起來,這就糟了,這跟往生是背道而馳的。往生的人必須做一件事情,不管你過去做了什麼,讓它沉澱下來,你必須讓你的生死業力,全部沉澱到大海的底層去,你必須做這件事情。現在剛好反其道而行,種子生種子。所以我們來解釋一下,這個生死業力是怎麼回事兒,我們還是用九頁的附表來說明:
這個地方牽涉到三世二重因果,過去世跟今生一重因果,今生到來生一重因果。諸位,過去生到今生,我說過問題不在這兒,但是我們要了解,首先我們看過去生是怎麼釋放業力的。這個我們剛剛講過了,首先第八識釋放業力,異熟能變;第二個第七意識產生我法二執,你在因果當中,創造一個捏造一個自我的概念,然後第六意識再去分別,然後產生了感受,到這裡你的果報已經受完了。
但是問題在哪裡呢?問題在這個感受,它本來是快樂跟痛苦,它又會回來刺激,前面是由上往下,現在我們看由下往上,這個感受又去刺激第六意識。這個時候你有兩種選擇了,第六識是關鍵了,你面對人事的時候,有些是如意的感受,這個叫做快樂;有些感受對這個自我概念是違背的,就不如你自我意識的,叫做痛苦。
不管快樂也好痛苦也好,它刺激第六意識的時候,它有兩種可能:第一個觸動你的地雷,觸動你的煩惱,你產生不如理作意,糟了!第六意識一旦不如理作意,它一定啟發第七意識的執著,一定的。
所以我們在造業的時候,是先有分別再有執著,在受果報的時候,是先有執著再有分別。所以我們沒有選擇權,第六意識沒有選擇權,因為第六意識是受第七意識影響,受果報的時候是先有第七意識,才有第六意識,所以第六意識是很被動的。但是造業你有選擇,你是先分別再執著,第六意識是中性的,它是自由的它是自由意志,但是你要是帶動了煩惱,虛妄分別的時候,第六意識它肯定觸動第七意識的執取,然後就激發了第八識的業力了,這是第一種情況,由快樂痛苦的感受刺激到你的煩惱的活動。
第二種由快樂跟痛苦的感受,結果激發你的善根,這個最好,激發你的空正見,激發你的出離心、菩提心、往生的願力,這個時候第六意識對第七意識是一種調伏的狀態,然後它就不再刺激第八識的業力,相反的它會讓第八識的業力沉澱下來。
所以諸位知道這個關鍵在第幾意識嗎?對了,第六意識是你唯一可以操作的希望。因為第七意識,你根本就拿它沒辦法,第八識也不歸你管,前五識的快樂痛苦也不歸你管,那是前生的業力,你要快樂痛苦也是業力決定的,所以我們現在能夠操控的就是第六意識了。
唯識學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