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我們的果報是怎麼受用的

淨界法師  2025/03/2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我們的果報是怎麼受用的

這個地方的識變,前面我們比較偏重在造業這一塊,這個地方講到受用果報。就是說我們除了我們今生在造業以外,我們的果報是怎麼受用的?當阿賴耶識把業力釋放出來的時候,落實到我們的身口意的時候,變成一種快樂痛苦感受的時候,它是一個什麼樣的過程呢?有一個偈頌很重要,在天親菩薩的《唯識三十頌》說: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以展轉力故,彼彼分別生。這個偈頌解釋,我們看附表第九,我們把它回顧一下我們前面說過的一些道理,再用這種果報的受用這一塊,來做一個解釋:

由一切種識,我們在受用果報的時候,所有的果報的出發點是阿賴耶識,或者異熟識的種子出發的。阿賴耶識,在第九頁,我們看這個最上面那個第八識,第九頁是不是有一個表,有一個表最上面有一個圓圈,這個左邊寫異熟識。當我們在今生投胎的時候,第一個能變就是異熟識,它會把最強大的業力,已經成熟的業力,釋放出它的果報出來,你的正報的根身,你的依報的人事、山河大地、所有的環境,它就把它變現出來了。當然第八識它本身它只是一個業力的釋放,但是第八識變現出來以後,接下來如是如是變,這個如是如是變,就是阿賴耶識的業力要起現行的時候,它是三種變化。

第一個,異熟能變,它從業力的角度變現一次。

第二個,它思量能變,你在你變現的果報當中,它本來是因緣和合的假相,它本來只是一個能量的釋放,但是你自己捏造一個自我,恆常住、不變異、有主宰性的我,然後有一個我就有我所,這些是我所受用的,你就把一個平等的法界,本來是一個剎那剎那生滅的一個果報的平等一真法界,你把它切成兩塊:一個是我,一個是我所。這個是誰弄出來的呢?第七識——思量能變,由我去執著這一切的我所。當然每一個人的執著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對外境的執著是很重,有些人是比較樂觀,比較輕薄,這個我法二執,每一個人當然不太一樣。總而言之,我們一定會在生命的果報當中,捏造一個自我概念出來。

第三個,了境能變,就是你的名言的思考,有些人會比較做正面的思考,它在變現果報創造自我以後,他會以一種感恩的心、寬容的心,來面對人事,這種人的人生,他比較容易生起快樂的感受;有些人會用一種比較刻薄的心、批判的心來面對人事,這種人不容易生起快樂。所以當阿賴耶識在釋放業力的時候,讓你受用果報的時候,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經過三次的變化以後,以展轉力故,三種力的交互作用,異熟、思量、了境的三種,你各種感受就出現了,就到最後變成受,痛苦的感受、快樂的感受就出現了。

所以我們今生的感受有兩個重點:第一個業力,第二個是你的思考模式,你的思想,你的心理素質好不好。比方說我們之前講過這個《前世今生》,有一個凱薩琳居士,這個是一個女眾居士。她在果報的受用的時候,有一個地方出了差錯,就是她的心跟水接觸的時候,她產生極度的恐懼跟痛苦的感受,當然這個感受從什麼地方來?事出必有因,諸法因緣生,一定有道理的。

來,我們來看看三能變:

第一個,業力的變現。其實從人的果報來說,水不應該是有傷害性的,不應該,因為它不是刀劍,它不是毒藥,所以從客觀的條件,從業力的角度,水是沒錯的。就算每一個人福報不同,他看到的水,頂多就是質量差一點,不至於說傷害,所以異熟能變,這個問題應該不大。

第二個,思量能變,這個有點問題了。她應該有很堅固的執著。問題最嚴重就是第六意識的思考模式,因為她過去生的生命經驗,她把水安立一個非常不好的名言,她認為它是一種毒藥,它是來傷害她的,所以水就果然變成了一種傷害的角色,所以她這個是思想出了毛病,後來她經過心理醫師的輔導,她開始把過去的名言給轉變了。

所以說我們在變現果報的時候,有客觀的業力,也有主觀的你的思考模式,這就是所謂的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然後以展轉力故,各種快樂痛苦的感受彼彼分別生。所以我們今生的快樂痛苦,取決於第一個你的善惡業,第二個取決你的心理素質。這個地方是講到果報的受用。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微細的「五蘊」作用

學佛要用心了解「色、受、想、行、識」五蘊,因為,我...

增長業與不增長業

我們看到業果的相續跟不相續的兩種因緣,接下來我們來...

【推薦】你有什麼樣的心量,就有什麼樣的六根

我們從六根的相狀來看,我們的確看到每一個人的六根不...

因愛則生憂,因愛便有畏

一、《圓覺經》: 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慾...

《金剛經》教我們做什麼

大家知道我們講《金剛經》,《金剛經》教我們做什麼啊...

接觸外境的第一件事,記得要先離相

我們現在說過我們改變不了外境,改變外境這個是不切實...

打妄想就會把過去的業給牽動起來

當業力跟妄想結合的時候,人生無解,真的無解!其實人...

向外攀緣,人生無解

這個思惟死歿無常,它所對治的是對今生生命的五欲的愛...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罪障深重的人還能不能蒙佛救拔

那我們到了臨命終時迷惑,往往有什麼呢?一個覺得自己...

心跟佛號接觸時,會產生兩種強大的力量

我們身為一個淨土宗的修學者,當我們開始在佛堂中,憶...

惟賢長老《淨土教的圓融、頓悟及其影響》

佛教傳入中國,自後漢至魏晉南北朝,有關淨土的經典翻...

【推薦】懺悔---再重的罪業也能消除

一位朋友談他學佛的感受時,說他本以為學佛就是多做善...

靈岩山寺性寂法師生平和往生紀實

靈岩山寺性寂法師生平和往生紀實 二十多年前在蘇州靈岩...

聖嚴法師:找不到心

禪宗說:「參禪不在腿。」這是說,參禪不一定要靠打坐...

生命如何才能活出意義與價值

時間就是生命,生命又由一天天組成,那麼我們的生命究...

無分別智要如何修

我們來看窺基大師是怎麼說的。他說無分別智怎麼修呢?...

找回幸福感

生活中總有些事比忙碌更重要,比如聆聽內心的聲音,問...

心境決定你的處境

我們講說心境決定你的處境。這句話一點不假。說我現在...

我們可以活得很快樂,只是我們不肯

佛的法身從哪裡來?要修慈悲;慈就是予樂,【悲】就是...

你平常起什麼念頭,臨終就起什麼念頭

佛陀告訴我們生命像無止盡的水流,不是今生才開始,我...

聖嚴法師《正信的佛教》

自序 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顯得非常特...

六個會傷腎的行為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腎虧或腎氣過早衰...

無論晝與夜,應常念佛陀

喬達摩弟子,常善自醒覺, 無論晝與夜,彼常念佛陀。 ...

怎樣才算出家因緣成熟

問: 怎樣才算出家因緣成熟? 慧律法師答: 出家還是...

【佛教詞典】少事業不

【少事業不】 p0373 瑜伽八十四卷二十一頁云:少事業不...

【佛教詞典】聖眾

係指佛、菩薩、緣覺、聲聞等。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五中,...

【視頻】濟群法師《佛教的財富觀》有聲書

濟群法師《佛教的財富觀》有聲書

【視頻】淨宗故事:瀟灑的東門乞丐

淨宗故事:瀟灑的東門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