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因布施而起的貪愛執著

道證法師  2023/05/2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因布施而起的貪愛執著

布施如果附帶不合理的條件,是可以不接受的。這是為了要幫助對方,捨棄不好心念的做法,讓他真正安住在布施的善法中,使他能夠得到真實的功德,得到最大的福報。如果送別人東西以後,心裡還一直惦記著,很執著於對方是否有留著用?這不但沒有放下自己的執著,反而更加執著那件東西,還有執著自己,等於是要求別人要特別注重你。

像這樣雖然是有布施,但是完全都沒有放下自己貪愛、執著的煩惱烏雲。再次看到那件衣服,還覺得那件衣服是「我」送的,是「我」做的,這可以說心裡,根本就沒有將它布施、捨出去。這樣不但沒有放下對東西的貪愛、執著,還增添一層對布施的執著,甚至也增加對人、對師父的執著。

有人還說東西若是送給持戒的師父,或是得道的高僧,就會比較有福報,這就是再加一層「貪求福報」的貪心。上廣下欽老和尚在世的時候,大家都說他是得道的高僧,若是能供養他,就會很有福報。因此就發生了一種事情:有一年冬天,天氣很寒冷,很多人都同時送帽子供養老和尚。第一個人就要求老和尚,要現場戴他送的帽子,這樣他才會有福報,老和尚恆順眾生,就接受過來戴上。後來每個人看到這樣,都有樣學樣,要求老和尚一定要戴他所送的帽子,還說:「師父,你有戴他的,沒有戴我的,這樣我會沒有福報,你也要戴我的才可以。」

唉!眾生實在很愛修這種「計較法門」,布施也要計較「他的」和「我的」。

老和尚實在很慈悲,一切恆順眾生,非常有耐性。因為大家都這樣要求,老和尚那天差不多就換了二三十頂的帽子,讓大家歡喜滿願。後來他也很無可奈何就笑笑的向大家說:「你們看我像不像老尼姑?」大家都笑了出來,可能覺得自己會很有福報,所以都很高興。

但是我們冷靜用理智想想看,這種做法,是不是一個恭敬三寶的佛教徒,應該有的?這到底是去布施、修供養呢?還是去叫老和尚修忍辱行,忍耐眾生種種無理的要求呢!上面戒文有提到,要以使沒有信佛的人生起信心,已經信的人,增廣信心的心態,來學習持戒。

但是我們仔細來體會一下,大家如果都用這樣的要求和做法,會不會讓一個還沒有信佛的人,覺得我們佛教徒很奇怪、很不理智,為什麼會要求師父,像是一個模特兒般作時裝表演,來讓自己得到福報呢?我們的供養若是附帶這種的要求,難道真的會有福報嗎?

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好不容易有因緣親近一代高僧,沒有用恭敬心求他教導,指點我們的錯誤,讓我們能改過修善,只是把他當作是一個衣袈、帽架,要求他要穿我們送的衣服,戴我們送的帽子,好讓我們有福報。他就像時裝表演一樣,一頂換過一頂,給大家欣賞,要是沒有稱眾人的意,大家又會生起計較的心。到底我們是去修供養?還是去修「計較法門」,專門計較人我是非呢!

我們要很注意,自己的發心若是稍微有偏差,果報就會差很多。就像射箭要射出去的時候,如果沒有觀察好,方向有所偏差,那射出去的箭,就會離目標相差很遠很遠。老和尚真是非常慈悲,而且又很有定力,「恆順眾生」又耐得住煩,但是我們親近他時,是不是有去了解他的慈悲,好好跟他學習呢?是不是有學到他恆順眾生,以及忍辱的一片苦心呢?

如果我們親近師長,沒有學習到他的精神,只是一直無智的去要求師長,要順我們的意,滿我們的願,讓我們有福報。這樣的用心,難道是正確的嗎?相信大家都很聰明,冷靜想ㄧ想就會明白。還好當時還沒有要求老和尚要一直戴著,不可以送人。否則,一次戴三十頂帽子,一輩子要每天戴著,這樣妥當嗎?

其實,並不是特別去供養什麼人,才會比較有福報。《金剛經》教我們要‘應無所住,行於布施。’要用清淨、平等的心供養,這樣和佛性才能相應,佛性無限的福報,才會自然顯現。要知道,福報是「修來的」,不是「貪來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道證法師文章列表

星雲大師《從佛教各宗各派說到各種修持的方法》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居士: 今天各位到這裡來聽佛法,...

必須看破紅塵才能學佛嗎

必須看破紅塵才能學佛嗎?這是一個似是而非的問題。紅...

供品、佛像、四大天王的含義

寺廟不是用誠心換利益的市場,而是用誠心求真知的學校...

為亡者助念的功德利益

一、一個人之壽命長短及其價值,並非以活了多少歲月來...

以無我的智慧觀察正報身心

就著我們正報的身心來觀察,在正報的身心當中,先觀察...

佛家上香的儀軌

供香及禮誦持念等種種法門,其妙要在於誠敬二字。供佛...

星雲法師《佛教的真理是什麼?》一、空

第一篇 空 壹前言 自古以來,佛門就有空門之稱,因為...

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

現在很多人認為誠實就是吃虧。其實,一個人如果失去了...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

【大藏經】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

如何是在家信徒的布施之道

問: 如何是在家信徒的布施之道? 了幻法師答: 學佛...

電腦族的護眼食譜

眼睛乾澀不舒,甚至乾燥、畏光、視物模糊出現這些症狀...

佛是日中一食,過午可以供佛嗎

現在有一種說法說佛是日中一食,所以過午不能供佛。但...

改惡行善,罪自消滅

若人有過,自解知非,如果自己做了錯事,肯承認錯誤,...

當前教界興起的般舟念佛是否如法

問: 當前佛教界興起的般舟念佛是否如法?請慈悲開示。...

本煥老和尚:2002年弘法寺佛七開示

泉慧老法師講了幾十年經,不但在國內、香港講經,也去...

學淨土法門應以哪些經論著作為主

問: 學習念佛法門,應以哪些經論著作為主? 大安法師...

生命中永遠有做不完的事

許多人過日子的方式,好像有一個秘密目標,非要把一切...

如何突破死亡的恐懼

問: 很多癌症的病人都是被病症的恐懼所嚇死的。請問...

阿難化瓜

一日,佛陀帶了迦葉尊者與阿難尊者兩位侍者一同行腳,...

凡是佛所說的法,你都不要譭謗

造五無間,誹謗正法,毀呰賢聖,離諸善法,具諸惡法。...

心累之人

常聽有人抱怨:哎,活得真累!一個人最大的勞累莫過於...

稽首西方安樂國,接引眾生大導師

第二章 歸敬祈願加持 請看願偈: 稽首西方安樂國, 接...

文殊化童子點化呂太尉

宋朝高宗紹興年間,太尉呂惠卿,學問甚好,也精通佛理...

放縱慾念及嗔心的後果

佛法裡有句話: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又說:火燒功...

學佛的目的是什麼

很多人都認為自己信佛,對佛學感興趣,也願意學佛。但...

【佛教詞典】解了

(術語)會得道理也。深密經二曰:於我甚深密意言說如...

【佛教詞典】六難

(名數)一遇佛世難,二聞正法難,三生善心難,四生中...

【視頻】悟禪法師《法器教學 讚偈教唱》

悟禪法師《法器教學 讚偈教唱》

【視頻】慧律法師《祈願正法重現》

慧律法師《祈願正法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