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不應把生滅流動的心識,當做常一主宰的我

淨界法師  2023/11/2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不應把生滅流動的心識,當做常一主宰的我

這個無我觀蕅益大師分成三段,先看第一段:一、離彼前塵相,分別成何狀。這個觀法蕅祖也是根據《楞嚴經》觀我空觀的一個觀法。說這個《楞嚴經》,佛陀在指導阿難尊者說,怎麼知道我現在跟境界接觸,我這念心是真心是妄心呢?怎麼知道呢?那麼佛陀說有一個方法可以判斷出來,說真心是離塵有體,離開了六塵的境界,它的自體還在,離塵有體就是真心;說這個妄心是離塵無體,你把境界拿掉這個分別心就消失了,是妄心。

我們舉一個例子,我現在去想我過去的恩人、親人,哎呀,起歡喜心,這個歡喜心是妄心是真心呢?你把這個你所緣的恩人的境界拿掉,你的歡喜心消失了,這是妄心。我想我的冤家,我一想到他我的心就恨,這個恨是真心妄心呢?你也可以判斷一下,你把你所攀緣冤家的境界拿掉,嗔心覓之了不可得,這是妄心。這個真心你把境界拿掉了,它的心還在,還是這種境界,這是真心。不隨妄轉——境界有跟沒有不能夠去影響它的存在。

所以這個地方蕅益大師就根據《楞嚴經》這個善巧,「離彼前塵相,分別成何狀」,就是把你所攀緣的境界拿掉以後,你再看看你這個分別心還在嗎?不在表示它是因緣所生法,你不應該說它是恆常住不變異的我,那麼你這樣講是不對的,因為它會隨因緣變化的,有這個因緣它存在,沒有這個因緣它不在。所以這也是一個方法。這個是從能觀的心直接對立。

二、再看所觀境:饒你會思量,總歸罔相。這個所觀境,這個妄想所觀的境界是怎麼回事呢?就是「總歸罔相」,我們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隨順個人的愛憎取捨安立很多的名言,你跟這個人因緣好,你看他怎麼都對,他的缺點你都變成優點,安立他很多的名言:這個人他又謙卑又厚道。那麼你對這個人的惡因緣你用惡因緣來安立他,用種種不好的名言。換句話說,我們這個虛妄分別心我們攀緣不到諸法的真實相,你心中所緣的境界跟真實的境界是不一樣的,分別心這當中有虛妄分別的名言,就得不到諸法的實相了。這個是講虛妄相,所緣境的虛妄。前面是講能緣的心,這個是講所緣的境,都是虛妄的,那麼這兩個是約空間,空間上來觀察。

三、從時間發觀察:過未無蹤,現在原長往。就是把我們這一念分別心分成過去、現在、未來,蕅益大師他也說,我們觀這一念心「未生無潛處,正生無住處,生已無去處。」我們也可以從這樣子觀,說我現在打一個妄想,起了一個煩惱,那麼當然我們一開始一定會把煩惱當做它是真實的體性,然後就隨順它轉,怎麼辦呢?我們等一等,在隨順妄想煩惱之前等一等,看它是不是有體性。

說你剛剛沒有起煩惱之前,那個煩惱它躲在哪裡,它隱藏在哪裡?它有體性它應該有一個處所,它躲在你的身體裡面呢、在外面呢、在中間呢?未生無潛處,你找不到它潛伏的處所。好,它生起了,正生無住處,它生起的時候它住在哪裡?它剎那剎那地變化,它住在哪裡?你也找不到。第三個,經過一段時間這個煩惱消失了,生已無去處,它去哪裡,到哪裡去了呢?這個有自體的煩惱去哪裡了呢?結論——覓之了不可得。

所以:切莫把流住心機作主張,我們不應該把像流水一樣,剎那生剎那滅的流動的心識,把它當做你的本來面目,當做一個常一主宰的我。你不應該隨順這樣一個剎那變化的思想、妄想而隨它去流轉的,不應該,這不是你依止的處所。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宣化上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你想要成佛,先要斷無明。這無明也就是生出見、思的煩...

【推薦】捨不得兒女,誤了她一生的大事

一、肝癌病苦,拚命念佛,水腫消掉 另外一位病人。昨天...

以無我的智慧觀察正報身心

就著我們正報的身心來觀察,在正報的身心當中,先觀察...

寄望的東西錯誤,所以才會痛苦不堪

修行,惟是一心,唯是真如!所以,你一定要用不增不減...

攀緣心的相貌——前塵虛妄相想

阿難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佛...

情緒變化多端,心中一定藏了很多相狀

現前一念心性,在觀察的過程當中,有兩個重點:第一個...

宣化上人:誰把你綁住了

以前有個和尚,向一位有名望的高僧請法,他說:「請問...

諸有為法如幻化,亦如聚沫非堅牢

諸有為法如幻化,亦如聚沫非堅牢,如空注雨起浮泡,自...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彌勒下生經

佛說彌勒下生經...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邪淫把我們逼向墮落與滅亡之路

邪淫害人不淺,古人曾說過萬惡淫為首,這個惡不僅僅是...

真修行人要過的錢財關

很多修行人會發現,怎麼自己這兩年突然的運氣不順了,...

如何做好臨命終時的準備

從唯識的角度來觀察人生,我們知道唯識的整個生命的因...

佛法的大要--因果

今天承劉典獄長之邀,來和各位講講佛法。佛法的大要,...

五百釋子不見佛緣

尊貴殊勝的毗婆尸佛示現涅槃,像法流布之時,宿具善根...

誦持楞嚴神咒的功德、方法與注意事項

有云:咒心即佛心。持誦咒心即誦佛心,與佛心相接,受...

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

杭州靈隱寺內,掛著這樣一幅對聯: 人生哪能多如意,萬...

到了極樂世界後,絕不可能再墮三惡道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終之後,復更三惡道者,不取...

演蓮法師《在家菩薩戒淺說》不酤酒戒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酤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

欲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

【原文】 佛法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克論其要,唯戒...

你是用什麼道理來說服自己厭離娑婆的

我們讀天台教觀,關鍵在哪裡呢?就是你的善根很重要!...

有障礙才能考驗道心和信心

佛源老和尚在文-革時,坐了三年的監獄,在監獄裡每天受...

打坐念佛氣一直在頭上鼓,應該如何解決

問: 我打坐念佛好幾年了,近三年打坐氣一直在頭上鼓,...

晚清巨商王熾的「商道」

王熾(1836~1903年),字興齋,漢族,雲南彌勒縣虹溪...

最好的領導者

團體的領導者有兩種型態:一種是權威型,在他的領導下...

隨緣隨份盡力放生,成就淨土資糧

古往今來,有眾多高僧大德致力於放生事業,昔智者大師...

【佛教詞典】三無差別

指心、佛、眾生三種平等無差別。又作三法無差、三三平...

【佛教詞典】十大佛弟子

shida fodizi   釋迦牟尼的十個著名門徒。傳說他們各...

【視頻】《六祖壇經》女聲讀誦

《六祖壇經》女聲讀誦

【視頻】香港西方寺永惺法師

香港西方寺永惺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