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怎樣達到無生境界

夢參老和尚  2019/03/0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怎樣達到無生境界

大家知道,我們講《金剛經》,《金剛經》教我們做什麼?教我們不要執著。但是我們的心,非要執著不可,特別怪。例如,有幾個問題,大家請我解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叫你不要生心,就是叫你不執著。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你心還能生嗎?那就叫無生,就是讓你不生,無生才無滅。所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不生。

不著色生心,不著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什麼都不執著了,這個心還怎麼生?這是指妄心說的。待在禪堂裡,班首師父經常給大家講開示,「狂心頓歇,歇即菩提」。我們狂妄的心,一時不停,總是要攀緣,要有點執著,當你一切都無所住的時候,而生其心,就告訴你不生心,不用文字言說,你不要瞎想,就這麼句話。

在禪堂用功的時候,一進禪堂,維那師告訴你:身心放下。當要做功夫的時候,香板一打,讓你放下,什麼都不要執著。經上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既然是無住了,心不生了,這叫無生,無生也就無滅。因為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要我多一點解釋,告訴你,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沒有,你解釋什麼呢?還要解釋嗎?越多解釋你越生心,虛妄心。

咱們眾生心就是放不下,特別在禪堂用功,告訴你這是選佛場。怎麼樣能成佛?心空及第歸。你必須得先把心空掉,但是眾生心,總要撈摸點東西,總要執著點東西,你給他把境奪了,《金剛經》說奪境,一切境都給它消滅掉,不奪境你心生不起來了,就是讓你不生。越解釋多了越糊塗,我們學禪的人,禪門一支香,這柱香點起,在那坐,頓超直入,立證菩提,但有言說,都無實意,是滅斷言說的。

第一句話,請諸位師父參話頭,參過沒有?當你沒說話,前頭是什麼?話頭。當你一說出就是話尾巴了,就不是話頭了,還什麼話頭呢?參話頭就是讓你達到無言說,當你沒說話的前頭,你參吧,是什麼?這是機鋒。

當你說出來,就沒有含義了。你參話頭是什麼?就要你不生心不動念,一起念一生心就不是話頭了,一生心就動念了,就是話尾巴了,那還叫什麼話頭呢?就像我們另一種說法也是跟這個意義是一樣的:父母未生之前的,誰是我?就是我爸爸我媽媽沒生我之前,我在哪裡啊?這是第一個參的。生我之後我是誰?你有這個肉體了,受了生之後了,我在哪裡啊?我到底是誰?誰是我?我是誰?

因此,《金剛經》啟示什麼?讓你是離言說,不要起心動念,言語道斷。言語這條道路,斷絕了。心行處滅,心裡的思想,心行的運轉沒有了,滅就是沒有了。

咱們要糾正一個什麼東西,古人告訴我們:越描越黑。你不說還好一點,越說是非越多,給他截止不說了,沒有了。所以咱這修禪的人言語道斷,離開語言,心行處滅,心什麼思想都沒有,心的運動停下來了,沒有心。

生住異滅的四相,讓我多解釋一點。生住異滅的四相就是沒有生相,一切事物生起,這是生相,生而後住,生起來就住。舉個例:當我們生下來就住世了,從不會說話到漸漸會說話,會運動了,要生活得學本事,那你在住世的時候必須得學。要住,要生存。在住的時候起變異,從小孩生下來隨時在變,一歲變到十歲,十歲變到二十歲,這個變異當中就是生成過程。

你生了之後就是在向滅了走,生住異滅四相是輪流的,沒有一刻停的。生時候,願他快點長大,大的時候漸漸就快老了,老了完了就死了。生、住、異、滅循環。什麼是生、住、異、滅相?每個人受的、想的一切事物,寺廟每天都在變,往什麼地方變呢?往了滅了變,到最後消滅掉。

地球盡管它多少億萬萬年,它每天都在變,沒有一時刻停,這就是異相了。這個住相是沒有的,看著是住,哪裡有住相?它不停地演變,從住到異了,必須都有顯現變,十歲孩子絕不是大人,他就變了,那就叫異,異是變化的意思,二十歲它不停留,它變三十,三十變四十,變完了它消失了。要產生意外,不按這個規矩循,有沒有二十歲死的?有沒有十幾歲死的?四相隨時變化的,不是固定的,循著一切事物它的成長到它的變壞,就要你認識到一切事物都在演變當中,沒有固定的。

生滅,生滅法中間加住相異相,其實就是生滅法。諸行無常是生滅法,那生滅滅己呢?寂滅為樂,就是佛教授我們的,這樣來理解就對了。

咱們簡單地把想問我的問題跟你們說一下,再重說一遍。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怎樣能達到無生境界?諸法不住,沒有體性的,一切都無住,你這個心怎麼生?心不生,種種法沒有;心生,種種法生;心滅故種種法滅。這本來是在教你的時候跟你說明,對我們參禪的道友可不要說明,為什麼?讓你參,都跟你說明白了,你參什麼?你就不參了。參就是不懂,父母未生我的時候,你參吧,那時候我在哪裡?生下我來我又是誰呢?這些個問題是讓你參的,參明白了,這叫開悟。

但是這個歷程經過的非常長,禪堂參話頭,你參吧,當你沒說話前頭是什麼?那個你要明白了,就叫開悟了。話頭前頭是沒有的,當你沒說話以前有什麼?就要你明白那個沒說話前頭誰是我,這個意思叫你破我執,在教下講不要執著,沒有我,就這麼個意思。所以就是參父母未生之前誰是我,生了我之後我又是誰,這都是要你參的,說破了還參什麼?

所以參話頭,乃至寫個參話頭,這個已經話尾巴了,不是話頭了。有語言有文字都不是話頭,沒有說話以前,你參:「是什麼?」這才叫參話頭。要跟你說出來那還有什麼意思?那還參什麼?簡單說:沒有說話以前,什麼都沒有。因此,一切眾生他不理解,非要找一個明白,越明白越糊塗,明白得越多糊塗越大。舉個故事:

蘇東坡跟佛印禪師,到寺廟裡頭來逛廟。蘇東坡到觀音菩薩塑像前看到觀音菩薩拿個念珠。

問佛印禪師:觀世音菩薩塑個念珠,觀世音菩薩念誰?

佛印禪師說:觀世音菩薩念「觀世音菩薩」。

蘇東坡就迷惑了,說:觀世音菩薩拿念珠念「觀世音菩薩」,還要計數?佛印禪師你給我解釋解釋。

佛印禪師說:這是你自己的事,你參去吧!我不給你解釋。

兩人繼續在廟裡頭逛。

出了廟了,蘇東坡跟佛印禪師說:不要你說,我明白了。

佛印禪師問他說:你明白了什麼?

求人不如求己呀!

就是觀音菩薩拿念珠,觀音菩薩說求人不如求己,咱們聽見可能還沒明白,這就是讓你反聞聞自性,《楞嚴經》上說「反聞聞自性」,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

所以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得聞如來如是章句,生實信否?」佛你說這句話,這種教導,眾生能信嗎?

這種道理甚深難得理解,為什麼?無相法門,叫你心什麼都不住,乃至佈施不要執著相,就是平等了。對一切眾生如佛想,普見一切眾生都把他當成佛,見眾生不見眾生相,見眾生的法身,所以你佈施時候,你不執著錢的數字多少,也不要執著老和尚當供養,小和尚沒修行我就不供養,這就叫執著,不平等。

平等供養,對一切眾生平等平等。佛指的是「見性成佛」,見到法身,你對一切眾生都把他看成佛想,這就是我們要學的甚深般若波羅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夢參老和尚文章列表

為何不享受一天佛陀的日子

今天就算講到死去活來,你仍然不悟!因為不悟的人,說...

羅剎相爭 比丘證果

摩偷羅國有一位男子,向父母表明自己想要發心出家,隨...

情重是墮三惡道之因

佛在楞嚴經中指出六道輪迴中的眾生:純想即飛(生天)...

臨終能夠記住這句話就有救了

有一個禪師,他去參訪雪峰禪師。雪峰禪師當時在福州。...

於身無所取,於修無所著,於法無所住

咱們拜佛也好,禮懺、念經也好,一天當中上殿過堂的,...

佛陀如何破除凡夫的執著

我們看癸二的 明隨緣不變之體。 這個體當然是最重要的...

化妝的比丘尼

佛陀時代,一位沙門在山中修苦行,一天,忽然看見山間...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住」應作何理解

問: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中的住作何理解?是否可以理解為...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大藏經】【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在醫院往生沒有道友助念怎麼辦

前面那品,我們講過,人臨命終的時候,不問他有罪無罪...

一邊想發財,一邊卻揮霍浪費

問: 如何發財? 夢參老和尚答: 很簡單,做佈施。我...

如何參「念佛是誰」

有道友問:如何參念佛是誰? 這是話頭!你問念佛是誰?...

這樣迴向功德會大得不可思議

佛在世的時候,有個討飯的女人,她撿了一枚金幣,撿了...

正念不足,內心就會生起邪念

世間上有邪與正兩種力量,若邪不勝正,為什麼我們內心...

聖嚴法師:別人不做的工作都由我來做吧

如果你對工作有非你不可的責任和使命感,做起事來一定...

思慧很重要,沒有人可以取代

從我們學習的角度,聽聞佛法很重要,思慧也是很重要!...

參禪人,無長遠心

參禪人,無長遠心。這一句話,粗不盡會。細向自己胸中...

人生起起落落,佛法讓我重生

10年前,我曾信仰過其他宗教,同時也接觸了傳統文化,...

五戒與十善

松贊干布時期,大臣吞彌桑布紮最初翻譯的幾部佛經中有...

斷除業力的相續,尤其淨土宗更重要

外道,我們看經典上,尤其是《阿含經》,其實它這個外...

佛門裡為何把酒列為重戒

酒類的香味引起了人的煩惱和壞的毛病,甚至更壞事情都...

研讀經教時,需要注意什麼

原文: 看經須是週遍廣博,方得融貫,不致偏執。蓋經有...

五種可隨時隨地修行的方法

下面是我想得到的幾種隨時隨地可行的辦法。每個人因為...

五台山故事:掉隊的羅漢哪去了

明朝,五台山萬壽寺方丈志誠法師與三寶弟子經過千辛萬...

念佛要有韻調

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執持就是把東西給抓住,這個地方...

【佛教詞典】欲增上三摩地

【欲增上三摩地】 p0987 瑜伽九十八卷六頁云:若有苾芻...

【佛教詞典】支節

(一)梵語 pra?ākhā。音譯缽羅奢佉、波羅捨佉、缽羅[...

【視頻】大安法師《信願念佛可得往生淨土》

大安法師《信願念佛可得往生淨土》

【視頻】慧律法師《僧濟法師的往生故事》

慧律法師《僧濟法師的往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