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心有千千結」是啟動不了佛號的

淨界法師  2015/03/18  大字體  護眼色

「心有千千結」是啟動不了佛號的

你的心只要住在外境,這個就是生滅心!

第一個,你今生會活得很痛苦,因為你的心作不了主。別人要怎麼樣,別人舌頭一轉,你就快樂,別人舌頭一動,你就痛苦。

第二個,你會帶動一個生死的業力。你臨命終很難逃離三界,因為你跟三界那個生死的業力緊緊地抓住。

為什麼要把心帶回家?第一個,你今生活得快樂一點;第二個,臨命終你要跳脫三界,要求生淨土,你可以走得很輕鬆。不能夠說,你平常把很多心都放出去,我心住在某一個人,住在什麼事情,到臨命終的時候,糟糕!要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你想要去,後面的繩子把你綁得緊緊的,你根本去不了,因為你生死的力量太大了。

所以念佛人不是說念佛而已,改變你的心態很重要!這是根本問題啊!你念佛,什麼叫念佛?一個能念的心,一個所念的佛。你能念的心是「心有千千結」,你去啟動佛號,你怎麼啟動得起來?怎麼能夠感應呢?

在這個地方,我們整個破除妄想,就是告訴你:你不要跟著你的妄想走,要趕快把心帶回家!你跟著妄想走,你根本沒有好處,而且妄想根本不真實,它只是根境和合產生的一個暫時的感受跟想像而已。你為了貪著那暫時的快樂、那種感受,結果你付出了生死的代價,值得嗎?這個值得我們思考,這個代價付出太大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心念一轉,極樂就在您眼前

各位都曉得《阿彌陀經》中有這麼一句:不可以少善根福...

要去淨土,何必帶死老鼠

氣味相投 有一種鳥,在這天地間什麼甜蜜的水果、芬芳的...

如何正確地理解持戒和念佛的關係

問: 現在修淨土宗的人,對持戒念佛的理解總有偏頗,...

智諭法師《佛七講話》

第一天 萬緣放下單提佛號 今天是佛七第一天,要和大...

彌陀的名號能治病靠的是什麼

阿彌陀佛名號確實是阿伽陀藥。阿伽陀藥就是萬病總治:...

何以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

佛所說一切法門,雖高深玄妙,圓頓直捷,皆須斷盡煩惑...

念佛是否要功夫成片才能往生

問: 有人說念佛要功夫成片才能往生,但是弟子念佛多...

印祖告訴我們家裡怎麼恆吉祥

念佛之人,當吃長素。如或不能,當持六齋,或十齋(初...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佈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

如何判斷內心是善業強,還是罪業強

以下二三四五,就各別各別說明業果各別的相貌。 我們看...

學佛後為何還會發生不順的事

問: 我有一個同修,學佛以後,說信佛這也好,那也好...

五戒之戒相釋

1、殺生戒 不殺生戒。生是有情生命,殺是用各種器具,...

臨終的五趣相

眾所周知:六道輪迴之六道, 是包括天道、 人道、 修...

障礙最怕一件事情,就是你的堅持

當我們在精進的時候,你要相信一件事情:事在人為。雖...

修學淨土法門要具備誠敬的心態

修學淨土法門要具備誠敬的心態。竭誠盡敬,便能顯發明...

一代高僧夢參老和尚於五台山安詳示寂

當代佛門耆宿夢參長老,於2017年11月27日下午16時30分...

聖嚴法師《盡心、盡力、盡可能學習》

每一個人都需要工作,即使是才剛剛懂事的兒童也不例外...

【推薦】因地發心的不同,便感召了不同的果報

所以一般受戒學律,聽教看經,參宗坐禪。這個是講到我...

心念是吉凶禍福的根源

為什麼會有吉凶禍福的現象呢?原來只要我們一動念,我...

「心不在內、不在外」是什麼含義

當我們談到心的實相,世尊曾經說:心不在內、不在外。...

穿越情緒的風暴

以呼吸照顧憤怒 當憤怒、嫉妒與絕望的能量生起時,我們...

佛教四眾弟子的稱呼及含義

佛教徒有四眾之分,就是出家男女二眾,在家男女二眾。...

春節禮佛應注意的一些講究和禁忌

春節就要到了,許多市民要到廟中禮佛祈福來年,可苦於...

追查來世的因果,不如謹慎當下的行為

有兄弟三人喜好打坐參禪,為了求更高的悟境,相約出外...

要有跟別人分享功德的胸量

欣樂作意 又諸菩薩,深心欣樂一切有情六種意樂所攝六種...

【佛教詞典】大師

佛的尊稱,因佛乃天、人之師。此天人師的嘉號,乃佛十...

【佛教詞典】師覺月(Prabodhi Chandra Bagachi ?~1956)

Shijueyue   印度佛學家、漢學家。在印度大學畢業後...

【視頻】慧律法師《知見立知,動念即乖》

慧律法師《知見立知,動念即乖》

【視頻】凝寂古今(淨宗初祖慧遠大師)

凝寂古今(淨宗初祖慧遠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