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人搭船去英國,途中忽遇風暴,全船的人都驚惶失措,他看到一位老太太非常平靜地在祈禱,神情安詳而又幸福。等風浪過去,全船脫離險境,這人好奇地跑過去問老太太:「你怎麼一點都不怕呢?」老太太說:「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叫馬吉,已經被上帝接去了,到了天上的家。二女兒叫馬麗亞,住在英國。剛才我是在禱告,如果接我回天上的家,我就去看大女兒;如果讓我去英國,我就去看二女兒,不管去哪裡都一樣,所以我很安心啊!」
這個老太太,真的放下了。然而,放下,不僅僅是對凡夫說的,對修行人、學佛者,更要懂得放下的實踐意義。一方面,你要發菩提心,要有求道求法的誠心、恆心,但是又要把一切執著放下,把追求心、期待心、修功德的心、成道的心全部放下。既放下身外之物、心外之物,包括一切的快樂和苦難;同時也要放下何時才能悟道、得道的渴望與尋求。只有把一切心都放下,你才能發現,原來佛就和你在一起,道就和你在一起,它沒有離開過你,你也從來沒有離開過它,它本來就在你的心中。不放下一切分別、執著,成佛很難,悟道很難,往生西方也很難!
六祖慧能未出家前,聽到有人誦讀《金剛經》中「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一句經文時,當場若有所悟,決定出家學道。他前往湖北黃梅,投奔五祖弘忍。半年之後,聽五祖講《金剛經》,又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豁然開悟。在《壇經》中,他談到無住、無相、無念,這三者實際上是相通相融的。「無住」,就是不在一個念頭上或任何一種現象上產生執著、牢牢不放。比如,一個人受了批評,聽到了一句非議的話,或遭遇挫折、蒙冤受屈,被心外的事物所困擾,心生苦悶,那就叫心有所住。
貪財貪色,貪名貪利,心中牽掛自己的追求、自己的貪戀,甚或瞋恨怨怒,這些就叫「有所住」。凡是煩惱、想不開、看不破、放不下,就是心有所住。所謂「心無所住」,當然就是身在紅塵,又能跳出紅塵,不受紅塵困擾,不受紅塵的繫縛。「而生其心」,就是生「無所住心」,就是生出離心。一個學佛者,出入紅塵還能救度紅塵中的眾生,為他們佈施法雨、廣說佛法,這就是慈悲心、菩薩心、智慧心了。
「心無所住」,就是心生無住,無住生心,生無住心。外在的現象,如夢如幻,自己不為所迷,自性清淨,不會在利害、榮辱、是非、得失、人我分別中打滾,折騰,這才是真正的放下。
六祖慧能大師的那一首著名的得法偈,也是許多人都知道的。慧能二十四歲時到達黃梅,拜見五祖弘忍大師。弘忍問:「來為何事?」慧能說:「唯求法作佛。」弘忍隨口一問:「獦獠也想求法作佛嗎?」不料慧能馬上回答:「人即有南北,佛性卻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身不同,佛性有何差別?」好一個「佛性有何差別」!這一問,當然令五祖刮目相看,把他派到碓房去踏碓舂米,他在那裡安心勞動了八個月。一天,五祖集合門人,要大家作一首偈,目的是考察一下各人的見地,為日後作準備。大家都仰望首座神秀,神秀是東山會下的教授師,名望皆在眾人之上,盼他寫首偈來也是眾望所歸。
但神秀沒有自信,不寫又不行,於是他將偈寫在廊下的壁上,偈云:「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慧能聽到別人念了這首偈,認為他沒有見性,當下也作了一首,請人代他寫在壁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弘忍見了慧能的偈子,便在夜間喚他進房,為他說法,付法傳衣。當天晚上,五祖就送慧能去九江驛,囑他速回嶺南。慧能走了,後來就是鼎鼎大名的六祖。
其實,神秀的那首偈並沒有錯。茗山老法師就多次說過,一個尚未開悟、還在修持過程中的人,應該牢牢記神秀的教導,必須時時勤拂拭,老老實實地磨練自己,保持心地清淨,這是一個長期用功的過程,一點也馬虎不得。但六祖慧能大師已經徹悟了,境界自然不同。他認為一切都不應該執著,「菩提樹」「明鏡台」何須執著?智慧也不應執著。一執著有智慧,執著的本身就不是智慧,所以他說「本來無一物」。
既沒有生死,也沒有涅槃;既沒有煩惱,也沒有智慧;既沒有污染,也沒有清淨;既也沒有分別,也沒有凡聖。只有心中一無牽掛,什麼都放下了,這才是真正的開悟。正如《心經》中所說,「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這才是真正的心無罣礙。心無罣礙,就是「本來無一物」,才是真正的放下,真正的得大自在。
有道是:「參禪何須山水地,滅卻心頭火自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