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

惟覺法師  2019/04/3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

古德云:「塵勞迥脫事非常」,什麼是「塵勞」?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攀緣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而成「勞」。眼睛不管看什麼,看好的也好、看壞的也好,看久了以後就會疲勞,為什麼?

外面的色塵刺激我們的眼睛,就昏沉、疲勞,就麻木了、中毒了,這就是「勞」。耳朵聽外面的聲塵,不管聽什麼聲音,好的、壞的,聽久了,耳根也會勞頓。色、聲、香、味、觸、法,都是塵勞,所以《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跟佛法是一樣的道理。

截流溯源 直指一心

希望六根不染六塵,如禪宗祖師所說的「無住生心」、「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淨土宗所說的「蓮出淤泥而不染」,都是一樣的道理。這個心跟蓮花一樣,臭水也不著,香水也不著,一塵不染。

淨土宗是用蓮花來比喻,禪宗則是直截了當,「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如《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根對六塵時,無住、不染著,「見境不生貪愛,於理不生分別,不於理中生分別,是故其中最吉祥」,見到外面的境界,無論是順境、逆境,不管是美、是丑,一個是靜境、一個是動境,不管什麼境界,不貪、不愛,不取、不捨,就像一面鏡子一樣,「漢來漢現,胡來胡現」,鏡子中什麼來就現什麼,照了以後,什麼都沒有;我們這個心不能有一點東西存在,這就是不染塵。

「理」,就是菩提之理,這念心了了分明,如如不動,只有這一念菩提心、無住心,就是把它延長,看到什麼、聽到什麼,都不要理它,就是堅住正念,隨順覺性,這就是理。「不於理中生分別,是故其中最吉祥」,這個地方是最安全、最吉祥、最光明、最自在的。

要想保護自己,就必須保護這念心。一般人不了解這個道理,到處去求神、求平安,真的有神可以保護你嗎?沒辦法。只有自己保護自己這念心,才是最平安的。俗話說:「但求心中無愧,何需門上有神?」只要心當中無愧,不貪、不嗔、不癡,具足慈悲喜捨,走到哪裡都是淨土,心淨則佛土淨。

動中不動 片葉不沾

修行必須要先明白這個道理,假使不明白這個道理,不論修什麼宗派,絕對修不成功。所謂「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戰一場」,「繩頭」,就是念頭。念頭跑了,就把它拉回來;昏沉了,就動一動,當下這個覺心要作主。「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假使不在這裡用一番功,生死沒有辦法了,道不能現前。明白了道才能修,怎麼修?就是「狂心頓歇,歇即菩提」。

維摩詰居士看到舍利弗尊者在打坐,問:「舍利弗,你在這裡做什麼?」舍利弗尊者說:「我在這裡打坐。」維摩詰是金粟如來轉世,幫助釋迦牟尼佛弘揚佛法,普度眾生。維摩詰居士告訴舍利弗尊者:「於三界不動身口意,是名宴坐。」現在社會上有所謂大乘禪功,還有修感應,打通任督二脈,修氣功,這些與道毫無關係。

所以,佛法告訴我們要迴光返照,兩眼往內看、兩耳往內聽,看到外面的境界時,要觸物起照,「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把它照破,保持這個覺性。念佛的目的也是一樣,就是把眼、耳、鼻、舌、身、意收回來。持咒、誦經也是如此,任運保持這個覺性,不貪、不嗔,不取、不捨。

禪宗祖師說:「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我們這個世界就是「百花叢」,五光十色,什麼都有。看到外面好的境界,不生貪愛;看到壞的境界,不起煩惱。這念心始終了了分明、清清楚楚,這就是《金剛經》所說的「無住心」,做到了,成道就有希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惟覺法師文章列表

參禪人的一念之差

我以前跟諦閑老法師學教,在他那裡參學。聽諦閑老法師...

關於開悟的三種錯誤觀念

一些禪修多年並有所體驗的人,可能會認為自己已經證得...

有我與無我

有一次,一位婆蹉族的出家外道遊行沙門,到摩揭陀國首...

斷除生命的相續——自我意識

在唯識學的相續,它提出兩塊:一個是雜染的相續;一個...

看破、放下、念佛

今天和大家講看破、放下、念佛。因為以前有一位居士向...

為什麼看不破呢?一切都有啊

心無罣礙,就是得到的。罣礙就是苦果,假如有罣礙了就...

將「自我」減輕消滅

懂得修行的人,只是將自我逐步的減輕、消滅。相反的,...

情執是苦惱的原因

情執是苦惱的原因,放下情執,你才能得到自在。 人類所...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大藏經】【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藏經】瑜伽菩薩戒本

《瑜伽菩薩戒本》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邪淫會帶來三種嚴重的障礙

邪淫手淫會對人帶來諸多的障礙,這些障礙都是可以感覺...

「佈施妻兒和頭目腦髓」是怎麼回事

問: 請問師父,佛經中提到的佈施妻兒和頭目腦髓是怎麼...

積聚福德資糧

我們知道積聚福德資糧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如果不積...

三淨肉可以吃嗎

問: 佛教裡有三淨肉可不可以吃? 如瑞法師答: 那是...

閻老子鐵棒未放汝在

原文: 經言:萬法唯心。錯會者,謂無心則無因無果,故...

佛堂的供品有禁忌嗎

在這裡展開一點,有人問:師父,棗我不敢供。錯了,要...

念佛法門的五個要訣

憨山大師:此種法門:第一要決定志;第二要放得下;第...

李炳南老居士:報恩要及時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人生七十古來稀啊,兒子到了四十歲...

乘願再來是化身還是胎生

問: 乘願再來的菩薩是化身,還是胎生?如果是胎生,...

西方極樂世界超越了壞苦

我們這個世間會感覺到壞苦,就是你在快樂的時候它也是...

學佛的兩種用心

佛學是一種心理學,最著重心理訓練和修養。楞嚴經說:...

人生世間,幻住數十年

原文: 人生世間,幻住數十年。從有知識以來,日夜營謀...

若明一切境界都有前因,則自然能夠放下

釋迦如來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歸攝在三藏十二...

認知的三個境界

人對事物的認知有三個境界。要想提升生活的境界,就要...

淨土宗的人,低估了妄想的勢力

從佛陀的預言,我們現在是在一種下坡的階段,叫末法時...

強軟魔頭來考驗

修行關鍵的時候,得大受用的時候,往往是要強烈的外境...

【佛教詞典】第一義諦

(術語)二諦之一。對於世俗諦之稱,又云真諦、聖諦、...

【佛教詞典】一體三身自性佛

指皈依自己色身內,自性具足之法身、報身、化身等三身...

【視頻】慧律法師《真的愛他,就要讓他解脫》

慧律法師《真的愛他,就要讓他解脫》

【視頻】湛江法師《生活中的菩薩道--毗尼日用講記》

湛江法師《生活中的菩薩道--毗尼日用講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