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不在煩惱攝受範圍的執著是貪嗎

宏海法師  2017/06/2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問:我們做事情,如果所執著的事情,不在"煩惱"的攝受範圍,算"貪"嗎?比如我們執著於西方極樂世界,和執著於世間種種一切的差別?懇請法師開示。

宏海法師答:阿彌陀佛。這個問題是這樣的,比如說我們提出來所執著的是這種不在煩惱所攝受,就是對於法的追求。那麼首先跟大家說的是佛法裡面有個概念叫做"善法欲",就是說去好要、去攀緣無漏法而起的這樣一種慾望。就是為了修習佛法起的這種好樂之心。因為欲在佛法裡面,從教義上比如從唯識宗解釋來講,就是說這個欲,他是通於善、惡兩性的。

那麼這個善法就是說為了修善棄惡,比如說就求解脫啊出輪迴啊等等這些,我們都把他叫做善法欲。我們一般通常意義概念上的慾望是指惡的性質的,對人有害的。比如說世間的錢財,名利啊,妄想啊,等等這些,這都是我們說的貪瞋癡的貪。那麼善法欲呢,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三十七道品"裡面的"四如意足:欲、勤、心、觀"。就是說一開始你就要對佛法升起好樂渴仰之心,那麼這種慾望呢,對於我們身心走向解脫是有利益的。不論在論典和經典裡面都寫到說,比如說貪慾的生起的話,就讓人身勞心也苦,身焦心也焦,在這個經典裡面有時候說:"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種種貪慾,故有輪迴"。是這樣讓人生憂惱的。但是這個善法欲呢是讓我們走向解脫的,而且是學佛上路相當一段時間,一定要有的這樣的心勢,如果沒有對法的渴求,那麼我們怎麼去走到一個修法的狀態呢,這是必要的!

當然,如果說一定要從大小乘的角度來分的話,那麼善法欲還是立足有小乘的本位。大乘的角度就是凡所有求皆是染污的,一切欲都要斷盡才能究竟成佛。就像《心經》裡面講的,"無智亦無得"《金剛經》裡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這就是說修行到一種甚深的境界,就像"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的時候,在進行回小向大,就說根本上不管善的惡的,只要有一念欲還是會障道的。這是從大乘的角度。那麼在我們修行具體的操作上呢,還是要看我們的本位。現在我們還在凡夫的狀態,所以我們還是以小乘的立足為基礎,先升起善法欲。就是對法的慾望,開始邁步,不能自認為高妙就一開始連地基都不要了,就說那些大乘的不執著啊,對佛法也生不起恭敬,甚至剛剛入了佛門就覺得佛也沒有,法也沒有,一切都是空,這些等等都墮入到斷滅空見中,這都是不好的現象。最好還是從高處著眼,知道佛法最高的目標,是畢竟空性,那麼從低處著手,還是升起對法的渴求,這是一個正常的心態,也是一個比較端正不容易出問題的狀態。

具體這個同修講到說極樂世界來比喻說善法欲。我個人認為極樂世界還應該另據眼光來衡量一下。因為淨土法門是圓滿的、第一方便的無上圓頓的大乘之法。所以極樂世界淨土法門的這種取捨,比如說為什麼要求生極樂,好像這也是種慾望。我們不是說有個取捨依照大乘你就會有煩惱。那麼理上是這個樣子,但是極樂世界恰恰是為了契合這個理,從具體操作行為上反而更加的痛快直接。但是我們一般理解的意義上來說,那麼求生極樂不是還要有個慾望嘛。極樂世界的修法是這樣子的:就是對這個善法欲的要求,直接把他調到終極地步。因為我們在修善法欲的時候最後還是為了斷欲,好比我們站在一個充滿荊棘的草原裡面,往左的時候把右邊這些粘在褲腿上的這些荊棘抖乾淨了,可是往右邊弄左邊褲腿的時候,又把之前弄乾淨右邊粘上了,怎麼也捨不下這些慾念,不管好的壞的都捨不下這些慾念。這個時候突然間天上掉下來一根繩子,你不管不顧的把這繩子一拽,往上一攀,所有草上的荊棘就沾不到你的褲腿了,這是打一個比方。淨土法門的修法是要立足於具體的操作角度來契合無所得的這個大乘空性的佛法。

所以說有些表面矛盾並不代表真正矛盾本身存在,這位同修打極樂世界的比喻他並不屬於前面善法欲、惡法欲所涵蓋的範疇。因為淨土法門重在行和信、願。他強調的是既然你捨不下這欲,那麼你就取那個就解脫自在樂。捨的時候,捨不到究竟,那麼你只能取,取到究竟,這就是太高難度的修行訣竅了。當我們沒到那一步,很難理解就是說無取捨的時候到了究竟的地步都放下。怎麼會取捨到究竟的時候跟無取捨到的境界是一致的。這就是佛法講的不二法門,我們再用一個比喻來進行說明就打比喻說我們修行要把慾念全部放下,就等於我們人的眼睛看見滿目的東西,想遠離他。

滿目的東西就是慾望,眼睛就是我們自己的心。那麼我們眼睛怎麼也遠離不了這些東西。老是想睜著眼睛看他。割捨不開的時候,這時候還有一種情況就這把這所有的東西,慢慢的走近再走近,因為我們什麼時候把他捨去的時候等於說這個景物離眼根越來越遠最後走出視線,模糊看不見了。就是等於我們成功的修行,把慾望放下了。那麼具體的情形,我們現在人很難放下,索性就把這個東西往我們的眼睛越來越近,剛才是捨,現在是取,越來越近,越來越近,一直近到眼根的前面的時候,雖然特別近,其實也看不清楚了。

這就是淨土的祖師講淨土的取捨的問題的時候他說:"捨,捨至究竟,沒有一個可捨。取,取至究竟,也沒有一個可取"。所以取捨到極致的時候跟無取捨完全是一個境界。但是凡夫很難理解。特別是信心或者是教義沒有到的人很難理解,大概我們就給大家做這樣一個比喻,看看能悟到幾分算幾分,不能悟到呢平常多念阿彌陀佛,慢慢就會悟到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宏海法師文章列表

星雲大師《如何安身立命》

各位雖然退休了,但是人生仍然是繼續的,並不就此為止...

念彌陀聖號也可以所求如願嗎

問: 念誦觀世音菩薩聖號可以求妻得妻,求子得子,那...

捨報後放在冰棺裡幾天,再助念有用嗎

問: 如果亡者已經捨報幾天了,放在冰棺裡幾天,再助...

被動適應環境就能離苦嗎

問: 解脫痛苦必須從心開始,那是被動適應環境變化嗎...

不注重福慧資糧的積集可否往生

問: 有些人也深信切願念佛,但不注重福慧二資糧的積...

【推薦】皈依後還能喝酒吃肉嗎

問: 皈依的真正含義是什麼?皈依了以後,還能不能夠...

如何理解眾生皆平等

問: 當今社會太多不平等,而佛教裡說眾生皆平等,是...

末法時代怎樣尋找善知識

問: 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我們怎麼樣去尋找自...

【大藏經】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大藏經】【註音版】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

提倡以護生和素食代替放生

近兩年來,新加坡居士林在佛菩薩聖誕日到來之前總會在...

現代人在戒律方面常犯的一些邪見

末法時期持戒的障緣極多,知見是最主要的問題,以下重...

《藥師寶懺》所說的十六種病與十三種藥

《藥師寶懺》中列述眾生無始以來有十六種病: 1. 貪瞋...

淨土法門與諸宗之圓通

學習淨土法門的義趣 二十多年來,學教、學戒,講學、做...

若要相貌美,先要心靈美

美貌也是一種福報。任何福報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像財...

覺得極樂世界很陌生,該怎麼辦呢

問: 師父您好,弟子愚癡,雖然非常想去西方極樂世界...

聖嚴法師《好好善用「臭皮囊」》

佛教的修行方法中,有四種觀想的方法,稱為四念處,分...

歧路指歸

歧路指歸重排流通引言 時當末法,去聖時遙,人心陷溺...

懷孕時,誦這部經對孩子非常好

我們全家剛剛從馬里蘭州搬到萬佛聖城附近,由於我學佛...

【推薦】法身功德在無漏 諸漏盡時法身成

杜漏歌 法身功德在無漏 諸漏盡時法身成 邪思妄想沉陰...

心靈美容

漫步大街小巷到處都是美容店,這美容店的作用的確不小...

梵網經菩薩戒的求受資格

一、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 我們先引用一段經文啊,看經...

佛像經書可以下載到手機嗎

問: 佛菩薩像和經書下載到手機裡可以嗎? 正如法師答...

出家人吃飯為什麼用缽

缽,又稱缽多羅、缽和蘭等,是出家人常持道具之一,一...

何時得與聖賢親

瓊枝瑤草色長新,別有乾坤世外春。紅藕華藏金砌鴨,綠...

淨土易往,但穢土難離

淨土法門是易行道,但古德說,淨土易往而無人。無人去...

【佛教詞典】釋門正統

凡八卷。宋代宗鑒集。為天台宗之記傳史。收於卍續藏第...

【佛教詞典】五教十宗

華嚴宗將釋尊一生所說的教法,判為五教十宗,五教是由...

【視頻】聖嚴法師《找回自己》MP3

聖嚴法師《找回自己》MP3

【視頻】妙境法師《凡夫不知道苦的境界》

妙境法師《凡夫不知道苦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