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教故事
慧律法師
大安法師
淨界法師
印光大師
夢參法師
佛經咒語
阿彌陀佛
觀音菩薩
地藏菩薩
佛法入門
佛學問答
念佛
智慧
福報
放生
因果
修行
戒淫
懺悔
全部文章(第10頁)
【隨機推薦】
我們沒辦法改變外在的共相,只能改變自己的不共相
阿賴耶識的相貌差別,是就著阿賴耶識,因為不同的我見、名...
一心念佛就在即心即佛
離相是談空,離一切相,當下是要即一切法的。宗門下的人常...
到達心佛雙忘時,才會會得真實義
在理和事的圓融方面,真正要了解,一定要到達心佛雙忘的時...
捨自心污穢的娑婆,取自性清淨的極樂
知道這個真心和妄心,我們就了解,原來我們的緣影心之外的...
佛示導四天王守護世間之要
一次,世尊在密跡金剛力士宮殿演說法要,當時與會的二萬天...
《無量壽經》開顯的修行宗旨是非常精妙的
善導大師在註解上品下生的條件時只有一個但發無上道心。由...
何謂「大佛頂」
先了解何為大佛頂,古人都說這部《楞嚴經》是開悟的《楞嚴...
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
在淨土法門如何發菩提心?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裡面,有...
梁桂英老居士往生記
一、母親的苦難人生 我的母親梁桂英居士,1936年7月...
雲門寺明醒首座:沒有修行好苦哦
2004年11月18日,雲門祖庭明醒首座做完他一天的修...
佛門裡面也有出神嗎
【原文】 或問:仙出神,禪者能之乎?曰:能之而不為也。...
小乘跟大乘空義的差別
小乘的空義跟大乘的空義,有什麼差別呢? 小乘的空義,它...
你追求感受,心性就沒有你的份
你要追求珍寶,你要放棄果報,這是不兩立的。你不可能又要...
為什麼會有蚯蚓這類含蠢蠕動的濕生眾生
癸三、濕生相 看第三段的濕生相。濕以合感,就是他對某一...
阿賴耶識是如何變現出果報的
阿賴耶識有兩個功能:第一個保存種子,第二個把種子成熟變...
如何才能稱得上對淨土法門的真信
既知如上所說義理,必須依此諦信。自己見得及者如是信,即...
禪堂中的茶道
茶道是從中國禪文化中衍生出來的。這不僅因為趙州禪師喫茶...
受菩薩戒後,吃蛋犯什麼罪
問: 受了在家菩薩戒,吃沒有生命的雞蛋、沒有半月半月誦...
六祖大師的「三十六對法」
六祖大師世壽七十六歲,二十四歲受五祖傳衣,三十九歲落髮...
學道者應具備這三種心
明末清初,處於衰落期的禪宗呈現出一派復興的跡象,僧尼人...
觀音菩薩度眾生的事蹟,講都講不盡
我們念觀音菩薩的名號,就一定要想觀音菩薩為什麼稱作大慈...
三種情形來判定業的輕重
藏教的思想認為,現象界的這些差別主要是業力。萬般皆是業...
凡夫與聖人的判定標準在哪裡呢
面對盲點只有一個方法,就是把生命歸零。因為你在枝末上,...
老人家念佛號念不準的問題
問: 老人家念佛號念不準的問題,華語發音不準。 淨界法...
人起顛倒的時候,福報也救不了你
世間的一切都離不開因果的定律,假如說一個人不小心受了傷...
他推了我一把,令我整個生命醒過來
在高雄有一家百貨公司叫大同百貨公司。差多是在二十前,它...
【薦】
念佛越念越沒滋味,那就糟糕了
念佛人啊,如果你去年是念三千聲,今年變成二千聲,明年、...
支配人生的三大力量
第一個最大的差別就是 名言熏習。 這個名就是名字,言就...
弘一大師:簡易施食儀軌
先念 南無阿彌陀佛十句。 手持供水及米粒,至出食台前。...
觀世音菩薩的形象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翻譯於東晉,公元四世紀初,是鳩摩羅...
天台宗對觀音信仰的歷史貢獻
中國佛教天台宗對觀音信仰在中國漢傳佛教領域的普及與提升...
相信因果輪迴,不怨天尤人
從一種道德文化的層面來看,這個輪迴和三世的問題是非常重...
眾生者,即是不生不滅義
次觀眾生世間清淨。此門中分為二別:一者觀察阿彌陀如來莊...
淨業三福的施設不是目的
這個三福給大家念一下,這段經文非常重要。佛說: 欲生彼...
參禪人,無長遠心
參禪人,無長遠心。這一句話,粗不盡會。細向自己胸中,深...
心力不可思議,所以佛力才不可思議
當你的心調整好的時候,你才有資格談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
定業可轉還是不可轉
問: 法師您好!《印光法師文鈔》中印祖說:須知一句阿彌...
要正確理解佛法,不要投機取巧貪快速
我們修行期間,往往會投機取巧,貪圖速達,就是快一點,快...
出家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五者,雖具男形,六根無缺,五欲纏染,出家甚難,今得割...
必須下很大功夫來面對每一個起伏的心念
我們在學院裡面,乃至於在修道路程上,往往會迷失方向,看...
只要心不隨著動,煩惱就會過去
修行功夫是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地累積的。像大家現在一起...
關於疾病、長壽和善終
最近一直在生病,每年陽曆的二月下旬到三月底,我的身體都...
反聞聞自性與反聞聞妄想
我師兄弟,他問海公一個問題問得很好,他說:反聞聞自性,...
普賢菩薩有什麼樣的功德妙用呢
我們先解釋普跟賢這兩個字。因為名以召德,一個菩薩的名號...
原來一切都在
過去有一個禪師,他參訪一個善知識。他到了那個地方就住下...
望前名果,望後名因
關於這個所知依,我們當然是沒有辦法想像,阿賴耶識不是我...
離了妄想,你在什麼地方
初發心的人,用功怕妄想;久坐的人怕昏沉。我說你們這一種...
何謂「無為法」
無為法,為是造作的意思,一切有生滅的法,均由眾緣造作而...
極樂世界為何沒有二乘、女人、根缺之名
問曰:名以召事,有事乃有名。安樂國既無二乘、女人、根缺...
五逆十惡之人,臨終亦得往生
而觀經下品下生,五逆十惡,具諸不善,臨命終時,地獄相現...
為何開始信淨土,知識學多了,反而起疑
問: 弟子修學淨土法門有一段時間了,剛開始很相信,可是...
雲居山的老和尚們無一人在痛苦中圓寂
我在雲居山的時候,從21歲開始擔任僧值師。僧值師就是主...
身體不是「我」,那「我」在哪裡啊
如果我們諸位道友害病也好,或者受到傷害、感覺到痛,你觀...
意生身來去自由的雲居山博雅老和尚
宗門下這一法,只要你確實真行,到熟練境界,受陰一破,我...
佛陀乞食空缽而回的因緣
一次,比丘們問佛:世尊!您成正覺後,曾入娑羅聚落乞食,...
放下自作多情所捏造的妄想
佛印禪師有一天跟蘇東坡在散步的時候,看到一個少婦走著走...
平安就是輪迴對你最大的賞賜
森林當中有一隻獅子,野獸之王嘛;它去吃了一隻鹿、飽了一...
畜生道之苦
第三個是畜生的苦。繫縛打殺,互相吞噉之苦。畜生有兩種,...
餓鬼道之苦
看第二個。餓鬼的苦,我們看這個飢渴寒熱,刀杖驅逼之苦。...
為祭祀父母而殺生,等於替父母增加罪業
【原文】 錢塘金某者,齋戒虔篤。以疾卒,附一童云:善業...
病來哪得心無苦,夢裡焉知身在床
病來哪得心無苦,夢裡焉知身在床 進一步用生病來看,病來...
念佛求往生如何發菩提心
問: 頂禮法師,淨土法門是大乘佛法,印祖在開示中反覆強...
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我們初發心的人,再重要的就是一個信字。這個信字如果建立...
佛陀處理眾生障礙三階段
(一)對治生死業障。 那佛陀陪著我們成長,要處理的第一...
不是念佛就表示修淨土宗
不是你念佛就表示你修淨土宗,修淨土宗跟念佛,沒有直接的...
修行人為何還會生病
我在信佛,以至於出家之前,都很願意聽暮鼓晨鐘。 在二十...
淨土法門特點是不經過中陰身的,往生在即時
那麼在信願執持名號當中,有散心念,有定心念。我們就是散...
如何去認知多善根多福德
什麼樣的人才能往生呢?在淨土法門如何去認知多善根多福德...
這兩種身份對我們都很重要
《法華經》有一句話說: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
妙蓮老和尚自述閉關苦修的傳奇20年
環境愈苦道愈堅 俗語說多難興邦,如果生活安適,人心就很...
善男子善女人的解釋
善男女者,不論出家在家,貴賤老少,六趣四生,但聞佛名,...
往生的正行,就是執持名號
菩提正道名善根,即親因。種種助道施、戒、禪等名福德,即...
在念不退當中,頓然超越四十一個因位
為什麼淨土法門,往生一法是這樣的圓頓超越,勝異方便?他...
就這個迴向心,這功德就大了
我們要想求福德的話我們多分是求解脫的,但是我們也求福德...
念佛之前的心態準備
在《印光大師文鈔》講到一個事,他說有一個年輕人,這個年...
心態如果不歸零,那根本沒辦法修行
法華經的思想,觀照現前一念心性當體即空。要修空,那要空...
一個人的成敗就是看你離心性有多近
我們一般的因果的修證是向外,從因緣所生法去修因證果,這...
誰是最貧窮的人
佛陀於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時,有五百位聲聞弟子與上萬...
空有無礙,進入中道的平衡實相
智者大師雲 【隔真妄,破九界,顯佛界,為緣修。】 智者...
死苦現前,唯有放下萬緣一心念佛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當此等苦事發現之時,唯...
老太太念佛免遭劫難
我們妙音念佛小組是二〇一〇年農曆十一月十七日開始共修念...
正當念時,西方淨土依正莊嚴,就在我心中
最初迷真起妄,則曰一念妄動。末後返妄歸真,則曰一念相應...
盡說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應
盡說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應 盡說,也是有相當一部分...
所謂的頓悟,都是從因地栽培來的
這個淨法的熏習,它的體性是無漏的,所以它跟阿賴耶識是不...
臨終面臨死亡時,會出現的兩種情況
一個人面臨死亡的時候,他兩種情況會出現:第一種情況, ...
名號就是無盡藏,要如何去開採呢
阿彌陀佛名號在前面這個依正二報裡面,談正報就介紹阿彌陀...
如果常能這樣想,就不會缺乏念佛的動力了
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我們;無時無刻,...
每天定一些功課把它完成,慢慢功德就有了
出家真正要放下,然後要老老實實,堅持過著佛門這種清淡的...
對治惡性比丘的方法
佛臨涅槃時,阿難請問佛:佛在世以佛為師,佛不在世以何為...
淨界法師:靈峰宗論
《靈峰宗論》是蕅益大師一生當中在佛法的修學心得。在蕅祖...
淨界法師:攝大乘論
本論在唯識學的一個特色就是:它同時在知見的建立方面,很...
淨界法師:唯識學概要
蕅益大師把佛法的修學的目的以四個字來做一個總結,就是我...
淨界法師:精進佛七開示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第四講 第五講 第六講 (...
【薦】
淨界法師:佛法修學概要
我們每一個有情眾生,在內心的深處都有一種天生的本能,那...
為什麼你發了菩提心會退轉呢
他發了菩提心以後做些什麼事呢?出家修道。所以他就放棄了...
對現在的三寶很失望,保證你來生會更失望
我們現在的時代是什麼?叫減劫,諸位知道嗎?我們的劫有增...
為何會有「魚鳥龜蛇」這類卵生眾生
卵是因想生,就是說這個眾生過去生當中接觸六塵,他的煩惱...
臨終時要擺脫妄想的執取干擾
什麼叫臨終正念呢?不是說臨終不打妄想,是說臨終打妄想的...
佛門日況愈下,真修真學者乏人
佛門今天日況愈下,真修真學者乏人。真修則不能息心,真學...
出家後請記住以下十條黃金定律
既出家,不管你在哪裡常住,請記住以下黃金定律: 第一則...
修行人不要搞名堂
北方有一個地方經常所謂的行頭陀,他頭陀是什麼都搞不清楚...
嗚呼!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釋迦牟尼佛(前565前486)發現了人生規律緣起性空而...
佛門泰斗傳印長老安詳示寂
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中國佛學院名譽院長、廬山東林寺退...
為何說地藏菩薩早已成佛
大家經常念的《覺林菩薩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
從阿彌陀佛因地發願來解釋無量壽
法身壽命無始無終,報身壽命有始無終,此亦佛佛道同,皆可...
心性寂而常照故為光明
心性寂而常照,故為光明。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光明無量...
造善業時要培養堅定的信仰跟願力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天女,她是一個忉利天的天女,她有一天...
有了阿賴耶識,才能夠建立十法界染淨因果的相續
【若與如理作意相應生時,此聞所熏意識,與彼熏習,久滅過...
只有事修沒有理觀,你不是妄想的對手
你臨終肯定有很多很多的妄想,過去打的妄相、今生打的妄想...
雨華衣莊嚴,無量香普熏
雨華衣莊嚴,無量香普熏。 此二句,名莊嚴雨功德成就。佛...
想了生死必須要念佛念到底
我們已經聞到佛法了,無論老小,都趕緊修行是要緊,要放下...
邪淫的可怕
人們都知道殺業非常可怕,卻不知道邪淫更加可怕;人們都以...
都言淨土唯心是,十萬餘程是外求
都言淨土唯心是,十萬餘程是外求。 這是撥正一種觀點,而...
雲居善悟禪師《勸安老病僧文》
高庵善悟禪師住持雲居山時,曾譔寫了一篇勸說各大叢林要安...
佛慧明淨日,除世癡暗冥
佛慧明淨日,除世癡暗冥。此二句,名莊嚴光明功德成就。佛...
遠離淫慾,千萬莫近
淫為萬惡首就是這個樣子。這是生死的根本,一切眾生皆以淫...
蓮池大師對「歸命」的詳明詮釋
歸命,如波羅蜜例,倒語法也。歸義有二:一者歸投義,言世...
走出心中的妄想,才能去受用彌陀的光明
過去有一位年輕人,這個年輕人他跟一個女孩談戀愛,談了三...
永不見佛,永不聞法,這是最可怕的
如斯罪人 永不見佛 眾聖之王 說法教化 如斯罪人 常生...
念佛是誰,重點是在「誰」字上面
今天已經是打七的第四天了,通過四支香的問話,了解到這個...
知見影響你的心量
當我們以空觀觀照一念心性的本體的時候,是離一切相,它是...
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二應」
《大乘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記述,當眾生遭遇困難...
無所障礙,是從我們眾生這邊來說的
當知無障礙,約人民言,由眾生與佛緣深,故佛光到處,一切...
一生所繫惟念西方,佛聲浩瀚仙樂滿耳
智仙,俗姓李,仙居人(浙江永安縣)。從小就不好樂於世俗...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經文: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
為什麼說名號即實相
阿彌陀,正翻無量,本不可說,本師以光壽二義收盡一切無量...
走出顛倒的妄想,彌陀才能產生加持
我再講一次,沒有一個人在顛倒當中往生的,不可能!因為阿...
有這一念的信心成就,決定得生自心本具的極樂世界
我們正式來說明信願行三種資糧修行的內容。今初,首先我們...
貪慾之人去道甚遠
我們起這個煩惱火呀,就會創造一個業火,也就會引生果報火...
修行的三種方法
第一,觀想 依《觀無量壽經》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遍入...
受過菩薩戒應發此十大願
一、願我先世及今身所種善根,常繫在心,終不忘失; 二、...
能改變命運的是你自己
命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 喜慶時,說很多好話,就能...
為善福隨,為惡禍追
在釋迦牟尼佛駐錫舍衛國弘法的時期,國中有一位名叫兜調的...
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
在中國的禪宗有好多例子,像丹霞燒佛。丹霞祖師到五台山廟...
練習對治自己的貪瞋癡
在《地藏經》第八品上,閻羅王、大鬼王說:地藏菩薩發這麼...
極樂的八功德水有哪八種功德
八功德者:一、澄清,異此方渾濁;二、清冷,異寒熱;三、...
兩位諍友
【原文】 予初出家時,皋亭茶湯寺老僧,以誕日延予齋。時...
念佛就是佛法界現九法界隱
當我們的始覺跟本覺合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才知道,原來阿彌...
佛心與眾生心都是一個心體
重重結示,令深信一切莊嚴皆導師願行所成、種智所現,皆吾...
能造的心,所造的境全部是虛妄的
在唯識學當中它告訴我們說,人生的無奈來自於第八識的業力...
平常要把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作一個比較
這一段是說明以願導行方名正行,就是在念佛的操作當中,這...
很多人念佛為什麼不能往生
很多人念佛,他為什麼不能往生呢?因為他一生當中從來沒有...
從不遺失物品的婦人
過去有一個婦人,常常很自信地說:我不會遺失任何東西。一...
念佛當獲十種功德利益
若人受持一佛名號者,現世當獲十種功德利益: 我們以下引...
真正的出家,提到名利這些事都會怕
前兩天,中國佛學院有人來接法,我就和他們講:你們接法這...
平常養成這個習慣,夢中遇到惡事也能不犯戒
用功辦道要對自己的色身,色殼子要有所了解。就是我這個色...
這一念清淨心是何等的寶貴,何等的重要
第二個七明天過一天,後天晚上就圓滿了。因為七打得順利,...
居士團體稱六合敬僧團,這在律上如法嗎
問: 在家居士團體稱六合敬僧團,這在律上如不如法? 天...
淨土法門,圓收圓超一切法門
《解》淨土法門。三根普攝。絕待圓融。不可思議。圓收圓超...
不要相信明天會更好
暇滿,簡單的說有五種的暇滿,第一個:善得人身。因為你在...
心念決定業力的強弱與方向
業力的形成是由心念決定的。心念是邪惡的,不管做什麼就是...
陽間誤殺雞,陰間有記錄
【原文】 若事事皆一時即了,則便成無因無果之斷滅深坑。...
有情無情同圓種智,成佛不能分內外
一個人發菩提心、修六波羅蜜成佛之後,所謂心轉則一切轉,...
觀無常證聖果
昔日,佛在摩竭陀國成就聖道,有許多修行之士聚集而來。有...
全真起妄,全妄即真
這裡,傳燈大師施設了一個問答來幫助我們進一步理解現前一...
極樂世界不能用業力去召感
淨土宗的人有一個盲點,以為修福報就會到淨土去,很多人是...
平心則能薦亡
【原文】 杭郡多士坊①,有東平廟。郡之窘人死,致夢其妻...
把這「五根」紮下去,如救頭燃,如喪考妣
這五根就是信、精、念、定、慧。為什麼稱為根呢?我們說,...
五種外道的錯誤邪見
【於阿賴耶識中,若愚第一緣起,或有分別自性為因,或有分...
這樣念佛能入如來法身果海
如來微妙色身,雖在極樂,離隔十萬億剎;如來清淨法身,普...
三藏十二部經,沒有看到哪部是講氣功的
禪是什麼東西呢?平常大家都曉得,有如來禪、祖師禪。禪是...
「本此無住」而建立了世界和眾生
其實它這個地方所要講的觀念,就是這一句話,就是本此無住...
煮菜時放一點料酒吃了犯酒戒嗎
問: 請問第五條戒,酤酒戒當中提到藥酒不犯,但生活中常...
菜裡面有蒜,把蒜挑出來,這個菜還能吃嗎
問: 在外面吃飯,菜裡面有蒜,不吃蒜,把蒜挑出來,這個...
不可樂於聽聞而怠於實修
問: 師父慈悲,弟子學佛以來,一直很好樂聽經聞法。對於...
凡所有心皆稱迷心,心本無生始稱悟心
參禪人,守住一門做工夫。何以專辦此事,盡此一生,尚不容...
這四條分鐘定律,改變無數人
好好利用一分鐘,與隨意浪費一分鐘,看似沒什麼區別,但日...
你要常常這樣想,我相就沒有了
自在是思惟修得來的,思惟修就是觀,你這樣做就是觀自在,...
契證到念佛三昧,那極樂世界就在當處
這樁事情同時是顯示極樂世界這樣的一種微妙無礙的功德,反...
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
首先四念處是非常重要的,四念處,就是四種,念是什麼?念...
但甘其味,勿擇其形
華德,是妙音菩薩能救護娑婆世界諸眾生者,是妙音菩薩如是...
賣酒犯重罪
六根的功能沒有錯,錯在你內心的攀緣心什麼叫酒呢?只要它...
六根的功能沒有錯,錯在你的攀緣心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 我們...
念佛的心不能帶條件
諸位,我們要注意你帶條件,這個條件這個因緣就是外境,這...
娑婆眾生吃飽不是奔走塵務,就是昏沉睡眠,都是輪迴的業
飯食經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畢缽去,不勞舉拭,但...
人的壽命真的很短促啊
今天已經是農曆的三月十四,明天就是十五了,再過一個月就...
持戒現世都會有趨吉避凶的效果
廣化老和尚的《五戒相經箋要》講到說,過去在湖南有一個祝...
經書之類都好難,只念佛號可以嗎
問: 請益法師,經書之類都好難,整理好多筆記,但是不能...
「十纏十使」是我們修行中的大障礙
《怡山發願文》全文字數不多,卻字字珠璣,把我們的三障(...
【薦】
古人往生特別容易,為何今人往生十有七難
我等念佛行人,應當考實今時淨土法門,與古時淨土法門,究...
恭敬三寶要從恭敬僧寶開始
我們現在是不是做到了恭敬三寶呢?在這裡面想一想,我們從...
功夫上去了,氣脈就通了
我看打七呀,四個七都快打下來了。還有些師父,總是話頭不...
心無形故,力最無上
《金剛三昧經》云:大力菩薩言:何謂存三守一,入如來禪?...
大安法師2023年新春開示
正月初一開示 | 柔忍 各位大德比丘、各位尼師、諸位優...
耀智大和尚自述與觀音菩薩的殊勝緣分
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尊觀音菩薩,關鍵的時候都會祈禱觀音...
歷觀古人,無一不從辛苦中來
近來諸方少年,有志參禪者多;及乎相見,都是顛倒漢。以固...
若非老僧定力夠,幾作驢兒被他騎
我們學佛的人,對於因果報應的道理,一定要牢牢記著,不能...
莫以為做和尚容易,除非你不修行
他們看到和尚沒兒沒女,自由自在,以為當和尚好玩。其實這...
佛陀世世生生隨逐於眾生心無暫捨
我造業時,佛則哀憐,方便教化,而我愚癡,不知信受。我墮...
無生畢竟有生在,離相依然住相中
無生畢竟有生在。 無生是談理的,不生不滅的法性理體,真...
為什麼越念佛越覺得雜念紛飛
問: 本來念佛應該越念越清淨,為什麼越念越覺得雜念紛飛...
眾生的罪業會跑到我們心中嗎
我問大家一個問題,考考你們的因緣觀,你認為眾生的罪業可...
情緒變化多端,心中一定藏了很多相狀
現前一念心性,在觀察的過程當中,有兩個重點:第一個你要...
空觀脫離過去,假觀創造未來
龍樹菩薩《中觀論》有一個偈頌: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真正的高手是躲在牆角的,因為正好修行
佛陀在楞嚴經中跟末法眾生說:假設修行人不斷大妄語,雖然...
善求與惡求
有一段時期,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當時提...
萬里無寸草處去
禪宗的洞山禪師,在禪宗裡面是有名的一位大禪師,像雪峰禪...
小軍比丘出家緣
佛在世的時候,有兩個婆羅門,哥兄弟兩個人。兩個人,哥哥...
虯龍與獼猴
這個故事出在《佛本行集經》,這個故事怎麼說的呢?大海里...
你這樣去想,心驚膽戰啊
用功的人,你晚上做夢是不是還知道用功,夢中有七八分功夫...
上一頁
第10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第33頁
第34頁
第35頁
第36頁
第37頁
第38頁
第39頁
第40頁
第41頁
第42頁
第43頁
第44頁
第45頁
第46頁
第47頁
第48頁
第49頁
第50頁
第51頁
第52頁
第53頁
第54頁
第55頁
第56頁
第57頁
第58頁
第59頁
第60頁
第61頁
第62頁
第63頁
第64頁
第65頁
第66頁
第67頁
第68頁
第69頁
第70頁
第71頁
第72頁
第73頁
第74頁
第75頁
第76頁
第77頁
第78頁
第79頁
第80頁
第81頁
第82頁
第83頁
第84頁
第85頁
第86頁
第87頁
第88頁
第89頁
第90頁
第91頁
第92頁
第93頁
第94頁
第95頁
第96頁
第97頁
第98頁
第99頁
第100頁
第101頁
第102頁
第103頁
第104頁
第105頁
第106頁
第107頁
第108頁
第109頁
第110頁
下一頁
戒殺放生
涅槃
倓虛法師
李炳南老居士
般若
離苦得樂
工作事業
大悲咒
斷除口業
佛學問答
生活
如瑞法師
惟賢長老
懺雲法師
大安法師
紹雲老和尚
佛弟子文庫 fodizi.tw
文庫首頁
返回頂部
全部欄目
網站郵箱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