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感受是怎麼回事?「業感原無意,苦樂隨因異。」快樂跟痛苦是不能主宰的。四念處有別相念、總相念。雖然觀受是苦,但是不淨、苦、無常、無我這四個智慧是互相操作的。它是先觀無我,就是人生的快樂跟痛苦你說了不算,是過去的業力決定的,所以業感是不能主宰的,痛苦跟快樂是由業因決定的。先說明感受的來源,是由業力變現出來的。
痛苦的果報當然是覺得辛酸。快樂的果報雖然有一時的榮耀,但是你別忘了,無常敗壞!所以從不堅固的角度,它也是痛苦,因為它讓我們過度地期待而產生失望。所以結論:「切莫把五欲塵勞枉自迷。」
諸位!如果你沒有學《法華經》,你也觀想一下,如果你對感受一路看起來,它是痛苦的,是無常的,不可控制的,你沒辦法作主的,那你對感受就完全放棄了。但是你別忘了,弘一大師講一句話說,修大乘佛法的人,心志要苦,意趣要樂。你看一個人,修行老是苦苦惱惱的,你說這個人也可以修大乘佛法嗎?沒辦法。當然你不能把自己修得太快樂,太快樂你就沒有出離心。但是你一路的悲觀,其實也不利於菩提心的。你自己都沒有快樂,你怎麼可能給眾生快樂呢?這不合乎人性。
那怎麼辦呢?有方法,看第一句話。
「妄想驅馳,吸攬前塵作所依。」中道是很難的,我們凡夫要麼就過度地追求,要麼就一昧地排斥,這個都是落入空有二邊。那麼怎麼能夠空有平衡呢?看第一句話,先看這個感受怎麼來的。「妄想驅馳」,是一念的妄動,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動,然後攀緣前面的六塵,那麼心法跟六塵的色法的和合變成六根,有六根才有六種感受。這個感受活動要有根來依止,就是你沒有身體,你哪有感受呢?它有個六根的。所以這個感受是「因緣所生,唯心所現」,是沒有真實體性的。
所以修行它是這樣:這個感受的操作,我們要放棄三界的感受。因為三界的感受雖然有些快樂,雖然你的福報很大,你有能力來享盡世間的快樂,但是我勸你不要這樣做,即便你有能力你也不能這樣做。因為三界的快樂有過失,「譬如美食,夾雜毒藥。初雖美味,終成大患」。那你這樣講,是不是要把所有的對感受的期待完全放棄?也未必。你看極樂世界,佛陀要你「欣求極樂」。你看看,佛陀講《阿彌陀經》,佛陀自己也說:「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佛陀也沒有否定快樂的感受,佛陀也是用快樂來引導我們。所以,快樂本身不是罪過,問題是你的快樂不能在三界裡面得快樂,你要追求大乘的法樂。
為什麼叫意趣要樂?你看有些人拜佛,拜一拜,法喜充滿。喜歡拜佛的人,他越拜越輕鬆。當然他有方法,他是下實上虛。喜歡打坐的人,他打完坐以後思惟法義,他讀一遍《法華經》,讀一品《法華經》,他也是身心法喜充滿。這也是快樂的感受。難道你要一昧地否定嗎?你完全否定快樂,那你就變成阿羅漢了,想受滅。阿羅漢就是把感受滅掉,把第六意識的想蘊也滅掉,前五識的感受也滅掉了,所以這個人六根的功能基本沒什麼作用。
所以我們在操作佛法的時候,怎麼樣把握中道平衡?就是實法為安住,權法為調伏,就是這個「權實不二」的概念。諸位,為了以後著想,為了你的成佛之道以後不要有障礙,請你不要用一種斷滅的方式、極端的手段來處理問題。除非有例外,你這個煩惱太重了。你這個事情,你看上一個喜歡的東西,你看上這個包,你本來一開始控制,但是你非買不可,一個禮拜以後你還是喜歡這個東西,那你用斷滅的方式,偶一為之,可以。
但是這種權法的操作不能當作常法,就是針對某一種特殊的煩惱,你偶一為之,用斷滅的方法來下重藥,這個是可以的。但是絕大部分的情況,都要站在就是它本來是不存在的,然後再去對治它,正常是這樣子的。就是「權法妙、實法妙,權實不二」。你這樣子做,我跟你保證,你未來的菩提道,你這個叫做坐大白牛車,那就是順暢,直達車,你的進步會比別人快,你中間沒有任何障礙,直趨無上菩提。這個就是《法華經》的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