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凡修淨土之人,當念無常迅速,時不待人

優曇大師  2023/05/1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凡修淨土之人,當念無常迅速,時不待人

攝心念佛,欲得速成三昧,對治昏散之法,數息最要。

凡欲坐時,先想己身在圓光中,默觀鼻端,想出入息,每一息默念阿彌陀佛一聲,方便調息,不緩不急,心息相依,隨其出入,行住坐臥,皆可行之,勿令間斷。常自密密行持,乃至深入禪定,息念兩忘,即此身心與虛空等,久久純熟,心眼開通,三昧忽爾現前,即是唯心淨土。

寶王論云:「修持一相念佛三昧者,當於行住坐臥,繫念不忘,縱令昏寐,覺即續之,不以餘業間斷,不以貪嗔等間隔,隨犯隨懺悔,不隔念,不異念,不隔日,不隔時,念念常不離佛,念念清淨圓明,即是得一相三昧也。」

在家菩薩奉佛持戒,逐日營辦家緣,未能一心修行者,須早起焚香,參承三寶,隨意念佛,每日黃昏亦如是禮念,以為常課。如或有幹失時,次日當自對佛懺說。

此法門要不妨本業,為士者不妨修讀,為農者不妨耕種,為工者不妨作務,為商者不妨買賣,晨參夕禮之外,更能二六時中,偷那工夫,持念佛號百聲千聲,志誠為功,期生淨土。

凡修淨土之人,灼然是要敵他生死,不是說了便休,當念無常迅速,時不待人,須把做一件事始得。

若信得及,便從今日起,發大勇猛精進,莫問會與不會,見性不見性,只執持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如靠著一座須彌山相似,搖撼不動。專其心,壹其意,或參念、觀念、憶念、十念,或默念、專念、繫念、禮念,念茲在茲,常憶常念,朝也念,暮也念,行也念,坐也念,心念不空過,念佛不離心,日日時時、不要放捨,綿綿密密,如雞抱卵,常教暖氣相接,即是淨念相繼。更加智照,則知淨土即是自心。此乃上智人修進工夫。

如此抱得定,做得主,靠得穩,縱遇苦樂順逆境界現前,只是念阿彌陀佛,無一念變異心、退惰心、雜想心,直至盡生,永無別念,決定要生西方極樂世界。果能如是用功,則歷劫無明,生死業障,自然消殞,塵勞習漏,自然淨盡,親見彌陀,不離本念,功成行滿,願力相資,臨命終時,定生上品。

若念佛之人,塵垢未淨,惡念起時,須自檢點,或有慳貪心,嗔恨心,癡愛心、嫉妒心,欺誑心,吾我心、貢高心、諂曲心、邪見心、輕慢心、能所心,及諸逆順境界隨染所生一切不善之心。

設或起時,急須高聲念佛,斂念歸正,勿令恶心相續,直下打並淨盡,永不復生。所有深信心、至誠心、發願迴向心、慈悲心、謙下心、平等心、方便心,忍辱心、持戒心、喜捨心、禪定心、精進心、菩提心、及一切善心,常當守護。更要離非梵行,斷惡律儀,雞狗豬羊,慎毋畜養、畋獵漁捕,皆不應為。當隨佛學,應以去惡取善為鑒戒!

真信修行之士,只要記得這一句阿彌陀佛在念,莫教失落,念念常現前,念念不離心,無事也如是念,有事也如是念,安樂也如是念,病苦也如是念,生也如是念,死也如是念,如是一念分明不昧,又何必問人覓歸程乎?

元虎溪尊者優曇普度大師蓮宗寶鑒節要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四十八大願——(第14願)聲聞廣多無量願

設我得佛,國中聲聞,有能計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眾生...

賣酒肉的人為何能往生

古德有一本書,叫《念佛法要》,近現代的居士編的,他...

【推薦】念佛法門的專修與雜修

我們看蕅益大師的傳記剛好是第十九願的印證,你看蕅益...

一句佛號一塊金,多念結成淨土因

古人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在淨土的念佛...

這是晚年最要緊之所在

【原文】 無常迅速,雖老少無別。然年少人猶處未定之天...

願生淨土者,必須要發菩提心

剛才所講的引導力,這個是從聖道的角度來講的。我們再...

絕症或陽壽將盡的人是否更易得到加持

問: 請師父開示,是否得了絕症或陽壽將盡的人更易得...

世間有四事不能長久

釋迦牟尼佛住在祗樹給孤獨園的時候,有一位婆羅門,有...

【大藏經】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吉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祗陀園給孤獨精舍。時已深夜...

【大藏經】觀無量壽佛經疏

觀無量壽佛經善導疏重刻序 印光法師 人生世間,禍福吉...

人生的自在,就在於去留自便

歷史上的中國禪者,僧,我特欽佩慧能;俗,則是傅翕。...

菩薩戒為何要禁止蓄養動物

畜生道,人類為了要得到它的肉,為了吃它的肉,往往就...

布施的四種障礙

布施的障礙,按照《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所說,略有四...

如何對治修行中的退轉

當我們已經在三界當中,我們不產生停留,我們不會因為...

福、惜福、如何惜福

什麼叫做福,福是禍的相反。什麼叫做禍呢?禍是災殃、...

聖嚴法師:調整觀念讓苦變為樂

苦與樂,往往不是來自於物質條件的富不富足,也不一定...

淨業行人要有覺知,要在今世了脫

問: 密宗與淨土都是從淨門入,二者之間有何區別?是不...

彎腰,是為了昂起頭

他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老總,腰纏萬貫。他很久沒有坐過公...

為什麼凡夫的世界都是種種障礙

我們看經文。這個是答相隨性遍,以釋相違性難。這個地...

惟賢長老《如何樹立中國佛教的公眾形象》

關於如何樹立中國佛教的公眾形象,我覺得包括個人與集...

必須看破紅塵才能學佛嗎

必須看破紅塵才能學佛嗎?這是一個似是而非的問題。紅...

佛說做夢的五種原因

佛法論夢之起緣,約分為五:一想,二憶,三病,四曾更...

淨因法師:不殺生戒

在高速公路上開車時,我們必須遵守一定的交通規則,才...

這四事能夠達標,就能速得三昧

為什麼般舟三昧這麼勇猛,見效這麼快呢?實際上他這裡...

珍惜我們的時間

看得見的,我們比較容易在意,比如金錢;看不見的,我...

尊者阿姜曼治療弟子們身心疾病的方法

當尊者阿姜曼住在清邁的時候,生了好幾次病。如果依賴...

【佛教詞典】無漏心等亦有相分

【無漏心等亦有相分】 p1091 佛地經論六卷二頁云:此中...

【佛教詞典】業障

梵語 karmāvarana。指業即障。三障之一,四障之一。又...

【視頻】大安法師《印祖文鈔-淨土決疑論》

大安法師《印祖文鈔-淨土決疑論》

【視頻】殺生心 罪非輕

殺生心 罪非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