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轉念念佛,直到妄想消滅,佛號獨存

淨界法師  2023/04/16  大字體  護眼色

轉念念佛,直到妄想消滅,佛號獨存

這個佛號的操作,是在一個什麼情況之下操作?

我們在兩個情況之下念佛:一個是「靜中修」,一個是「歷緣對境修」。這個「靜中修」,就是說我們在佛堂當中,把這一天世間的塵勞、人事暫時的放下,或者是拜佛、或者經行、或者打坐,這當中用「十念記數」法,就是「十句成片三三四」,這當中很清楚分明的把佛號一次一次的顯現出來。這當中我們前面也講過,這個「十念記數」的一個原則,就是你要念得清楚分明,寧可少念,不可草率。不要趕時間、不要求多,要緊的是能夠真正的使令你當下的佛號,能夠清楚分明的顯現,這個就是一個關鍵,十念記數。

其次就是「晨朝十念」,這個「晨朝十念」的這個「十念」,跟前面的「十念」記數是不同的內涵。前面的這個念,是一句佛號是一念,總共有十句佛號構成十念,分成三三四,三段;這個「晨朝十念」的這個「念」,是盡一口氣為念,就是你吸一口氣,趁你吐氣的時候開始念佛,念到氣沒有為止,這叫做一念,一口氣為一念,那你念十口氣。這個是這樣,這晨朝十念是一種借氣攝心,靠著我們這一念氣在散發的過程當中,因為我們這個時候沒有吸氣,只是在吐氣,沒有吸氣跟吐氣的障礙,沒有干擾,所以說這個時候心是最專注的,因為我們專心的吐氣,借著這個吐氣來攝心,那這個力量也特別強。

但是它這種方法,印光大師提出一個警告說:這個方法不能多念,就是只能夠早上念一次,最多晚上念一次,不能當作一天常用的法門,否則久則傷氣。這值得我們注意。其次這個「晨朝十念」,我個人的體驗,最好是念六字的,就是你這個念的不多,你念六字的時候,它有歸依的力量在裡面,這感覺不一樣的。這個就是我們平常定課的兩個主要方法。

關於這個修行的次第,民國的夏老居士,他對我們念佛的人,安排了三個次第:「未能一心,先求成片;未求成片,先求專注。」所以他就提出了三個次第,「專注、成片、一心」。

我們剛開始操作佛號的時候,我們先求「專注」,這個「專注」是指專注在你當下的這句佛號。不管我們前面一句佛號念得多麼的差,你不要再去回憶它,回憶它的話就是打妄想;也不要期待你下一句佛號能夠念得如何好。那我幹什麼呢?你注意你當下的這句佛號就好。就是你每一句佛號的當下,都使令它能夠「念從心起」,心裡面能夠念得清清楚楚,嘴巴能夠把這聲音念得清清楚楚,耳朵聽得清清楚楚。就是你操作每一句佛號的時候,你都去注意你當下的這句佛號,這個叫做「專注」。

「專注」以後,慢慢慢慢把這個專注的點狀的點,再把它延伸成一個「片」。我們也說過這個五點記數,以五十聲為一片。或者我們早上一坐下來念十片,下午再念十片,一天一千聲清楚分明,有一個片,有一種相續的力。慢慢慢慢的突然有一天,我們在某一支香當中,一念的相應,「迥脫根塵,靈光獨耀。」無量無邊的妄想都停下來,佛號的力量真實成就,這個佛號的光明念念的現前,這個時候「一心」不亂,任運的現前。這個就是夏老居士他提出的一個念佛的道次第,「專注而成片,成片而一心」,這個方法是非常明確的。這個是我們修行的情況,叫做「靜中修」。

其次,「歷緣對境修」。我們來到這個人世間,是一個業力的凡夫,我們有無量無邊的業力。換句話說,我們這一生當中,要面對很多很多的因緣,有的是不好的因緣,有的是好的因緣,不管我們願不願意面對,我們都要去面對。當然這個時候也是一個修行的時機,否則「歷緣對境」的時候不修,那你一天當中念佛的時間會很少,二十四小時的時間很少。那你在「歷緣對境」的時候,妄想的力量特別強,那當然就不可能達到臨終正念。所以「歷緣對境」的時候,我們也要能夠操作佛號。

怎麼操作法呢?「遇境逢緣」的時候,我們會「生起妄念」。我們凡夫的心情,遇到的境緣就是兩種狀態:不是愛,就是恨,就是兩種狀態。遇到隨順的境界,愛煩惱就活動;遇到違背我們心情的境界,我們就是恨,瞋煩惱就活動:大部分來說就是這兩種情況。這怎麼辦呢?「轉念念佛」。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把我們在佛堂當中,所栽培的那個法寶現出來,光明的那的法寶,無量光、無量壽的法寶現出來,這個時候轉念念佛,這個時候你一定要記得提起佛號,提起你不斷的憶念本尊,你的本尊相應、你的根本法寶提起來。

提起來幹什麼呢?這時候要使令「妄想消滅,佛號獨存」。就是要調伏你的妄想。這個折伏現行煩惱,這對修行非常的重要。有些人修行根本不調伏煩惱,他念佛的時候念佛,打妄想的時候他專心的打妄想,佛號跟妄想這個兩個從來沒有接觸過,這件事情是非常危險。因為你都沒有調伏妄想的這種經驗,妄想是一次一次的堅固,你平常都沒有跟它交過手,你很難保證臨終能夠調伏它。所以徹悟祖師那個大智慧,他講這個「淨土八要」時說:「以折伏現行煩惱,為修心之要務。」就是說平常你要試著:在打妄想的時候,把佛號提起來,看你是不是能夠在很短的時間,把它消滅到完全停止為止。你必須平常有這樣一種調伏煩惱的功夫跟經驗。

這個調伏煩惱,我們可以從十二因緣來觀察煩惱生起的因緣,世間上的事情都是有因緣的。煩惱生起的因緣,主要有兩個因緣。第一個是「無明」,一種自性的我執跟我所。無明一動以後,就有各式各樣的業力,這個業力的種子,這是第一個,這是比較微細的。慢慢慢慢的發展,就有這個「愛、取」,這個愛取的滋潤,就使令煩惱開始活動。所以我們看十二因緣,這個雜染的這種惑、業、苦的生起,它是由這個「無明」而轉成「愛、取」,然後再轉成「惑、業、苦」。我們在調伏的時候,要相反過來,因為煩惱的生起,是由細而粗;調伏的時候,是由粗而細,先調伏愛取。

調伏愛取是這樣的,我們凡夫有一種錯誤的思想,就是說:唉呀,這個愛跟恨,是人本來的一種情緒發泄,就認為這件事情是很自然的,而且情緒的發泄是會使令我們安樂。有了這個思想以後,就使令我們調伏煩惱變成非常困難,因為煩惱是很自然的、是很正常的,而且會讓我們安樂的,所以使令我們根本就不想調伏它。

但事實上,智者大師在《小止觀》裡面,他要我們訶五欲,訶責煩惱。他說我們應該思惟:煩惱猶如大火,破壞我們心中的寂靜。你說這個煩惱,我們本來今天的心情是非常的平和、非常的快樂,但是煩惱一活動的時候,它會破壞我的安樂、破壞我的寂靜,使令我的身心擾動,猶如大火,大火一燒的時候,使令我們熱惱。

另外煩惱猶如怨賊,說我每天辛辛苦苦的作了一些定課,栽培一些功德法寶,存了一點錢,能夠使令我來生得到安樂的功德錢。但是這個盜賊來了以後,把我所有的功德全部都偷光了,所有的功德都破壞掉了。煩惱亦復如是。我們好不容易在佛堂當中,栽培了一些戒定慧的功德,煩惱一活動的時候,就像盜賊一樣,全部都奪取了,盜取了我們的功德。

第三個煩惱如毒蛇,這毒蛇一來,傷害我們的生命;煩惱亦復如是。煩惱的活動,它毒害我們法身慧命,使令我們退轉道心。所以智者大師的意思,從譬喻當中引導我們,去訶責五欲、訶責煩惱,你不應該認為愛恨的這種情緒是正常的,從佛法的意思來看,這些情緒是不正常的、是不正常的,這個使令我們苦惱的。所以有這第一點的認知,就是你應該要數數思惟煩惱的過患,這第一點。

第二點就是對治無明。我們剛開始學習佛法,我們總認為心中的煩惱──貪啊、瞋啊、癡啊、慢啊,這個就是我的個性,我的個性就是這樣子,沒有辦法改變的。我們剛開始總是認為心中煩惱的活動,是如此的真實、如此的堅固。那怎麼辦呢?好,這煩惱是真實的,我的佛號也是真實的,我就跟你拼了!那這樣子的修行叫做不善巧。

我聽老和尚說:過去禪宗的道場,禪宗他一天到晚打坐,他坐在那個地方,他內心當中真妄交攻。有些人他對般若波羅蜜的智慧認識不清,他修行的時候吐血。為什麼呢?用功太猛利了。因為他認為煩惱是無量劫來串習的,如此的真實。這個時候,這個自性執就對治的非常辛苦。

所以六祖大師講出一個非常重要的話:「何其自性,本自清淨」,這句話是非常有力量的,修行的時候。就是說你在調伏煩惱的時候,你內心當中有一個依止處、有一個立足點,你是站在什麼角度來調伏煩惱?就是說:你內心當中要站在你的清淨心,來觀察煩惱是如夢如幻的,是真實性不可得的。它只是一種生滅變異的假名、假相、假用,它的真實性是不可得的、真實性不可得。這個時候,你調伏煩惱就有善巧、就有善巧。

我們如果能夠明白「何其自性,本自清淨」這句話內心的道理,我們會感覺到,我們經常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當然我們嘴巴這是這樣念;但是我們明白「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你內心會有很強烈的感覺,就會認為說:原來無量無邊的煩惱要消滅,是可能的,無上的佛道要成就,也是可能的,這兩件事情都是可能的。

為什麼呢?為什麼說是可能的呢?你現在是生死凡夫,無量無邊的煩惱業力繫縛著你,你怎麼敢說你可以斷除煩惱、成就佛道呢?你憑什麼講這句話呢?憑的就是「何其自性,本自清淨」,就是這句話。這句話能夠提升我們的菩提心,就這句話。

所以我們在調伏煩惱當中第一個思惟煩惱的過患,第二你能夠思惟煩惱的一種虛妄性,當然這個時候你還是要依止佛號的法寶來操作。這個就是「歷緣對境修」,日常生活當中佛號的操作情況。

這個是這樣的:我們平常不可能經常提起佛號,講實在的話是這樣子的。但是我們煩惱活動的時候,我們馬上能感覺出來,就是這個賊活動的時候,你就知道了,那這個時候提起佛號。平常心平氣和的時候,有時候會忘了提起佛號,這難免。但是你煩惱活動的時候,你一定要記得提佛號。這是值的我們注意的,就是「遇境逢緣妄念生起」的時候,你一定要能夠「轉念念佛,直到妄想消滅,佛號獨存」為止。當然你能夠到達這樣的境界,還得是你平常在念佛堂當中,這點點滴滴的栽培。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覺得極樂世界很陌生,該怎麼辦呢

問: 師父您好,弟子愚癡,雖然非常想去西方極樂世界...

生死是一念妄心捏造出來的

如勞目睛,則有狂華。 講出一個譬喻說,為什麼有些人在...

大安法師:淨土法門的門檻高嗎

問: 尊敬的大安法師!阿彌陀佛!兩個月前,念佛越念...

待人處世的「三好四給五和」

三好: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 四給:給人信心、給...

於煩惱中證入自性,是否有其合理性

問: 淨土法門的修行強調斷惡修善,而有些法門強調可...

阿彌陀佛的光明是沒有障礙的

阿彌陀佛的光明是沒有障礙的,即便是鐵圍山、須彌山或...

大安法師:初學淨土者應如何修學

問: 初學淨土者,應如何下手修學,方得真實利益? 大...

念佛時打坐好嗎

問: 我是初學者,請問念佛時打坐好嗎? 大安法師答:...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相信因果懺悔罪業

因果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規律。有一個農民在春天的時候...

附體的仙是造什麼業才得這種果報的

問: 仙是做什麼樣的業才得到這種果報呢? 成剛法師答...

不是念佛就表示修淨土宗

不是你念佛就表示你修淨土宗,修淨土宗跟念佛,沒有直...

善待我們的父母

世人疼愛自己的孩子似乎是天經地義的,無論是孩子吃的...

為何會有「魚鳥龜蛇」這類卵生眾生

卵是因想生,就是說這個眾生過去生當中接觸六塵,他的...

大器晚成

姜子牙是商朝末年人,他的始祖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

宏海法師:清明節放生開示

憨山大師-放生功德偈 人既愛其壽 生物愛其命 放生合天...

破妄念佛說(一名直指心要)白話淺譯

破妄念佛說(一名直指心要) 明四明鄞江沙門妙什著 法...

遇安禪師的生死自在

溫州瑞鹿寺上方遇安禪師,天台德韶國師之法嗣,福州人...

智者大師的破魔方法

師初至佛隴,一日入坐,忽於後夜,大風拔木,雷震動山...

是什麼樣的力量讓輪迴相續

我們看總結。是什麼樣的力量讓整個輪迴會相續呢? 汝負...

當思來處不易

釋尊在世時,有一名弟子對於信施供養的衣服,才穿了兩...

一個人沒學佛時,他就是要依靠某種東西來過日子

[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變滅],就...

眼前活計放不下耳

我們不能真為解脫生死而修行眼前活計放不下耳,這是一...

惟賢長老:淨土教的殊勝和修法

各位師父、各位居士: 我於四月二十六日由重慶到蓬溪...

學佛人要閉是非之嘴,開念佛之口

釋迦牟尼佛在《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中說,在末法時期...

【佛教詞典】真乘

乘,以舟筏、車乘比喻渡越生死海而達於彼岸之工具,故...

【佛教詞典】磔迦國

磔迦,梵名 Takka。又作礫迦國。為北印度之古國,位於...

【視頻】認識因果

認識因果

【視頻】慧律法師《第一義諦》(七)

慧律法師《第一義諦》(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