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你追求感受,心性就沒有你的份

淨界法師  2023/04/0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你追求感受,心性就沒有你的份

你要追求珍寶,你要放棄果報,這是不兩立的。你不可能又要抓著外在的,今生又要活得快樂,又要開顯心性,沒有這回事情。你追求感受,心性就沒有你的份,你自己要做出抉擇!你如果覺得享受人生很重要,這個受對你很重要,你這輩子就沒有資格談心性了,那你就永遠活在妄想,而且你的業力也比其他人重。

一個人只有放棄對今生的感受跟追求,你的心性就會出現。當然還有一定的方法,但是基本功就是,你今生只是來還債的,你不能用你的感受來面對人生,你要讓業力到此自己消失掉。說簡單點, 你不能跟你的結果,不能跟你的果報互動。你不能跟它保持互動,它來你知道它來,它走了知道它走,你一旦跟它互動,你就很慘了!臨終時你帶了滿身的業力,你是不可能往生的。

所以,就是說,人生在初學階段,沒有人又要享受人生又想往生的,沒有這回事情。所有的業力都在人生的結果裡面等著你,你一旦攀緣結果,你就沾上業力了,就這麼簡單!生命的結果跟業力是一體的東西,你不想惹業力,你就把今生放棄,道理就是這麼簡單!你一旦攀緣人生,你就要付出代價。你說:「欸,今生的果報,是我前生修善積集來的,我應該享受。」沒有錯,你應該享受,但是你要付出輪迴的代價。

所以,就看你對人生的目標定在哪裡。如果你只是求增上生,那你享受人生也就沒有錯,因為這本來就是你的。但是我要提醒你,你放棄人生你一點都沒有損失,你會有更好的東西出來。如果說你放棄了今生,你是吃虧,那佛陀叫我們做,佛陀不是講錯了嗎?佛陀肯定有更精緻的東西報答你。

就是說,為什麼我們在談心性之前先談業力?因為你不能碰業力,你必須把業力放棄。外境放棄了,你的心才有辦法全心地去向內觀。你一天到晚向外攀緣,那你就沒有心性了,是這個問題。

所以,空觀是個關鍵!讓你能夠脫塵,先把外塵脫了,然後再脫識,再把妄想脫了,心性就出來了。它是兩個階段:先遠離外境的執取,再遠離心中妄想的執取,你的本來面目就要出來。所以空觀的智慧,是個很關鍵的問題,一個人他的人生的轉捩點就在這裡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可不可以同時幹好多事並學習呢

問: 師父,可不可以同時幹好多事並學習呢? 慧廣法師...

這樣的念佛方法正確嗎

問: 在念佛的時候一直用法師所教授的方法,創造念佛...

努力活出自己的生命

在法國一個偏僻的小鎮,據傳有一個特別靈驗的水泉,常...

人生的三道題目

中專的最後一年有一門課程叫人生。 最後一節課,老師...

聰明的烏龜

在河邊的草叢中,有一隻烏龜。一天,當它正在美滋滋地...

自利利他是圓滿成功的人生

安住正念修自我,明續初心利群生 安住正念修自我,說的...

該如何面對和消除人生中的種種苦難

痛苦在生活中可以說是無處不在: 生有生苦,十月懷胎,...

心性上的體悟對學佛人有什麼重要性

問: 請師父談談關於心性上的體悟對一個學佛人的重要...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藏經】【註音版】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邪師騙子都是利用我們貪婪的慾望

問: 法師吉祥,我最近遇到一位活佛,他能知道每個人...

讚美的作用非常大

人的一生會遇到許多艱難困苦,世俗生活和修行佛法都會...

佛教徒是不甘於受命運撥弄的人

何謂佛教徒呢?佛教徒的真義應是:不甘於受命運撥弄的...

作福不如惜福,悔過不如寡過

【原文】: 學道之人。骨宜剛。氣宜柔。志宜大。膽宜小...

如何對治第六意識的粗重分別

在第六意識分別當中是否也有輕重的不同?對有些事情我...

當知念佛目的,必須歸於無念

念佛一法,尤為斷念方便之方便。不令他念而念佛,亦是...

計較,是貧窮的開始

假設你在40多歲時失業了,你會怎麼辦? 下面我們來看...

向佛陀丟擲泥沙的人

佛陀在舍衛國時,有一次與弟子們外出托缽。在途中,遇...

一句名號成佛有餘,何況世間的福德利益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由彌陀悲智願心稱性緣起,乃法...

得人身感天福的行為規範

人天福有四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

佛陀探病

佛陀住在只園精舍的時候,有一位比丘患了重病,因為臥...

與敵人做朋友

曾看過一則故事,美國的林肯總統在選舉前,到參議院演...

明白佛法的人會謹慎言說舉止

明白佛法的人會謹慎言說舉止,害怕造惡因、誤導人,故...

五款豆腐的時尚新吃法

如果在素食中找一樣最能做出變化多端的滋味的食材,一...

文珠法師《二十一世紀的人生》

各位,今天很高興有機會與各位見面,共同研究佛學,可...

學會用感恩心對待人和事

佛教認為,世間一切事物都不能久住,都處於生滅成壞中...

【佛教詞典】二種壽命

謂眾生之二種命,一者命根,二者智慧命。大智度論卷七...

【佛教詞典】釋摩男

(人名)五比丘之一。俱利太子也。大部補註十一曰:善...

【視頻】妙境法師《不願意說閑話》

妙境法師《不願意說閑話》

【視頻】宏海法師《正法眼藏之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宏海法師《正法眼藏之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