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用意識心想出來的,這完全是牛頭不對馬嘴

德林老和尚  2023/05/2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用意識心想出來的,這完全是牛頭不對馬嘴

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人。所以說到禪這個問題,有些人來禪堂裡,叫我們道「念佛是誰」。他就用心了,「念佛是誰」恐怕是這個道理,恐怕是那個道理,在心裡上就下腳註了,這就錯了。

「念佛是誰」不是你心裡上想出來的,你問他:「念佛的是哪一個呢?」他就想:「到底是哪一個呢?究竟是哪一個呢?」胡思亂想,根據他自己的想法,想出個道理出來。他就認為這個蠻正確的,絕對是這個樣子,他還保密呢。

真正的佛法是不可思議的,不可思議稱為妙,妙者是不可思議。不可思議也是心想不到的,語言達不到的。心行處滅,語言道斷。既然是「心行處滅,語言道斷」,你用妄想心,用第六意識,胡思亂想想出來的東西,來回答「念佛的是誰?」,這怎麼行呢?這完全是牛頭不對馬嘴,想出來的。

真正的是悟得來的,不是想出來的。悟得來的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說我開了悟了,開了悟是什麼樣子,他能跟你說嗎?他跟你說,你也不懂,各人境界不一樣啊。

六祖跟五祖,他們有共同的語言。五祖跟六祖講,六祖也聽得懂;六祖跟五祖講,五祖也懂。他們所悟的完全一樣,所以都懂。如果祖師把自己所悟的說給你聽,你怎麼懂呢?你懂不了,如聾若啞。

不要說是禪宗了,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成等正覺,三七日演大華嚴。聽經的人都是法身大士,二乘人尚且如此,凡夫更不用談了。二乘人是「有眼不識舍那身,有耳不聞圓頓教。」

釋迦牟尼佛就坐在樹下,看看是這個人,人看佛,也跟人一樣。實際上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是「雙垂兩相,二始同時」。

什麼叫雙垂兩相?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等正覺,並不是單單成一個丈六比丘身。釋迦牟尼佛的報身,千丈舍那身,威儀相好,這種身,凡夫看不到,二乘人也看不到。

「有眼不見舍那身」,二乘人也是了不起的,看得了嗎?雖然沒有佛菩薩的境界高深,但是他跟我們凡夫不一樣,他是了了分斷生死的,他也有三明六通,也有十八變,但是還看不到舍那身。

就像我們今天一樣,人家祖師開悟了,開悟了我們看不到啊。他跟我們一樣,也穿衣吃飯,他的內心境界我們看不到,可以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喝一口水,冷的、熱的,我自己有一個感受。至於說這冷的、熱的感受,我怎麼說給你聽?像這點東西,世間法,我都不能說給你聽,冷是什麼樣子?熱是什麼樣子?你不能說我冒汗,冒汗是現象,用識心分別不能達到這個地方。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念一佛名,換彼百千萬億之雜念

茲欲勉強遏捺,立使空寂,而止動歸止,止更彌動。縱粗...

心常覺照、不隨妄轉,你就成功了

在大乘佛法的修學內涵當中,不管你是修什麼宗派,都有...

任何境界都不能住,一住就是生死

欲界、色界、無色界都在當下一念。任何境界都不能住,...

真切工夫才有悟處

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這幾句話,是...

禪堂法器與規矩詳解

寺院的中心為禪堂。禪堂有四大法器:鐘板、香板、散香...

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

在中國的禪宗有好多例子,像丹霞燒佛。丹霞祖師到五台...

聖嚴法師:在忙中起了煩惱時的禪修

現代人是非常忙碌的,除了街頭的流浪漢,以及好逸惡勞...

不被一切現象所約束

天氣冷了,古代的那些老修行,住在深山裡邊,可能比這...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八種開發智慧的方法

今晚我們講如何開發自己本有的智慧,如何能夠增長智慧...

【推薦】達摩大師悟性論

夫道者;以寂滅為體。修者;以離相為宗。故經云:寂滅...

你有沒有為現在做一些功課呢

有一位女居士,她學佛以後,還是很苦惱。有一次就說:...

如果不吃肉,吃蛋可以嗎

問: 師父慈悲,如果不吃肉,吃蛋可以嗎? 淨界法師答...

婚葬酒席會殺害許多生命該怎麼辦

問: 按照農村習俗,婚葬要置辦酒席,會殺害許多生命...

釣魚的血淚忠告

我當內科住院醫師的時候。有一天,在醫院爬樓梯看見一...

犯邪淫而找不到工作

任何疾病,包括你的事業,找不著工作都是有因果的。...

用佛法的道理跟自己溝通

我們一般人追求名聞利養,你怎麼把生命的方向調正呢?...

人生到底是苦是樂

佛教認為,三界沒有究竟永恆的快樂,苦才是人生的主旋...

銷我億劫顛倒想

《首楞嚴王三昧》它所破的當然是煩惱。我們剛剛講過煩...

往生之要關,念佛之妙訣,就在此字

示施聖藏居士 我佛教化眾生。雖法門無量。要而言之。先...

有時需要以退為進

退一步風平浪靜,讓一步海闊天空。古人勸我們要精進,...

淨業行人臨命終時是否也受四大分離之苦

問: 一、淨業行人信願持名求生極樂,但病苦纏身,臨命...

佛學之宇宙論——九地

依三界施設九地,欲界一地,色界四禪分為四地,無色界...

淨土行人要通達淨土的教理

一、印光大師勸人要通達淨土教理(除了老年人最好一心念...

平等的對待眾生

有一天,提婆達多生病。很多醫生來治病,但不能把他醫...

【佛教詞典】佉盧虱吒

(一)梵名 Kharostha 或 Kharostī。傳說中印度古代之仙...

【佛教詞典】大賢

韓國名僧。又稱太賢。生卒年及籍貫均不詳,其確實活躍...

【視頻】懺雲法師《以無生的心念佛,直截根源佛所印》

懺雲法師《以無生的心念佛,直截根源佛所印》

【視頻】慧律法師-荒漠甘泉2007義工大會開示

慧律法師-荒漠甘泉2007義工大會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