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工作特別忙,沒有時間念佛怎麼辦

仁禪法師  2023/05/2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工作特別忙,沒有時間念佛怎麼辦

凡事不忘持名

「或有公私眾務,了無少暇,須於早晚十念念佛,至心發願,亦能往生。以阿彌陀佛曾有願雲,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是故十念念佛,亦得往生也。」「從此隨分隨力,至心持念阿彌陀佛聖號。無論語默動靜,行住坐臥,迎賓待客,著衣吃飯,務令佛不離心,心不離佛。譬如切事繫心,凡百作為,不忘此事。」——《印光法師文鈔》淨土法門普被三根論

這裡印祖告訴我們:「從此隨分隨力,至心持念阿彌陀佛聖號。」要注意「至心」兩個字。「至心」就說明是要在前面真信切願基礎上「持念阿彌陀佛聖號」。我們許多人還沒有達到「至心」,在真信切願上還有很大的欠缺,那你就要特別注重淨土的聞思,注重信願的修法。

我們講「行」的時候是沒有離開「信願」的,講「信願」的時候也不可能沒有「行」,「信願行」三者實際上是不可分的,說一即三。所以你可以講「信願行三具足才能往生」,也可以講「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或者講一個也行,說「有勝解信就能往生」「發願就能往生」「念佛就能往生」都行,說一實際上是具三的。

「無論語默動靜,行住坐臥,迎賓待客,著衣吃飯,務令佛不離心,心不離佛。」這裡告訴我們,念佛有一個非常方便的地方,就是「語默動靜,行住坐臥」任何時候都可以念。特別對在家人來說,念佛法門最為方便,無論語默動靜,在做事中也可以修行,不像打坐靜修等需要許多條件。

下面再來看印祖的比喻:「譬如切事繫心,凡百作為,不忘此事。」如果有迫切的事掛在心上,那麼你的一切所作所為就都不會忘記這件事的。這裡迫切的事就比喻持名念佛。

要注意,這裡講持名念佛,並不是就乾巴巴地念一句佛號,而是要在信願的基礎上。印祖這裡就說「至心持念阿彌陀佛聖號」,要「至心」,要有信願的內涵在裡面。沒有信願念佛號,就相當於一個人沒有靈魂、沒有精神,那一切就都是虛的。

所以這裡就作比喻,「譬如切事繫心」,你要以信願攝持來念佛,一直把極樂世界放在心上,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憶佛念佛,如母憶子,如浪子思歸故鄉。或者就像一個小孩子,父母有事離開了,他天天想念自己的父母,吃飯的時候還在想,邊吃邊掉眼淚。念佛必須要有這樣的心,以這樣的信願來憶念,就像「切事繫心」一樣,「凡百作為,不忘此事」。

現在經常有些在家居士說:「我忙得很,沒有時間念佛。」這其實說明他沒有好好反省自己。不管怎麼忙,難道你會忙到任何時候連一句佛號都念不起來嗎?你只要「痛念無常,用心真切」,無論幹什麼事情,不管是在單位辦公,或是在家做家務、照顧孩子,這句佛號都可以盡量提起來。如果確實有事不能靜坐念佛,那麼也可以散心念,盡量提起佛號。

佛號念熟之後,不管多忙,乃至跟人打交道的時候、聽別人說話的時候,心裡都可以念佛;做事情當中,這句佛號也可以不停;甚至走路的時候也念佛、吃飯的時候也念佛、大小便的時候也念佛,任何時候都不要讓這句佛號斷掉。

無暇者早晚十念

「或有公私眾務,了無少暇,須於早晚十念念佛,至心發願,亦能往生。以阿彌陀佛曾有願雲,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是故十念念佛,亦得往生也。」——《印光法師文鈔》淨土法門普被三根論

這裡是指慈雲懺主所創的「晨朝十念法」,是針對古代時候的宰官、大臣等極忙的人,《龍舒淨土文》中對此也非常推崇。

《印光法師文鈔·與陳錫周居士書》中介紹:「若或事務多端,略無閑暇,當於晨朝盥漱畢,有佛則禮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無阿彌陀佛’,盡一口氣為一念,念至十口氣,即念《小淨土文》;或但念‘願生西方淨土中’四句偈,念畢禮佛三拜而退。若無佛,即向西問訊,照上念法而念。此名十念法門,乃宋慈雲懺主,為王臣政務繁劇,無暇修持者所立也。何以令盡一口氣念。以眾生心散,又無暇專念。如此念時,借氣攝心,心自不散。然須隨氣長短,不可強使多念,強則傷氣。又止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傷氣。以散心念佛,難得往生。此法能令心歸一處,一心念佛,決定往生。念數雖少,功德頗深。極閑極忙,既各有法。則半閑半忙者,自可斟酌其間而為修持法則也。」

一般人如果事務多端,沒有閑暇,應該怎麼修呢?就是用慈雲懺主的「晨朝十念法」,「盡一口氣為一念,念至十口氣」。要注意,這裡是念十口氣,而不是十聲佛號。這是慈雲懺主「為王臣政務繁劇,無暇修持者」所創立的。

「極閑極忙,既各有法。則半閑半忙者,自可斟酌其間而為修持法則也。」比較閑的人應該一切時處不離念佛,而特別忙的人就用「晨朝十念法」,半閑半忙的人就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斟酌其間而為修持法則」,有這樣種種不同的情況。

下面再看這裡印祖的論文:「須於早晚十念念佛,至心發願,亦能往生。」要注意,這裡也是「至心發願」。為什麼「晨朝十念法」十念念佛都能往生呢?前提就是「至心發願」。

慈雲懺主的「晨朝十念法」主要是用氣來束心,當然它也是根據第十八願「十念皆生我國願」。「以阿彌陀佛曾有願雲,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就是《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的第十八願。「是故十念念佛,亦得往生也。」

十念念佛也可以決定往生,萬不漏一,這就是根據第十八大願中的「至心信樂,欲生我國」。「至心」就是至誠心,「信樂」就是深信之心,「欲生我國」就是迴向發願心,所以「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實際上就是《觀經》三心,或者我們一般講的真信切願。有真信切願,當然就能決定往生。

「乃至十念」,「乃至」是省略詞,說明不管你是念佛念了一輩子,還是一年、一個月,甚至十念,都能往生。第十八願其實就是往生的最低條件。

我們千萬要注意,「乃至十念」的「十念」並不是念佛功夫。關於「十念」,《無量壽經》後面的成就文中就提到「乃至一念」,說明「十念」的目的就是為了「一念」。臨終時一念的真信切願就往生了,又有什麼念佛功夫呢?這裡其實就是強調,能否往生就在於你是否有真信切願。

「乃至十念」,換一句話講就是:「無論你有沒有念佛功夫,乃至十念、一念就能往生。」這裡強調的不是什麼「十念」的念佛功夫,而是不論功夫,只要「至心信樂,欲生我國」,有真信切願,就可以往生。這樣我們就知道,這是」晨朝十念法「可以往生的出處、根據。

「晨朝十念法」十念念佛之後,一般要念慈雲懺主的《小淨土文》迴向。在短短的一篇《小淨土文》中,慈雲懺主專門引用了第十八願「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教證來證明決定得生,讓我們要有信心。可見「晨朝十念法」十念念佛離不開信願,離不開「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十念必生,依的就是第十八大願這樣的教證。

我們每次依《小淨土文》發願的時候,都要把第十八願也念一下,這樣就會對十念、一念念佛也能決定往生產生信心,就不會有懷疑。只要你有「至心信樂,欲生我國」的真信切願,就能決定往生。

如果你能一輩子堅持晨朝十念,以真信切願,決定無疑的信心來念佛,那麼即使你確實很忙,沒有時間念佛,也沒有念佛功夫,那也是決定往生的。因為你本身已經有勝解,也就是有真信切願了,所以是「萬不漏一」「萬修萬人去」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智人治心不治境,愚人治境不治心

學道別無實法,變化氣質,克除習氣而已。氣質變,品格...

捨秘訣而耕空言,棄神丹而服狂藥,豈不大可哀哉

疏文:有生而悟無生,故云入有得空。生屬凡夫,而因生...

西方蓮台的「三輩九品」

觀無量壽佛經說。西方蓮台有九品。今略說之。 上品上生...

助念對往生西方起什麼作用

問: 助念對於往生西方到底起什麼作用? 本源法師答:...

說一丈不如行一寸

人有二耳、二眼、一口、雙手、雙腳,此中道理:是要人...

錯失良機的吳引之

民國時,蘇州有位吳引之先生,是清朝的探花,探花是科...

不肯認真專修淨業,總由宿世善根淺薄

原文: 今見好心出家在家四眾,多是好高務遠,不肯認真...

修行的三種方法

第一,觀想 依《觀無量壽經》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遍...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品

(根據印光大師校定本校對)...

【大藏經】【註音版】禮佛大懺悔文

禮佛大懺悔文...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大藏經】【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廣欽老和尚臨終的慈悲示現

老和尚在往生前約一星期開始,每天晝夜都自己猛力出聲...

佛說末法時代的六種外道

文殊菩薩問佛:云何是外道六師? 世尊曰:如來滅後,多...

為什麼因果絲毫不爽,不能抵消

我們看,絲毫不爽。前面我們解釋平等流類,佛教的因果...

心律法師:戴佛珠的含義

也許,有的朋友認為,現在誰都可以戴佛珠就像普通的金...

生死大事未明,如喪考妣

示石鏡一禪人 古人為生死大事不明,走向山中弔影單棲,...

念佛法門的殊勝

念佛法門是非常的殊勝,因為我們這些眾生對參禪、學密...

淨土宗簡易而圓頓,如暗夜璀璨瑩徹的明珠

21世紀是科技與市場迅猛發展的世紀,也是人們對精神故...

有哪些方法可以很實效地入佛知見

問: 請問法師,有哪些方法可以很實效地入佛知見? 大...

法佈施的福德果報

法的佈施 我們有些人做弘法利生工作、勸進行者工作,他...

聖嚴法師《佛門?無門!》

佛教徒可分為三等:第一等人,精進修行而心無所求;第...

損己利人,雖損而不損

【原文】 智者入滅,曰:吾不領眾,必淨六根;由損己利...

【推薦】勤則不病,不勤則病

示耳之曰:勤則不病,不勤則病,勿謂夙業,其報甚近。...

慧律法師:什麼事都加上一個【無】字

教你一個大智慧,一個無上的法門,一個字,你什麼事都...

有三種事可招致社會上對你的怨恨

【狐丘丈人謂孫叔敖曰:人有三怨,子知之乎?孫叔敖曰...

為什麼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

我們看丁七的普等三昧願。 這一段我們講到本尊的功德。...

如何對盲聾啞說禪

玄沙師備禪師開示大眾說道:諸方長老大德,常以弘法利...

【佛教詞典】布薩犍度

(術語)Po?adhakha??a,犍度為篇聚之名,律中集布薩之...

【佛教詞典】觀無量壽經

(經名)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之略名,一卷,宋疆良耶舍譯...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智海長老唱誦

《佛說阿彌陀經》智海長老唱誦

【視頻】淨界法師《淨土十疑論導讀》

淨界法師《淨土十疑論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