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迦旃延尊者為婆羅門除瞋

2023/06/06  大字體  護眼色

迦旃延尊者為婆羅門除瞋

昔日,摩訶迦旃延尊者住在古印度阿磐提國的濕摩陀江邊,一處名叫獼猴室的石窟中。當時有一位魯醯遮婆羅門,非常恭敬地侍奉尊者的生活起居,一切都如侍奉阿羅漢之法。

某天尊者著衣持缽到人群中托缽乞食,隨後回到石窟,收好衣缽,洗淨雙足,便進入室內開始禪坐。魯醯遮有很多年輕的弟子,當時正在附近採集木材,經過尊者的石窟旁,嬉鬧地說:「住在這個石窟裡的剃髮沙門,皮膚黝黑,種姓平賤,並非出身貴族。我們的老師竟然這麼恭敬地侍奉他,如侍奉阿羅漢之法一樣。」

尊者在石窟裡聽到這些年輕人說的話,便出言勸阻:「年輕人!年輕人!別再說了。」這些年輕人聽了尊者的話,一時不敢再說,但隨即又開始譏笑,即使尊者再三勸阻,卻仍然不停地議論。

於是,尊者走出石窟對這些年輕人說:「年輕人!你們不要再說了,我現在為你們說法,當仔細聆聽。」這些年輕人答說:「好吧!你說,我們洗耳恭聽。」這時,尊者便說偈云:

「古昔婆羅門,修習勝妙戒,得生宿命智,娛樂真諦禪,

 常住於慈悲,關閉諸根門,調伏於口過,古昔行如是。

 舍本真實行,而存虛偽事,守族姓放逸,從諸根六境,

 自餓居塚間,三浴誦三典,不守護根門,猶如夢得寶。

 編發衣皮褐,戒盜灰坌身,粗衣以蔽形,執杖持水瓶,

 假形婆羅門,以求於利養。

 善攝護其身,澄淨離塵垢,不惱於眾生,是道婆羅門。」

這些年輕的婆羅門聽後非常生氣,怒罵尊者說:「你竟敢譭謗我們的經典、教法,辱罵婆羅門。」於是拿起砍好的木材,跑到老師魯醯遮婆羅門那裡去告狀:「老師您知道嗎?摩訶迦旃延居然譭謗婆羅門的經典、教法,還辱罵婆羅門!」 魯醯遮不相信,便對他們說:「年輕人!不要這樣說。摩訶迦旃延尊者一向重視戒德,不會譭謗我們的經典、教法、辱罵婆羅門的。」這些年輕人說:「老師如果不信,可以去找尊者問清楚。」

那時,魯醯遮並不相信這些年輕人的話,於是前去拜訪摩訶迦旃延尊者。與尊者互相問候之後,退坐在一旁,便問:「我那些年輕弟子有來過這裡嗎?」「他們來過這裡。」「您有和他們說話嗎?」「有,我有跟他們說話。」「是否可以請您把跟他們說過的話,再詳盡說給我聽?」

於是,尊者就為他詳細地解說。魯醯遮聽了以後心裡很不高興,便對尊者說:「我之前還不相信那些年輕人說的話,但現在我覺得您真的在譭謗我教經典、教法,辱罵婆羅門。」沉默了一下,又開口問尊者:「您剛剛說‘門’,到底什麼是‘門’?」尊者回答:「善哉!婆羅門!你的問題是如法的,我現在就為你解釋什麼是‘門’。婆羅門!眼睛就是門,因為能透過它看見外界的色塵;其他耳、鼻、舌、身、意也是門,因為透過它,我們能覺知一切法。」

魯醯遮聽後十分讚歎:「奇哉!摩訶迦旃延尊者!我問什麼是門,您就為我解說門的意義。您剛剛又說‘不守護門’,那麼什麼又是‘不守護門’?」尊者又稱讚:「善哉!問得好!你問‘不守護門’的意義,是如法而問,我現在就為你解說什麼是‘不守護門’。婆羅門!一般沒有智慧的凡夫,眼睛看外在的境界,對美色產生貪愛,心生攀緣執著;對於丑惡的境界,則是生氣排拒,不知離於貪愛繫縛、斷除無明煩惱,乃至身心不得休息,造諸惡行。這都是因為凡夫的心定不下來,因此在根門不能調伏、守護、修習。所有六根對六塵的境界,皆是如此。」

魯醯遮嘆道:「奇哉!摩訶迦旃延尊者!我問什麼是不守護門,您就為我解說不守護門的意義。請問,什麼又是‘善守護門’呢?」摩訶迦旃延尊者對婆羅門說:「善哉!你能問我‘善守護門’的意義,問得很好。要仔細聽,好好地思惟,我現在就為你解說‘善守護門’的意義。有智慧的修行人,眼睛看見外在的境界之後,對美好的境界不生貪愛,心不攀緣執著;對丑惡的境界也不厭惡,心不生煩惱。因為他們恆常收攝,把心安住,如實地明白心當離於貪愛繫縛,以智慧斷除無明煩惱,所以也就不會造作各種惡法、不善法,從解脫的智慧中得到滿足,一切煩惱皆得止息,心也能保持正念,這樣就是善於調伏、守護和修習根門。就像眼根對色塵一樣,其他耳對聲、鼻對香、舌對味、身對觸、意對法,也是這樣去調伏守護。」

魯醯遮嘆道:「奇哉!摩訶迦旃延尊者!我問什麼是守護門,您就為我解說守護門的意義。就像有人尋找有毒的藥草,卻反而得到治病的良藥。今天我就是這樣,本來很生氣地來到這裡,您竟以法語滋潤我的身心,讓我像沐浴在智慧甘露中。」魯醯遮婆羅門聽聞尊者所說的妙法,內心歡喜不已,起座而退。

典故摘自:《雜阿含經·卷第九》

省思:

宋朝妙普禪師云:「學道猶如守禁城,晝防六賊夜惺惺,中軍主將能行令,不動干戈治太平。」修行就是在每個當下,守好自己的起心動念,守護根門,莫著六塵,堅住正念,隨順覺性,時刻反省檢討,覺察覺照,處處作主。對好的境界不生貪愛,對壞的境界也不生瞋恚,如此在生活中實踐,深化修行,相信日久功深,必能與道相應。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如何看待無相念佛

問: 末學剛接觸佛法,還在上學,沒有智慧擇法。聞台...

培養積極樂觀的情緒,別讓壞情緒毀了你

我們常說認識感情動物,人有七情六慾,歡喜、憤怒、痛...

【推薦】人為什麼會發脾氣,原因在哪裡?

我們沒有一個人願意發脾氣,但是我們還是發脾氣,控制...

患難不必求鬼神

邪魔外道有一種非常蠱惑人的方法,就是他給你消災,給...

為什麼要忍

生活難免遭遇各種各樣逆境,面對這些人事,人多半會無...

不氣歌

不氣歌(一) 夫妻相伴不生氣,氣急敗壞家風氣。為了...

逆境要忍,順境更要忍

現代人往往火氣很大,因此整個社會總是瀰漫著一股暴戾...

用慈悲觀來對治嗔恨心

我們眾生的煩惱,也是各式各樣的,有些人貪煩惱重,有...

【大藏經】【註音版】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如法修行 如佛親教

過去,佛陀曾住在迦毗羅衛國的尼拘律園。一日,斛飯王...

智慧勇猛的菩薩王

釋迦牟尼佛在過去修菩薩行時,有一世曾為大國王,若有...

恩愛生悲惱

舍衛國有位很富有的婆羅門,年老得子,但孩子長到六歲...

讚佛偈的因緣

久遠劫前,娑婆世界的教主名弗沙佛。當時,釋迦牟尼是...

覺悟和慈悲永遠是形影不離的

當我們觀看孩子們玩耍時,我們大多數時候會想到他們的...

江邦濟的往生故事

江邦濟。字道卿,號晴舟,安徽婺源江灣人,是江易園居...

白隱禪師的「隻手之聲」

有一位沙彌南利,每天看著師兄們早晚都到禪堂裡參禪,...

竭誠受持《法華經》得感應

《竭誠方獲實益論》中的再一則,講到受持《法華經》。...

相信了佛的話,就省去開悟見道的難關

阿彌陀佛因地為什麼要發願建立一個超勝十方諸佛的淨土...

這個人重不重要

我有一個朋友,因為與同事交惡,幾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

念佛行人應當吃長素

《梵網經菩薩戒》云: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

怕死之心與阿彌陀佛大願相悖

千萬不可懷疑,懷疑即是自誤,其禍非小。況離此苦世界...

《維摩詰經》的淨土觀及修行方式

二十世紀的現在,殺人利器發達的今日,來提倡修行淨土...

不管發生什麼事,莫向外求

整個一心三觀有三個重點:第一個,內觀,就是安住清淨...

心中的石頭

雪齋禪師去拜訪藏門禪師。要告辭時,藏門送他到門外。...

從禪修立場使得自我消融

自我是最難消融的,這是最可愛、最堅固、也是最討厭的...

【佛教詞典】開結二經

(術語)無量義經與普賢經二經也。定法華經為本經,無...

【佛教詞典】成就

【成就】 p0665   如三種成就中說。   二解 無性...

【視頻】《大乘妙法蓮華經》慧平法師(第二版)

《大乘妙法蓮華經》慧平法師(第二版)

【視頻】大安法師《以四種心念佛必得往生》MP3

大安法師《以四種心念佛必得往生》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