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教故事
慧律法師
大安法師
淨界法師
印光大師
夢參法師
佛經咒語
阿彌陀佛
觀音菩薩
地藏菩薩
佛法入門
佛學問答
念佛
智慧
福報
放生
因果
修行
戒淫
懺悔
佛教戒律文章
受持菩薩戒的心得體會
我受菩薩戒的經歷和感受 某天,引領我入佛門的大師兄說,...
不持戒修行是為魔業
戒為無上菩提本。佛弟子必須持戒,不持戒一切修行,是為魔...
持戒的金剛種子,不會因為造了罪業而破壞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個比丘尼叫蓮華色比丘尼,這個比丘尼...
有修行跟沒修行的人,差別在哪裡呢
持戒也是一樣,你經常憶念你的戒體。因此當你受完戒之後,...
受菩薩戒後,吃蛋犯什麼罪
問: 受了在家菩薩戒,吃沒有生命的雞蛋、沒有半月半月誦...
煮菜時放一點料酒吃了犯酒戒嗎
問: 請問第五條戒,酤酒戒當中提到藥酒不犯,但生活中常...
賣酒犯重罪
六根的功能沒有錯,錯在你內心的攀緣心什麼叫酒呢?只要它...
持戒現世都會有趨吉避凶的效果
廣化老和尚的《五戒相經箋要》講到說,過去在湖南有一個祝...
南山律祖道宣大師
戒律,是佛弟子用來淨化個人的準則,以及促進社會和諧、淨...
喝酒有種種過失,是故應當不飲
酒在五戒中有,八戒中有,乃至比丘菩薩戒,無一不戒酒。但...
南山律祖道宣律師
我國隋唐時期,佛教宗派,一時紛起,形成了一個眾芳競秀的...
受戒與不受戒的差別
在家人通常說:心好就好了嘛,受什麼戒嘛,不受戒與受戒就...
持戒與作善,功德果報天壤之別
戒法跟善法的差別。這是論它的性質,要是討論它所成就的,...
到底要不要受戒
一個人,到底要不要受戒?說:誒,我不受戒,我也可以做善...
《八敬法》是佛法中很特別的地方
前幾天,有幾位女眾想出家,我說你要想出家就得把《八敬法...
把持戒的功德,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中品中生,首先辨定其位格,是小乘下善凡夫人。小乘根性下...
紹雲長老留給溈仰宗法子的開示:接了法就要有行持
法卷傳法 徒具虛文 所有到我這來接法的人,我都把這個意...
五戒的精神與實質
一、五戒的精神與實質 從培養慈悲心的觀點出發,佛陀希望...
三聚淨戒功德難量,自持獲益轉授眾生
如明日月瓔珞珠者,日消罪霧,月照夜幽,珠療貧窮,律儀義...
菩薩戒從天竺傳入中土的故事
梵網菩薩戒號稱千佛大戒,我們再珍視都不為過。而如果追溯...
梵網經菩薩戒為何如此殊勝
從教理上來看 天台祖師把佛一代時教分為四種教,叫藏、通...
梵網經菩薩戒的求受資格
一、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 我們先引用一段經文啊,看經文...
戒律是萬善的根本,能夠決定我們的成就
戒律,是萬善的根本。持戒品位的高下,能夠決定我們的成就...
受菩薩戒要發起三種決定的信心
受菩薩戒是一件非常殊勝的事情。要發起三種決定的信心才可...
佛為說智慧方便功德因緣
昔日,波斯匿王聞佛說十善、五戒之功德,乃進一步問佛:為...
波離螢光增罪結,維摩大士頓除疑
根機利的,你用一些小法來跟他談,那也不對機,這就叫螢光...
戒律衰落之原因
近處來,比丘尼學律、弘律不乏其人,但比丘弘律者卻寥寥無...
佛為優陂夷說齋戒法
昔日,佛在舍衛國弘化。當時,城東有一位婦女的孩子名叫蕪...
非時食戒十大益論
客問杜多子曰:吾聞殺、盜、淫、妄,名為性罪;飲酒昏迷,...
受持八關齋戒,臥具和飲食應注意哪些
第七條、不坐臥高廣大床。 關於律中的床這樣東西,中國人...
以戒為師的底線是什麼
戒是佛親制的,我們後人,現在也有人提倡說要改戒相,修理...
淨界法師:禪觀與淨土(基礎篇)
禪觀與淨土,它的重點就是把大乘的禪觀跟淨土的念佛做一個...
淨界法師:五戒修學法要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1講 我們從今...
五常之戒,治世之善
已上所舉話頭工夫動靜節次,與初機入道四眾安頓手腳處一一...
念佛必須持戒
不管修什麼法門,都必須持戒,當然念佛也不例外。 戒律對...
這些在家居士團體,易養成我慢之心
優婆塞與優婆夷是佛門四眾弟子,譯為近事男與近事女,即親...
勸人受五戒要承擔他持不了戒的惡業嗎
問: 我有一位師兄,學佛半年就能背《無量壽經》。看他那...
說四眾過罪的四個條件
說四眾過罪,它罪業的成立有四種條件: 第一個,因:要有...
佛設五戒,以不殺第一
聖人之教。以五常治世。仁為首。不殺曰仁。佛設五戒。以不...
大妄語的過失
大妄語跟小妄語的差別:同樣是妄語,但是小妄語只是一種六...
人天行果——五戒
總說五戒 學佛者,在受三皈後,實踐規則,即從受持五戒開...
因果報應昭彰,僧雲公就是最顯著的證明
原文 齊僧雲,住寶明寺,以講演著名。四月十五日臨誦戒時...
出家人應該如何學戒
對於出家人來說,只有真正受了戒,才能成為名符其實的比丘...
邪淫在《俱舍論》四種更廣的定義
問: 如何理解邪淫者,俱捨有四,一他妻,二自妻非道,三...
天下萬事,都有一定的法理
【原文】 律藏不許未受戒者看,一則恐其未明遠理之人,見...
各宗要略——律宗
傳流 從第一次結集,優波離尊者誦出律藏為最初律部。隨後...
梵網經菩薩戒和其他菩薩戒有何區別
問: 梵網經菩薩戒和其他菩薩戒有何區別? 大安法師答:...
佛陀為何要製定戒律
從聲聞律上看,是因事而制。在家眾要確保人身不失,故應守...
菩薩有兩種因緣會失去戒體
《業疏》云:於本藏識,成善種子,此戒體也。簡單講:戒體...
五戒都修不好,憑什麼得出世間的聖果
十惡止了就是十善。心有三種,貪、嗔、癡,要把它斷除;口...
犯戒可救,破見難救
一切法都是心生的,所以對一切都不要貪戀。出家要遠離俗家...
《法音》雜誌專訪界詮法師
(原載於《法音》雜誌2002年第11期) 界詮法師,...
五戒受持不住能捨戒嗎
問: 弟子無意中破了五戒的酒戒和食雞蛋。如果受持不住,...
妄語戒有哪種情況可以開緣
向人說證果等法相;欲說他事,而誤說證果等事;戲笑說,雖...
如何判斷犯邪淫戒的輕重
第三個,犯戒輕重。 非己妻入道,什麼叫入道呢?就是男...
受果報的時候,會因造業的人多而減輕嗎
問:在琉璃王滅釋迦族的時候,世尊的頭痛了三天。這是什麼...
四種情況成就犯邪淫戒的根本
請我們看具緣成犯。在淫戒有四種情況,是成就犯戒的根本。...
慧遠大師示現的三個修行特點
慧遠大師身上有幾個明顯的特點:第一就是持戒精嚴,尊重戒...
當初的三錢,輾轉增盛到三千金
這個五戒的問題,有兩個重點:一個是增長罪業,第二個破壞...
「有主物」在律上分成哪三類
有主物,在律上分成三類: 第一個,是三寶物。 三寶物它...
哪十種行為是犯了盜戒
什麼叫偷盜,先把偷盜解釋清楚了,我們對這種行為產生斷除...
【推薦】
胎兒沒成形前墮胎,算犯殺戒嗎
面的三皈依,它不應該只屬於人天乘,它是應該共於五乘。整...
佛源老和尚對發心受戒的弟子一段發自肺腑的教誡
知客師父領幾位新落髮僧前來禮源公。 知客:師父,他們想...
道宣律祖傳記
代有覺人,為如來使。龍鬼歸降,天神奉事。聲飛五天,辭驚...
破了八關齋戒該怎麼辦
問: 持八關齋戒,但是到下午因特殊因緣破戒了,又沒有師...
殺生偷盜及邪淫,會導致哪些共業
等流果是約著個人的個別的業力。增上果是大眾的共業,大家...
佛陀看病比丘的因緣
問:在戒律中,佛陀說:你們若不互相看視病人,那麼誰應當...
為什麼要恭敬尊重並不持戒的出家人
問:為什麼我們要恭敬、尊重所有的出家僧人呢?含(受了戒...
八關齋戒是對居士所施設的戒法
八關齋戒也是針對居士所施設的一個戒法。是在五戒的基礎上...
打妄語才能去學佛,這樣是不是不能受五戒
問: 因為家里人反對,所以總是要打妄語才能去學佛,這樣...
供養三寶的錢,最好別指定用途
供養三寶,供養時指定這些錢要做什麼,一指定了它只能做這...
女眾到寺院,為何戒律中會有特別的戒法
問:女眾到寺院,律中會有特別的戒法,為什麼呢?女眾來到...
佛制殺戒是最善的功勳
佛教和儒、道二教設教化導的初心,都是勸人向善的。但是,...
持戒的人能圓融一些嗎
問: 關於葷腥的問題,這一階段都在困擾我。我婆婆也是學...
佛教徒為什麼不可以在佛像前隨便坐
問: 佛教徒為什麼不可以在佛像前隨便坐呢? 答: 歸敬...
菩薩戒為何要禁止蓄養動物
畜生道,人類為了要得到它的肉,為了吃它的肉,往往就是把...
欲修孝順者,須念念與戒相應
世出世法,皆以孝順為宗。《梵網經》云:孝順父母師僧三寶...
僧尼破戒者
【僧尼破戒者,所謂畜養奴婢僮僕牛驢車乘田宅、種植園林華...
住宅內如有蟲蟻,應當如何處置
有人寫信問我:住宅內如有蟲蟻,應當如何處置,打掃時,必...
文殊菩薩為如馨律師受衣的故事
明朝有一位如馨律師,字號古心,是溧陽楊氏之子。在明朝嘉...
那些藝高人膽大的都陣亡了
志宜大,膽宜小。我們的志向要遠大,但是無論做什麼事情,...
偏重於持戒修福的危險
原文: 今生持戒修福之僧,若心地未明、願力輕微,又不求...
在寺院當義工,接受物品是否會犯戒
問: 道場分給師父們的水果、飲料等,師父們可以給居士帶...
淨土法門應謹防兩種誤區
目前須謹防兩種誤區:一是說末法眾生是持不了戒的,阿彌陀...
五戒之戒相釋
1、殺生戒 不殺生戒。生是有情生命,殺是用各種器具,斷...
戒律衰敗之原因
近處來,比丘尼學律、弘律不乏其人,但比丘弘律者卻寥寥無...
戒法是否允許重受
關於重受的問題: ▲《業疏》云:若准《多論》,不得重受...
為什麼受菩薩戒後很容易得到感應加持
這個地方講出了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從唯識的角度,我們一個...
在家居士持戒要持到什麼程度
問: 請問我們在家居士持戒要到什麼程度? 大安法師答:...
菩薩戒是盡未來際永為道種
盡未來際,不是盡形壽。盡形壽是指聲聞戒。 盡未來際,就...
五戒犯了三戒失去戒體了嗎
問: 五戒犯了三戒失去戒體了嗎?該怎麼辦?明知這樣做是...
萬里求戒的見月律師
讀體律師(1601-1679年),號見月,世稱見月律師...
受菩薩戒的居士,能為兒女求婚姻嗎
問: 弟子是受了菩薩戒的在家居士,想為兒女求婚姻,這樣...
菩薩戒的四種廣大殊勝
一、由種種無量學處廣大故;二、由攝受無量福德廣大故;三...
「慳惜財法戒」這個戒很重要
菩薩的律儀戒跟聲聞戒也有所不同,我們說明一下。這個律儀...
哪些是修淨土之人不去做的範圍
(上) 《莫到老來方修道》,我們今天講修持門中的第七,...
持戒布施者易生淨土
持戒者容易往生是遠離諸染故。 持戒對於我們居士來說至少...
不管修哪一個法門都要持戒
佛教在我們國家千百年來,隨著時代改變,唐宋年間的這些清...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有時候,我們考慮問題只是考慮自己。曾經有這樣的故事:一...
怕犯戒,所以遲遲不敢受戒該怎麼辦
問: 弟子想受五戒,又害怕犯了戒律尤其是妄語,所以遲遲...
對自己這麼殘忍,恐怕會失去大好機會
以為五逆十惡,臨終迴心,念十聲佛,就可往生,因此可以放...
貧人持戒脫離險境
佛在王舍城,為五百羅漢、菩薩千人說:從前有一貧人因生活...
當下的念頭若是念佛,就不會犯戒
真正念佛,一定是持戒 信願行的行就是念佛。先由念佛的角...
出家以後應該學些什麼
佛在《沙彌律儀》中告訴我們,初出家五年學戒,然後學經,...
如果不犯這個戒,財寶則永遠沒有短缺
【復次。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離不與取。即是施...
念佛能洗掉犯戒過失,是否就可以放心犯戒呢
有人認為:既然念阿彌陀佛就可以把以前所錄的犯戒的影像洗...
酒戒的開遮持犯有哪些
前面的四條戒,我們叫作性罪,就是殺盜淫妄,它的本質就是...
破戒跟著魔的差別
假設我們用攀緣、迷惑的心,來面對五陰魔境,這個過失是非...
觀身罪重故,不敢不生淨土
經典云:犯一個突吉羅小罪,如四天王的壽命五百歲的時間墮...
寧肯老僧墮地獄,不把佛法作人情
而菩薩為利養故。應答不答。倒說經律。文字無前無後。謗三...
為何要先修布施才能夠持戒
佛陀是什麼因緣,一定要我們先布施、然後再持戒、然後再忍...
持戒的功德為何超過布施
持戒跟布施有什麼差別?兩個都是修習善法。 我們這樣子講...
佛法與外道的區別在哪
第十五條:【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人。六親。一切善知識...
律宗大德廣化法師
在台灣的佛教中,專弘律學的比丘,除了濟濤律師外,再有一...
戒能長養一切諸功德
這是說戒能生長一切的功德。出家修道的人,想要立功立德,...
受持十善業,能得哪些功德利益
離殺生,得成就十離惱法 一、於諸眾生普施無畏。二、常於...
若不持戒,縱有多智皆為魔事
持戒對修行很重要 學佛不論修何法門等,總以持戒為本。如...
受持八關齋戒,栽培出世的善根
接著介紹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為什麼在家眾受五戒之後,還...
沙曷比丘飲酒醉臥樹下,為何世尊還讚歎他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有一千二百五十位...
如何感得地藏菩薩親自給你受戒
【復次未來之世。若在家若出家諸眾生等。欲求受清淨妙戒。...
僧人受具足戒前所問遮難的內容及其意義
僧團為簡別出家者是否有資格求受具足戒,事先提出一系列問...
受三壇大戒前,為何要有懺摩儀式
在三壇大戒中,每於受戒前夕,戒場都會為戒子們安排隆重殊...
佛門戒律中的「三聚淨戒」
《菩薩戒義疏》云三聚戒:聚、集也,戒、禁戒。此三種戒,...
達摩祖師《一心戒文》
一、於自性靈妙常住法中,不生斷滅之見,名不殺生。 二、...
道源法師:在家菩薩戒本釋義
在家菩薩戒本釋義緣起 南投縣埔裡鎮之佛光寺,為滿該寺...
沒有受菩薩戒就不可以看《梵網經》嗎
問: 有同修說戒律不是隨便學的,犯盜法戒、犯盜法罪...
誠哉在我,不關業障事
參禪人,第一要守清規,方能參禪。 清規者,公正清嚴為模...
受五戒後飲酒需要重新受戒嗎
問: 弟子已受過五戒,但在年終的年會上不得已喝了酒...
遮止身口意的十種惡行
善惡行千差萬別,但最基本的不外乎十善行和十惡行。先說十...
弘一大師開示律學要略
我出家以來,在江浙一帶並不敢隨便講經或講律,更不敢赴什...
戒法、戒體、戒行與戒相
戒法 戒法者,佛為優婆塞優婆夷所制之五戒八戒,式叉摩那...
略談菩薩戒中的「說四眾過」問題
菩薩戒也稱大乘戒、佛性戒、一心戒、心地戒、方等戒、千佛...
九緣皆具,方成不可悔之大妄語
《梵網經菩薩戒》云:若佛子!自妄語,教人妄語,方便妄語...
出家人的捨戒與還俗
在我國佛教史上,雖有好幾位人物,由僧尼還俗:例如:朱元...
解脫成佛的路上,要以持戒為舟航
有人說,受了戒就有了束縛,而且還有犯戒的危險,犯戒又要...
不受戒,犯了錯是否就不嚴重
有些人聽說受戒後所犯的罪要比不受戒所犯的罪還要大,便不...
在家居士每半月五戒誦戒儀軌
一、上香(三拜) 上香三拜 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
最根本的世間善法
太虛法師講過一句話:人成即佛成。說的是:我們在人世間修...
銷售行業不免要打妄語,怎麼受五戒
問: 我是銷售醫療器械的,利潤大,有時不免要打妄語...
菩薩的十重戒
菩薩十重戒,泛指殺戒、盜戒、淫戒、妄語戒、酤酒戒、說四...
三壇大戒的病中懺悔:親受三寶最真切的「顯靈加持」
晚鐘敲過,閉目臥在床鋪上,這一天又要過去了。 在太白山...
戒律在修行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業疏》云:戒是警意之緣也。以凡夫無始隨妄興業,動與妄...
把戒持好,自然有護法神護你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了,大家要好好發心用功,不是開玩笑的。...
守戒太難,是否守住十戒就夠了
問: 祖師曾說受戒容易守戒難,尤其是末法時代要守清...
淨土宗祖師對戒律是非常重視的
淨土宗祖師們傳承的第三個特點就是注重戒律! 念佛求生一...
持戒念佛--明學長老的堅守
持戒與念佛的統一,一直是淨土祖師倡導的宗風。慧遠大師臨...
五戒裡面為何不允許飲酒
世間有很多東西是非常誘惑人的,如果不去克制自己,就很容...
學佛從受戒開始,要勇爭上游
慈舟老法師說,學佛從受戒開始。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不要...
破五戒復又懺悔,能否超越下品中生
問: 在家居士破五戒,復又懺悔,命終往生,能否超越...
應該鼓勵受菩薩戒嗎
問: 應該鼓勵受菩薩戒嗎? 大安法師答: 本人鼓勵...
偷盜寺院常住僧人之物果報極重
偷盜戒以盜常住物及僧眾物之罪極重,應墮地獄。《方等經》...
如何在不同場合守住妄語戒
佛教講,我們造業的方式有三種:身、口、意。口業佔了我們...
淨業行人的戒律觀
戒定慧是大乘通途教法的這種三無漏學,戒又叫毗尼,波羅提...
破戒還可以懺悔,破了見很不容易挽回
現在大家發心修,修的方式、方法、依照什麼樣去修,形式不...
淨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問: 淨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大安法師答: 大家都知...
開飯店僱人殺生,同時要說假話,這樣犯戒嗎
問: 弟子開一個飯店,開飯店當然以贏利為目的,弟子...
在家菩薩的不偷盜與不妄語戒
第四有盜心,即內心作種種籌量,意圖非理侵損他人財物,謀...
在家居士受菩薩戒後可以染髮嗎
問: 請問法師,在家居士受菩薩戒可以將白髮染成黑髮...
菩薩戒四條淺說
本文就菩薩戒中說四眾過戒、不隨喜讚揚戒、愛恚讚毀戒、誹...
菩薩戒的核心精神
《梵網經菩薩戒》談到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菩薩戒的核心精...
略述在家戒律的現代意義
在這個科技與經濟高速增長的現代社會,人類的物慾也在急劇...
學佛從受戒開始
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莫說了生死的話;除了求生淨土,也...
捨身護戒之旃陀羅
佛陀開示大眾:修行寧願捨身命終,也要勤修四不壞淨,即所...
達到什麼境界才可以食肉飲酒行淫偷盜
《永明延壽禪師全書》:若割心肝如木石相似,便可食肉;若...
菩薩十八根本戒之謗棄大乘
《集頌》:誹謗大乘菩薩藏,背捨佛說深廣法。說像似法亂正...
抱年輕女人與抱一條死狗的感覺一樣嗎
若受離一切所應遠離身語業,安立第四苾芻律儀,一切不如法...
破戒人臨終時想念佛卻念不出
大家要注意!業果已成熟,業報一現前時,就沒有辦法免苦了...
知見清淨得證涅槃
古印度時,有一位比丘,從遠處見到滿願子(即富樓那尊者)...
犯戒造業的四種原因
佛講了四種造業或犯戒的原因: 一個是不明理,然後犯戒;...
持戒念佛才是真念佛
中國大陸淨土宗的傳承是專一持名,不必再帶觀想。我們要有...
有三種「火」在干擾我們的生命
我們從因緣果報的角度來觀察生命,發覺生命有很多的差別相...
不持戒只修善,容易招感不清淨果
又《業疏》云:若不持戒,得財施者,多貪不淨,以利求利,...
「持戒」與「修善」的差別
若持戒者,既絕惡求,清淨行絕,乃至佛果。如果我們能夠如...
了生脫死的門徑--八關齋戒
第一節 什麼是六齋日 八關戒齋,是俗人在每月的六齋日受...
為何出家人每半個月要布薩誦戒
昨夜說的黑月白月誦兩重戒法,這是世尊金口所宣。 【注1...
為家人燒菜放料酒,會破了酒戒嗎
問: 法師您好!弟子受了五戒,自己並不喝酒,也不食...
受持五戒,修養道德都能得到昇華
皈依若干年以後,因緣成熟了,要受持五戒。皈依三寶,只是...
戒律的十大利益
當比丘出現某種不如法行為,佛陀便會根據所犯製定戒條。佛...
犯淫戒與持不淫戒的果報
毀犯淫戒果報,三塗果報。餘報:一、生死熾然。二、障諸聖...
迦遮延尊者度化婆羅門
有一天,摩訶迦遮延尊者與五百位大比丘眾,來到婆那國的一...
無作戒體生起的三個要素
無作戒體的生起有三個要素: 第一個要素,就是能受之心。...
受戒時應如何觀想,才能納受戒體
我們在受戒過程中,應該如何觀想,才能納受戒體? 菩薩戒...
欲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
【原文】 佛法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克論其要,唯戒定...
菩薩四十六輕戒之來求法不施予
《集頌》:1、他來求法懷嫌恨,恚惱嫉妒不施法。或作變易...
佛法唯不遵佛教戒之僧能敗壞
清末,世風日下,國家無暇提倡,僧眾類多懈於修持,以致無...
持戒懺悔使現生帶來好運吉祥
不管多偉大的人,業力來臨,都抵擋不住,至此才知道人世間...
如何看待師父的「不清淨」顯現
根據佛教經典的記載,我們現在所處的時期是末法時期,所謂...
「嗔打報仇戒」與「不化眾生戒」
若佛子,不得以嗔報嗔,以打報打。若殺父母兄弟六親,不得...
在家佛前自受五戒儀軌
(一)唱香讚: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
虛雲老和尚雲居山傳戒開示
戒律是佛法之根本 前來已略說衣缽名相。今將受戒的要義。...
印光大師對《梵網經》的開示
《梵網經》者,如來陶煉一切若聖若凡,俾其究竟斷除三惑,...
學佛後是不是一定得受五戒
問: 學佛以後是不是一定得受五戒? 成剛法師答: ...
執持禁戒,塵業不侵
執持淨戒 執持淨戒就是能夠完好無缺地守持戒律,按照戒律...
五戒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五戒是一切種類戒的基礎。一個人能夠受三皈五戒,就可稱為...
求戒容易持戒難
唯佛才能制戒。為什麼唯佛才能製定戒呢? 因為人性當中的...
戒律是自由而不是束縛
很多人很害怕受戒,認為我學佛可以,信佛可以,但是你叫我...
持戒攝身心惟念功德事
戒是佛給我們的一種方便,這種方便只要守持都可以得解脫,...
如何清淨如法受持八關齋戒
我們的同修,已經受了很多次八關齋戒了。如果你信願持名修...
戒德具足,堪做世間之福田
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有一次向眾多...
佛門裡為何把酒列入重戒
我們知道,因為酒的味道引起很多人的煩惱和壞的毛病,甚至...
共3頁
第1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下一頁
普賢行願品
忍辱
佛法入門
皈依
仁清法師
靜波法師
善導大師
戒邪淫
懺悔法門
普門品
蓮池大師
其他法師
供佛
供養
減少慾望
慧律法師
佛弟子文庫 fodizi.tw
隨機推薦
文庫首頁
回頂部
全部欄目
網站郵箱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