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為什麼要恭敬尊重並不持戒的出家人

良因法師  2020/11/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為什麼要恭敬尊重並不持戒的出家人

問:為什麼我們要恭敬、尊重所有的出家僧人呢?含(受了戒,並不持戒的出家人, 或自稱出家人)。

答:在《大悲經》裡面有一段經文:

「阿難!於我法中,但使性是沙門,污沙門行,自稱沙門、形似沙門,當有被著袈裟衣者。於此賢劫彌勒為首,乃至最後盧遮如來,彼諸沙門如是佛所,於無餘涅槃界,次第當得入般涅槃,無有遺餘。」

這段話是說,在釋迦牟尼佛的佛法當中,只要這個人曾經受了戒、他本性是沙門,但卻不持戒,行為不端,「污沙門行」,這是一類;或者「自稱沙門」,就像現在有些人,自已去買件袈裟,手上拿個缽,自稱是出家人,到處向人家要錢,這就叫「自稱沙門";或者「形似沙門」,他的穿著外相就像沙門一樣。釋迦牟尼佛說,只要他曾披著袈裟,就必須將在賢劫千佛中,某一尊佛的佛法當中得到滅度,證悟般涅槃(至少是阿羅漢的果報),有這樣殊勝的功德。

所以他今天縱然是受了戒但不持戒,或者甚至他只是一個偽裝的沙門,他未來都會因此得到解脫的大利益。何況我們一般遇到的,都是真的出家眾,或許只是他的威儀戒行不足。但我們要想到,他未來在賢劫千佛中,就會因為曾披了這件袈裟,而得到解脫,想到這裡,我們就不敢輕慢他。

因為他今天披這件袈裟,就有很大的功德,何況只是一般世俗的人,沒有他這種披袈裟的功德,怎可隨便生輕慢心呢!

有時世俗的人,對出家眾的要求都是很高的,但是我們要想,一個人能夠出家就很不容易了。

就像我們大學的時候參加蓮因寺的齋戒會,大家都很高興,甚至很多人在走的時候很難過、流眼淚。但是老和尚在齋戒會結束之後問,有沒有人想留下來多住兩天呢?大家都低頭,沒人敢看老和尚,怕被點名留下來。大家心都已經動了,想回世俗的環境了。所以寺院生活雖好,但要過一輩子,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一個人要能夠發心出家,過出家人的生活,就很不容易了;發心之後,能夠有福德因緣真的出家,也不容易;出家之後能夠不還俗,更不容易。

所以不管他後來怎麼變化,他行為好不好,今天能現出家身,就是不容易的。所以我們不能要求太高,用高僧大德的標準來要求一個出家人,那是不合理的。

如果說這出家人放逸,但若讓在家居士易地而處,每天過佛寺規律的生活,恐怕很多人都受不了的。

很多在家居士到佛寺住兩天都不願意,甚至留他吃頓齋飯,也都不願意,而是急著回家,過世俗的生活。所以我們不要對他人要求太高,多要求自己更實際。

《南山律在家備覽》別行篇 弘一法師遺著 良因法師導讀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良因法師文章列表

聖嚴法師《哀哀父母》

我的父母雙親,現在何處呢?究竟怎樣了呢?父親的健康...

科學的因果符合佛教的因果觀嗎

問: 通過改變基因,可能使人活到200歲。這種科學上的...

聖嚴法師:家庭暴力是否要忍耐

問: 最近家庭暴力問題很受重視,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煩...

蓮懺法師《地藏經簡答100條》

第一條、地藏經全稱是什麼? 答:地藏菩薩本願經。 注...

白衣上座講經,出家人應該慚愧

這裡有位法師提出二個問題: 問一、末法時代白衣在上座...

文珠法師《三皈五戒的意義》

三皈,是皈依佛、法、僧三寶;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

遊覽寺院的四個禁忌

一忌稱呼不當。對寺廟的僧人應尊稱為大師、法師,對住...

宣化上人:為了生死而出家

學佛的人,時時刻刻要存「有若無,實若虛」的思想,不...

【大藏經】【註音版】延生普佛儀規

延生普佛儀規...

【大藏經】【註音版】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大藏經】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

沒有跟三寶結緣,你就失去了被救拔的機會

禮敬諸佛,廣修供養修學皈依。 在菩薩戒,佛陀提醒所有...

開著念佛機,讓佛號種在八識田中

隨著科技電子產品的發展,念佛機的品種越來越多,在多...

素食救地球,是牽強還是科學真相

減緩全球變暖,素食拯救地球 北極的冰蓋在加速融化,...

想出離六道生死,先要把這三法修好

我們要想出離六道生死,得成佛道,首先要把三皈法、五...

小小的起心動念,就有大的果報

有一次,釋迦牟尼佛對著所有弟子在講經說法,忽然他叫...

【推薦】不管念佛與否都希望你抓緊時間

一聲磬響,煩惱頓息。我與彌陀,是二是一? 也許有些人...

彭鑫博士:認為SY無害於健康的誤區

傳統西醫認為:精液的主要成分:蛋白質、核酸、葡萄糖...

文殊菩薩之微妙三德

文殊師利,此雲妙德,以微妙三德,同佛所證故。亦云妙...

相貌丑陋自有前因後果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長得很好看,相好...

不準時的公雞

從前,在波羅奈國的西北地區,有一位全國聞名的老師,...

買物放生,病體痊癒

湖廣總督林則徐曾敘述,他的朋友屠琴鄔太守是錢塘人,...

向地藏菩薩求人天福報,還怕得不到嗎

【欲修無上菩提者,乃至出離三界苦,是人既發大悲心,...

失眠的食療法

失眠的人,睡不著覺是個好麻煩的事情。失眠往往是有幾...

聖嚴法師《運用所緣 精進奉獻》

很多人見了面都會說:因為我們有緣,所以在一起工作;...

在家佛前自受八關齋戒儀軌

(一)唱八支香讚 八支齋體,受持夜朝,關閉諸惡長善苗...

懺悔依教理有三種

懺者懺前愆,悔者悔後過,懺無始至今所造罪業,期仗佛...

【佛教詞典】阿羅漢果

謂阿羅漢果。略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所言有為...

【佛教詞典】菩薩藏

大乘經的總稱,為二藏之一。法華、華嚴等一切大乘經中...

【視頻】即使給別人助念,也要把功德迴向法界(夢參老和尚)

即使給別人助念,也要把功德迴向法界(夢參老和尚)

【視頻】果渡法師--大乘佛教比丘的十八物

果渡法師--大乘佛教比丘的十八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