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在家居士持戒要持到什麼程度

大安法師  2020/03/3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在家居士持戒要持到什麼程度

問:請問我們在家居士持戒要到什麼程度?

大安法師答:在家居士持戒,至少要把五戒的前四戒做好,也就是不要去觸犯殺、盜、淫、妄這四個根本罪。這是作為居士來說,最起碼的行為準則。

不殺生所對應的就是殺人,殺人裡面又分上中下,尤其是不能殺聖人,不能殺父母,這是不通懺悔要墮阿鼻地獄的;再就是不能殺人道的眾生,這都是根本罪;如果殺畜牲動物等眾生,也會結等流罪,未來必有報,因果不虛。

不偷盜戒的持犯跟動機有密切關係,關鍵在你千萬不能起盜心,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絕不能佔為己有。佛陀制盜戒數量是五錢以上,那我們現在討論五錢到底有多少呢?

在古代摩揭陀國,因為大家都很有道德秩序,盜五錢就觸犯了國家刑律,是要斬頭的。所以佛陀根據摩揭陀國盜五錢就要斬頭的這樣一個判例,來規定一個修行人如果盜五錢就破盜戒這個根本戒。

這個五錢如果轉換為中國貨幣的話,在原來唐代是十六兩銀、而至於現代是多少元,那就有種種不同的說法,具體數量的差別還是莫衷一是。我們可以理解為五元人民幣,這樣我們對盜戒就可以嚴格要求一些,哪怕盜五元人民幣都不行。

不邪淫戒,指居士可以按照國家法律規定組建家庭,一夫一妻,不允許在這之外去尋找一種感情,如果那樣就是破此根本戒。

這一點其實本質上也是保護眾生、尤其是保護自己的非常重要之舉措。現在世界上艾滋病已經氾濫到了非常駭人聽聞的地步了,可見邪淫的可怕。有些人真是不能潔身自好,結果引禍上身,後悔莫及。

我們一定要管得住自己,因為現在真是人慾橫流呀,有時候一個通訊工具比如一個手機,接個短信都會夾雜誨淫誨盜,那這個現象真是太可怕了,所以我們念佛行人一定一定要把好這一關。

不妄語戒首先對治的就是在修行層面你不能沒有證到什麼果位,而妄說證到某一果位了。

說自己證到初果呀,證到二果呀;沒有得念佛三昧自己妄說得念佛三昧了;沒有什麼鬼神找你,你妄說我由於道德神通很厲害,鬼神都來聽我說法,鬼神來護我的法,那說這些就是犯到了大妄語,不通懺悔。

但如果一般的犯小妄語,比如未見言見,見言不見等,這些說謊的小妄語還是可以懺悔的。所以說殺、盜、淫、妄這四條根本戒,我們要把它持好。

要知道我們念的這句佛號是由阿彌陀佛圓滿無礙的清淨心中流現出來的,因阿彌陀佛無量劫以來,不僅沒有犯任何的過失,甚至連貪瞋癡慢疑的念頭都沒有,是清淨到極點而莊嚴成就的這句六字萬德洪名。

所以我們也應該要用比較清淨的心來念,才能夠跟這句名號得到極大程度的感應。

如果我們說自己是念佛行人,但殺盜淫妄,五毒俱全,請問你是怎麼去念的佛呀?這種人,心極度散亂,就好像八級颱風中的一根蠟燭,那很可怕呀,佛號就肯定念不下去了。尤其在這種五欲六塵誘惑很大的時代,持戒一定是我們修行人必須要好好去做的一個科目。一個不能去持佛戒的修行人,你怎麼能說你是佛教徒啊?有的人貪心很重,一方面不想去持戒,五欲六塵殺盜淫妄,樣樣感官的痛快都要得到,同時又要想成佛,請問世界上哪有那樣的事情呢?

所以我們說持戒,底線就是這四條性戒,殺盜淫妄。而為了保護不犯性戒,還需要建立一個遮戒來作為保護系統,那就是不飲酒。

因為酒能亂性啊,你一飲酒,就喪失理性,沒有控制能力,那前面殺盜淫妄四性戒你都犯了還不知道呢!  等酒醒之後才明白,一看哎呀,就後悔莫及。而由於醉酒所犯的殺盜淫妄的因果責任那是照樣負,一點都逃不掉啊。

持戒本就是來約束我們的煩惱的,而這約束正是要解放、成就我們的法身慧命的,所以有一分持戒,就能對治一分煩惱、透顯一分智慧、獲得一分利益。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膽小的人如何通過念佛來改變

問: 弟子生來就膽小,經常想些事情給自己害怕,請問...

沒有厭離心是否是修淨土的障礙

問: 淨土三資糧講的是信、願、行,蓮池大師特別提到...

星雲大師《如何處貧居富》

同樣是人,為什麼有的人很富有,有的人很貧窮?我們又...

略談學佛大要

學佛法宜慎始要終。古人云:打頭不遇作家,到老反成古...

念佛人能往生西方,但禪密行者成就後去哪裡

問: 淨土法門念佛往生西方,禪、密行者功成後去哪裡?...

兒童該怎麼學佛

問: 十歲左右的兒童念誦什麼經咒比較對機?弟子希望孩...

臨終後沒有瑞相,能證明往生嗎

問: 臨終助念遇到一件頗有爭議之事,一向姓女居士茹素...

放生會刺激更多的養殖和捕撈嗎

很多人對放生有這樣一個疑問:市場需求量是固定的,按...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捨國靈鷲山中,與...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修行人要能耐得住寂寞

有口若啞,有耳若聾。絕群離俗,其道乃崇。《西方確指...

身處逆境巧作福田

處在逆境的時候也能夠種植福田。這怎麼種植呢?那我們...

我們的痛苦,佛菩薩知道

一切有情眾生,只要在輪迴裡面,由自身善惡業所感召,...

惡人要如何改惡向善

問: 本人是社會上的一個惡人,如何改惡向善? 大安法...

遇到逆境就退失菩提心該怎麼辦

問: 弟子發的心總是在遇到逆境的時候,退消菩提心怎...

供佛的不思議果報

佛陀時代,有修習外道法門的五位兄弟,生活貧苦,因此...

發願

佛教常說的發願,就是樹立學佛目標。每個人發心不同,...

在凡夫層面上,有病還是要到醫院看

問: 有重病不吃藥,不看醫生,僅專注在阿彌陀佛佛號就...

大安法師:只拜西方三聖就行嗎

問: 我的佛堂供有西方三聖外,還有藥師佛和地藏菩薩...

學佛後怎麼處理與家人的關係

問: 師父您好,我學佛以後,與家人的關係搞得很糟糕...

修行不能離開善知識

有一次,尊者阿難從禪修中起來,去見佛陀報告他的心得...

佛學之宇宙論——欲界

欲者貪慾,淫食二欲強盛之有情所居住之世界為欲界。此...

不願面對的真相--一位白領居士的思考

剛出完差回來,好累,身體也累,心也累 為什麼我會這麼...

如何懺悔以前的過失

問: 如何懺悔以前的過失? 慧律法師答: 你就記得,佛...

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

【原文】 有誦六祖偈云: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

惟賢長老《佛教哲學的現實意義》

一、現實的定義 現實的定義:顧名思義,現,就是現在...

【佛教詞典】二種死

即命盡死與外緣死二者。(一)命盡死,謂全其天命而死者...

【佛教詞典】祐國寺塔

中國宋代佛塔。位於開封市東北隅。因塔身外部鑲鐵褐色...

【視頻】慧律法師《強烈的正念》

慧律法師《強烈的正念》

【視頻】十小咒(妙喜居士念誦)

十小咒(妙喜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