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受戒時應如何觀想,才能納受戒體

大安法師  2016/09/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受戒時應如何觀想,才能納受戒體

我們在受戒過程中,應該如何觀想,才能納受戒體?

菩薩戒的受體之機,是在三番羯磨的時候。所以在正授戒體時,稟戒三師要下座拈香,為所有的菩薩戒戒子,對現在十方諸佛菩薩頂禮啟白,感發大眾的圓宗戒體。

佛法是心法,戒法也是心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戒法講「十無盡戒藏」,如《瓔珞經》經中說:「心無盡故,戒亦無盡。」

戒體是由當下這顆心來感得的,所以在正授戒體時,一定要有至誠恭敬心,一心善聽,並通過三次觀想,最後攬戒法於心。

三師三次啟白時,要這樣認真地去思惟:

第一番觀想,由戒和尚啟白。戒和尚初番白竟之時,觀想十方世界妙善戒法,由心業力,悉皆震動。

聲聞教系緣最廣的,是釋迦牟尼佛所住持的一個剎土——三千大千世界。菩薩戒弟子系緣的,是十方無量無邊的微塵數世界。十方世界,這是從空間來說,時間則貫穿三世,包括過去劫、現在劫、未來劫。

從心地上來說,戒法也蘊藏在我們的內心,但一定要借助一個強緣激活它。這個佛性種子一旦被震動,就會從冬眠狀態中甦醒過來。

佛性種子能激活出來,是由於你當下發的菩提心、至誠心、慈悲心的心業力。

第二番觀想,由羯磨和尚啟白。羯磨和尚第二番白竟之時,要觀想十方無量世界的妙善戒法,如雲如蓋,覆在你的頭頂上。

「妙善」是形容菩薩戒戒法的,指不可思議的至善的。菩薩大戒是千佛大戒,是盧舍那佛為妙海王子說的。

菩薩戒跟聲聞戒不同的是,聲聞戒是有犯才有制;菩薩戒是一時稱性而說的,尤其《梵網經菩薩戒》是頓立戒,無論是什麼樣的眾生,如國王、大臣、宰相、比丘、比丘尼乃至淫男淫女,都以大平等心觀照,只要解法師語,盡得受戒。

只要受菩薩戒就能夠入到佛的法位,就能夠成為佛的真子,最終這個戒體令我們圓成佛果。這個百福莊嚴、五分法身的佛果,就是由妙善戒法作為初始發動的。

這個攝持了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三種願力的妙善戒法,在第二番的時候,就像祥雲一樣從地面升至虛空,結成一個像漏斗一樣的寶蓋,覆蓋在你的頭頂上。

第三番觀想,由教授和尚啟白。教授和尚第三番啟白之時,觀想十方無量世界奇妙的、至善的菩薩戒法像甘露一樣,從你的頭頂上(百會穴),流入你的身心,充滿正報(你的身體)。

我們的身體也叫業報身,只有一期的生命。業報身心都很陋劣,照理說是納受不了這樣奇特的戒法的,所以你得要觀想。

這個戒法幸好是非色非心,如果它有體積的話,我們的業報身也裝不下。

這個心性上的問題惟有佛菩薩才能了知,就像《普賢行願品》所言,我們造的惡業無量無邊,如果這個惡業有體積的話,盡虛空都裝不下。

由此來看,惡業盡虛空裝不下,如果是善業、功德,那盡虛空也是裝不下的。

無作戒體非色非心,是由心來運作的,所以當下這一念心不可思議。第三次作觀時,就是將十方無量世界的無量妙善戒法,攬於我們的身心,充滿正報。

當下,我們的生命就有一個非常奇特的本質上的提升,就不是一般沒有受戒的世俗人的生命了,而是初發心菩薩,是具菩薩種性的人,是具有般若智慧的人,是具有同體大慈悲心的人,是要把三聚淨戒作為自己的生命追求並付諸實踐的人。

 

正授菩薩戒儀軌(三番羯磨)

戒和尚鳴尺云:「諸佛子等,既能發此十四種深弘誓願,我當與二師起座拈香,為汝等頂禮啟白十方現在諸佛及諸菩薩,感發汝等圓宗戒體。汝等應一心善聽,作意諦思。當知,我初番白竟之時,十方世界妙善戒法,由心業力,悉皆震動。第二番羯磨和尚白竟之時,十方世界妙善戒法,如雲如蓋,覆汝頂上。第三番教授和尚白竟之時,十方世界妙善戒法,從汝頂門流入身心,充滿正報,盡未來際永為佛種。此是無作戒體,無漏色法,由汝增上善心之所感得。」

戒和尚再次鳴尺云:是故汝應至誠頂受。

戒子齊答:依教奉行。

戒子起立,合掌。三師下座,至香案前拈香,隨後三拜,戒子隨拜。拜已,戒子長跪合掌。

戒和尚進行初番羯磨:「仰啟十方無邊無際諸世界中諸佛菩薩,今於一四天南瞻部洲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西省九江市廬山東林寺,此中現有初發心菩薩(戒子各稱法名),於我某某、某某、某某(三師)菩薩所,乃至三說受菩薩戒,我為作證。惟願十方無邊無際諸世界中諸佛菩薩,第一真聖,於現不現,一切時處,一切有情,皆現覺者,於弟子(戒子各稱法名)受菩薩戒亦為作證,慈愍故。」

隨後,羯磨師、教授師分別進行第二番、第三番羯磨。羯磨完畢,三師再次陞座。戒子起立,頂禮三拜,問訊,長跪合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遇到逆境時,應存三種觀想

我們看第三段的歷事練心,轉逆緣成菩提道。我們先念一...

六妙法門要怎麼修

云何由念如實觀察入息出息。入息就是吸氣,出息就是呼...

想受戒但要為家裡做肉食該怎麼辦

問: 本人想持五戒,可是家裡吃活的東西,我得去做。...

觀不淨相,生大厭離

優波尼沙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觀佛...

阿闍世王五百妃失瓔珞記

釋迦牟尼佛有一段時間住在摩揭陀國首府王舍城中。當時...

冒充出家人之果報

如若是為了能受人信施、或為便於利用人的善心和對出家...

受持五戒的意義與功德

佛教的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

戒律是萬善的根本,能夠決定我們的成就

戒律,是萬善的根本。持戒品位的高下,能夠決定我們的...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

五逆十惡能往生,是否就可以殺盜淫妄

問: 信得及五逆十惡亦能往生,所以不需要戒煙、戒酒...

臨終時聽聞到佛號,就一定不墮三惡道嗎

問: 《地藏經》中說現在未來一切眾生,若天若人,若男...

經常面對災難事件而又沒辦法幫助他們,該怎麼辦

問: 我是一名120的護士,經常面對各種突發災難事件而...

【推薦】光陰不虛度、精神不浪用

我們怎麼面對時間和精神?世間最可珍重的莫過於精神,...

神經系統是受心理的影響

思量能變就是第七意識,老是以第八意識的見分為自我,...

妙有真空,覓我同陽焰

四、觀法無我 藏性周圓,循業隨心法法全。和合因緣舛,...

慈法法師:淨土法門的殊勝利益

淨土法門的殊勝利益,就在於它是個極特別的法門,不是...

以今生之苦海,渡涅般之舟

苦難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成就一個時代。知苦識苦,...

無心才能心安

最近廣欽老和尚一百零五歲誕辰,朋友找我去演講,談談...

觀心無常,不再迷茫彷徨

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世界是非常複雜的,我們的心在哪裡,...

【推薦】一切都順利,其實禍根就種下了

我們歸依佛、歸依法了,就要觀想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

愛樁不拔難生淨土

今時淨業學人,終日念佛懺罪發願,而西方尚遙,往生弗...

印光大師:念佛百問

1、念佛時心多散亂,或說是年齡關係,如年老心散,不...

心律法師:分手,也可以很美好

近來關於明星分手的傳聞不少,其實說起來,明星離婚,...

報恩的藥材

雷音寺住持突然得了重病,請了許多郎中用了好多藥都不...

起心動念是善,那你所感的果一切吉祥

無論我們做做任何事,都要這樣發心不論你織布,還是做...

【佛教詞典】光勝

(一)(903?~972)又稱空也上人。日本平安中期之淨土...

【佛教詞典】大燈國師語錄

凡三卷。全稱龍寶開山特賜興禪大燈高照正燈國師語錄。...

【視頻】五台山大顯通寺

五台山大顯通寺

【視頻】妙境法師《坐禪中出現境界,應該怎麼應付》

妙境法師《坐禪中出現境界,應該怎麼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