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念佛還要持戒

道證法師  2014/10/16  大字體  護眼色

念佛還要持戒

一、念佛,體會佛的心願,就會照戒律去做

(一)「以為受持淨土法門只要信願持名就好,不需要那麼麻煩,還要持戒」這誤會很大,其實戒律就是阿彌陀佛的精神和行為。

有人認為:「修持淨土法門是要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求往生西方只要有信、有願、念佛就好,不需要那麼麻煩,還要持戒。」此見解是否正確?下面就討論這個問題。

由淨土法門的角度來說,「戒律就是阿彌陀佛的精神和行為。」所有佛的精神、存心、言行、做法都是相通的。阿彌陀佛也不例外,也是一樣。我們如果心裡真正念佛,真正體會到阿彌陀佛的心,體會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四十八大願,就自然會尊重佛,照戒律去做,而不會去犯戒。會故意去犯戒,故意不尊重戒律,就是尚未體會阿彌陀佛的心願,尚未真正信佛。

(二)舉五戒來說明「阿彌陀佛的心願和戒律的關係」

我們舉五戒為例來說明:

第一條——不殺生戒。我們了解阿彌陀佛的大願是要救度一切眾生,給眾生安樂,不要受苦。而且又要讓眾生都成佛,和阿彌陀佛一樣,無量光明、無量壽命。我們如果真正了解佛的慈悲,相信佛的大願,與佛同心,哪裡會去為難眾生呢?我們要了解,一隻雞、一隻蚊子、一條蟲,佛都疼惜它們,如同自己的兒子。

我們如果真正心裡念佛,哪裡會說佛所要救的眾生,我們反而去殺呢!殺死眾生,就是殺死阿彌陀佛的兒子啊!信佛又尊重佛的人,哪裡會與佛作對呢?哪裡會說佛要給眾生無量的壽命,我們反而要斷眾生的生命,讓眾生短命呢?所以信阿彌陀佛慈悲的人,一定自然會愛護阿彌陀佛所憐惜的眾生。不但不會殺生,不會吃它的肉,還會積極救度眾生。這才是真正心裡念佛,體會到佛的心,與佛相應。如果一面口裡念佛,一面又殺死阿彌陀佛的兒子,這就是不信佛。

(三)舉五戒等來說明:「持戒比較不麻煩」

有人提倡「念佛不需要那麼麻煩還要持戒」。末學反而勸大家「念佛要持戒」,如此花開見佛比較快、比較簡單,不需要那麼麻煩去犯戒。因為我很怕麻煩,所以我都事先想清楚:

到底是犯戒比較麻煩,還是持戒比較麻煩?

我們仔細想想看:殺生是不是比較麻煩、更疲勞呢?不殺生是不是比較輕鬆、比較不麻煩?譬如牆邊有一堆螞蟻,我看到,就幫它們皈依、念佛,然後就繞到別處,不去打擾它們,反而路很寬,這樣是不是最不麻煩?有人看不過去,要花時間去噴藥,去把它們揉死,費老半天功夫,是不是更麻煩?這叫做費力又藥味難聞。

不是我們的東西,我們都不要動腦筋、不去動它,是不是更輕鬆不麻煩呢?別人的東西,我們動腦筋去動它,是不是更麻煩?這是費力又沒好結果。不邪淫是不是比較不疲勞、比較不惹麻煩?不打妄語,省得以後解釋一大堆,免得麻煩。喝酒除了增加麻煩,哪有什麼好處?不喝酒當然比喝酒來得省力又比較不麻煩。

乃至八關齋戒,不化妝、不擦粉,當然比化妝省事不麻煩。去唱歌跳舞、去排隊買票看電影,也比靜靜地在家休息更麻煩。持齋過午不食;下午晚上不用煮、不用吃也比較省事,省很多麻煩。

總之,持戒一定比犯戒更不麻煩。犯戒真麻煩,費力又沒好結果。這種賠錢生意最好不要做。

(四)勤苦於犯戒又輪迴生死,還不如勤快念佛持戒助人

《無量壽經》說我們眾生都是「勤苦生死根本」。「勤」是勤勞,也就是很勤快。 「勤苦」就是說我們很勤勞受苦啦!我們眾生可以說每天都很努力、很拚命去做一些使自己以後輪迴痛苦的事情。其實,我們不需要那麼勤奮去做賠錢生意,多賺疲勞,多賺生死輪迴!犯戒的事,我們最好不要那麼努力做,甚至還不怕麻煩很認真地做。犯戒的事,我們最好比較懶惰都不要做,才不會勤勞又受苦;以後還要等很久,蓮花才會開。這種勤快實在划不來。我們勤快,要主題正確;要勤快念佛、勤快持戒、勤快做好事幫助眾生;不要勤快犯戒,自找麻煩。所以,末學奉勸大家,念佛持戒比較輕鬆,比較不麻煩,以後花開見佛也比較快。我們沒必要那麼麻煩去犯戒,受苦受不了。

(五)小結

往生西方的三資糧是「信、願、行」。確實「淨土法門求往生西方,只要有信、有願、念阿彌陀佛就好」。這句話是對的。但是下面那句「不需要持戒」,觀念就完全不對。因為認為不需要持戒,就不是有信、有願、念佛的表現;反而可以說是不信、不願、又不念。下面我們分信願行三方面來討論淨土法門求往生西方與持戒之間的關係。

二、三資糧的「信」與持戒的關係

(一)淨業三福要求「持戒」

《觀無量壽佛經》說:要往生西方必須要修三種福,其中就說到要持戒。我們若相信淨土三經,當然就要相信持戒是往生西方必須要修的福。戒律是佛所教我們的現前生活待人處世的原則與精神。一個人如果連佛所說眼前生活的原則都不相信,哪有可能相信佛所說的那麼遙遠的極樂世界?一個人如果說戒律不需要持,是過時的,這樣就是認為佛的能力連三千年都看不到。如果佛連三千年都看不到,哪有可能看到十劫以前阿彌陀佛成佛的事呢?所以,我們若不肯定戒律,就是不肯定佛的能力,如此,哪有可能真正相信淨土法門?這種信心就要老實檢討。

(二)戒是八宗共同的基礎

中國佛教有八個宗派,八宗共同的基礎就是戒律。我們當然可以照根機選擇一宗專修一個法門,都能成就。但是不管選哪個法門,是參禪或者學教或修密,都必須要持戒。當然淨土法門也要持戒。因為戒定慧三學是整個佛學的內容:「戒」 是定和慧的基礎,也就是禪定或者一心不亂的基礎。我們如果時常犯戒,心亂糟糟,哪有可能念一心不亂呢?所以一個人若不肯定最基層的戒律,根本就不可能真正肯定上層的禪定與般若智慧,哪有可能真正行得到呢?

(三)至心信樂才能往生,至心信樂的條件是什麼?

佛在滅度之前,交代我們「以戒為師」,以戒律作我們的老師。我們若對佛所說的,有些信有些不信,就是半信半疑;這就不是「至心信樂」,根本不符合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真是大慈大悲,只要有人真正相信阿彌陀佛、相信西方極樂世界,想要往生去那裡,「至心信樂」,即使臨終念十句阿彌陀佛,也可以去他的世界,阿彌陀佛也會來接他。所以,我們要很注意大願裡「至心信樂」這四字所要求的條件。什麼叫做信到「至心」?要完全肯定、完全相信,沒有一點懷疑。我們既然要至心信佛,就要相信佛的全部:佛的慈悲、智慧、神通、道力,乃至他所說的戒律,沒有一樣不信,沒有一樣信不過,完完全全相信佛的全部,這才是「至心」的信。

(四)要肯定戒律,若持不好,要慚愧,懺悔念佛

我們前面說過,持戒波羅蜜是到成佛才能圓滿。我們持戒有做不到的地方,一定要慚愧,老實承認自己不好,懺悔念佛。一定要用尊重心,肯定戒律的必要,盡力去做到。千萬不要用輕慢心,反而說不需要持戒;這就變成譭謗正法。一旦說不需要持戒,就會使眾生很放心去犯戒,造很大的罪業,就成害眾生墮地獄,受苦報;這會造成往生很大的障礙。我們平時一定要確實檢討自己的信心,以免到臨終忽然間才恐怖,發現自己根本沒信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道證法師文章列表

初學淨土法門從哪兒入手

問: 法師,對於初學者,尤其是想修淨土的人請您給一...

平心靜氣閱讀思惟淨土經論

凡有闡揚淨土者,平心和氣讀之。使揚禪抑淨之心,無絲...

臨終能否捐贈器官

所謂菩薩一切悉舍,吾人臨終是否可將色身各器官,捐贈...

【推薦】如何持好不邪淫戒

問: 請問師父,如何持好不邪淫戒? 大安法師答: 在...

三福怎樣操作才有把握往生

問: 《觀經》中佛告韋提希,欲往生彼國(西方極樂)者...

生西勸持觀音聖號

生西勸持觀音聖號, 為什麼《印光法師文鈔》當中有這麼...

淨土宗的懺悔和積集資糧,是為了臨終時用的

業果的輕重有三段:第一個,約心;第二個,約境;第三...

念佛宜早不宜遲

青少年是早上8、9點鐘的太陽。人生最美的是少年年華,...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大藏經】【註音版】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

【大藏經】佛說盂蘭盆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

出離心不切,佛號提不起來怎麼辦

問: 慚愧弟子學佛好幾年了,一直持誦《無量壽經》,可...

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我們修行人很怕聽到障礙這兩個字,諸位你的障礙是哪裡...

從衣服看女人福報的走向

一個女人的福報走向,從服裝就可以看出來。夏天到了,...

不持戒只修善,容易招感不清淨果

又《業疏》云:若不持戒,得財施者,多貪不淨,以利求...

別人與你談論是非,該如何對待

某某師到客堂來,常常一坐就開始論人眾是非,且往往耗...

在理性和慾望的鬥爭中走向吃素

在很久以前,我還沒有吃素的時候,曾經有一個人要勸我...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法門

不論地藏法門、觀音法門、念佛法門等等法門,都是提供...

當成功近在咫尺的時候,千萬別放鬆警惕

二戰結束後,英國皇家空軍統計在戰爭中失事的戰鬥機和...

一切修行人必讀——印光大師悲心慈語

凡修行人,必須以念佛為正行,以持咒誦經,及作種種利...

紹雲長老訪談錄

出家因緣及與虛雲長老師徒因緣 記者:您19歲即徒步往江...

哪些病是屬於業障病

問: 請問師父哪些屬於業障病?業障病是現代醫學(中...

佛菩薩是否能幫我們陞官發財

陞官、發財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事情,然而這些都是人...

慧律法師《佛心慧語》

(一)自覺篇 ◆一個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對他來說...

淨慧長老:做命運的主人

過去的已經過去,無法追回,而未來卻掌握在我們手中。...

這個才是往生的關鍵

現在汝等雖然也有一定的信心,也有求往生的心,但是這...

看看你學佛之後是否走對路

一、慈悲心是否有增長 1. 在初地菩薩之前,慈悲心是否...

【佛教詞典】內種外種熏習有無差別

【內種外種熏習有無差別】 p0368 成唯識論二卷十四頁雲...

【佛教詞典】三無性

(名數)楞伽經唯識論等所明。對遍等三性之有法而說相...

【視頻】濟群法師《人心與人生》有聲書

濟群法師《人心與人生》有聲書

【視頻】夢參老和尚《見像如見佛,經像中出舍利》

夢參老和尚《見像如見佛,經像中出舍利》